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判官幽谷种花

欧阳修

浅深红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

我欲四时携客去,莫教一日不花开。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宋参知政事。

学书为乐

欧阳修

苏子美尝言:“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自是人生一乐。然能得此乐者甚稀,其不为外物移其好者又特稀也。”余颇知此趣,恨字体不工,不能到古人佳处。若以为乐,则自是有余。

归田录 一则

欧阳修

王文正公曾为人方正持重,尝谓人臣不当收恩避怨,语尹师鲁曰:“恩欲归己,怨使谁当?”闻者叹服,以为名言。

题临皋亭

苏 轼

东坡居士,睡足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绕,清江右洄。重门洞开,林峦齐入。当是时,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嘉祐二年,试礼部第一,复对制入三等,历官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绍圣初,安置惠州,徙昌化,元符初北还。高宗即位,赠资政殿学士,再赠太师,谥文忠。

江郊 有序

苏 轼

惠州归善县治之北数百步抵江,少西有盘石小潭,可以垂钓,作江郊诗云:

江郊葱茏,云水茜绚。埼岸斗入,洄潭输转。

先生悦之,布席闲燕。初日下照,潜鳞俯见。

意钓忘鱼,乐此竿线。优哉游哉,玩物之变。

述怀 调行香子

苏 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

休苦劳神,似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取天真,几时归去。

做个闲人,背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书黄鲁直李氏传后

苏 轼

心地不净,如饭中沙与饭皆熟。若不含糊,与饭俱咽,即须吐出,与沙俱弃。善哉!佛子作清净饭,淘米去沙,终不能尽。不如即用本所自种原无沙米,此米无沙,亦不受沙,非不受也,无受处故。

论诗

苏 轼

司空表圣自论其诗以为得味外味,“绿树连村暗,黄花入麦稀。”此句最善。又云:“棋声花院闭,幡影石坛高。”吾尝独游五老峰,入白鹤观。松阴满地,不见一人,惟闻棋声,然后知此句之工也。然恨其有寒俭态。若杜子美云:“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则材力富健,去表圣之流远矣。

鉴空阁

苏 轼

明月本自明,无心孰为境。挂空如冰鉴,写此山河影。我观大瀛海,巨浸与天永。九州居其间,无异龙盘镜。空水两无质,相照但耿耿。妄云桂兔蟆,俗语皆可屏。

题西林壁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赠东林总长老

苏 轼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资福白长老小照赞

苏 轼

是是是,是资福,白老子,身如空。

我如尔,无一事,长欢喜。

点绛唇 杭州

苏 轼

闲倚交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嘉客同来,有唱终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梅竹石赞

黄庭坚

梅寒而秀,竹清而寿,石古而文,是为三益之友。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宋国史编修。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号苏门四学士

书兰芳亭

黄庭坚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兰盖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丛薄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虽含香体洁,平居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是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然兰蕙之才德不同概,林中十蕙而一兰也。兰蕙丛生,初不甚殊,至其发华,一干一华而香有余者兰。一干四五华而香不足者蕙。蕙虽不若兰,以凡卉视之,则无愧国香矣!

书赠韩琼秀才

黄庭坚

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纯不欲杂。读书务博,常不尽意;用心不纯,讫无全功。治经之法,不独玩其文章,谈说义理而已。一言一句,皆以养心冶性。事亲、从政、取友、接物、得失、忧乐,一考之于书,然后尝古人之糟粕而知味矣。

记居钟山

惠洪

余居钟山最久,超然山水间,梦亦成趣。尝乘佳月登上方,深入定林,夜卧松下石上。四更自宝公塔路还合妙斋,月澄虚幌,净几兀然。童仆憩寝,再鼾。凭前槛,无所见。时有流莺穿户牖,风霜浩然,松声满院。作诗曰:

雨过东南月色清 意行深入碧萝层

露眠不管牛羊践 我是钟山无事僧

惠洪,宋代僧,与苏轼同时。

黄州竹楼记

王禹偁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予城西北隅,雉堞圯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敻,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伎乐,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王禹偁 ,字元之,宋翰林学士。

