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智诚法师(1908年10月31日-1994年4月29日),俗名周文龙、周文华,曾用法名仁慈,1908年生于江苏省泰县北曹村。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兄弟五人,排行第四,父母皆为佛教徒。
智诚法师自幼聪颖过人,喜静好学,因常随父母到西方庵礼佛,对佛教产生深厚向往,七岁时在西方庵礼能定和尚为师出家,祖派临济。此后他通学天台、华严、唯识、三论诸宗。1923年,法师在江苏省高邮县放生寺天台佛学院就读佛学,十六岁在南京宝华山受具足戒,之后又入宝华山律宗佛学院、宁波观宗寺弘法社、厦门闽南佛学院等地参学。
1933年,智诚法师受太虚法师委派至广东省潮州市开元寺帮助创办岭东佛学院。1936年,他被潮州庵埠灵和寺礼请为住持。在此期间,面对当时中国的战乱局面,法师目睹百姓疾苦,为祈祷世界和平,他发愿刺舌血写经。1937年农历2月19日,法师闭关,在灵和禅寺后浮坛左侧的一厅二房内,每日上午八时准时取血,用舌血书写《大方广佛华严经》和《普贤菩萨行愿品》,历经一千多个日夜,于1940年完成这两部七十多万字的佛教经典,且经文全部用楷书书写,从头至尾无错漏一字。
新中国成立后,智诚法师历任汕头佛教协会会长、广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名誉会长,潮州开元寺、苏州承天寺、庵埠灵和寺住持,全国佛教协会理事、名誉理事等职,还曾被荣选为汕头市第六届人大代表、市第六届政协常委,第五届广东政协委员等。
法师一生乐善好施,悲天悯人,每遇他人遭难,都尽力帮助,济寡怜孤、救急扶危的善事数不胜数。他生活简朴,布衣粗食,一切供养收入都用于赈灾济困、建寺育人。1985年7月19日,法师应泰国慧光觉苑等佛教团体邀请访泰,受到泰国公主亲自接待。
智诚法师博学多才,工诗能文,不仅佛学造诣精深,书法造诣亦十分不凡。其楷书作品端庄秀丽而不媚俗,骨力中藏而不生硬,晚年书法更臻炉火纯青之境,在潮汕地区乃至东南亚都享有盛名。此外,他还著有《八识规矩颂讲解》《唯识精义》等书,编写过《潮州佛教史》《汕头市佛教史》等。
1994年4月29日,智诚法师于广东省汕头市圆觉精舍吉祥而卧,安详示寂。他一生爱国爱教,弘法利生,甘守清贫,自奉甚俭,为佛教尤其是潮汕地区的佛教发展贡献巨大,是近现代岭东屈指可数的高僧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