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训慈

陈训慈
  • 姓名:陈训慈
  • 别名:字叔谅
  • 性别:
  • 朝代:
  • 出生地:慈溪官桥村
  • 出生日期:1901
  • 逝世日期:1991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陈训慈(1901-1991),字叔谅,慈溪官桥村(今属余姚三七市镇)人。陈布雷弟。1920年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史地部,与张其昀、缪凤林等同为柳治徵门人,1924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史学系。毕业后,先在宁波中学任教,并筹办宁波公共图书馆,后至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1930年回母校国立中央大学文学院历史系任教,讲授西洋史及中国近代史等课程,次年因病返里。1932年出任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1933年在浙江大学兼课,后曾任龙泉分校主任。1938年浙大迁贵州遵义后,负责教务,1939年兼任浙大图书馆主任。1945年任考试院考选委员,兼“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副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受聘为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专任委员兼图书资料室主任,1981年改任浙江省博物馆顾问。主要成就与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著有《世界大战史》《五卅事件》《清代浙东之史学》等。在图书馆事业方面,担任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期间,推行普及社会教育与提高学术研究相兼顾的办馆方针,实行通年全日开放制度,先后创办《文澜学报》《浙江图书馆馆刊》等,并于1936年主持举办“浙江文献展览会”,参观者达8万人次。抗日战争时期,他主持组织抢运馆藏《四库全书》及古籍善本,避至富阳、龙泉,又组织抢运宁波天一阁9000多册藏书到浙南,为保护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他还联络浙江大学、浙江博物馆等,创办《抗敌导报》,呼吁抗日。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第一至六届浙江省政协委员,民盟浙江省委顾问,浙江省历史学会理事、顾问,浙江省地方志学会顾问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