灯花

敷金疮,止血长肉。令疮黑。

味苦、辛,平,无毒。

搽乳头上,令儿吮之,止夜啼。

百草霜

治百病,止吐衄、崩漏,泻痢带下,及跌打诸疮。

味、辛,性平,无毒。

伏龙肝

治产难,催生下胞,止血崩、血痢、吐血,消痈肿,安胎。水和涂脐,又治肠风带下,鼻衄。

东垣云:止嗽逆,泄精尿血,及妇人恶露不止。治小儿夜啼,治心痛及中风心烦。

味辛、苦,微温,无毒。即灶心土也。

白石灰(一名石垩,一名煅石)

止金疮血,生肌长肉,治杨梅疮。主疽疡疥癞,热气恶疮,病风疮,死肌堕眉。杀痔虫,去黑子、息肉。又治附骨疽。

味苦、辛,热,有毒。治金疮。得韭良。不堪服食。

易老云:作丸服,疗冷气,暖水脏,治妇人粉刺。治白癜疬及冷气痔瘘。解酒酸,令不坏。

梁上尘(一名乌龙尾)

消软疖,通喉闭,宣横生立产,主腹痛,噎塞,中恶,鼻中衄血,及自缢死者。

味苦、辛,气微寒,无毒。凡取须远去烟火,高堂佛殿上者,拂下筛过入药。去蛛丝虫屎用。

陈壁土

主下部疮,脱肛,冷热赤白泻痢,腹内痛,热毒绞结痛,解诸药毒,中肉毒、合口椒毒、菌毒,并能解之。

味甘,平。又云:微温,无毒。东边朝日者佳。极助胃气。

白善土

除泄痢,破癥结瘕积,涩精止漏。

易老云:主女人寒热癥瘕,月闭阴肿痛,漏下无子。涩肠,消积聚,止泻痢。不可久服,伤五脏,令人羸瘦。能治泄精。

味苦、甘、微辛,气温,平,无毒。今处处田中有之。采取无时。一名白垩。

无名异

止痛,生肌肉。治伤折金疮。

味甘,平,无毒。生大食国。磨,滴鸡血化为水者真。

食盐

吐胸中痰,制蚯蚓毒,散血,引药入肾。杀鬼毒气,止心腹卒痛,坚肌骨,消食,滋五味,补皮肤,消肿,通大小便。治金疮,明目,止风泪。多食伤肺。

味咸,性寒。一云温,无毒。漏芦为之使。出解州者胜。

青盐

治腹痛,且滋肾水。治眼散血。

味咸,气温,无毒。治疗与食盐同。

硼砂

消痰止嗽,破癥结喉痹。

味苦、辛、咸,气温、平,无毒。又云凉。出南海,可作焊金银铜药。

硇砂(使)

破积聚,破结血、烂肉、烂胎,止痛下气,疗咳嗽、宿冷,去恶肉,消癥瘕。主男妇羸瘦积滞,血气不调,饮食不消者。又治女人血气心痛,血崩带下。

味苦、咸、辛,气温,有大毒。能消五金八石。畏浆水,忌羊血。形如牙硝、光净者良。凡用飞澄去土石,入磁器中重汤煮熟入药。不宜生用。若生服之,能烂肠胃,化人心为血。

《十书》云:凡修,用黄丹、石灰作柜,煅赤使用,并无毒。

又法:将硇砂入罐,用苍耳叶捣泥固济其口,重汤煮一伏时,醋糊丸服之,并无毒。半饮酒下,能进饮食。西人用以淹肉炙,当盐食之无害。盖习惯故也。因名戎盐。可为焊药。一名硇砂,一名北庭砂,一名戎盐。

七潭云:大抵此物极毒,非不得已,不宜轻易服食。

此药不独用,入群队用之,方有制伏。不然则易为害耳。

雄黄(君)

治寒热鼠瘘恶疮,疽痔死肌,杀疥虫,除?疮,目痛,治鼻中息肉,及绝筋碎骨,百节中风,积聚癖气,中恶腹痛,杀精鬼邪恶,蜂蛇虺毒。解黎芦毒,山岚毒。悦泽人面色。得铜可作金,赤色如鸡冠,光明烨烨者。为妙人佩之,鬼神不能近。出入山林,虎狼遁伏。解涉川毒物,不敢伤。孕妇佩之,转女为男。

味苦、甘,平,气微寒,有毒。炼之久服则身轻,可入仙家。

雌黄(君)

