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林·瓦西列夫(保加利亚语:Орлин Василев,原名:赫里斯托·彼得科夫·瓦西列夫,1904年12月3日生于弗拉尼亚克村,1977年4月2日卒于索非亚),保加利亚作家、编剧,同时也是保加利亚共产党的一名文化官员。1944年“九月政变”后,他出任国家广播电台负责人,积极参与保加利亚的极权体制建立。1969年,他因文学成就获颁“季米特洛夫奖”。他还曾担任国家图书馆“圣·圣·基里尔和麦托迪”馆长。 瓦西列夫的父亲彼得科是保加利亚语教师,曾任白色斯拉蒂纳中学的校长,母亲名叫玛丽亚。他有一个兄弟,名为维克托。 1927年,瓦西列夫在《维德里纳》报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批作品,之后又在包括《科尔米洛》等在内的多个刊物上投稿。他早期的创作大多聚焦于1923年的“九月起义”,包括短篇小说、长篇故事《火箍》(1933)以及长篇小说《小道》(1929)。 他的创作风格常常紧扣保加利亚现实与历史事件。例如长篇小说《以牙还牙》(1944)与《大义弃母的海杜特》(1937),都从历史题材中汲取灵感。1944年后,他还创作了多部戏剧,如《警报》《爱情》《幸福》等。此外,他还是电影剧本的作者,代表作包括《斯特拉希尔·沃伊沃达》(1938)和《卡林·雄鹰》(1950)。 在个人生活方面,瓦西列夫娶了来自库尼诺的昆卡为妻,二人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奥尔林·奥尔利诺夫后来成为诗人和编剧,女儿名叫玛丽亚。 总体而言,奥尔林·瓦西列夫不仅是保加利亚文学界的重要人物,也在政治与文化机构中发挥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一生既与文学创作紧密相连,也深深嵌入了20世纪保加利亚的社会与政治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