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本无意记录个人企业上之事项,故《回忆录》只选记与大众有关之事。然以个人营业与所从事公众之事件,有密切关系,且此《回忆录》颇似个人自传,缺其前一部分亦不完备,故补记于此。

一 未成人经过

余生于福建泉州同安县集美社,与厦门岛仅隔十余里海港。九岁入私塾,至十七岁夏师亡辍学。性钝惟颇知勤学。旧例塾师来一月余,即回家一月或半月。所读三字经四书等,文字既深,塾师又不解说,数年间绝不知其意义,俗语所谓“念书歌”是也。至十三四岁读四书注,始有解说,十六岁略有一知半解,既限于天资,又时读时辍,故虽就学许多年,识字甚少。十七岁秋始出洋来新加坡,在家君所营顺安号米店学商业。该米店系向暹罗、安南、仰光诸米行采买,然后售于本坡零售米店,及外水商行。其时家君久不直接管此业务,住眷在顺安三楼,午间始下二楼,吸烟、看书、接友,及办理硕莪厂并地皮屋业等事。顺安米业系交族叔经理,兼管财政。硕莪厂财项亦由顺安出入,然银关甚困,每月买入米款二万余元,账期市例卅天,普通多加十天清还,而顺安常延至五六十天。所以能维持采米者,为有德安复安两号合买分来,该两号原亦家君倡办,与友合股,并归伯父儿子名下。余十九岁族叔回梓,米业及财项交余料理。是年家君又加作黄梨罐头厂,名日新号。在此两三年间,地皮屋业略有获利,硕莪厂亦有利,米店每年之利约五六千元,合计实有进步。资产除欠账外,大约存十余万元。然顺安之财项亦不宽,还米账须在五十天左右。家君在洋娶一侧室颇好,不幸早逝。后复娶一妾苏氏,性极好赌,虽畏家君,然每乘机往外,或招外间妇女来楼上,其癖性生成,终年如斯。螟一子尚在幼稚。余廿岁秋承家慈命,回梓完婚。自来洋及回梓三年,守职勤俭,未尝妄费一文钱,亦无私带一文回梓。执权两年家君未尝查问。在膝下三年,终日仆仆于事业,亦未曾撄其怒也。

二 母丧停柩

余廿岁冬完婚,廿一岁在家复从墪师补习多少。廿二岁夏复南来,仍在家君顺安内服务,公忠守职。廿四岁冬家慈不幸谢世,停柩在堂。家君以营业无人替理,不许奔丧。其时顺安诸营业多有进步,而尤以地皮及屋宅价值日高,逐月可收屋租二千余元。然除还借款利息及政府牌税外,所余无多。硕莪厂已承顶与人,黄梨厂则在柔佛加开一所,并经营黄梨园数区,共数百英亩。各业虽有进步,而银关仍困,还米账常近五十天。然其时米业比前规模加扩。家君逐月规定准苏氏支家用一百五十元。彼因赌性难改,常要加支,如属少许余或与之,若多则拒之,因其赌友妇女常由商店出入,余甚觉其不便也。

三 回梓葬慈亲

廿五岁秋余回梓,择地葬先慈灵柩,地师言正穴方向不合,须待至两年,乃权厝于穴之侧,并从俗为之延僧作佛事。廿六岁春带眷复南来,此为余第三次之出洋,仍在家君顺安内服务。至廿七岁冬因慈柩合正葬之年,故决计回梓。而此几年来,各业均有进步,亦以屋地业为最,其时屋租逐月可收三千余元,大约堪值六十余万元,而典押借款约卅万元,利息牌租逐月近二千元,按该业可存实款卅余万元。顺安米业兼营外埠逐月比前又更增不少,银关还米账在四十余天,为十余年最宽松之景。且加营两号,一为九八店名金胜美,一为庆成白灰店,均为友人情面承作,资本支去三万余元,后来失败多由此两号为祸根。盖苏氏螟子已十六七岁,金胜美财款系他支掌,向洋行收黄梨羔项,亦常由他往领。余默思此人得志,则其母赌资可任意支取,为害非少,然不便向家君谏阻。其时将建住宅,原按至多一万余元,计该时家君诸营业,顺安米店资本四万余元,黄梨厂及园六万余元,金胜美二万余元,振安铁店一万余元,共十五万余元,屋地业除押款外存卅余万元,合计四十余万元。而借款除典押固定卅万元外,其他向印人流动借款,只系信用而无抵押,约九万至多十万元,此系多年如是,利息每月近一千元。再除此条外,实存资产卅五六万元。余如德安、复安、竹安、新开茂四号股份额,约五六万元,系余先伯父儿子之业。又源安米店股份数千元,则为该螟子名下。余将回梓时所知之大概如是。至余原抱公忠尽职之心,无论在洋回梓,均不私蓄一文钱,家内亦不许有金饰。顺安财款仍交族叔管理,余即带眷回梓。

四 厦市大火灾

余廿七岁冬初回梓,改葬先慈后,适厦门市遭火大烧一日余,焚去店屋千余间,倒塌砖土堆积满街,高可十尺,乃积极挑移,往填海口之提督打铁两码头海滩,未及一月已填平三数万尺实地。有人介绍向厦官厅购买一万元之地,可建店屋数十间。余以有利可图,乃函禀家君如肯承买,其契据可作该螟子之名,盖余原非为自己起见也。函去后不久回示可行。由是兴工建筑,按先建半数卅余间,费款二三万元,一年至年余完竣,然后出洋。不意有台湾籍民,野心倚势,图占一部分,乃与打官司,经年方结案。计前后时间两年余,建筑费三万余元,连买地及填筑合共四万五千元。在洋顺安执事族叔,未尝来函报告银根困迫,借债增多,及诸号侵款事,只有一两次遇相识之人归家,吩咐嘱余速往,言为家费浩大而已。余转念设每月被苏氏加支赌款千余元,三年不过四五万元,入息抵补有余,无关营业大局,故亦不甚关怀也。

五 四次南来景象已大非

余卅岁夏末,厦门建筑事完竣。七月初作第四次南行,甫入顺安店门,即感觉状况大形衰退,各事凌乱不堪,似无人管顾。则往住宅拜见家君,又睹其神色久别相见,亦无欣容快意。少顷辞出,回顺安米店,见族叔身染麻木之疾,神气丧失。余问以流动借款,比较余归时增减如何?答加增。又问加增若干?答不知。余即查核账簿,其数目至三十二万元之巨,比较余前年将归之际,增廿二三万,余甚惊惶。又阅屋地业押款,仍前卅左右万元无加减。乃复问此三年间,有加置何业产否?答未闻。又问有多营何生意否?答无有。又问还米款须若干久?答须六七十天。又问流动借款既加借许多,银关又奇困,则此巨款为何业何人侵去?答不知。余是夜几不成寐。越日在楼上检查各来往数目,半日之间已明白大概,计黄梨厂侵欠七万余元,(时黄梨季甫完)厂内货底统存不上一万元,庆成灰店侵欠六万余元,金胜美侵欠五万余元,家费三年支四万左右元,建住宅支三万余元,还支流动借款利息约三年九万余元,汇厦门四万余元,合共约四十余万元,扣去金胜美、庆成灰店余未归时原欠三万元,实支出三十七万余元。而顺安被黄梨厂所欠之款,一部分是原料,如白铁糖枋,尚欠人未还五万余元,又顺安米业资本前四万余元尽罄,尚不敷一万余元,流动借款加廿三万元,三条合计三十三四万元,尚差四万余元,系三年顺安米利及向振安复德安等支来者。现下银关已大困乏,欠市面白铁等款五万余元,米款一万余元,共约七万元。