治恶疮头秃痂疥,鼻中息肉,杀蜂蛇毒。与雄黄同功。雌雄二黄,同一山所生。向阳处所生者为雄黄,山阴有金处、金精所薰则生雌黄。妇人但觉有孕,以雄黄一两,缝囊盛带之,可转女为男。若要生女,以雌黄半两,以素囊盛带之,可转男为女。

味辛、甘平,气平寒,有毒。不入汤药。

硫黄(君)

暖胃冷而驱虫。坚筋及老人风秘,治下元虚冷,壮阳道。治女人阴蚀疥癣,虫?疽痔,治目,收风弦,治妇人血结,除头秃,心腹积聚,冷气在胁,咳逆上气,脚冷痛弱无力。

《十书》云:治鼻衄,恶疮,下部?疮。止血,杀疥虫。

《本草》云:硫黄亦号将军,功能破邪归正,反滞还清,阳精挺出。消阴,化魄生魂。味甘、酸,气温,大热,有毒。岀骨州。凡入药,以铜锅溶化,倾入水内,出火毒方用。

黄丹(君)

主反胃吐逆,除疟,通神明,止惊悸癫痫狂走,疗金疮溢血,生肌止痛。

《本经》云:涩可去脱而固气。

成无己云:收敛神气以镇惊也。除热下气,止小便利,止吐血,除毒热筋挛,镇心安神。又疗汤火疮。

《汤液》云:治呕逆、消渴。煎膏止痛生肌。

味辛,微寒,无毒。凡入药,炒令紫色,研细用。若有砂者,先以清水飞过,然后炒之,可入丸散及煎膏,不入汤用。亦可作画色。一名铅丹,一名虢丹,一名铅华。

铁粉

除结热,通大便,定心,疗惊悸,脱肛。

味咸、酸涩,气寒,无毒。即铁锈也。一名铁落,一名铁精。

黑铅

安神镇心,治伤寒毒气,反胃呕哕,蛇蜴咬,炙熨之。又能乌须固牙。

味甘、咸,气大寒,无毒。出银矿处皆有之。亦有铅矿,色青黑者,与银矿同产,或异处亦有之。凡煎银制矿必用之物也。用硝、矾炒成红色者,为黄丹。用醋蒸成白色者,造韶粉也。

铅霜

消痰,止惊悸,解酒毒,疗胸膈烦闷,中风止渴,性极冷。

造铅霜法:以铅杂水银十五分之一,合炼作片,置醋瓮中密封,经久成霜。一名铅白霜。治鼻衄,新水下一字。可治疮疡。

胡粉(使)

杀三虫,破癥结,鳖瘕恶疮,痈肿瘘烂,下胎,止小便利、呕血。小儿疳气,治积聚。炒,止小儿疳痢。

味辛、甘,气寒,无毒。即妇人涂面以为容者。一名粉锡,一名光粉、韶粉、定粉、铅粉。皆先化铅作之,总一物也。

治久痢成疳,胡粉和水及鸡子白服之,以粪黑为度。为其杀虫而止痢也。

腻粉

抑肺而敛肛门。此粉《证类本草》注于水银粉下,疑即轻粉也。未知是否,存之以俟知者。

轻粉

治诸般疮疥,杀虫,治小儿疳,通大肠,治鼻上酒齇,风疮燥痒。

《金柜》云:收棒疮及打跌诸般疮口,并治下疳疮。

味辛,气大寒,无毒。即水银升炼成粉者。畏磁石。忌一切血。一名汞粉,一名峭粉,一名水银粉。

《本经》注腻粉于此条下,疑即此粉也。

水银(君)

能催生,堕胎,下死胎。除疥虱疮瘘痂痒,杀皮肤中虫,治天行热病,安神镇心,利水道,去热毒。以傅男子阴,阴消无气。入耳能蚀脑至尽。入肉令百节挛缩,倒阴绝阳。不宜搽疮疥,恐入肉也。凡合疮药,务要乳极细,不见其星,方可用之。杀五金毒,可作锡焊及磨镜药。

味辛、甘,性大寒,有毒。一名汞,即朱砂精液也。能消化金银,使成泥;铅见即化为水;入汞而黑,不能分其体矣。畏磁石。水银之壳为天硫青。黑翠色,假火而成,亦能辟邪气。此皆丹炉中所需之正要药物也。