高斋

赵抃

轩外长溪溪外山,卷帘空旷水云间。

高斋有问如何乐,清夜安眠白昼闲。

赵抃,字阅道,衢州人,宋参知政事。

赏春亭

赵 抃

繁葩丛艳满亭隈,当席芳樽坐看来。

始信春恩不私物,深山僻处亦花开。

秦州玩芳亭记

刘攽

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海陵郡城西偏多乔木,大者六七寻,杂花、桃李、山樱、丁香、椒棣数十种,萱菊、薜荔、莎芦、芭蕉丛植攒生。负城地尤良,宋氏居之。益种修竹、梅、杏、山茶、橙、梨,异方奇卉,往往而在。清池萦回,多菱莲、苹藻。于是筑室城隅,下临众卉。名曰:玩芳。夫乔木森耸,百岁之积也。众卉行列,十岁所植也。杂英纷揉,一岁之力也。俄而索之,皆不易得也。于是刻石亭右以记岁月云。

刘攽,字贡父,江西临江人。与苏轼同时,友善。

张无尽见雪窦教以惜福之说 二则

僧显公

事不可做尽,势不可倚尽,言不可道尽,福不可享尽,凡事不尽处,意味偏长。

贪得者身富而心贫,知足者身贫而心富,积财可以避患,患亦生于多财。与其患生于积财,不若无财亦无患。

张商英,号无尽居士,宋元祐时人。早悟禅学,仕至江都转运使。与雪窦善,称其机锋颖脱。

喜迁莺

周邦彦

梅雨霁,暑风和,高柳咽蝉多;小园台榭绕池波,鱼戏动新荷。

薄纱幮,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周邦彦,字美成。钱塘人,宋徽猷阁待制。

南溪自咏

杨万里

江风索我吟,山月唤我饮。

醉倒落花前,天地为衾枕。

杨万里,字廷秀,吉水人。绍兴中进士,历秘书监,出江东转运副使。再召,皆辞。以宝谟阁学士致仕,谥文肃,自号诚斋。

敬恕斋铭

朱 熹

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以是存之,敢有失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是行之,与物皆春。内顺于家,外同于邦,无小无大,罔时怨恫,为仁之功。曰此其极,敬哉恕哉!永永无斁!

朱熹,徽州婺源人。字元晦,谥文。南宋理学家,理学的集大成者,被尊称为朱子。

敬斋铭

张 栻

天生斯人,良心则存。圣凡曷异,敬肆是分。自昔先民,修己以敬。克持其心,顺保常性。敬匪有加,惟主乎是。履薄临深,不昧厥理。事至理形,其应若响。而实卓然,不与俱往。动静不违,体用无忒。惟敬之功,协乎天德。勖尔君子,敬之敬之。用力之久,其惟自知。毋忽事物,必精吾思。察其所发,以会于微。是则天命,不遏于躬。鱼跃鸢飞,仁在其中。勖尔君子!勉哉敬止。成己成物,匪曰一致。我作铭诗,以证同志。

张栻,字敬夫。一字南轩,绵竹人,宋荆州牧。

与张伯信书

陆九渊

属者伏承使车临贲,侍座陪吟,日饱德义,慰喜可知。至如风露凄清,星河错落。月在林杪,泉鸣石间。熏炉前引,茶鼎后殿。方池为鉴,回溪为佩。冰玉明莹,雪霜腾跃,则喷玉新亭,真蓬壶瀛洲已。

陆九渊,字子静。宋知荆门州军事,称象山先生。

与邵叔谊书

陆九渊

叙述吾言处尽失其实,此心苟得其正,听言发言皆得其正。听人之言而不得其正,乃其心之不正也。一人言之,众人听之,使众人各述其所听,则必不齐。非言者之异也,听者之异也。

与李信仲书

陆九渊

大抵为学不必追寻旧见,此心此理,昭然宇宙之间,诚能得其端绪,所谓“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又非畴昔意见所可比拟,此真吾所固有,非由外铄,正不必以旧见为固有也。

论语

陆九渊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恶与过不同,恶可以遽免,过不可以遽免。贤如蘧伯玉,欲寡其过而未能。圣如夫子,犹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况于学者,岂可遽责其无过哉!至于邪恶所在,则君子之所甚疾,是不可毫发存而斯须犯者也。苟一旦而志于仁,斯无是矣!

