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是一门祛病保健、调养身心的修持方法,也是改变气质、培育品德的重要功夫,所以我国古代儒家和道家,也都叫人静坐,来居敬养气,致虚养生;至于佛教重视修习止观,坐禅入定,由定发慧,更与静坐有密切关系。近代开创的生命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气功科学等等的研究,也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与静坐有关。所以对静坐的研究和实践,可以为发掘祖国医学,增进人民健康,探索生命奥秘,加深定慧修养,作出贡献。
鉴于静坐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它与佛法的关系,我在五十年代,编写了这本册子,论述了静坐的理论根据和实践方法,以便人们通过实践,达到体力和智力的开发,以利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并进一步学习佛法,深修定慧,除妄消执,断惑证真,以获得究竟的解脱和自在。
这次上海市佛教协会重印这本册子,我在个别章节作为一些补充,敬希读者予以指正。
定真
1989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