辰砂、石床、金屑、玉屑

四味皆能驱邪而辟鬼祟,可定魄而制颠狂,止渴除烦,安镇灵台,明眼目,补精益气。依经炼服,寿延长。极能通神除秽。

辰砂(君)

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通血脉,止烦满、消渴,益精神,悦泽人面。除中恶腹痛毒气,疥瘘诸疮。久服轻身,通神明,近神仙不老。极能镇心。

味甘,平,性平微凉,无毒。产辰州者最胜,故名辰砂。恶磁石、碱水。生深山石崖间,穴地数十尺,始见其苗,乃白石尔,为之朱砂床。砂生石床。亦有淘土石中得之,不生于石床者。新坑砂,其色红嫩力浅;旧坑砂,其色红紫力强。又有大而光莹,有廉棱者,为之墙壁朱砂,尤为珍贵。入药不必拣择,若用细砂入药,需用磁石引去铁屑,次以水淘去细白沙石,方可用之。一名丹砂,一名朱砂。

《赋》曰:朱砂镇心而有灵,明目,通血脉。

灵砂

味甘,性温,无毒。功与辰砂同。恶磁石,畏碱水,服之安神定魄,益气明目,通血脉,止烦益精神,杀精魅。久服轻身、心灵。一名二气砂。乃天硫与汞同砂所炒养成者。色青翠,若饵猢狲、鹦鹉,能识人言。

石床

即朱砂苗也。按本草自有本条。味甘,气温,无毒。谓钟乳水下滴,凝积生如笋状,渐长,久与上乳相接为柱,出钟乳堂,为之石床。与石花同功。酒渍服。

金屑

味辛,气平,有毒。处处有之。惟梁、益、宁三州及诃国最多。出水中沙石间,淘得其屑,谓之生金。未炼服之,杀人。不禁敲打,打之即碎。必煅炼而后可成器。凡服食必依经,以药物法度制炼之,然后可以服饵。若无药制服之者,必坠肠而死。畏水银,又与水银同处出。

玉屑

味甘,气平,无毒。产蓝田。功用在前四味之下。丹砂、石床、金屑、玉屑,四物主治相同,故照旧经连书之。

银屑(君)

镇心定惊,安五脏,长精神,明目,除邪气热狂。

味辛,气寒、平,有小毒。生银屑:当取现成银箔,加水银消之为泥,合硝石及盐研为粉,烧出水银,淘去盐石,为极细末入药用。若急用,摩剉取屑亦可。

银箔:定心志,去惊痫、小儿颠疾狂走之病。

生银

出银坑矿中。状如硬石,纹理粗错。或矿石缝中如线,人曰“老翁须”。又有如砂、如泥、如代赭石、如石炭、如黑铅,其色有大青、大绿、大黄,有内青外黄,有内黄外青,白绿、翠黑、紫赤等色。其形或圆或方,或大块,或散碎,极不一也。

洁古云:治夜卧不安话语,惊痫,小儿丹毒赤肿,并水摩服。

金箔

镇心而安魂魄,专治惊悸。上文所云“金屑,未见火之生金也”。此云“金箔即金屑所炼打薄而成片者也”。气味、主治,皆与金屑同。

赤铜屑

味苦、酸涩,气平,无毒。又云微毒。明目,治风眼。接骨焊齿。疗女人血气及心痛。

伊训云:治霍乱转筋,驱贼风。

陈藏器云:主折伤,能焊人骨及六畜骨有损者。取此细研,酒中温服,直入骨损处。六畜死后取骨视之,犹有焊痕。热铜不堪用,生赤铜为佳。

《朝野集》云:昔定州人崔务坠马折足,医者取赤铜末和酒与服之,遂痊愈。及亡后十余年改葬,视其胫骨折处,有铜焊之。此铜出武昌,打之不裂者佳。能攻腋臭,烧赤铜五斤,酒二斗,淬百遍服之,驱风甚验。

古文钱

味苦、酸涩,气平。治障翳明目,疗风赤眼,盐卤浸用。又治横生逆产,心腹痛,月膈五淋等症。

铜青

敛金疮,洗眼暗风弦,治女人血气心痛,止血,入眼药、疮药,及煎膏用。

味酸涩,气寒,有小毒。不入汤服。铜青、铜绿,一物而二名也。生铜山中,乃铜之精华也。今人以醋沃铜上即生之。入眼药膏药用,及能点锡为铜。

自然铜

破积排脓,治折伤,散血止痛,续筋骨,疗打跌,治产后血邪,安心止惊悸,消瘀血。并酒摩服。

味辛,气平,无毒。出铜处有之。其形大小方圆不定,黄色似铜,实石也。不从矿石气结炼,自然而生,故以为名。凡用火煅入药。出信州铅山县、银场铜坑中,似马屁勃,色紫重,味涩。