本仁说

陆九渊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

论琴

黄 干

丝桐,世所常有也。抚之以指,则其声铿然矣!谓声为在丝桐耶?置丝桐而不抚之以指,则寂然而无声。谓声为在指耶?然非丝桐,指虽屡动而不能以自鸣也。指自指也,丝桐自丝桐也,一抟拊而其声自应。人之此心和平仁厚,真与天地同意,则南风之奏,亦何异于舜之乐哉!

黄干,字直卿,朱子高第,称勉斋先生。

寄陆子静先生

朱济道

此理于人无间然,昏明何事异天渊。

自从断却闲牵引,俯仰周旋只事天。

朱济道,陆象山门人,爵里无考。

咏春

杨 简

日日看山不厌山,白云吞吐翠微间。

静明光里无穷乐,只是教人下语难。

杨简,字敬仲。受业陆九渊之门人,称慈湖先生。

纪先训

杨 简

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己尤大。

实心无所往而不可,盖实心,一也。可以应天下之万端。

学者涵养有道则气味和雅,言语闲静,临事而如无事。

范公泉

王辟之

皇祐中,范文正公镇青,兴龙僧舍,西南洋溪中有醴泉涌出,公构一亭泉上,刻石记之。其后青人思公之德,目之曰:范公泉。环泉古木蒙密,尘迹不到,去市廛才数百步,而如在深山中。日光玲珑,珍禽上下。高人雅士,往往赋诗鸣琴,烹茶其上,信物外之胜游也!

王辟之,宋代人,所著有《渑水燕谈》。

烟艇记

陆 游

陆子得屋二楹,隘而深,若小舟然,名之曰烟艇。客曰:“异哉!屋之非舟,犹舟之非屋也。得其似而名之,因名以课实则过矣!”予少有江湖之思,烟波洲岛苍茫杳霭之趣,未尝一日忘也。假使衣食粗足,然后得一叶之舟,伐荻钓鱼,入松陵,上严濑,历石门,沃洲而还泊于玉笥之下,扣舷吴歌,顾不乐欤!

虽然,万钟之粟与一叶之舟,皆外物也。吾知彼之不可求,而不能不眷眷于此。惟使吾胸中浩然廓然,纳日月之伟观,揽风云之奇态,虽坐容膝之室,而常若顺流放棹,瞬息千里者,则安知此室非烟艇也哉!

陆游,字务观,山阴人。宋宝章阁待制,封渭南伯。

梅花

陆 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化作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鹊桥仙

陆 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

家在钓台西住。

卖鱼从不到城门,

况肯向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

潮落浩歌归去。

时人错把比严光,

我自是无名渔父。

和豫快适

叶梦得

人欲常和豫快适,莫若使胸中秋毫无所歉。孟子言仰不愧天,俯不怍人,为一乐。此非身履之,无以知圣贤之言为不妄也。

叶梦得,字少蕴,吴县人。宋翰林学士。

无伪

叶梦得

人之操行莫先于无伪。能不为伪,虽小善亦有可观。其积累之,必可成其大。苟出于伪,虽有甚善,不特久之终不能欺人,亦必有自怠而不能自掩者。

记赵抃逸事

叶梦得

赵清献公,每夜尝烧天香,必擎炉默告,若有所秘祝者。客有疑而问公。公曰:“无他,吾自少昼日所为,夜必裒敛奏知上帝。”已而复曰:“吾一夫区区之诚,安能必达,姑亦自防检,使不可奏者,知有所畏不敢为耳!”

