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566年12月21日-635年6月25日),唐朝开国皇帝。字叔德,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一说陇西狄道人,又说鉅鹿郡人。出身贵族,祖父李虎乃北周开国功臣,封唐国公。父李昞北周安州总管,隋时任柱国大将军,母为隋文帝独孤皇后从姊妹。李渊生于长安,七岁袭封唐国公。及长,倜傥豁达,性率直,宽仁容众。历任岐州刺史、荥阳及楼烦二郡太守。后擢升殿内少监、卫尉少卿。隋炀帝征辽东时,渊在怀远镇督运粮草。615年(大业十一年)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先后镇压毋端儿、甄翟儿等农民义军。617年为太原留守,这时起义军叠起,地方势力拥兵自重,隋大势已去,欲乘机夺取帝位。命次子李世民乘虚入关,号令天下,5月斩太原副将王威、高君雄,正式起兵反隋。命长孙顺德、刘弘基四出募兵,密召长子建成、三子元吉至太原,6月建大将军府,自任大将军。以裴寂为长吏,刘文静为司马;以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中军隶属元吉;各备置官属。7月率军3万人西图关中,11月入长安,立炀帝孙代王侑为帝(即恭帝),改元义宁,遥尊仍在江都的炀帝为太上皇。李渊自为大丞相,进封唐王,下令废隋苛法,笼络人心,积蓄实力。618年3月炀帝在江都被杀后,5月李渊废恭帝自立,建立唐朝,改年号为武德。即位后,以世民巩固关中,平定西北。然后用武力和离间手段,当年消灭割据陇西的薛仁杲(一作仁果)。次年灭河西李轨。620年败马邑刘武周,迫杜伏威投降。621年生擒窦建德,逼王世充投降。623年起,先后镇压刘黑闼、辅公祐等起义军。全国基本统一。同时还废郡置州,改太守为刺史,采取措施恢复生产,缓和阶级矛盾,624年颁布均田制和租庸调法。在位期间,重用奸佞,猜忌功臣宿将。因秦王李世民功劳大、威望高,故“猜嫌益甚”。626年(武德七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被迫让位,自称太上皇。从此不问政事,死后葬于献陵。纪元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