今宣州云门山一种,生于土中。一番大雨,洗出一番。其形极方正,色黑如漆,光莹照日。人以为自然铜,市者亦多是此。凡入药,切勿误用方金牙。若误饵之,吐杀人。

金牙石(君)

味甘、咸,气平。治一切风挛惊悸,痢疾。并烧、淬,去毒汁入药。又有铜牙石,亦相似而黑。方书少见用者。

金星石

性寒。主脾肺痈毒,肺损吐血、嗽血,下热涎,解众毒。

银星石同功。

马衔铁

性平,无毒。主小儿痫,及难产时手持之,或煮汁服。古旧者可作医师针,即马勒口铁也。

秤锤

味辛,性温,无毒。治横生逆产,止产后血瘕腹痛,喉闭热塞,儿枕痛。(并烧红淬酒热服)

石燕

治淋,催产难,止消渴。

味甘、咸,性凉,无毒。产零陵州。形似蚶而大小不一,又似燕,其实石也。有雌雄。难产时产妇两手各握一枚,产立下。

石蟹

明目,治青盲,去横翳、目淫,肤翳、疔翳,漆疮,消痈肿,止渴,催生下胎,治血运,除淋沥,解一切药石并蛊毒。治天行热病。

味咸,性寒,无毒。凡用须去泥沙石,细研水飞过入药。

〖王车〗璖

是玉石之类,形似蚌蛤,有纹理。大寒,无毒。生用安神镇宅,解诸药毒及虫螫毒。入眼药。此七宝中之一宝也。

珍珠(君)

安心志,摩翳障,主润泽皮肤,悦颜色。绵包塞耳治聋。

味淡,气寒,无毒。出廉州。凡用无孔者良。须淡肉汁煮过,水洗净入药。

玛瑙

治目中障翳,熨目赤烂,辟恶气。

味辛,气寒,无毒。红黄色似马脑,亦美石之类,宝者也。以之砑木,不热者真。砑木热者非真也。出西国。又日本国玉石间可作器皿,有红玛脑、缠丝玛瑙。

青琅环

味辛,平,无毒。形似珊瑚,有五色,惟青者入药。主身痒浸淫,及皮肤火疮痈伤,白秃,死肌。炼服起阴气,可化为丹。杀锡毒。得汞良。畏鸡骨。昆仑山树也。

珊瑚

镇心止惊,去障翳,除目昏,消宿血,治衄,主消渴。

伊训云:明目,治风痫,安心定志,除惊悸。与金屑功效相似。

《金柜》云:治七八岁小儿眼内麸翳,血气未坚,不可妄施别药,只宜将此细研为粉,每日少少点之,立效。

味甘,气平,无毒。出波斯国。云生海底,作枝柯、明莹如红玉,中多有孔。亦有无孔者。枝多者及长大者至难得。刺之汁出如血。若以金投之为金浆,以玉投之为王髓,服之可以长生。

琥珀(君)

安精神,定魂魄,明目,去内障翳。止心痛,通五淋,散破瘀血瘕结,安五脏,治百邪,及产后血疹痛,利小便,去翳。

味甘,气平,无毒。阳也。松脂所化。以手摩热,可拾芥者为真。纹似马尾,或松心纹,赤黄相间者名花珀。内有物象者,此有神妙,名物象珀,佳。一种名瑿珀,为诸珀之长,安神破血尤良。

空青(君)

治青盲,瞳人复旧。除翳障诸疾,眼科之圣药也。

味甘、酸,气寒,无毒。畏菟丝子。生出铜处。铜精气熏则生之。今信州时出,但腹中空。其有浆者极难得。其大者如鸡子,小者如梅如豆。治眼极妙,效难尽述。形如荔枝,其色青翠可爱。又云:欲要取其汁,得成个全壳埋地中一二夜,即有汁,取以点眼,比壳尤为速效。

