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集》原序

李国强先生要我自编一本文集,交给他出版。我很为难;几十年前的旧作都不值得收拾,近几年新写的又太少,一时上也增多不起来。马力先生出了个主意,费了些劳动,拼凑成这本小书。它与其说是我的成果,不如说是这两位朋友的美意的标志。钱曾的“也是园”以藏书著名,我不避顶冒我那本家牌子的嫌疑,取名《也是集》,也算是一部文集吧。

我写这些东西时,承马蓉女士、栾贵明、董衡巽、薛鸿时、郑士生四先生不辞烦琐,经常为我查核资料,敬致感谢。

一九八三年六月

我后来发现清初人写过一部著作,也题名《也是集》。吴庆坻《蕉廊胜录》卷五:“江阴李本(天根)《爝火录》三十二卷,乾隆十三年六月自序,记福、潞、唐、桂、鲁诸王、台湾郑氏、三藩事。引用书目,附录于左:……《也是集》,自非逸叟。……”即使有一天那部著作找到而能流传,世界虽然据说愈来愈缩小,想还未必容不下两本同名的书。一九八四年三月附识。

《旧文四篇》原序

我在发表过的文章里,选了四篇,合成这个小集。第一篇登载在《开明书店二十周年纪念文集》里,第二、三篇登载在《文学评论》里,第四篇登载在《文学研究集刊》里——这两个都是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刊物。第一篇写于三十年前,第四篇的写作时期最近,也去今十五年了。这次编集时,我对各篇或多或少地作了修改,第一篇的改动最多,但是主要论点都还没有变换。它们仍然是旧作,正像旧家具铺子里的桌椅床柜等等,尽管经过一番修缮洗刷以至油漆,算不得新东西的。

这本贫薄的小书的编选,是出于魏同贤同志的建议。栾贵明、马蓉两同志为我查对了一部分中文引文,施咸荣、朱虹、董衡巽三同志为我查对了一部分外文引文,使我减少了些错误。一并致谢。

一九七八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