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西俄德(古希腊文:Ἡσίοδος,英语:Hesiod,前8世纪,享年不明),一译希西阿德。古希腊诗人。其父原为小亚细亚伊奥利亚人所建殖民城市库麦的商人,后迁居到希腊彼奥提亚之赫里孔山的阿斯克拉乡间务农。赫西俄德即生于此处。为继承有限的遗产与其弟发生纠葛,据说,后者为了占有非份遗产曾贿赂官府,但审判结果不详。后移居奥柯米诺,度过余生。(一说在罗克里境内被谋杀,葬于诺帕克图)。主要著作有: 《工作与时日》 (又译《田功农村》)和《神谱》 (又译《神统记》)。前书竭力赞颂农业劳动,告诫人们勤于农事方可成为神所照顾的幸福人;后书描写世界的起源和神的诞生,从神话传说中整理出神的系谱。其诗作既具文学意义,亦具史学价值。他针对处于转折时期的古希腊社会,提出了人类社会经过了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英雄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观点,认为人类社会生活每况愈下,一代不如一代。在原初之时,人们过着神仙一般的生活,无忧无虑,万事如意,当潘多拉之盒打开时,黄金时代便结束了。其后的每一个时代都比先前更为残暴,更为败坏。而他自己所处的铁器时代,父子不和,夫妇不亲,邻里不睦,友朋不欢,且正义不彰,真理不显,弱肉强食,暗无天日。最后,当人类社会生活和秩序达到终极的混乱状态时,神明便插手改造使之又恢复到原初的完美状态。历史不是走向完美的一种进化,而是一种由秩序到混乱,由混乱复归为秩序后再到混乱的不断更替的过程,人类历史的变迁依循这五个时代不断退落,循环不已。在赫西俄德的历史理论中,虽然包含有今不如昔与历史倒退论的悲观思想,但对于人类历史的变迁,已具有了某种近似于连续性的观念,同时也给人们以某种历史发展的方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