六 祸真不单行

余既查明三年间支出数目,则抄列一纸,午饭后复往住宅见家君。问此三年间有无增购屋地,及加营何事业?答无有。又问何加借至廿余万元之巨款。答汇厦门数万元,余为利息加重,及不时垫去之故,今已惨矣。又问黄梨厂三年结算得失如何?答未曾结算,大约可得利万余二万元。余乃将所抄数目呈阅。家君方知被各号侵去之多,及尚欠白铁糖枋,并米项许多未还。乃复叹曰,“我以为屋地业大降价,当损失廿余万元,料不能维持,不图复增欠市面许多项。”盖该时不但借款已穷,而诸流动借款,每单限期多系五六个月,到期有欲收回,或要加重利息者。前余未归时,信用借款利息平均一分,迨至后来加借之款,多非信用,系将屋地业作次等抵押,利息升至一分三四。诸借款主互相效尤,由是信用遂失,既被家人舞弊十余万元,复加借重利之损失,又遭屋地业大降价,亏损更巨,三者并至真所谓祸不单行矣。

七 气数或当然

顺安号三年间被诸号侵支如许巨款已如上述。其中如黄梨厂设使乏利,当不至克本,不意损失许多,因所有向洋行收款,概由螟子之手,故易舞弊。金胜美亦然。庆成白灰店系小营业,何至亦侵巨项,据其经理言,大半为苏氏母子取去。住宅照估值不过一万余元,而加支二万余元。家用三年亦加支大半。此数条被二人侵支十余万元。该螟子常于醉后侮辱店员,故好人亦变坏矣。家君平生俭素,除染洋烟外,别无花费,数十年来住家即在顺安米店楼上,故家用亦省。余在顺安服务十余年,所有流动信用借款,初时由数万元增至十万元,乃由屋地及营业扩充而添借,借单每张五千元或一万元,订期四个月至六个月,利息九厘至一分。每当银关稍困时,余则禀知家君,须再借若干来济用,家君常惜耗利息迟延多天,始择较廉者借贷。有时盘问何必再借之故,余则列单呈阅,某时或某单若干,或某号因何故暂侵若干。绝非任意侵借也。常叹言,屋地业如有相当价值,拟售出一部分,可长十万八万,清还此流动借款,庶免如此纷繁云云。乃不幸在此两年余间,逐月添借近万元,而绝未查考用途,余至为不解。至顺安经理兼管财项之族叔,身既染病,终年未曾见家君一面,借款等概由螟子与家君直接,彼似抱不干涉主义。余多次往住宅与家君谈话,在厅中相距约十余尺,见家君目中似有白点,如翳疾状,然明知无此目疾,复注意细观,白点仍然,乃起行近前则无之,余心甚异之。回念其神气衰变,故致如是,毋乃气数使然乎?

八 收束之结果

余自到店之后,家族叔日日要将事权及财政卸交,余不肯受。彼时余大有进退维谷之慨。盖全盘核算,所有屋地业原典押卅万元,流动借款抵押卅二万元,合计六十二万元,现因降价按可值四十余万元,除后不敷约廿余万元,顺安欠米账五万余元,又欠洋行白铁等五万元,按至年终六个月,利息须还三万余元,流动借款到期要收,按还一万余元,共十五万余元。而可收入之额,顺安被人欠米项四万余元,黄梨厂承顶于人,按二万元,金胜美庆成振安等收盘,按四万元,共十万元,除外尚不敷五万余元,合计押业及生理共不敷廿五万元弱。厦门屋地业不但难于变卖,且非余名字,故踌躇不欲接受。然转念不能脱离家君而他去,况在此艰危之际,逐月再被苏氏母子支取数千或万元,则无须三四个月决不能维持。不但屋业押款无着,而欠市中米白铁等项亦无法清还矣。乃接受之,并禀准家君,逐月只许苏氏支家费二百元。立即预备将金胜美、庆成、振安等,尽此数月内结束。黄梨厂因出产期已过,无款可收,则由家君觅人承受。柔佛厂承顶与人,收一万余元,本坡厂招潮商黄梨贩合伙,资本一万二千元,彼出七千元,余出五千元,商号称日新公司。生意由彼经理。至顺安米业不便停顿,故仍旧经营。唯较次之客不放账,俾款容易收取。两月之后还米款仅须四十余天。又幸有客承买一段空地,除还押欠外可剩五万余元,故白铁糖枋之欠款亦概还清。虽黄梨厂承顶与人,金胜美等收罢,市面中西商人绝不知内容,多谓因乏利不欲滥作。于是无欠货账,只有米款数万元而已。顺安名誉转隆,交冬之后,米业减作,劣账迫收,延至年终米款尽行还清。被人欠尚有一万多元,按有半数过年可逐渐收回,从此即一概停止。所未清者,只有产业抵押两种之款。第一款则固定卅万元,此条产业价值虽降,尚可值约四十余万元,无丝毫损失,唯次押之流动借款,计欠卅一万余元,如除产业剩余之十万元外,尚不敷约廿余万元。家君一生数十年艰难辛苦,而结果竟遭此不幸,余是以抱恨无穷,立志不计久暂,力能做到者,绝代还清以免遗憾也。

九 初步好机会

余卅一岁春,顺安既停罢,念不可赋闲度日,乃在距坡十英里汫水港山地,建筑黄梨厂。按从简起手,用木料茅草造成,并买旧机器,一切按两个月完竣,应夏初黄梨产季开始工作。共费款七千余元,名曰“新利川”。至活动资本可免需,因各原料如白铁糖枋均可向市面华洋商赊取。数日间黄梨罐头造成,即交洋商便有款可支也。而春末日新公司伙友潮人逝世,照英律当截止其股份,全盘归余一手,然余不忍举行,往商其家人营业股份照旧,但经理权须归余执掌。他不许可,余于是依律通知,并核结一切账目,计自客年冬初合伙,至来春末半年间,实得利一万八千余元,他之母利一万七千余元,须留待向政府请求领出遗产,至速数月后方得交还。日新公司既归余自办,时适夏季之初,黄梨甫在出产。盖生黄梨每年出产两季,冬季约产四成,夏季约产六成。是季由四月起至六月终止,此三个月日新厂核结得净利近三万元。新利川净利得九千余元。在此短促时间,两厂获利近四万元,为初出茅庐极好机会。合前日新公司母利一万余元,又收顺安账尾及货底亦一万余元,合计已有资本近七万元。故自夏初加开一米店,号曰谦益,资本二万元,除米业外兼为两梨厂收支机关。而新利川厂则扩大工厂及机具,以备冬季应用。

