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玉堂(1902—1983),辽宁丹东人,毕业于安东省立师范学校(今丹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他师从丹东市易学家李爱滨老先生学习中医内科,熟读《易经》《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经典。后又拜黑龙江省讷河县(今讷河市)针灸专家陈文会为师,学习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
1922 年,单玉堂顺利通过讷河县中医考试并执业,后被当时的县长崔福坤看中,准许参加留学选拔考试,三试均中首额,遂公费东渡日本留学,深造针灸学术。他先后在东京高等针灸医学校、东京针灸医学研究所、日本医师会等学习,由于成绩优秀,曾获金质学习奖章一枚和银质学习奖章两枚,1936 年 8 月学科修满毕业。
回国后,单玉堂在安东(今丹东市)行医讲学,并被推选担任安东市中医学会研究会长及编辑长、中医讲习班伤寒论讲师。1949 年底,先生由沈阳迁入北京执业。新中国成立初期,先后受聘于中国人民大学医院、北京市耳鼻喉科医院(后合并于北京同仁医院)。1953 年 1 月当选为北京市针灸专门委员会委员,同年 11 月受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派遣,参加抗美援朝针灸医疗队,从事医疗培训与教学工作。1954 年 11 月被北京卫协医师会针灸医师班聘为针灸讲师。后由北京市政府卫生局核准,在北京东四十条开办古典医术针灸传习班,总共八期,授徒约六百人。1956 年 9 月,单玉堂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同年 12 月奉命调入北京中医学院,任针灸教研组副组长,参与组建针灸教研组,并参加编写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高等医药院校《针灸学讲义》,主抓教学与临床工作。
单玉堂是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元老、北京中医学院研究子午流注第一人。其所创立的 “井经荥合输纳规律”,解决了被历代子午流注研究家称为 “天然之缺陷” 的闭时无穴可开的学术难题,填补了自明朝以来 “子午流注纳甲法之闭穴” 领域的一项空白,该理论成果已编入全国高等医药院校《针灸学》教材。
在其六十年的中医生涯中,单玉堂针药并行、学验俱丰,著述颇丰。编著有《针灸图鉴》,绘制《十四经新针灸总图》《中国针灸正、奇经穴及生理解剖临床取穴教学图》,编述《经外奇穴图解》《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合纂》(正编、补编)《子午流注启钥》《伤寒论辑要与针灸处方》《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古法新解》《窦太师针经指南 “标幽赋” 新释》《针灸钧陶》等多种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