论归田赋

叶梦得

张平子作《归田赋》,意兴虽萧散,然序所怀,乃在仰飞纤缴,俯瞰清流,落云间之逸禽,悬清渊之鲨鰡。吾谓钓弋亦何足为乐?人生天地间,要与万物各得其欲,不但适一己也。必残暴禽鱼以自快,此与驰骋弋猎何异?如陶渊明言:“携幼入室,有酒盈樽”;“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此真得事外之趣,读之能使人盎然,觉其左右草木无情物,亦皆舒畅和豫。

插秧

范成大

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

谁知细细青青草,中有丰年击壤声。

范成大,字致能,吴郡人,宋资政殿学士。

梅品

张 镃

梅花为天下奇品,而诗人尤所酷好。予得曹氏荒圃于南湖之滨,有古梅数十株,辍地十亩,移种成列,增取西湖北山别圃红梅,合三百余本,筑堂数间以临之。又夹以两室,东植千叶缃梅,西植红梅各一二十章。前为轩楹,花时,居宿其中,环映辉洁,夜如对月,因名曰:玉照。复开涧环绕,小舟往来。自是客有游者,必求观焉!值春凝寒,又能留花,过孟月始盛,名人才士题咏层委,亦可谓不负此花矣!

张镃,字功甫,宋代人。

丰年谣

王 炎

满箔春蚕得茧丝,家家机杼换新衣。

五风十雨天时好,又见西郊稻秫肥。

王炎,婺源人。宋进士中奉大夫,著有《双溪集》。

小楼连苑

周紫芝

黄金双阙横空,望中隐约三山杳。春旂欲降,渚烟收尽,青虹正绕,日到层霄,九枝光满普天照。看海中桃熟,云幡绛节。冉冉度,沧波渺。

遥想建章宫阙,度熏风月寒清晓。红鸾影上,云韶声里,祥辉缥缈。万国朝元,百蛮款塞,太平鸿造。听尧云深处人人,尽祝后,天难老。

周紫芝,字少隐。宣城人,宋右司员外郎。

黄河清

晁端礼

晴景初升风细细,云收天淡如洗。望外凤凰城阙,葱葱佳气,朝罢香烟满袖。侍臣报,天颜有喜。夜来连得封章,奏大河,彻底清泚。

君王寿与山齐,馨香动,上穹频降祥瑞。大乐奏功,六律初调宫徵,合殿熏风乍转。万花覆,千官佩委。中书传诏,恩光遍,九寰瀛里。

晁端礼,字次膺。巨野人,宋大晟府协律郎。

水调歌头 题舫斋

李昴英

郭外足幽胜,潮入涨溪流。舫斋小小一叶,老子日遨游。管领白苹红蓼,披戴绿蓑青箬,直钓任沈浮。玉缕饱鱼鲙,雪阵狎河鸥。

个中眠,个中坐,个中讴,个中收拾,诗料觞客个中留。休羡乘槎博望,且听洞箫赤壁,乐处是瀛洲。来往荡双桨,江上一虚舟。

李昴英,字俊明,番禺人,宋吏部侍郎。

苕溪渔隐

胡 仔

贾耘老旧有水阁在苕溪之上,景物晴旷,东坡作守时屡过之,题诗画竹于壁间。沈会宗又为赋小词云:景物因人成胜概,满目更无尘可碍。等闲帘幕小栏干,衣未解,心先快,明月清风如有待。谁信门前车马隘,别是人间闲世界,坐中无物不清凉。山一带,水一派,流水白云长自在。

胡仔,宋代人。

湖山记

孙 觌

鄱阳山水名天下,而龙亭谿最胜。介于德兴、余千二邑之间,众山面内,环拥林立,层峦叠嶂,烟云相连。苍藤翠木,蒙络摇缀,如坐九叠屏,如行五十里步障。而大谿横其前,众水入焉!旁有涌泉,湓溢四出,高有垂溜渌泻而下,奔云溅雪,雷辊雹散,跳波急洑,千态万状。既停既平,循山而行,大者潴为湖,小者聚为潭。井如曳练,如卧白虹。

魏公彦成筑第其上,为门为堂,周以两庑,阁以望与旷,宜有高明朗彻之观。室以处与奥,宜极窈窕幽深之趣。左修梧,右丛桂,藏书之府,舍客之馆,供佛奉道,各有攸宜。然后跨两崖为阁道于重门内,以便往来。开云扃,抗水榭,直栏横槛,文榱鳞瓦。高者出林杪,下者附山趾,花竹映带,隐见参差。每遇胜日,或命车,或杖策,披风松下,待月竹间,观澜石上,行吟坐啸,纵意所如,鸟兽虫鱼之游遨,举熙熙然相忘于物之外,虽桃源之胜不过也。

