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莫里斯

威廉·莫里斯
  • 姓名:威廉·莫里斯
  • 别名:
  • 性别:
  • 国籍:英国
  • 出生地:英国埃塞克斯郡沃尔瑟姆斯托城
  • 出生日期:1834年3月24日
  • 逝世日期:1896年10月3日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年3月24日—1896年10月3日),19世纪后半期英国一位杰出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和小说家,同时又是英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先驱者之一。生在英国埃塞克斯郡沃尔瑟姆斯托城一个富商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拥有不少地产的证券经纪人。从小酷爱文艺,特别是酷爱中世纪的艺术和建筑。在牛津大学学习期间,莫里斯与一些志同道合的青年以“拉斐尔前派协会”为中心,从事社会活动和艺术研究。1856年,他和他的文友创办了一个月刊《牛津和剑桥杂志》,他的早期作品多数在这个杂志上发表。主要著作有诗集《捍卫桂尼维尔和其他诗歌》(1858)、《捷逊的生和死》(1867)、组诗《地上乐园》(1868—1870)、《向希望前进的人们》、小说《梦见约翰·鲍尔》(1886—1887)和《乌有乡消息》(1890)等。莫里斯在1877年开始积极参加政治活动。1883年加入了民主联盟,成为一个社会主义者。1884年底民主联盟发生分裂,莫里斯退出,并在恩格斯支持下,组织了一个新的社会主义团体,叫做社会主义者同盟,并担任该同盟的机关报《公共福利》周刊的主编。莫里斯的社会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两部小说《梦见约翰·鲍尔》和《乌有乡消息》里面。在后一本书里,莫里斯用新旧对比的方法,一方面描写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幸福生活,另一方面揭露和抨击19世纪末叶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在新世界里,没有私有财产,交易不用货币;人们需要什么东西就可以到商店里去领取;贫富的界限已经消失,人们不知道什么叫做贫困。旧时代的“遗传性的病—懒惰”已经消灭,人人热爱劳动,人人有工作,过着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的生活。莫里斯认识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总有一天会以武装斗争的方式彻底解决,而随着工人阶级的必然胜利,共产主义社会一定会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废墟上建立起来。不过,莫里斯并没有真正掌握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理论,也没有完全接受马克思的革命道路,所以,他最多只能称得上是一个空想社会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