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耀华(1910年3月27日—2000年11月27日),当代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学家。1910年3月27日生,福建省古田县人。现任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研究会常务理事、世界民族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原始社会史顾问、北京历史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宫顾问、《辞海》编委会委员及世界民族组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编委会委员及民族学组组长、国家民委主持领导的《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丛刊》负责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评议组成员、中国人类学研究会主席团成员、国家民委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早年在家乡念完小学。1928年毕业于福州英华中学。1932年获北平燕京大学学士学位,学士论文为《严复研究》(1933年载《社会学界》第7卷)。1935年获同校硕士学位,硕士论文为《义序宗族研究》。之后留校任助教,并为北平《晨报》、天津《益世报》所编《社会研究》副刊任副编辑。1937年至194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Themiaomanpeoplerotkweichow》,(刊登在哈佛大学《亚洲研究》第3卷第5期,1940年出单行本)。这篇关于我国贵州省少数民族的论述,至今仍被国内外多方引用。在美期间,参加美国应用人类学会议,为该会名誉会员。1941年回国后,任昆明云南大学社会系教授。翌年加入中国民族学会,任成都燕京大学社会系教授兼代系主任。1946年至1951年担任北京燕京大学社会系主任,其间曾任该校法学院编辑委员会主席,主编《燕京社会科学》(汉文)、《YenchingTownalofsocialseuaies》(英文),兼任《燕京学报》编辑。之后又兼任中国科学院社会研究所研究员,参加西藏科学工作队,赴藏作社会调查工作。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1956年任中央民族学院研究所藏族研究室主任,兼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195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曾作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代表,参加苏联在列宁格勒召开的全苏民族学会议,并在会上作了关于《当前我国民族工作提给民族学的几个任务》的报告。(该报告刊登在《苏联民族学》杂志1956年第3期上)1961年,因在云南调查研究成绩卓著,被选为北京市群英会和全国群英会个人先进代表。1972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副主任,兼留学生办公室主任,后又担任该院研究部负责人。1979年,作为联合国教科文委员会下属联合国大学邀请代表,参加在墨西哥城召开的拉丁美洲区域会议,并发言介绍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族学研究情况,同年又被墨西哥国立艺术研究所邀请,参加在塔巴斯科洲召开的“我们时代的文化和人道主义的前景”讨论会。1981年应日本外务省国际交流基金会之约,为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一级研究员,赴日本,在东京、京都、大阪、奈良、宝塚等地同日本民族学界进行学术交流活动。1984年,74岁的林耀华为指导研究生实习而三上凉山,回京后写成《三上凉山--探索凉山彝族现代化中的新课题》一文,分析了彝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互动的现状并提出建议。1990年代初,林耀华委托出身凉山彝家的博士生潘蛟四上凉山进行调查,师徒据调查材料合写成《半个世纪以来凉山彝家的巨变》,对1956年以来彝族社会发展作了系统深刻的描述和分析。2000年11月27日,林先生逝世于北京。
主要著作有:《TheGoldenWing,ASociologicatStudyofChineseFamilism》(1947年,英国伦敦KeganPaul书局出版;其中有英国著名人类学家SirRaymondFirth写的导论;1977年被译成汉文《金翅》,在台北华新出版公司刊行)、《凉山夷家》(1943年到四川大凉山调查材料,194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1961年,在美国被译成英文,美国NewHaven,HamanRetafionsAreaFites出版社刊行)、《从猿到人的研究》(1951年,北京耕耘出版社出版)、《云南省民族识别研究第一、二阶段初步总结》(主编,1954年云南省民委内部印发),书中识别出来的云南省除汉族外的二十一个少数民族,后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公布。《西藏社会概况》(主编,1955年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内部刊行)、《中国民族学当前的任务》(与费孝通合写,1957年,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原始社会史教学大纲》(主编,195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原始社会史》(主编,中华书局出版)。主要论文有:《社会历程的研究》(1934年)、《从人类学的观点考察中国宗族乡村》(1936年,《社会学界》第9卷)、《康北藏民社会状况》(1945年,连载《流星月刊》第1卷1—4期)、《我国东北鄂伦春人》(1953年,《中国建设》)、《中国的经济文化型》(与苏联专家合写,1958年以俄文发表,1965年至1967年,T·Saieo译成日文,在日本杂志连续刊登)、《对我国藏族、维吾尔族和傣族部分地区解放前农奴制度的初步研究》(合写)1962年,《历史研究》第5期)、《试论原始社会史分期问题》(1978年,《文史哲》第4期)、《再论原始社会早期的分期问题》(合写,1981年,《民族学研究》第二辑,民族出版社)等50多篇。还参加翻译尼克松著《六次危机》(上、下册)197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