一○ 同业多庸常

余前在顺安服务,但经理米业及财项而已。至于黄梨厂如何经营,则不闻问。其时售黄梨罐头,只与两三家交易,多系洋商,由家君直接经办。每次数千箱或万箱,每季或作数次,先期售完,制出概属普通庄头,甚形简单。余既未曾参加,绝不知该业利害。及亲营此业,并由前日新公司半年获利之巨,乃知此业极需有才干思想。若能精于核算,用心选择制造出售,每箱可多获五六角之多。其时同业有十余家,其能干者,即与余合伙之潮人已死,其他多乏精明之流,故余得独占大利。欧美加拿大诸洋行,有经营此业者,约十余家,除星期日外,三两天必有来电,采买黄梨罐头。计所采各庄,不下五六十样,如条、块、四方形、整个圆形、成片刻花,或加糖、或仅水、或各半,等等式样。最大宗为条庄、方庄、枚庄,约占八九成。全年新加坡诸厂出产一百七八十万箱,各色杂庄数十样,仅一二十万箱而已。每箱比较普通庄,多获自两三角至七八角之利。每次成盘只数十箱至数百箱,非如普通庄,每次可售千箱至万箱者。余与一副手叶君,每日上午九点余钟,分途到洋行探询,有无电信?采何庄?故凡诸什色庄头,大半被余售去。他家或嫌少数零星,或不晓核算,或恐制不合式,致日后须赔偿,故少竞争,此向外人售货与同业不同之点也。至于厂内最重要在采买生梨,及工人剖梨损失。余每天清早及下午到厂视察费数点钟工作。各厂采梨例系算枚还价,诸梨贩来售大小不定,有每百枚两三元者,亦有一元余者,不特大小有关,亦须看成熟与否,并须察看有无坏烂等事。既非按重量还价,但凭眼力而已。他厂多系每季停工时,然后核计得失。余则不然,系逐日核结得失。凡该日所采生梨,概令制完不使混杂,明天罐头装妥,便知得失。既可以为采估梨价之标准,又可研究剖工损失。比较前日新公司潮人之办法更进一步矣。若言资本则少许便可作。盖全箱原料最多为白铁片,向洋人采办系二个月还款,其次如白糖枋箱向华商交易,四十天期还款,工资半月还清一次,只有生梨须用现款而已。普通市价每箱生梨占四分之一,至多三分之一。生梨入厂三四天制就,即运交洋行,便有款可收。为无须大资本故,新加坡并柔佛共有廿余厂,竞争剧烈多乏利,全年获利一万余元者仅数厂耳。

一一 福山黄梨园

新利川近处,黄梨园颇多,全年可制卅多万箱之额,大都运到坡中由梨贩经售,余恐数年后生产退化,采买困难,乃思购地栽种,则于距离数英里远车路边,购空芭地五百英亩,每亩价五元,共二千五百元。积极砍芭种梨,按一年内完工,加两年全园可生产二万余箱,名曰福山园。然自各家开种黄梨园以来,至多二三百亩,或作二三年栽种,未有如福山园于一年间完成之多。是年冬季日新、新利川两厂,得净利二万余元。因黄梨膏价稍降,故利益稍不及前。谦益米店得利八千余元,计余卅一岁之年,除伙伴红利外获实利六万余元。

一二 创办冰糖厂

卅二岁夏季,余两黄梨厂得利三万余元,秋间又在新加坡梧槽港口租屋,创办一黄梨厂,兼制煮冰糖,号曰日春。该处收采外地运到生梨,为最好地点。相距至近,早晚免待海潮均能运到。至冰糖厂,系从坡中向爪哇糖商,买白糖来煮成冰糖,还款账期三四十天,而过煮成冰糖仅八九天,并装配下船至多十五天。若有信用汇票往支,免廿天便可收款。不但免出资本,尚可先期收存款项。计坡中有冰糖厂七余家,概系潮侨。然他等均用大锌锅,燃料用柴薪。所煮冰糖多寄香港托售,上海则甚少。余之煮法则不同,系与黄梨厂同用蒸汽炉,而燃料则用锯木屑,煮锅系内铜外铁,比较燃柴每担成本可廉二三角。每日煮二百余担,计可便宜数十元。制成大半寄香港托售。是年冬季黄梨厂虽加日春号,而得利仅一万余元。全年三梨厂得利四万余元。谦益米店得利八千余元。合计五万余元。除伙伴红利外,余获实利四万五千元。

一三 还欠志愿尚未遂

余卅三岁春,则每念家君前顺安号为屋业,所典押一等二等诸借款,除一等外,二等卅余万元,尚不敷约廿余万元,而屋业此两年来无何升降,若愿与债主折减还清,以消遗憾,亦须半数约十余万元,至少亦当八九万元。本夏季黄梨厂如能获利四五万元,便可议还,此为余最念念不忘者。不意黄梨膏价自去冬已稍降价,至本年更形冷淡,甚至经月乏人问津。迨近夏各厂争售,每箱降至一元左右,诸什庄亦大减消。又他人加设两厂亦能核算竞争,由是乏利可图。福山园初出产,适逢败市亦不见利。是夏梨季三厂仅获利一万余元,除各伙伴侵支,实得约一万元。统计余营业此两年半,获实利十一万元。又前日新公司及顺安二万余元,共十三万余元。家费及义捐等约二万元,实存十一余万元。而各营业垫去资本,谦益米店二万五千元,三间梨厂资本四万余元,冰厂免资本,福山园垫去一万五千元,合计八万余元,尚剩仅三万余元。故尚无力可与顺安债主议还旧欠也。

一四 黄梨园种树胶

是年马六甲埠,陈君齐贤卖一丘树胶园二千英亩,价二百万元。该园初时为林君文庆得英人报告,乃向陈君倡办,资本多由陈君支出,先后垫出廿余万元。其时南洋人种树胶尚未发达,所有者不外百余亩,仅几处而已,亦未曾刈胶见利。故英京无人注意。及陈君种此大规模之胶园,英人即组股份公司来承买。西报虽有登载,而华文报则绝无言及。余虽闻人言亦绝无注意,且与陈林二君素无交接。约在夏间在某洋行一英人告余,陈君售胶园获巨款事,劝栽树胶可获厚利。余始查探陈君有树胶子出售,乃向买十八万粒,价银一千八百元,运往福山园栽种。在黄梨边,每十五方尺开一窟栽之,对黄梨无伤害。全园两个月栽完,此为余经营树胶园之始也。

一五 参加恒美米厂

是年冬初,谦益米店左邻,有一间米店恒美号,兼租在芽笼桥头印人一白米厂,每日可绞出白米一千余担。然所作是熟白米,而非生白米。其制法系将粟落水池浸两天,然后加热气蒸熟,在砖庭晒干运入厂用研磨机磨净壳糠。此类米概销印度。时每担比较生米加价一元之外,算来甚有好利。适其股伙多人发生意见,愿由该经理另招别股,余乃招一友人承受,与原经理合作,仍用恒美字号,专营熟米而已。资本六万五千元,余出四万元,经理及友人各一万二千五百元。然因晒粟砖庭不敷用,尚欠半数,故每天不能出充分白熟米。余与合伙后,熟米价又升,乃急购一段地距米厂不远,在大港边,兼有淡水可用,价四万元,交还一万元,余三万元典欠利息七厘。积极铺砖庭三四个月后大半完竣。逐日可以充分出米矣。冬季黄梨厂获利仅一万余元。冰糖厂因竞争剧烈,香港代售行甚靠不住,各冰糖厂多乏利有亏损者。余度此业难取利,营业经年即停止收罢。是年三梨厂得利二万余元,谦益米利九千余元,福山园长利五千元,共四万元。除伙伴红利及支侵,余实利约三万余元。

一六 顺安债还清

卅四岁夏季,黄梨膏市复降,普通庄每箱仅三元半,比前年减价二元余。自新加坡制造黄梨罐头以来,绝未有如此落价者,半由欧美多出生果,半由新加坡黄梨罐头增产,如前年仅百六七十万箱,本年增至二百余万箱。本季三厂获利仅一万余元,同业多有亏本或至倒闭者。恒美熟米厂自客冬入股以来,米价常好,每担实利六七角,每天增出至七百余担,每月实利一万多元。余以恒美有利,自秋后则与前顺安号,产业抵押债主,开议清还之事。所有产业由他承受,不敷若干然后折还。计开议数月,或因主人回印,故延至冬间始议妥,计不敷约廿万元,折还九万元完结。从中交现款六万元,余三万元限期四个月还清,并坐还一分利息。彼此在律师处立约,并登报存案明白。是年终各项生意核结,恒美公司计十四个月,实利十六万余元,余得十万元,黄梨厂得利二万余元,谦益米利一万元,福山园五千元,共十三万余元。除伙伴红利外,余实利一十三万元。