曾青

治目痛,止泪,风痹,利关节,通九窍,破癥坚积聚,养肝胆,除寒热,杀白虫,疗头风脑中寒,止烦渴,补不足,盛服气。久服轻身不老。能化金铜。生蜀中山谷,采无时。治眼为最要之药,功效与空青同。其气味、出处、色理皆似,但其形累累连珠,非比空青之一个也。又云:其形累累,与黄连相似,色理亦小类空青,甚难得而贵。丹房用制汞成银,似金气之生也。去眼中翳障,明目之圣药也。

七潭云:曾青似黄连之形,外黄土色而松,内紫色而坚。两头或尖小,中大,或直如黄连者,皆有一孔通贯者真也。

石胆

其汁极治青盲,功力与空青同。

味苦、辛,气腥,性大寒。有小毒。生大石中石子内,小大不等,壳如馀粮石,汁如鸡子黄。其色略淡带黑。

旧注以石胆即空青,误也。盖石胆壳青黑黄不一,而空青之色苍翠。且石胆大而空青小,固非一类也。

胆矾

除热毒诸痫,消痰气,疗诸风瘫痪,可吐风痰。

味酸、辛,气寒,有毒。信州有之,生于铜坑中。采取煎炼而成。俗呼为鸭嘴胆矾,其形色有如鸭嘴者,因名焉。其矾有真假,真者能使铁为铜。

《图经》亦以此为是石胆者,非也。

《原医药性》云:明目去血丝,治金疮恶疮,石淋,及女阴蚀痒痛。又治寒热,崩中下血,及炼饵不老。

白矾

治泄痢疥癣,中风喉痛,化痰及女阴蚀。

味酸、咸涩,气寒,无毒。又云小毒。甘草为之使。恶牡蛎,畏麻黄。色白光明,出晋州者良。今庐州及山西矾山下皆有之。亦煎炼而成者也。凡入药有生用者,有煅熟用者。亦治喉痛,杀虫,疥疮恶疮,消痰止渴,除固热,治目痛,坚骨齿。生含咽津,治急喉痹。其煅过者名枯矾,极化风痰,治疥癣。

蜜陀僧

止久痢,吐痰,五痔,去痣点,镇心,治惊痫,补五脏,止嗽呕。

味咸、辛,气平,有毒。即锻银炉所炼也。可代黄丹煎膏。

钟乳粉

《珠囊》云:补肺气,疗肾虚,通百节,利九窍,下乳汁。

《汤液》云:治咳逆上气,明目益精,安五脏,益气,补虚损,疗脚弱痛冷,下焦伤竭,强阴,久服延年,令人有子。

洁古云:治咳嗽,益肺,补髓添精,强坚阳道。

味甘,性温,无毒。蛇床为之使。恶牡丹、玄石、牡蒙,畏紫石英、蘘草。少室山、太山、江陵及东境山石洞中皆有之。产道州者最良。明白光润轻松,色如炼硝石者佳。

雷公云:轻薄如鹅翎管状,碎之如爪甲,中无雁齿,光明色白微红者为善。采无时。疑此即鹅管石也。

玄明粉

开痰,明目,退上膈虚热,去胃中实热,荡肠中宿垢。

《汤液》云:治心热烦躁,五脏宿滞癥瘕,除虚热,消肿毒,大泻火邢。

七潭云:此药大寒。虽假火煅炼而成,其寒尤在,但比生硝少缓耳。旧《本草》注云中,有“治阴毒及阴症”一句,极为谬妄,非伏阳不可用此除阴毒。别无佐使之药,则杀人甚速。宜详之。

味辛、甘、酸、咸,能冷能温,大概寒多温少,无毒。沉也,阴也。盖朴硝炼成者。大抵用此以代盆硝也。盆硝者,即朴硝之异名也。

马牙硝

除五脏积热。点服。点眼药中用此,甚去赤肿障翳,涩泪暴痛。

味甘、咸,性大寒,无毒。焰硝也。

朴硝

通大肠,破血,吐痰癖,排脓消肿,软坚除热,化痰开积聚,荡胃中饮食热结,去血闭,驱停痰,治肿消毒,消痞满。揉碎生用。

伊训曰: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血闭停痰痞满,推陈致新。炼之如白银,能寒能热,能滑能涩。色青白佳,黄者伤人,赤者杀人。