孙觌,字仲益。宋代人,官至太守。

柳枝词

徐鼎臣

百草千花共待春,绿杨颜色最宜人。

天边雨露年年渥,上苑芳华岁岁新。

徐鼎臣,会稽人,宋左散骑常侍。

山居述事

罗大经

唐子西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苔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啜之。随意读周易、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数篇。

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麛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坐弄流泉,漱齿濯足,既归竹牕下,则山妻稚子作笋蕨,供麦饭,欣然一饱,弄笔牕门,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笔迹画卷纵观之,兴到则吟小诗,或草玉露一两段,再烹苦茗一杯。出步溪边,邂逅园翁溪友,问桑麻,说粳稻,量晴校雨,探节数时,相与剧谈一晌。归而倚杖柴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变幻顷刻,恍可人目。牛背笛声,两两来归,而月印前溪矣!味子西此句,可谓妙绝,然此句妙矣!识其妙者盖少,彼牵黄臂苍,驰猎于声利之场者,但见滚滚马头尘,匆匆驹隙影耳!乌知此句之妙哉!人能真知此妙,则东坡所谓:“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所得不亦多乎!

罗大经,字景纶,江西吉水人。宋理宗宝庆二年进士,读书乐道,有别业名鹤林。时啸咏其间,所著《鹤林玉露八卷》,行于世。

方寸地说

罗大经

或问:“方寸地,何地也?固有无立锥者;亦有跨都兼邑者。有无贫富相绝也。惟此方寸地,人人有之。敛之,其细无伦;充之,包八荒,备万物,无界限,无方体,甚矣其地之灵也。然此地人人有,而治地之力不人人能施,治地之法不人人能知,故芜秽不治者,有此地而不能治。治而不知其法者,虽治此地亦犹不治。故孔子孟轲,治地之农师圃师也。六经、语、孟,治地之齐民要术也。良知、良能、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端,嘉种之诞降者也。博文、约礼,仰观、俯察,求辅仁切偲之功,资直谅多闻之益,培粪灌溉法也。时时习,日日新,暗室屋漏,守之密,视听言动,察之精,封殖长养法也。忿必惩,欲必窒,惰必警,轻必矫,无稽之言必不听。便佞之友必不亲,芟薙耘锄法也。优游而厌饫之,固守而静俟之,不躐等,不凌节,不求闻,不计获,乃宋人之不揠苗,郭橐驼之善种树也。诚如是,则信善而大化,笃实而光辉,通神明,赞化育,乃实颖实粟之时,参天溜雨之日也。治地至此,斯可言善治地矣!道家寸田尺宅之说,养生引年者取之。里谚有‘留方寸地,与子孙耕’之说,种德食报者取之。其言未为无理,要皆堕于一偏。若从孔孟治地之法,则仁者必寿,善者必福。清明之志气如神,厚德之流光浸远。道家里谚之说在其中矣。”

记王梅溪真西山 二诗

罗大经

王梅溪守泉,会邑宰,勉以诗云:“九重天子爱民深,令尹宜怀恻隐心;今日黄堂一杯酒,使君端为庶民斟。”邑宰皆感动。

真西山帅长沙,宴十二邑宰于湘江亭,作诗曰:“从来官吏与斯民,本是同胞一体亲;既以膏脂供尔禄,须知痛痒切吾身。此邦素号唐朝古,我辈当如汉吏循;今日湘亭一杯酒,更烦散作十分春。”盖祖述梅溪而敷衍之。

菜说

罗大经

真西山论菜云:“百姓不可一日有此色,士大夫不可一日不知此味。”余谓百姓之有此色,正以士大夫不知此味。若自一命而上,至于公卿,皆能甘此味,则必皆知职分之所在矣!百姓安得少饭吃。

黄绵袄

罗大经

何师举云:雨雪连旬,忽尔开霁,闾里翁媪相呼贺曰:黄绵袄子出矣!因作歌以纪之,以日为黄绵袄,名甚新。但所作歌未甚惬人意,更为一截句曰:范叔绨袍暖一身,大裘只盖洛阳人;(白居易诗: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人。)九州四海黄绵袄,谁似天公赐与均。