一七 承购恒美米厂

卅五岁春,恒美公司所租印人之米厂,租期已到不肯续租,硬要出售价十六万元,典回十二万元,利息七厘半,须还现款四万元,不得已承买之。买后不两月熟米大降价,每担实利一角余,而合股之经理料难获利,便欲抽出,无法挽回,即就年终核结数目,抽去母利红利四万余元,由是银根难免稍感拮据。幸他抽去后熟米价复转升,每担三四角,故逐月可得数千元入息。年终核结得利六万余元。三黄梨厂全年得利一万余元。谦益米利八千余元,福山园六千余元,合计九万余元,除恒美股伙及诸红利外,余实利约七万余元。

一八 遭遇两不幸

卅六岁春,福山园左右有旧黄梨园数处,亦兼栽树胶,仅年余,而园主以老园乏利可收,故不耘草,廉价出售,共五百余亩,每亩五十元。买后将黄梨及草清除,专培树胶,由是福山园之树胶已有一千英亩矣。是季胞弟敬贤回梓完婚,不数月适遭家君不幸谢世,余因营业所缠及银根关系,不能奔丧,但遣妻妾儿子回去,丧事由胞弟料理归土。又数月而祸不单行,恒美厂竟遭回禄之灾,货物无保险,仅机器保四万元而已。然货物损失不过数千元,急复兴工积极办机器兼建筑,并扩大规模,至年终告竣。是年恒美公司因火灾乏利,黄梨厂得利一万余元,谦益米利七千余元,福山园六千余元共三万余元,除伙伴红利外,余实利二万五千元。

一九 树胶园卖出

卅七岁,自客年秋,恒美厂遭火,保险赔四万元,交还典主,(原典十二万,现存八万元)。而恒美厂重新建筑,及置办机器计费款六万余元。逐日出白熟米较多,流动资本亦须增加,银根甚形困迫。时适树胶市日奖,每担由二百余元升至三百余元,树胶园及股份,亦随佳市而活动,故于去冬将福山园,抵押广益银行七万元,然为谦益恒美侵支。至本年春将福山园,与陈齐贤君等立约,许他至年终为止,按价三十二万元实收,任他经手转售,所加之价归他所得,届期如售不出,则合约取消。然由立约起他须借余八万元,利息七厘半,限期两年,又不拘何时,广益银行如要讨回七万元,陈君须代清还,期限与八万元同。计两条十五万元,均为垫于恒美厂之事。自与陈君签约后,胶价复升,未及两月,陈君便将福山园售与英人价三十五万元,订三个月内找清。至秋间如数交清,除还广益七万元,陈君八万元外,尚剩十七万元。然自夏间胶园卖成后,余立即向柔佛觅地两处,复开芭种植黄梨与树胶。是年恒美公司得利四万元,黄梨厂得利一万元,谦益米利八千元,共五万余元。除恒美股伙及红利外,余实利约四万元。

二○ 七年总核算

余自卅一岁春自立营业起,至本年卅七岁止,计此七年间,恒美公司及黄梨厂米店,共得实利约四十五万元。福山园收黄梨三万余元,树胶园除买地种梨雇工等七万余元外,得利廿五万元。合共三条得实利七十三万元。除还顺安债款九万元,恒美公司因熟米降低且暹罗有多家新设利源日退,而厂身及砖庭资本已乏相当价值,应须折减。前逐年只添置及修理开销,而成本却未曾折扣。计厂身原本十八万五千元,折减八万五千元,砖庭原本十万元,折减五万元,两条十三万五千元,余之款应为十万零数千元。又七年家费及义捐等八万余元,合计廿八万余元。除此之外存款约四十五万元。至往柔佛开垦之树胶园,一在笨珍港,名曰祥山园,拟栽树胶兼树茨,一在老谢港,距新加坡较近,拟栽树胶兼黄梨,名曰福山园,每月按开一百五十英亩,垫本五千余元。

二一 在暹罗开黄梨厂

卅八岁春,余往暹罗曼谷,系专为恒美厂采粟而往。拟就曼谷溪边租栈房,买粟配来新加坡。以前系向暹行采办,颇不利便,故拟直接在暹自买。不意除米厂外,栈房难租。有友人告北柳港黄梨甚多,供全国生食之需,余即坐火车经数点钟前往视察。在北柳港有一所米厂,乃假其小火船游内港,果见黄梨园甚多。略探大概,按采三分之一,则每年可制梨罐四五万箱。其时黄梨市价已升,因新加坡数年败市,出产减少,而暹地未有人制造。又北柳地方产中下等粟亦多,正合作熟米之用。若在此设厂制梨罐,并采粟,诚一举两利。而加两个月生梨便盛出,余即买地赶建,机器由新加坡及在暹购置。按夏初完竣。并建采粟码头栈房,兴工月余将竣,号曰谦泰,余乃回新加坡。

二二 后来居上

余往曼谷寓友人泰源行内,他介绍往见一侨生闽人,行号鸣成,富有数百万元,在曼谷及北柳均创有米厂。余到北柳参观其米厂,于近年始兼作熟米。其砖庭御雨蔽粟,系用活动可进退之屋盖。庭股边安轻便铁路,出入湿干粟及屋盖,均从铁路运载甚为便利。余一见之后,深敬服其机智,而抱恨自己愚拙。彼近间始经营此业,真所谓后来居上也。若恒美之砖庭遮粟系用竹叶制成之帆席,湿干粟出入均用人力挑运。如湿粟散在砖庭上未干,逢阴雨及夜晚则用竹扫聚积庭股上,遮以帆席,待日出再开散曝晒。常于一日间散合两三次,不但工人须多,如逢降雨多天,乏日可晒干,则臭烂损失不少。鸣成厂活动屋盖之妙处,在于湿粟既散开庭上,逢降雨及夜时,只将屋盖运来遮御,未干之粟可免聚积一处,不但可受空气助干,又俭省许多工人,终年不致有臭烂损失。然此法须有加倍空地,以容纳活动屋盖之退藏方可,然恒美新创粟庭可以办到。余回新加坡,立即照此办理并办轻便铁路,改作数月完成,约费去近二万元。至新加坡诸黄梨厂廿余家,为数年来多乏利,亏本倒罢及收盘者近半。余即招两三家来合伙,余约占三分之二。是年恒美公司除新造庭盖等费以外得利二万余元,黄梨厂得利二万元,谦益米利八千元,共五万元。除伙友及红利外,余实利三万元。

二三?第四次回梓

余卅九岁,为去冬我民国光复,极欲回梓,一为略尽国民一分子职责,拟在集美社创办制蚝厂,及集美小学校,一为出洋已近十年,思乡甚切,故拟于秋间言归。即在新加坡筹备制罐机器,及火炉等,计费七千余元,并函在日本友人,代雇一熟悉制海蚝罐头技师,月薪国币二百元,订冬间到厦。至蚝之罐头,余在新加坡曾买外国货运来试过,原质气味,虽不及生蚝之佳,然每枚比较集美出产尤大,余意其过于老大,若集美之蚝势必较佳。及至秋间回梓,冬末开制,则完全失败。其原因有二,集美之蚝在海中仅八九个月,不耐高热度,煮久缩小约存十分之六七,形体大变,此其一。而该技师亦乏经验,试制仅十余天,多已变臭,此其二。以此完全失败。后乃闻外国罐头蚝,其蚝身在海中年余或两年,达相当老大,乃能耐高火度,而不变其形体,盖火度不高,则易变臭也。计亏损四千余元。乃将各机器估八千元,与厦门友人合伙招股份公司,名曰大同罐头食品公司,余入股约五分之一。是年恒美公司得利二万余元,黄梨公司得利二万余元,谦益米利七千余元,合计五万余元,除伙友及红利,余之额三万余元。

