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下载新app

古籍标签
传记   笔记   哲学   易学   史学   注释   文集   兵书   经学   地方志   道教   蒙学   诗集   词集   诗论   占卜   中医   农书   茶书   游记   植物志   画论   书法   戏曲   诗文集   学术  

推荐古籍

最近更新
明季第一重要人物袁崇焕传

明季第一重要人物袁崇焕传

梁启超撰,创作于清光绪三十年(1903 - 1904 年),当时在《新民丛报》上连载。 梁启超作为戊戌维新的首领人物、中国近代史学先驱,其传记著作叙论交合,情知兼备,中西融汇,古今贯通。在该传记中,他以近代学术方法对袁崇焕进行了深入研究,是具有近代学术意义的袁崇焕研究的肇始之作。 在当时,实录、满文老档等大量与清朝开国史有关的资料尚未公开,世人所知袁督师遗稿仅有嘉道间形成、后被伍氏粤雅堂重刊于《岭南遗诗》第五集之《袁督师事迹》,其中仅录袁崇焕遗文 10 篇,遗诗 11 首,且流传未广。而梁启超的这篇传记共分 11 节,依次为发端、袁督师之时代、袁督师之履历及监军时代、袁督师之守宁远、袁督师之初督师、袁督师之和议及宁锦之捷、袁督师之再督师、袁督师之杀毛文龙等,全面且详细地叙述了袁崇焕的一生事迹,包括他的时代背景、个人履历、军事生涯中的重要战役、与朝廷的关系以及最终的命运等,对袁崇焕的评价也较为客观全面,展现了袁崇焕作为明末重要军事将领的卓越才能和复杂的历史处境。 这篇传记的发表,开启了二十世纪对袁崇焕研究的先河,为后世的袁崇焕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它让更多人了解到袁崇焕这位在明清战争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人物,引发了学界和社会对袁崇焕及相关历史事件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

热门古籍
闺门秘术

闺门秘术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一名《闺门秘术剑仙传》。四卷五十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沪上书局石印本,藏国家图书馆;清宣统二年(1910)石印本,藏上海图书馆。1994年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馆藏足本明清小说系列”排印本。落魄文人兆璧、兆琨科考中试,县令夏国华欲将女儿瑶云配兆琨。其子均祥不肖,私自将妹另许叶槐之子叶开泰为妾,瑶云不从。均祥之仆狗儿欲奸瑶云之婢庆喜未逞,反诬庆喜与人通奸,国华怒杖均祥,坚拒叶府婚姻,被陷去职。新县令勾结开泰逼娶瑶云,瑶云携婢出逃,历尽艰辛。后二兆考中状元、探花,群凶伏法,才子佳人终成眷属。

推荐人物
郑守谦

郑守谦

郑守谦(1891-1969年),又名家作,湖南长沙人。中医专家、学者。七代行医。18岁随父应诊,博览医书。1924年协助父亲创办湖南明道中医学院,任教务主任。1925年编著《药性类纂》,1935年再编《园有体用笺》。1934年,与刘岳、吴汉仙、易南坡等创办湖南国医专科学校,任教务主任的同时,兼授内科、儿科、妇科课程。1940年因日寇侵略而避居桂林,行医于民间。1955年任西苑医院妇科主任。擅长望诊与辨脉。强调气功是强身的妙法,内功静坐能够做到“精神内守”,达到预防疾病、抗衰老的目的。认为“人生以气为本,以息为元,以鼻为宗,以心为根,以肾为蒂,以脑为用,必使呼吸匀静常在心肾之间,则百脉自调,七情不炽而血气安定,百病潜踪”。曾言:“尝考中医的目的,不仅在于对疾病的治疗,而以改善人的体质为主旨。”力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传统中医理论。著有《医信辍存》、《女科综要》、《脉学辑讲》、《药性类纂》、《国药体用笺》、《本草约言》、《铜人内景图说》、《内科杂病综要》等。

中华典藏网旨在推广国学知识
吸取国学精华,传承中华文化!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苏ICP备2025163199号-1 联系我们:txt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