道不在语言文字

罗大经

绘雪者不能绘其清,绘月者不能绘其明,绘花者不能绘其馨,绘泉者不能绘其声,绘人者不能绘其情,然则言语文字固不足以尽道也。

勤有三益

罗大经

余尝论勤有三益;盖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一夫不耕,必受其饥;一妇不蚕,必受其寒。是勤可以免饥寒也。农民昼则力作,夜则颓然甘寝,故非心邪念无从而生。鲁公父文伯之母曰: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渊明诗曰:“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而无他念干。”是勤可以远邪辟也。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周公论寿必归之无逸,吕成公释之曰:“主静则悠远博厚,自强则坚实精明,操存则血气循轨而不乱,收敛则精神内守而不浮。”是勤可以致寿考也。

水调歌头 喜雪

傅公谋

草草三间屋,爱竹旋添栽,碧纱窗户眼前,都是翠云堆。一月山翁高卧,踏雪水村清冷;木落远山开。唯有平安竹,留得伴寒梅。

家童开门,看有谁来。客来一笑清话,煮茗更传杯,有酒或时无客,有客又还无酒。酒熟且徘徊,明日人间事,天自有安排。

傅公谋,宋宜春人,与罗大经同时。

西山

刘克庄

极顶遥知有隐君,餐芝种朮鹿为群。

多应午灶茶烟起,山下看来是白云。

刘克庄,字潜夫,莆阳人,宋秘阁修撰。

送陈随隐游庐山

黄鹏飞

曾从图画识庐山,山好谁知画亦难。

画好不如诗好读,就烦诗笔画来看。

黄鹏飞,宋代人,见《随隐漫录》。

渔父词 二首

戴复古

渔父饮,不须钱,柳枝斜贯锦鳞鲜,换酒却归船。

渔父醉,钓笑闲,柳下呼儿稳系船,高眠风月天。

戴复古,字式之,宋天台人。

涧泉自记

宋 虎

长松怪石去墟落不下一二十里,缘崖涉水于草树间,左右两三家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竹篱茆舍,燕处其中,兰菊艺之,临水多种梅花。霜月春风,日有余思。儿童婢仆皆布衣草屦,以给薪水,酿春酒而饮之。案无杂书,庄周、太元、黄庭、楞严、圆觉,数部而已。杖藜蹑履,往来川谷,听流水,看激湍,鉴澄潭,陟危峤,探幽壑,升高峰,可不谓至乐者乎!

宋虎,宋代人,爵里莫考。

鹧鸪天

石孝友

玉烛调元黍律均,迎长嘉节属芳辰。

云如惜雨微牵雪,梅不禁风半漏春。

天意好,物华新,风光宜称赏游身。

太平朝野都无事,且与莺花作主人。

石孝友,字次仲,宋代人,有《金谷遗音集》。

书张道者屋壁

慈 觉

张道者,傍沙溪,屋兰若,草作衣裳茅作舍。活计生涯一物无,免被外人来假借。寅斋午睡乐咍咍,檀越供须都不谢。张道者,貌古神清不可画,鹤性云情本自然,心无罣碍无恐怕。张道者,不说禅,不答话。不聚徒,不结社。心似秋潭月一轮,何用声名播天下。

慈觉,宋时僧。

记谦禅师法语

晓 莹

建州开善谦禅师,平居不倦诲人,而形于尺素,尤为曲括。有曰:“时光易过,且紧紧做工夫。别无工夫,但放下便是。只将心识上所有的一时放下,此是真正径截工夫。若别有工夫,尽是痴狂外边走。山僧寻常道:行住坐卧,决定不是;见闻觉知,决定不是;思量分别,决定不是;语言问答,决定不是。试绝却此四个路头看,若不绝,决定不悟。”

晓莹,宋时僧,所著有《湘山野录》。

禅本草

慧日

禅味甘性凉,安心脏,祛邪气,辟壅滞,通血脉,清神益志。驻颜色,除热恼,去秽浊,善解诸毒,能调众症。药生人间,但有小大皮肉骨髓精粗之异。获其精者为良,故凡圣尊卑悉能疗之,不假修炼炮制,一服脱其烦恼。其功若神,令人长寿。