二四 第五次南来

四十岁秋,余复南来,暹罗所创之谦泰黄梨厂,计经营已三年,约得利五万余元。迨至末季因北柳港水变咸,经理人不知预防,致损失三万余元。由是承顶与人,机器屋栈均廉价卸去,采粟则移来曼谷,租一小米厂经营白米,并为恒美公司采粟。而新加坡有两黄梨厂不利,招余承盘,由是全新加坡黄梨厂制出之罐头,余公司约居半数之额,年可七八十万箱。然因市价不佳,竞争亦烈,故虽占许多数,而不甚有利。在柔佛笨珍港所开树胶园,因地方多病,及其他不顺,上年间费去五万余元,不得不放弃。是年恒美公司得利二万余元,黄梨厂公司得利二万余元,谦益米利八千余元,合计五万余元,除伙友及红利外,余实利三万五千元。

二五 欧战发生

余四十一岁秋,欧洲战事已发生,黄梨膏近奢侈品,政府对船运认为次要,限制颇严,洋行不但停采,而前所定诸期货亦不肯领。时适黄梨季甫过,厂内积存数万箱,不能交配,致银根日形困迫。再后运熟米亦无客可受,因乏船运所致。复加以德国一艘战舰,自东亚逃去,在印度洋攻击许多商船,故船运更形恐慌。存栈万余包,洋行及印商前时采定之货,既不肯领,要求先交款十分之一亦分文不还,咸云银行汇票及抵押不通,故无款可交。黄梨厂虽停工,然欠市账未还及工资厂费,恒美厂亦然,银根困苦不可言喻。市账虽可停还,任其催逼,而各厂费及工人生活,则不能置之度外,艰难维持,度日如年。延至冬间,黄梨膏及熟米,因船运稍松,稍稍来领,及至年终存货略已售清。是年恒美公司得利三万余元,黄梨厂得利二万余元,谦益米利一万余元,福山园黄梨虽可收成,尚不足垫全年之费,计得利六万余元,除伙友及红利外,余实利四万五千元。

二六 四年总核算

余自卅八岁至四十一岁,四年得利共十四万余元,而开支及损失数目,计祥山园五万五千元,家费三万余元,义捐及制蚝损失二万余元,建集美小学校舍及两年校费二万余元,共十四万余元,出入相当,无可见长。当前年胶园卖出时,存现款十余万元,而新开柔佛福山园垫去十五万余元,大同罐头公司股份一万元,暹罗白米厂资本三万元,共廿余万元,故银根无时宽舒,常侵欠银行多少款项。

二七 租轮船四艘

余四十二岁,自客年欧战发生,至冬季火船载位虽稍宽些,然较前时实有相当困难,如要在安南暹罗配粟,甚不利便,各船局多不愿运粟,为其量比白米占位较大,而运熟米往印度亦常乏船。故自新春来熟米虽能合销,而原料缺乏、巧妇难作无米炊,不得已乃租赁两轮船。一艘立约两年,可载一千三百吨,名万通;一艘立约一年,二千五百吨,名万达。租后敷月颇顺利。再向香港租两艘三国船,每艘二千吨,订约一年,计租四船。所以敢如此放胆者,因曾为英政府承运枋木片,往波斯湾,每次来往须一个月,虽无多利可获,然日期可由我自定先后两个月。如运往他处较有利,我可尽先往他处;如乏利或限期已届,然后运枋木往交。以此算来全无危险。是年租船得利廿余万元,黄梨厂甚少作,而定采全年白铁,转售得利廿余万元,恒美公司得利四万余元,谦益米利一万余元,共五十余万元。余之额约四十五万元。

二八 购置东丰船

四十三岁,余为客岁租船有利,乃自置轮船一艘,可载三千吨,原名东丰,价卅万元,所租之船三艘,已到期被讨回,仅存万通一艘,时租金已提高,故不复他租。而熟米一途,因暹罗仰光诸产粟原地,增设许多厂竞争剧烈,新加坡既不产粟,更难与争,已现乏利气象,前程亦甚悲观无望矣。黄梨厂自客年集合在加笼区为一所,每日能制出两三千箱。然自欧战后,销路甚短,减去不下十分之六。所定采白铁片,价值日升,转售于人更胜于裁制罐头。前有一梨厂在土桥头,各机器概已移去,只留火炉而已,乃改作树胶厂,添置各机并建吊栈,并加热风气,费款五万余元。先代他家作绞工,每月可绞五、六千担,得实利一万余元。是年轮船得利卅余万元,黄梨厂得利廿余万元,树胶厂得利五万元,谦益米利一万二千元,共得利六十余万元,余之额五十余万元。

二九 复购谦泰船

四十四岁春,不幸发妻谢世。恒美公司熟米业已完全不可经营,乃将米厂改为树胶厂,而对面砖庭建平屋,安机器,原有栈房,则改建四五层以吊胶,并添置热气,费款廿余万元,号曰谦益。自买湿胶片来过绞为胶布,在本坡售诸洋商。适有一美国广告公司经纪人,来新加坡招登广告,乃托其介绍美国胶商来交易。渠回美时,即介绍于胶业协会经理人。由是绞出胶布大半直接售于美商。秋间复购轮船一艘,三千七百五十吨,原为澳洲客船,可行十四海里,价四十二万元,名曰谦泰。余以两年来有利,乃思前年获悉闽省师校之腐化,师资之缺乏,若力能办到决在集美办师范学校,兹正其时矣。秋间即商遣舍弟回梓,建筑校舍,可容寄宿生三百人,并函托上海江苏第二师范,代聘校长教师,准新年元月开幕。冬间将所置两轮船,谦泰东丰租于法国政府,租金每月新加坡币十二万元,除用费及修理外,按可长五六万元,立约至战事终再加六个月满期。是年轮船得利五十余万元,黄梨厂仍得白铁利卅余万元,谦益胶厂得利十五万元,恒美公司无利,米店得利一万余元,共一百万元,余之额九十余万元。

三○ 两轮船沉没

四十五岁春,东丰船在地中海被德国击沉,保险赔款实收五十万元。秋间谦泰船亦在地中海被击沉,赔款七十万元,而船业已不能再谋利矣。为收得保险等款,乃买在柔佛高踏丁宜路胶园一千英亩,又空山二千英亩,价四十万元。又买本坡马珍律港边空地,卅万方尺,价卅二万元。黄梨厂自欧战到今四年,销路甚小,获利无多。唯白铁片每订采一年之用,初战时买每箱六元,第二年买九元,第三年买十二元,第四年买十六元,大半转售出去,首年兑十二元,次年兑十五元,第三年兑廿元,第四年兑廿五元,故四年间得利近一百万元。然因经理人怠于管理,致腐漏甚多,损失及赔还洋行廿余万元。是年战事告终,谦益胶厂得利八十余万元,两轮船扣原本外得利六十万元,黄梨厂得利十余万元,米店得利一万余元,共一百五十余万元,余之额一百四十余万元。

三一 四年又总算

余自冬间欧战息后,便思回国久住,以办教育为职志,聊尽国民一分子之义务。而对南洋社会关怀之事,则为新加坡未有华侨正式中学,乃首倡捐资,招全侨合办。营业如黄梨厂,因数位伙友兼经理多不认真,恐有危险,乃卸去一切,归他等承受,而保留谦益树胶厂及米店,并与他人联财在新加坡参加裕源公司、振成丰公司、槟城树胶公司等。彼时计谦益胶厂资本二百余万元,直接与美欧商交易,按逐年中平均可获五六十万元。裕源、振成丰、槟城三公司,亦均营树胶,余股份约三分之一有奇,资本五十余万,每年亦按可分利十余万元。福山园计栽树胶二千余英亩,已七八年,黄梨已除去,专顾树胶,再两三年便有利可收。新买一千英亩胶园,亦将近收利。空山二千英亩,则开始栽树胶,按年余可完竣,每月垫本一万余元。计自四十二岁至四十五岁,四年间获利轮船一百六十余万元,黄梨公司实额六十余万元,树胶厂一百万元,米及恒美七八万元,又三公司得利卅余万元,福山园估得利四十万元,前原存五十余万元,合计四百五十余万元。而支出数目,集美学校建校舍及开办,并全年经费,三十余万元,义捐十余万元,家费五万余元,共五十余万元,除后实存资产约四百万元,从中谦益胶厂活动资本二百余万元,三公司五十余万元,承恒美厂及添置约四十余万元,树胶园一百余万元,买地卅余万元,米店资本七八万元,共四百卅余万元。所加之款系买地押欠及侵银行者。