味苦、辛、咸,气寒,有小毒。畏麦句姜。生益州。初扫得、一煎便成者名朴硝,其力速于芒硝、硝石。又云此药无毒。

芒硝

《珠囊》云:除热,软坚痰,利大小便,通月水,破五淋。

《汤液》云:主五脏积聚,久热胃闭,除邪气,去实热,破留血癥瘕,及腹中痰实。通经脉,消肿毒、瘰疬,解漆疮、惡血,疗天行热病,治黄疸。

味苦、辛、咸,大寒,无毒。此再取朴硝淋汁煎炼,倾入盆中,结芒刺,有廉棱者,名芒硝。其力缓于朴硝而速于硝石。一名盆硝。《原医赋》云:芒硝专治伤寒热症。

硝石(君)

除五脏积热,止躁烦,蓄结饮食。推陈致新。

《经》云:利小便,堕胎,伤寒及妊娠可下者用此,兼以大黄引之,直入大肠,润燥软坚泻热,子母俱安。有水故无殒也。大抵大小便难、尿涩闭结,俱为水少故也。

《经》云: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之以苦。故用芒硝、大黄,相须为使也。

陈藏器云:止烦满、消渴,利小便及瘘蚀疮。

《汤液》云:硝石与焰硝,即一类也。总有四种,性味皆相类。治腹肠大小便不通,女人月闭,天行热病,消肿毒,排脓。凡用先安于盏内,搅热药汁,炮服。

味苦,气寒,小毒。同朴、芒二硝而性略缓。火为之使。恶苦参、苦菜、曾青。

滑石(臣)

利六腑之涩结,解燥渴,补脾胃、降火之要药也。

《汤液》云:主身热泄澼,女人乳难、癃闭,利小便,荡肠胃积聚寒热,益气,通九窍、六腑津液,去结滞,止渴,通水道。为至燥之剂。

味甘,气寒,性沉重,无毒。入足太阳膀胱,石韦为之使。畏曾青。其色白如凝脂软滑者佳。每须用甘草和之。青黑色者有毒,未堪入药。

石膏

坠头疼,解肌而消烦渴,制火邪,清肺气。仲景有白虎之名。除胃热,夺其食,软坚痰,止渴生津,发汗。

《汤液》云: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疮,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隔气,解肌发汗。治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痛。易老云:大寒之剂。

《金柜》云:治胃经热,恶热、发热、燥热,日晡潮热,自汗,小便赤涩,大渴引饮,肌内壮热,苦头痛之药。白虎汤是也。善治阳明头痛。

味辛、甘,性大寒,无毒。入手太阴、少阴、足阳明。鸡子为之使。恶莽草、巴豆。畏饴糖及铁。细理白润者良。

方解石

苦、辛,气大寒,无毒。散胸中热结气,黄疸,通血脉,去蛊毒。与石膏同功。

五石脂(青、赤、黄、白、黑,五色石脂)

主治黄疸,泻痢脓血,阴蚀下血赤白,吐血痈毒,补髓涩精。五色各补五脏,收敛之剂也。

《经》云:涩可去脱。石脂为收敛之剂,胞衣不出,涩可以下之。赤入丙丁,白入庚也。

《珠囊》云:赤、白石脂,俱甘、酸,阳中之阴,故能固脱。

《心法》云:甘,温。筛末用。去脱涩以固阳胃。

《局方本草》云:青养肝,白养肺,黑养肾。五色各入五脏补益。

味甘,气并温平,无毒。畏黄芩、芫花,恶大黄。

青石脂

养肝明目。治女人带下百病。

味酸,平,无毒。

赤石脂

养心明目,益精,止腹痛泄僻,下痢赤白。利小便及痈疽疮痔,女人崩中漏下。治男子精浊,止渴。

东垣云:下胎衣。无推荡之峻,固肠胃,有收敛之能。

味甘、酸,性温,无毒。降也,阳中阴也。恶松脂、大黄。

黄石脂

养脾调中,止泻痢脓血,白浊,黄疸。

石脂五色,大略相同。

白石脂

养肺厚肠,治惊悸心烦,腹痛泻痢脓血,白虫,黄疸。

恶松脂,畏黄芩。

黑石脂

养肾强阴。治口疮,阴蚀疮。味甘,平。

五色石脂皆主黄疸、泻痢,肠癖脓血,阴蚀下血赤白,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疮瘙痒,皆可久服。补髓益气,肥健不饥、延年。

