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恒志

徐恒志
  • 姓名:徐恒志
  • 别名:
  • 性别:
  • 原籍:浙江镇海
  • 朝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915年
  • 逝世日期:2007年3月5日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徐恒志居士(1915年-2007年3月5日),原籍浙江镇海,1915 年出生,少年时便受父亲影响归信佛教,稍长后入五金行工作,在生活的磨砺中更添对生命真谛的求索之心。二十五岁时,经表兄接引,他痛下决心正式研学佛法,前往能海上师座下受三归五戒,得法名定真;同时与正在天津弘法的王骧陆师通信,蒙其开示般若要旨,并函授观心方法,由此奠定坚实的修学基础。1945 年抗战胜利后,王骧陆师莅临上海弘法,徐恒志居士随之修习无相密乘心中心法,依《大正藏秘密仪轨佛心经》所载六印一咒,坚持修持四五百座,每座长达两小时,终得直入无相门,彻悟心法要旨。20 世纪 50 年代,他又在清定老法师座下受瑜伽菩萨戒,同期为《觉讯》月刊撰稿,以文字践行弘法之志。


1953 年,徐恒志居士受心中心密法阿阇黎灌顶位后,应上海佛教青年会之邀开始讲授佛法,此后数十年间,他的弘法足迹遍布海内外诸多道场与学府 —— 在国内,上海佛教居士林、厦门闽南佛学院、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苏州灵岩山寺、奉化雪窦寺等场所都留下了他的法音;在海外,美国洛杉矶、旧金山的法印寺、法鼓山道场等地亦曾回响其开示,所讲内容涵盖《金刚经》《心经》《楞严经》《弥陀要解》等经典,以及佛教教理、人生价值观、禅修次第等诸多议题,以 “般若为导,净土为归” 的宗旨,契理契机地接引众生,深受信众敬仰,被尊称为 “当今维摩诘”,誉为一代耆宿。他与元音老人同承王骧陆师法脉,共同弘扬心中心法,二老互相推崇、提携后进,元音老人曾在书信中盛赞其 “功夫、道力均较余优深”,推荐学人亲近求法,而许多弟子也因两位大德的接引得以深入佛法堂奥。


徐恒志居士一生著述等身,笔耕不辍,其著作被收录于《般若花》一书中,该书 1991 年初版后迄今已再版六次。其中 1953 年所作《学佛是怎么一回事》《怎样实践佛法》两文,以实践为根基,为初学者提供清晰的理论与方法指引,多次再版并被译成英文流传至美国、新加坡及港台地区;署名定真的《静坐入门》在大陆广泛流通,接引学人无数;《佛教常识问答》《书简节录》等著述语言质朴、深入浅出,精准回应现代人学佛中的困惑,成为契时应机的佳作;此外,《心经的理论和实践》《佛教的人生价值观》《法藏碎金》等作品亦各具深意,滋养众生心灵。他不仅自身著述丰硕,更倾力协助同道弘扬佛法,曾历时一年七校黄念祖老居士《大乘无量寿经解》,与黄老往返通信二十次切磋琢磨,还为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等著作校阅作序,协助整理《王骧陆居士全集》,为诸多寺院、居士的著作题签作序,以文字续佛慧命。


身为佛门耆宿,徐恒志居士历任上海市佛教协会各届理事、第八届咨议委员,上海佛教居士林讲师,弘一大师研究会顾问,宁波佛教居士林名誉林长,广东省元音古寺顾问等职,始终以 “奖掖后进,为法忘躯” 的精神践行菩萨行,其受法弟子遍及全国各地及海外。他外现居士相,内密菩萨行,通宗通教、显密圆融,戒行精严、谦慈仁德,以定慧等持之力普摄群生。2007 年 3 月 5 日凌晨,徐恒志居士在上海寓所 “幻斋” 手结弥陀定印安详示寂,享年九十二岁。荼毗后得七彩舍利无数,头灵骨完整,更现舌舍利不坏且舌顶上腭的希有瑞相,此等瑞兆仅见于鸠摩罗什玄奘等古德,足证其一生修持成就;灵岩山安放舍利时更天降舍利花雨,昭显其 “悯众生之沉溺,作苦海之慈航” 的大悲愿力与殊胜功德。先师虽逝,法脉犹存,其言传身教与著述智慧,至今仍为众生指引着觉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