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辽兹

柏辽兹
  • 姓名:柏辽兹
  • 别名:
  • 性别:
  • 国籍:法国
  • 出生地:科特圣安德列
  • 出生日期:1803年12月11日
  • 逝世日期:1869年3月8日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艾克托尔·路易·柏辽兹(Hector Louis Berlioz,1803年12月11日—1869年3月8日),法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著作家。生于法国南部的科特圣安德列。父亲是医生。受家庭影响,早年学习医学,后入巴黎音乐学院,跟列哈和约翰·弗兰斯瓦·列苏爱尔(Jean Frangois Lesueur,1760—1837)学习。1825年发表处女作《弥撒曲》,1826年完成《希腊革命康塔塔》,同情资产阶级革命及民族解放运动。1830年创作出世界上第一部浪漫主义的标题交响曲《幻想交响曲》,副标题是《一个艺术家生涯中的插曲》,它表现了作曲家创作风格上的典型特征。同年发表清唱剧《莎丹那帕尔》而获得罗马大奖。1841年以前,他完成的主要作品还有:序曲《海贼》、《李尔王》(1831);歌剧《贝文努托·切里尼》(1834);清唱剧《五个五月》(1835);交响曲《罗米欧与朱丽叶》(1839);歌剧《流血的修女》(1841)等。1842年起,他去比利时,德国、奥地利、匈牙利、俄国巡回演出。在莱比锡,他结识了德国著名作曲家舒曼。1843年《罗马狂欢节·序曲》问世,翌年的2月3日首次公演,受到好评。1844年,出版了以他实际体验写成的《现代乐器法及配器研究》一书,和游记《意大利的音乐旅行》。在维也纳,他拒绝接受宫廷指挥的职务,1846年完成了他的传奇剧《浮士德的沉沦》,次年6月10日在柏林上演。这年11月他前往伦敦,就任杜丽兰(Drury Lane)歌剧院的指挥。他早期的有些作品,热情奔放,富有感人的豪迈气概和革命精神,但是他对1848年的革命却抱着仇视态度。晚年,他写下的清唱剧三部曲《基督的童年》(1854)、《天主颂歌》(1855)和根据魏琪尔作品而写的歌剧两部曲《特罗伊人在迦太基》(1855—1858),都倾心于学院主义和抽象的道德问题。1851年,他曾应邀前往伦敦,担任新兴爱乐乐团指挥,同作曲家李斯特有较多接触。1860年开始,他着手喜歌剧《比亚特丽斯与本奈狄克特》的创作,1863年4月完成,在德国威玛上演。从1865年开始,他的健康情况不佳,1869年3月8日病逝于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