白石英

治肺痿、肺痈,吐脓咳嗽,及消渴、阴痿不足,咳逆,胸膈久寒,益气下气,除风,利小便,久服轻身益寿。

味甘、辛,气微温,无毒。大如指,长二三寸,六面削,白澈有光者佳。

紫石英

主心腹咳逆邪气,治上焦寒热结气,补心气不足,定惊悸,安魂魄,填下焦,久服轻身延年。

《衍义》云:治风热,瘛疭风,止消渴,除胃中久寒,散痈肿,悦泽颜容。久服温中。又治女人崩中及子宫虚冷,难成胎孕者。

味辛、甘,气温,无毒。入足厥阴肝。长石为之使。畏扁青、附子。不欲鮀甲、黄连、麦句姜。得茯苓、人参、芍药,共疗心中结气。得天雄、菖蒲,共疗霍乱。明澈如水精,紫色达顶,如樗蒲者良。

代赭石(使)

填肝健脾,安胎养血气,治赤白带下,产难下胎。除五脏血脉中热,血痹瘀血,及阴痿不起,并崩中淋沥,止吐血、衄血,肠风痔瘘,止泻痢、脱精、尿血、遗溺、多小便,及小儿惊痫。疗金疮长肉,驱贼风蛊毒,杀精鬼邪气。

味甘、苦,气寒,无毒。入手少阴、足厥阴。畏天雄、附子,赤红色如鸡冠,有泽者良。出齐国。今灵州鸣沙县、代州皆有之。以其出代州、其色赤,故名代赭石。又云:染甲不渝。皮上青滑,中紫如鸡肝者良。今择大块,上有文头如浮沤丁者,为之丁头代赭,佳。

雷公云:用火煅醋淬七遍,研,水飞用。能下胎,又能安胎,攻崩漏。

七潭云:此条功效甚详,难以尽信。

玄精石

疗痼冷,止头痛,除风冷邪气湿痹,益精,妇人固冷漏下,心腹积聚冷气,解肌。

味咸,气温,无毒。出山西解州解县。今解州盐池积仓中亦有之。其色青白、龟背者良。近世补药及伤寒多用之。

青礞石

治痰结及小儿食积羸瘦,妇人食癥,攻刺心腹。得硇砂、巴豆、大黄、三棱等,可作丸服。凡用煅研为粉,极降痰火。

味平甘、微咸,无毒。合焰硝煅成金色,研用。

鹅管石

疗咳嗽痰喘,及远年近日哮喘痰嗽,功效与钟乳略同。

味甘,微咸,气平,无毒。如鹅翎管者良。

蛇黄石

性冷,无毒。主心腹痛,石淋,产难。小儿惊痫,镇心,水煮研服。

形如弹丸,外黄内黑。云是蛇腹中吐出,又云是蛇蛰时口中所含,至春启蛰时吐之而去者也。一名蛇含石。入药须烧三五次,醋淬飞研用。

阳起石(臣)

暖子宫而壮阳,更医阴痿。疗崩漏、补不足,破子脏中血及癥瘕结气,寒热腹痛,及阴痿无子者。

味甘,平、微酸,气温,无毒。桑螵蛸为之使。恶泽泻、菌桂、雷丸、蛇蜕、石葵,畏菟丝,忌羊血。形如狼牙,云头、两脚鹭鸶毛者佳。凡用研过,水飞用。器盛之,用纸密覆其上,晒日下,其石自起停纸上者真也。拂下听用。又云:即云母根也。

寒水石

除内外大热烦渴,及皮中热如火烧,烦满饮水,及时气热渴,止渴,消水肿腹痹,治火毒、丹毒。解巴豆毒。

味甘,气大寒,无毒。即盐之精。出汾州及邯郸,畏地榆,须烧过用。此石碎之,朴硝其末置水中,夏月成冰可析者良。即凝水石。一名凌水石。

井泉石

除大热攻眼肿痛,除障翳痴膜,解心脏热,消肿毒。

葛可久云:治雀目青盲。得大黄、栀子,治眼脸肿;得决明、菊花,治小儿眼疳、生翳膜甚良。

味淡,性大寒,无毒。此石如土色,形状方圆不一,但重重相叠而生。处处有之,出饶阳郡者为胜。得菊、栀子良。凡用细研为粉,否则令人病淋。

花蕊石

治金疮,止血收口不作脓。治产妇恶血,血晕昏迷。色正黄,黄石中有淡白点,同花心样,因得花蕊之名。大火炼之入药用。蕊出陕州阌乡县,性全坚硬。加硫黄,方治金疮。不及煅合,刮取细末,傅之亦效。以硫黄合此如法炼成,专治产后血晕及恶血。