三二 第五次回梓

四十六岁春余既决意回梓,乃请舍弟南来接理,时为民国八年。余于五月回乡。秋间接舍弟函告,马珍律所买空地左邻,尚有廿余万方尺要售,因地较次可便宜些,按廿余万元,余复函承买之。计马珍律两次所买空地,近六十万方尺,买价五十余万元,过后陆续填平空地,再费去四五万元,共六十余万元。该地在新加坡河港边,数百担驳船可出入,为适合建货栈之地。自余归后屋地业月月升奖,因新加坡币日小,而南洋各处获战后巨利者,多来置业,有升至两三倍者。冬间舍弟与友人,合买马珍律对面空地数万方尺,每方尺价至四元。若相比较,则马珍律之地,至少可值每方尺二元半,最低亦二元,则值百万元有奇。是年谦益树胶厂获利九十余万元,米店得利五六万元,除红利外,余实约九十万元,而汇水须二百余元方可汇国币一百元。

三三?三公司俱失

四十七岁余在梓里。新加坡币复缩小,盖亦为上海香港等处多存款之故。最高时坡币三百元,方得汇国币一百元。余因急于尽教育义务,故仍依计划奋进,不以汇水而退缩。其时新加坡屋业价尚好,舍弟与友人所买空地,亦积极赶建,意在建后售出可获名利,然原料亦多升价矣。而土桥头之树胶厂,余则函告舍弟改为树胶熟品制造厂。又在三条巷粟庭隔邻有远利火锯厂将拍卖,余寄函以廿五万元收买之,兼营黄梨厂。而裕源公司经理兼股东,自余未回梓之时,屡向余言合伙营业已久,有如人老须更换少年,盖早有独立之意。及本年来则下决心,存树胶五千余担暂停不售,成本每担九十余元。不久适胶价大降特降,及至售出每担亏本五六十元,计亏去卅余万元。又一胶园成本廿余万元,估计五万元归他自己承受。洋货店及账目及招牌亦归他。因诸股东念多年伙友,故不与计较。余母利原廿余万元,仅抽得饼干厂股份及屋业,可值四万余元而已。至槟城树胶公司,因股东兼经理变更售法,将一部分胶布,托洋行往美国代售,款先支八成,前后托售五六千担,亦值胶市屡降,亏损廿余万元,在地亦亏本十余万元,共卅余万元,将公司资本一切弄空,营业停罢。振成丰公司股伙中,有五人共理事,因一客籍伙侵款及私营他业,他四人便与发生意见,余函劝须念多年伙友勿复计较,他等不肯,遂致拆散,振成丰公司归他承受,余原本收回。计此数月间,裕源、槟城、振成丰三公司俱失去,亏损卅余万元。是年胶市虽大降,而谦益胶厂得利九十余万元,米店得利二万余元。除各伙红利外,余实利九十万元。

三四 出入略相抵

四十八岁新加坡屋地业,自客年上半年已升至登峰造极,至下半年则大降特降。舍弟与友人合建之栈房,垫去廿余万元,虽要亏本售去,亦无人接手。而所营之树胶熟品制造厂,及火锯厂黄梨厂,亦垫出许多资本。树胶园则因胶价降跌,亦停止采刈,新旧园逐月须垫去二万余元。集美、厦大建设及校费逐月亦数万元。虽有胶厂之利,出入仅略相抵,而利息及诸垫本,须多侵银行数十万元。其年谦益树胶厂得利约一百万元,米店火锯梨厂得利四万余元,余实利一百万元。

三五 第六次南来

四十九岁春初舍弟因病回梓,余不得不复南行。本拟数月后再回国,及到坡之后见树胶营业,已有数家出为竞争,彼亦直接与美国胶商交易,致利益已不如前。而厦集二校,均在扩充,所需经费多赖此途之利源,故不得不转变方针。其时因两年来胶市告败,马来亚各埠小规模胶厂,大都亏损,或停罢或半作,多欲卸去。余乃往各处视察,向其收买全厂栈机一切,计峇株巴辖、麻坡、巴双、咨株牙惹、怡保、江沙、实吊远、太平、霹雳九厂,廿余万元,逐厂扩充吊栈热房,及改善机器,费去十余万元。槟城厂停闭两年,复修整扩大,费数万元。俱于年内完竣,逐月可绞出胶布三万余担。制造厂亦加垫十余万元,是年各胶厂得利一百零万元,其他制造厂米店梨厂火锯厂等,得利十余万元,合计一百十余万元,余实利一百一十万元。

三六 四年再核算

余回梓里及再来洋,计此四年间所得利三百九十余万元,而支出及业产降价事,计集美、厦大两校,设备及经费二百二十余万元,利息六十余万元,火锯地皮栈房按跌价五十余万元,三公司损失卅余万元,树胶园垫出卅余万元,因胶市降估减,又义捐十余万元,家费六万余元,共四百一十余万元。出入抵后不敷廿余万元。比较四十五岁时资产减去此数,而树胶园许时可刈者,已有三千英亩,新园二千英亩。尚有一丘亦在柔佛二千英亩,与梨厂伙友合种,名曰三合园,余得一半,后一友抽去,故余得四分之三,一千五百亩,已栽六七年之久。此园原本甚轻,初时只还讨山费一万余元,招客籍人百余人栽种黄梨,每亩津贴十余元,黄梨收成,分得梨利来抵津贴费已可相当,又兼栽种树胶,彼等当兼顾。此时黄梨已收五年,再迟一年余已将尽矣。合计余之树胶园六千五百英亩,每亩只估值一百零数元耳。

三七 宁人负我

五十岁,陈君延谦招余一任职人合伙,经营树胶厂号曰信诚。其时竞争剧烈之家,以振成丰、通美、信诚等为最,陈君出而提倡合作,通美不甚利害置之,只谦益、振成丰、信诚三家,每采湿胶一担抽利一元,谁不实报每担须赔十元,逐月抽利若干作十分均分,在律师处立约三年计谦益得六分,振成丰二分半,信诚一分半,并公租坡中他人之胶厂五间,关闭不得开工,办事所附设信诚楼上,书记由他兼理。其初四个月谦益采胶较多,逐月支出一万余以还两家得利,再后经三个月未闻核算。时谦益办理人系李光前,余催其速结,则该三个月,振成丰、信诚二家须支出二万余元还谦益。而振成丰疑信诚减报,要查其账部,信诚不许,但承认减报五千担,振成丰则以就此当罚出五万元,渠欠谦益之账可以抵还而有余,由是两家应出之款均置度外。再延三个月,两家应再出四万余元,合七万余元当还谦益,更难交出矣。而信诚竟唆弄振成丰,将公租一胶厂作私家复业,余则以约章阻止之。彼即控余于法庭,欲破三年之约。振成丰伙伴四人,前均任余职务,其中一叶君者良心上自过不去,奔走要求总商会长薛君,力为斡旋。余云彼欠七八万元既不还且又见控,上堂打官司事,余素不愿,欠款不还置之就是。而薛君等强为要求,取信诚五千元来作了结。余素抱宁人负我宗旨故即了事。是年谦益胶厂得利九十余万元,其他得利卅余万元,除红利外,余实利一百廿万元。