慧日,宋代庐山僧。

论仁字

真德秀

凡天下至微之物皆有个心。发生皆从此出。缘是禀受之初,皆得天地发生之心以为心。故其心无不能发生者。一物有一心,自心中发出生意,又成无限物。且如莲实之中,有所谓公荷者,便俨然如一根之荷,他物亦莫不如是。故上蔡谢氏论仁,以桃仁、杏仁比之,谓其中有生意,才种便生故也。惟人受中以来,全其天地之理,今为学之要,须要常存此心。平居省察,觉得胸中盎然有慈祥和厚之意,此即所谓本心,即所谓仁也。便当存之、养之,使之不失,则万善皆从此而生。

真德秀,闽人,宋理宗朝宰相,从祀孔庙。

书《感应篇》后

真德秀

世谓感应之言独出于老佛氏,非也。书有作善降祥之训;易有积善余庆之言,皆此理也。顾尝思之,所谓善者果何事耶?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又曰:“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夫鸡鸣而起,未与物接,善乌乎施?存心养性,此人事也,于天何与?知乎此而后知为善之本矣。盖天命之性,赋之于人,本皆至善。自夫汩之以私,乱之以欲,然后反善而之恶尔。心者,所以主乎性者也。吾能兢畏斋栗,如临君父,如对神明,则本心常存,而性不失矣。循性而行,何性非善,是为不负天之所予者,即所以事天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为此而已。苟存乎此,则天下之善皆自此出。虽功被万物,泽及百世,亦举而措之尔。予故曰:“此为善之本也。”

长沙劝耕

真德秀

田家拚取一春忙,男力菑畲女课桑。

陇上黄云机上雪,暂时辛苦乐时长。

陈尚书宗召均赡宗族真迹

魏了翁

范文正公尝谓其子弟曰:“吴中宗族,固有亲疏,吾祖先视之,则均是子孙,吾安得不恤其饥寒哉!”又曰:“祖先积德百余年而始发于吾,得至大官。若独享富贵而不恤余族,何颜以入家庙?”每味此语,使人孝敬忠爱之心油油翼翼,不能自已。

魏了翁,号鹤山,宋理宗朝宰相。

四留铭

王伯大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因自号为留耕道人。

王伯大,字幼学,福州人,宋嘉定七年进士。淳祐中仕至端明殿学士,同佥书枢密院。

山间明月楼记

吴 澄

龚舜咨居于新淦之远郊,志气卓越。有楼扁曰:山间明月。”夫万古常峙者,山也。万古常明者,月也。眉山苏子谓用不竭之无尽藏是矣!又谓:“月之盈虚如彼,则不无疑焉?”月之体,其溯日也常明,而人之目有所不见知。在天有常盈之月,则曰盈曰亏,皆就所见而言尔。曾何损于月哉!若夫春之花月,夏之竹月,秋之桂月,冬之梅月,影淡香清,兴致无极。足以快赏心,供乐事,苏子所谓用不竭者也。龚之主与客试共登楼,对酒浩歌,而以予之所言问诸月。

吴澄,字幼清,崇仁人,宋翰林学士。

垚冈堂记

吴 澄

陈德可宅于临川,其地曰:垚冈。平畴中特起高阜,溪水界之,德可以地名名其堂。予谓垚冈者,积土之高以成也。享有垚冈而常守其富,永保其寿者,如之何?亦曰:不自高而已矣。拟诸易象,三土之垚象坤,山脊之冈象艮,坤上艮下,其卦为谦;谦也者,歉然自卑而不自足也。夫苟歉然自卑而不自足,则惕然戒慎之心生,一毫有违于礼法者不敢肆也,一谦而众理无不该,百事无不善,人所好也,天所福也。尊而光,卑而不可逾者,其在垚冈乎!

