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来峰

章来峰
  • 姓名:章来峰
  • 别名:名宜
  • 性别:
  • 朝代:
  • 出生地:浙江平阳人
  • 出生日期:1872
  • 逝世日期:1945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章来峰(1872-1945),名宜,以字行,浙江平阳人。受业于瑞安陈虬主办的利济医学堂,业成迁居永嘉郡城(今温州市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应聘为“永嘉普安施医施药局”义务医师。章来峰治学严谨,精研覃思,远如《内经》《难经》《伤寒论》,近如宋元明清诸家,都下过很大的工夫,特别是《临证指南医案》,朝夕相随,尤多心得,在温州行医四十年,名噪一时,以善用古方见称。其邻居李树猷尊人病暑,章氏用桂苓甘露饮一剂而愈;城东李楷书病噤口痢,章氏主用仓廪汤,病家不敢服药,屡易诸医,结果仍请章氏用原方治愈。


据章来峰在《河间医话》自序中记述:余年三十始习医。初读修园医书,见其言必归经论,于是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医家必读之书,乃抄读其文,昼夜不辍者三载。嗣阅张隐庵《伤寒集注》《侣山堂条辨》《本经崇原》及高士宗《素问直解》《医学真传》,余之所以究心于二氏者,亦以修园尝称其书也。他如柯韵伯《论翼》,喻嘉言医门法律》《寓意草》,尤在泾《金匮心典》《伤寒贯珠集》,徐灵胎医学源流论》《兰台规范》《慎疾刍言》《洄溪医案》等,二载之中而历览殆遍。至于修园之所贬斥,概屏不入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冬月,章来峰受永嘉(今温州市区)徐蓉村之聘,往诊其如夫人疾,遂定居永嘉郡城。章氏在《河间医话》自序中记述:当初居永嘉时,遇行道者,与言经气,大都茫然不解。询其所学,为《本草备要》《医方集解》之类;上焉者,则《温病条辨》《温热经纬》而已。因思时行之书,虽驳而不纯,然披沙拣金,岂绝无所得,但非入门之途径,奉行之圭臬耳。于是章氏购王孟英、章虚谷、吴鞠通三家医书,知其学本叶氏,遂取《临证指南医案》加以绎,确乎其学有渊源,耐人寻味,不禁为之三叹。后读《温热经纬》之方解,知邹润安之识超乎前人,其《本经疏证》,阐明经论,别具手眼,融诸家于一炉,可称观止亦矣。民国十一年(1922),章来峰50岁时,对于《千金》、《外台》、金元诸家,虽一经涉猎,所得无多,即《世补斋前后集》《医宗金鉴》等书,亦常恨读难终满。唯吴又可的《瘟疫论》、杨栗山的《寒温条辨》、孔毓礼的《痢疾论》、沈尧封的《女科辑要》、林之翰的《四诊抉微》、陆养愚的《陆氏三世医验》、易思兰的《易氏医案》,则喜其篇小而易窥,学专而言精。至章来峰先生六十余岁时,他将所有医书均度诸阁上,其案头仅存《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而已,每逢诊余之暇,玩读不倦。


民国二十六年(1937),章来峰先生66岁,其子章肖峰亦23岁,并随其攻读岐黄已7年。每逢章来峰开诊,其常居案侧,代为处方。章来峰先生逐日授以医话一则,或方或案,命笔之于册,如此为是者约半年,后因1937年“七七事变”而中止。至民国二十七年(1938)夏,章来峰的友人、乐清名医仇北雁见其所录十分欣喜,遂乞而付梓。因章氏隶河间郡,故称《河间医话》。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记六淫外感诸病,下卷记杂病诸证,章来峰自序。民国三十五年(1946),马一浮先生应章氏后人之邀为《河间医话》补题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