三八 扩充熟胶品制造厂

五十一岁,是时树胶厂营业扩充已足,树胶园新旧相抵,免复垫本,市价稍转,逐月有利可长,则注意扩充树胶熟品制造厂,此后简称“制造厂”,对各种车轮胎,及各日用品,医生用具,胶靴鞋等,均筹备试制,由是扩大厂屋机器。然货物出产既多,消路未通,寄人代售则难靠,盖资本家为我新品,消行未畅,不愿代理推销,非资本家则乏信用,不得已须自设分店,俾可推销。故先在马来亚及荷印诸大埠,开设十余处。是年谦益各胶厂得利一百五十万元,其他得利卅余万元。除红利外,余实利一百七十余万元。

三九 气数已造极

五十二岁,为英政府限制树胶出产,其时荷印出产无多,未有参加。限制后胶价每担由卅余元逐月升奖,至冬间竟达二百元。自秋初三合园售于英人每亩七百元,余得四分三,实收一百万元。由是大为买入,计买五六处,在柔佛七千余亩,新加坡一千余亩,每亩平均二百余元,共二百廿余万元。制造厂又分设商店于香港、上海等国内大都市十余处。自树胶限制出产后,每担卅余至五十余元。将本厂全年所需胶款,采入足数,故有多利。至在马来各树胶厂,因价高厂寡,乏人竞争,亦有厚利。是年谦益各胶厂得利四百余万元。胶园共有一万五千亩,每亩估值按最少价三百元,可值四百五十万元,扣固本三百廿万元,可得利一百卅万元。又三合园得利一百万元,制造厂得利一百五十万元,其他得利廿余万元。合共得利八百零万元,余实得七百八九十万元。

四○ 三年总核算

余此回再南来,则由五十岁至五十二岁三年,为一生中登峰造极,得利最多及资产最巨之时。依上言三年计得利一千零七八十万元。而支出之数,厦大、集美两校建设及经费二百七十万余元,因胶价高及多买树胶园,故多侵银行。计还去利息七十余万元,义捐十余万元,家费五万余元,共三百六十余万元。对除后三年中可长来七百十余万元。若论其时树胶园价,每亩至少堪加估一百元,可加值一百五十万元。又前年估存资产三百七十万元,共一千二百多万元。从中各项财产所占数目,树胶园为最多,计一万五千亩,每亩四百元,共六百万元,谦益各胶厂机器及厂栈估一百万元,活动资本四百万元,制造厂机器并厂一百五十万元,活动资本一百五十万元,空地及栈房估五十万元,火锯梨厂米店等五十万元,合共一千五百余万元。故尚侵支银行近三百万元。

四一 工厂如师校

五十三岁,树胶制造厂复在南洋及祖国设分店十余处,再垫出数十万元。余对制造厂不惜垫资扩充者,以廿世纪为树胶之时代,日本小国尚有大小胶厂四百多所,以我国之广大竟无一相当树胶厂。新加坡系产胶区域,政权虽属英国,所需男女工人概我华侨,对于化验制造各机器,可臻完备,出品种类亦多,可以训练职员工人,如师范学校之训练学生,俾将来回国可以发展胶业。愚于个人营业之外,尚抱此种目的,故不惜资本,积极勇进。至谦益胶厂为去年有厚利故,多位职员欲自出经营,外间亦有羡慕诱出合伙者。然自新春之后,胶市日降,各胶厂无利可图。前拟办一造纸厂,办机器交定廿万元,见市势已不好,即取消不敢进行。自春至冬,树胶价降如流水就下,由每担一百七八十元而跌至九十余元。各厂不但乏利,尚当亏损。由是厦大校舍已下手建设者,使至完竣便止,而集美建设则于冬间完全停止。虽建筑近半之工场亦不敢继续,此乃出于不得已之苦衷,而经常校费,则如旧进行。是年谦益胶厂亏损卅余万元,利息支去四十余万元,厦大、集美支去九十余万元,办纸机取消廿万元,其他均无利,共支出一百八十余万元。

四二 胶利已失望

五十四岁,前承接裕源公司之环球饼干厂系股份公司,余之股额,系一部分,他人尚占大半。因经理人与股伙生意见,余诸股东多欲售出。乃承买一切,加以改善,并扩充新式机器,垫款十余万元。夏间树胶园卖与英人五千英亩,每亩五百元,计二百五十万元。而谦益树胶厂两年间,诸职员出去合他人经营同业者,计有志成、益和、南益,连前振成丰、信诚五家。洋银行及华银行被侵支至七百余万元,多将厂栈货物抵押,并有银行买办暗与联财,此乃举其大者。至于马来亚诸厂职员,出去作同业者亦有多人。由是竞争益形剧烈,各厂绝无毫利可图。自欧战后十余年来,入息多靠此途营业,兹乃如是变迁,前程甚为悲观。而胶园及别途亦无好景,逐月应支出厦、集二校经费及利息十多万元,衷心苦况难可言喻。然尚希望制造厂后来有利,故复增设分店十余处,推广销场。是年谦益胶厂,及制造厂、胶园等均无利,饼干厂及火锯梨厂米店等得利数万元,只足供义捐及家费,所余无几。厦大、集美支去经费七十余万元,利息四十余万元。共一百二十万元。

四三 抵制日货遭火灾

五十五岁春,复售出树胶园六千英亩,每亩四百元,共二百四十万元。夏间我国为北伐故,日本派兵入济南,发生惨案。新加坡开侨民大会,筹款救济,举余任主席。其时华侨抵制日货甚形剧烈,余所办之《南洋商报》揭载某商家,由某轮船运到某货品若干件。由是衔恨,雇人下毒手放火焚余树胶制造厂,计毁去屋机货品近百万元,除保险外损失五十余万元。是年谦益各胶厂仍无利,制造厂为各物品降价亦乏利,又受火灾之损失。其他火锯梨厂饼干米店等得利几万元,只足供义捐及家费。而厦大、集美虽缩减经费,亦须汇去六十余万元,利息四十余万元,加火灾损失五十余万元,共一百六十余万元。

四四 三年再总算

余自五十三岁起至五十五岁,此三年均在退步境遇中,虽幸两次卖出树胶园四百余万元来抵额,尚不敷支出之数目。计支出最多者,厦集二校经费二百二十万元,利息一百卅万元,火灾五十余万元,胶厂亏损卅余万元,卖胶园佣资二十五万元,纸厂机廿万元,义捐六万五千元,家费四万五千元,共四百九十万元。饼干火锯梨米等得利十余万元。对除后尚支出四百八十万元。按诸业及厂机降价损失,树胶各厂按五十万元,地皮栈房廿五万元,火锯等廿万,胶园十万元,共一百零五万元,合计两条五百九十五万元。至估存资产制造厂机厂二百万余元,活动资本二百万元,谦益胶厂活动资本二百万元,厂机五十万元,胶园存四千亩估一百万元,火锯饼干厂等六十余万,共八百一十万元,合两条共一千四百零万元。故尚侵支银行三百余万元,仅存资产实额五六百万元耳。