雪香亭记

吴 澄

洛阳名园名花之盛,自唐以来常为天下最,杨献卿河南旧族,居后有园,植梅其间,筑台构亭,榜曰:雪香。雪,梅之色也。香,梅之气也。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前之咏梅者云尔;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后之咏梅者云尔。诗人尝以白雪香咏梨花。梨花能如雪之白,不能与雪同时而白也。深冬凝冱,众木多槁,而梅也傲极阴于方隆,回微阳于最先,魁百卉而得春,冠三友而独葩。色之白,气之清,士之素节特异、芳誉远闻者似之。夫洛阳之人竞爱牡丹,而杨氏之亭独因梅而名,于以见其为清白之家云。

仁寿堂说

吴 澄

仁者寿,天地生物之心曰仁,惟天地之寿最久。圣人之仁如天地,亦惟圣人之寿最久。夫人之全德固未易全,然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无一而非仁者;得其一,亦可谓仁,亦可得寿矣!予尝执此,观天下之人,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洪者寿,貌之长厚者寿,言之肫恳者寿。盖温和也、慈良也、宽洪也、长厚也、肫恳也,皆仁之一端也。合杨杜翁,年八十有二,一乡称善人,名所居之堂为仁寿,予虽不识翁之面。其必温和者与!慈良者与!宽洪而长厚且肫恳者与!五者有其一,已宜寿,况有其二三四五者乎!今年秋,识翁之子于京师,获见时贤所赠仁寿堂记。于是推仁者寿之理而为之说。

易原以清名字说

吴 澄

天下之清莫如水,先儒以水之清喻性之善,人无有不善之性,则世无有不清之水也。然黄河之水浑浑而流,以至于海,竟莫能清者,何也?请循其初,原者,水之初也。原之初出,曷尝不清哉!出于岩石之地者,莹然湛然,得以全其本然之清;出于泥尘之地者,自其初出而混于其滓。则原虽清而流不能不浊,非水之浊,地则然也。人之性亦犹是,性原于天而赋于人,局于气质之中。人之气质不同,犹地之岩石泥尘有不同也。气质之明粹者,其性自如岩石之水也;气质之昏驳者,性从而变泥尘之水也。泥尘由其地,而原之所自则清,故流虽浊而有清之之道。河之水浊,贮之以器,投之以胶,则泥沈于底,而其水可食。甚浊亦可使之清,况其浊不如河之甚者乎!原之清,天也;流之浊,人也。人者克,则天者复,亦在乎用力以清之尔。庐陵学者易原字以清,为其名与字之说,书以遗之。

明德铭

吴 澄

此心此德,如镜如水。物来毕照,明彻底里。云何或蔽,尘集风起。云何复明,尘去风止。静无挠心,动则察理。明斯昭昭,大用全体。

悔过铭

吴 澄

古之君子,有过则改。不远而复,乃可无悔。既悔而复,亦犹未害。悔而复悔,岌乎危殆。频复之厉,大易有戒。思昔颜子,有过不贰。有一不善,未尝复行。知得一善,拳拳服膺。才知差失,便不更然。歉于己者,不再作焉。悔心之生,良心之萌。当悔之余,惟新是图。知悔之时,不图改之,是乃自弃,小人之归。

印千江月来轩

吴 澄

千江有水无人吸,江里月来何处入。

若浮水外入江来,水浸月轮应解湿。

在天一月在江千,千月还同一月圆。

水中月影元非月,何所从来月在天。

题王氏留春亭 二首

吴 澄

生香不断气和柔,不在千红百紫稠。

只任园林光景好,一春万古镇长留。

先番物旧后番新,来往无停似转轮。

年去年来年更好,此中日日一般春。

题山水图

吴 澄

远树疏林映晚霞,江阴雁影度平沙。

谁人写我邹居景,付与岩前处士家。

题画山水扇

吴 澄

一搦山川掌握中,人间何处不清风。

水边林下千年意,万里扁舟五亩宫。

天谷庵

白玉蟾

半天突出一奇峰,小小茅檐映翠浓。

夹道高松招朗月,满林新竹唤清风。

迎人野鸟间关语,对客岩花烂熳红。

策杖且随流水去,柴门时倩白云封。

白玉蟾,福清人,号武夷散人。

澹庵

白玉蟾

平生只要乐清虚,占却人间静处居。

古壁空悬三尺剑,幽窗闲置一床书。

远山喜色日初染,高树凉声风自梳。

细嚼清闲滋味别,云霞收拾作粮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