炉甘石

明目去翳障,止泪,止金疮血,长肉生肌。疗茎头妒精疮。又能制铜使软。眼科必用之药。

磁石(君)

治风湿肢节痛,除大热烦满,通关节,消痈肿惊痫,补劳伤,益肾强阳道,兼治耳聋。

味辛、咸,气寒,无毒。生有铁处,能杀铁毒,吸铁。恶牡丹、黄石脂。即引针石,一名玄石。

一本云是“臣。味甘,性平,有小毒”。

磁石毛

味咸,性温,无毒。补绝伤,益阳道,令人有子。止小便白数,治腰脚大疮。

白瓷瓦屑

主女人带下白崩,止呕吐,破血止血。

味淡,平,无毒。水摩涂疮减瘢痕,治鼻衄久不止者。研为粉,用少许吹入鼻内即止。定州者良。

乌古瓦

性寒,无毒。水煮及渍汁饮,止消渴大热。屋上年深者良。

浮石

性平,无毒。止渴,治淋。杀野兽毒。

信石

主疟。能吐膈上风痰,杀疥痒虫。不宜多用。

味苦、酸、辛,有大毒。即砒霜也。信州出者佳,故名信石。畏绿豆、冷水、醋。凡入药用醋煮杀其毒,然后用之。不宜多服,烂人肠胃,能伤人命。若误中硇砂、砒霜二毒,急以冷水研绿豆汁饮之。又泥浆、铅末,及东行拒油树根、鹤虱草汁、香油、大黄之类,皆可解砒毒。砒性极热。

七潭云:真芝麻油饮三四,亦可解之。

姜石

味咸,性寒,无毒。治疔肿热毒等症。形似干姜。

礜石(定风石)

攻取痼冷之疾,能生非常之热。极助暖气,乃丹房烧炼修真之药物也。

《原医药性》云:明目益肝,止消渴,破积。铅丹为之使。

味辛、甘,大热,有毒。严冬置水中,令水不冰。性坚硬而拒火,烧一日夜方解散。此石惟鹳巢中有之。一名定风石。今市中皆非真者。

此石方士炼服之,严冬可浴寒潭而身不冷,但皮肤微红而已。此石生温、熟热,火炼百次方可服。若一刀圭未炼者,服之则杀及百兽。

砺石

无毒。主破宿血癥结,下石淋。烧赤投酒中,饮之破血。取垽傅蠼螋疮。

不灰木

性大寒,主热疿疮,即痱子,俗云汗凑子。形如烂木,烧之不燃,石类也。和枣叶、石灰为粉,傅痱子。

禹馀粮

疗崩中漏下赤白,又能破癥瘕血闭,治咳逆寒热烦闷。

仲景云:治伤寒下痢不止,心下痞硬,利在下焦者,赤石脂禹馀粮汤主之。

洁古云:治下痢赤白,大热。

味甘,气寒平。又云热,无毒。牡丹为之使。凡用,煅炼醋淬七次,研细水飞过入药。出潞州,形如鹅鸭卵,有壳重叠,其中有黄细末如蒲黄,无沙者佳。其石中之黄,味甘平者可服,不甘平者不宜轻服。

本草撮要》云:馀粮石大热,炼饵之,不饥轻身延年。

七潭云:今歙之东乡蓝田,地名接王亭,有石如之。外有壳如卵而厚半寸馀,大小不等,但其中末不甚黄,微带青黑紫色。烧之略似硫黄气。

水花

味平,无毒。和瓜蒌为丸。若远行无水处,早朝预服一丸,永不渴。即水沫也。

温泉

主诸风筋骨挛缩,及皮肤顽痹、疥癫等疾。

冢井中水

有毒。人中之立死。欲入冢井者,先以鸡毛投入试之。毛直下者无毒,回旋而舞,似不下者有毒。以热醋数斗投之,则能解矣。

夏冰

味甘,性大寒,无毒。去烦,熨乳热肿。

霉雨

洗疮灭瘢痕。入酱易熟,沾衣便坏。

冬雪

性寒,无毒。食之解酒后诸热。

治酱味不正,取二三升入酱瓮中,即如本味。

甑气水

主长毛发。以物于炊饭时盛取,沐头令发长密黑润。朝朝梳洗,渐觉有益。

炊汤洗面,令人无颜色。

屋漏水

洗犬咬疮。

生熟汤

炒盐投中饮之,可吐宿食毒物。

正月雨水

夫妻各饮一杯,还房,当获时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