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勉斋(1900-1982 年),名勤勋,字半农,浙江余姚人,是中国现代著名医家,在中医领域有着重要地位和贡献。1928 年,他毕业于杭州药业私立浙江中医专门学校,并留校任教;解放后曾任余姚市中医协会主席,1956 年奉调浙江医学院,后前往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全国中医师资班进修,1959 年学习结束后调至浙江中医药大学任内科教研室主任。在学术思想方面,许勉斋认为病证不外虚实两端,但 “因虚致死,十之一,因邪气深锢而死,十之九”,强调大部分病证为实证,医者应准确辨证,敢于运用汗、清、下等法祛邪,避免因辨证不准导致邪气深锢;晚年他编著大量医学著作,采用西医病名、中医辨证的方法,并用哲学观点分析问题,力图汇通中西医,强调临床疗效,认为中医西医应相互补充,不可执着于一方;同时,他主张治病须从整体观察,不可偏于局部或一方的推究,通过具体医案说明自汗有阴虚者、盗汗亦有阳虚者,应见微知著,随机应变,且他熟读《内经》《伤寒》《景岳全书》等经典,并能灵活运用,在治疗疟疾、肝病等疾病时,常从经典中汲取灵感,精准用药。其医学著作丰富,《勉斋医话》是代表作之一,涉及伤寒、虚损、白崩等 46 种病症,对每种病症加以论述,评判不同医家观点,并附有医案分析;《景岳新方摘要歌诀》对张景岳的新方进行总结归纳,以歌诀形式呈现,便于记忆和应用;《金匮方诀类编》对《金匮要略》中的方剂进行分类编排和阐释,体现了他对经典方剂的深入研究和独特见解;《新编汤头歌诀》改变传统分类方法,按现代药物学分类,如消炎剂、祛痰剂等,用歌诀形式编写方剂,方便学习和使用。许勉斋品德高尚,诚以济人为急,每于暑寒假回里,乡里抱病者求治者众多,他都耐心诊治,对贫病者还特制中药相赠,深受病家称赞,在余姚一带颇有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