四五 改作有限公司

余五十六岁至五十八岁;此三年为全世界发生大不景气之年,各物产均大降特降,树胶每担降至七八元,园主多停止采割,然不忍完全放弃不加管顾,只留一部分工人,采割之额只抵工人生活费,每日每人仅二角余,工人亦甚困苦,须加勤方有此数。至于其他失业到处多有,政府津贴川资;遣送华侨男女回国甚多。胶布鞋前每双一元外,降至二角余。凡各原料及成品诸物莫不降落大半。余制造厂分店八十余处,及厂内所存生熟品,跌价不下百余万元。谦益胶厂亦无毫利。饼厂火锯等获利无多,只供义捐及家费。利息及厦集校费支出仍巨。制造厂又垫去七八十万元,致加侵银行一百余万元。至秋间银行乃商余改作股份有限公司,利息愿酌减,厦集校费亦裁减大半,每月仅限叻币五千元,余不得不迁就之。于是核结一切,计此三年支出最多者为利息一百廿万,次为厦集二校经费九十余万元,制造厂垫去七十余万元,共三条二百八十余万元。除侵银行外,余数十万元系抽谦益胶厂之活动资本。而树胶园估值六十万元,须亏四十万元,制造厂亏本七十万元,利息及校费二百一十万元,此四条共三百廿余万元。前年结存资产六百万元,除后可存二百余万元,估作股份有限公司。银行亦有加入少许。凡余名下一切动产与不动产,概行并入。此后余个人不负债责,银行举三四人为董事,一人任副经理,余任正经理,月薪各一千元。此为民国廿年八月间改组之事也。

四六 不景气仍严重

五十九岁之年,世界不景气仍深重,美国富人甚至有不能维持生活,降至为乞丐者。譬如存有业产及股份一百万元,而将此业抵押四十万元,尚存价值六十万元,是一富翁也。然遭世变降至值卅余万元,债主代为售脱尚不敷数万元,无力清还,安得不破产报穷乎。马来亚出产只有树胶及锡为大宗,直接间接多视此为荣枯。工人除失业及回籍外,留存有工作者每日工资至多两三角为极优,苦况难以形容。至于园主如有久债,及无力可还利息地租者,多被政府或银主拍卖,每英亩四五十元,亦有十余元者,南洋资本家破产者难以数计。是年虽校费仅支六万元,利息可减十余万元,然因物品价值复降,各业无利可长,致利息亦不能清还。

四七 胶厂概停作

六十岁春,新加坡及槟城两胶厂,因乏活动资本经营,乃租于南益公司。迨至夏间似有否极泰来之象,在马来亚尚有小胶厂八九所,已略呈转机。然六月间本有限公司董事会见客年下半年,各厂核结数目或无利或亏损,则议决将各胶厂停止出租,又议将外地如祖国荷印英属等分店,概行收罢。余虽力劝以分店要收必大损失,至多收回两三成而已,又胶厂已转机有利,不可造次出租,彼均不肯。计尚存咨株、麻坡、巴双、怡保、江沙、太平、实吊远、峇株牙惹等处胶厂。余不得已乃将巴双厂租南益,订资本由他出,利息扣后,有利分半数为厦集校费。麻坡厂租于益和,利息扣后,有利全数充集美校费。怡保、太平等厂,则招诸经理人合租,余亦参加,订明有利,抽三成助校费。峇株厂租于宗兴公司,条约亦如是。以上系各胶厂转租之事实也。

四八 好机会复失

本年五月间,英国为数年来不景气损失,对前时入口货少征税事,不得不改变税则,乃通告英辖各属地,派代表到加拿大开经济会议,增加入口税。如树胶靴以前每双征税二角半,兹加至二元,胶布鞋每双七分,加至七角半,由七月一日实行。新加坡为英殖民地,然入口不加税。前英京有八家向本厂采办靴鞋,逐月无多,现因日本及他国税重难往,故自此议案通过后,来办者大增特增。余按本厂逐月可出胶靴五万双,每双可得利一元半,逐月有利七万余元。此物香港未能制造,全数可以销清。什色胶鞋逐月可销十万双,每双得利三角,逐月有利三万元。此为各采办家之式样,至于普通庄有多处竞争,每双得利一角余,每月亦可销十余万双,得利一万余元。合计每月可得利十二万余元,一年之后,本公司各业可以复兴,深以自慰。不意八月间英京忽来一魔商,执有汇丰银行介绍函,向新加坡汇丰银行运动,要求将本厂所出品靴鞋为他一手专卖,并运动诸董事同意。该魔商原系八家之一。余极力反对,彼等则硬要接受。余警告云,若如此必至两败俱伤。最后汇丰银行经理,则不客气言,我英国之利权不容他国人染指,所交易其他七家,系犹太人及别国人云云,此语无异暗示我华侨在内。余仍拒绝不肯签合约,而诸董事竟代签许。所欠七家之货交至十月完了,以后由该魔商一手承揽,不但定采之数大减,余亦灰心办理,与诸董事大生恶感。自秋初因定货多,立向欧美采办许多原料,兹销出既少,存栈如山积矣。

四九 本公司收盘

自秋间英京魔商来后,银行诸董事与余意见日深,除制造厂有意保存,以供该魔商之需外,其他饼干厂、黄梨、火锯、米店,概欲收罢。余亦料制造厂寿命不久,故交冬后或收罢,或承顶于人。饼干厂营业颇不劣,年年有利,乃招李光前承受,订明资本由他供出,利息公开,得利三分一补助二校经费。在新加坡树胶厂,原租南益一年将届,次年仍续租,亦与订明资本由他供出,利息公开,得利十分抽二,及月租加一千元,补助二校经费。而魔商逐月来定制靴鞋,不但无多,价钱亦廉,每双靴得利不上一元。余以后望已绝,更灰心办理,且料不能持久,故于阴历将终之前,核查尚欠市面七万余元,若公司一旦收盘,决无清还之理。于是通知各货主或原物领回或取制品抵额,一切交还清楚,此后如有再需些少用料,则以现款交易。银行诸董事见余灰心消极,乃延至阴历十二月终,全厂停闭,由银行公举收盘员,全权核结收罢矣。

五○ 牺牲非孟浪

余自卅一岁春,经营商业及工厂,种植黄梨树胶,计前后创设商店百零处,各项工厂卅余所,垦树植胶及黄梨园万余英亩,雇用职员工人常达数万人,对于居留地政府及侨胞,略有相当裨益。至十余年间牺牲教育费,坡币八百余万元,实亦按部就班,非自已无相当根底,而只出于孟浪之举。所经营诸业,以树胶园、树胶厂、制造厂,三项为大宗,其他则无关轻重,尤非专营投机者比。当四十六岁倡办厦大时,己存有资产四百万元,至五十二岁增至一千二百万元。而两校设备及经常费,年开八九十万元,自度决无过限,岂意再后树胶价大败特败,复加以职伴多人出作同业竞争,三年间无毫利可入,而校费及利息货价支出至五百余万元,然尚存有资产六百余万元。校中设备费早已停止,经常费每学期缩减,至常年费三四十万元。不幸一波未平,一波复起,适逢世界大不景气来临,仿似避贼遇虎惨况。有人劝余停止校费,以维持营业,余不忍放弃义务,毅力支持,盖两校如关门,自己误青年之罪少,影响社会之罪大,在商业尚可经营之际,何可遽行停止。一经停课关门,则恢复难望。若命运衰颓,无挽回可能,原属定数,不在年开三几十万元校费也。果不幸因肩负校费致商业完全失败,此系个人之荣枯,与社会绝无关系也。当公司收盘之时,分店八十余处,货物家私存二百余万元,制造厂机器厂栈房除逐年折减外,尚估值二百卅万元,原料存在栈内者六十余万元,生熟品数万元,共五百余万元,树胶园可值一百万元,胶厂四十万元,饼干厂及火锯等廿万元,地皮栈房廿万元,合计六百八十万元。而收盘最大损失为分店及制造厂机器,收回不上三成。自有限公司成立至收盘计卅个月。厦集校费每月不敷一万余元,共四十余万元,系将厦门校业变卖十余万元,及由集通息借卅万元,来维持耳。

中华民国卅三年六月卅日陈嘉庚于爪哇晦时园避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