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迦南达

尤迦南达
  • 姓名:尤迦南达
  • 全名:帕拉宏撒·尤迦南达
  • 性别:
  • 国籍:印度
  • 出生地:戈勒克浦尔
  • 出生日期:1893年1月5日
  • 逝世日期:1952年3月7日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帕拉宏撒·尤迦南达(Paramahansa Yogananda ,孟加拉语:পরমহংস যোগানন্দ,1893年1月5日—1952年3月7日),又译瑜伽难陀(Yogananda),原名Mukunda Lal Ghosh(读作“慕空达·拉尔·高士”,孟加拉语:মুকুন্দলাল ঘোষ),来自印度的瑜伽士、上师,透过他的书《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将冥想和克利亚瑜伽的教诲引介给上百万西方人。


帕拉宏撒・尤迦南达,是现代最具影响力的灵性导师之一,被誉为“西方瑜伽之父”,他以毕生之力搭建起东西方灵性交流的桥梁,其teachings至今仍滋养着全球无数追寻真理的心灵。1893年1月5日,他出生于印度戈勒克浦尔一个虔诚的孟加拉家庭,俗名穆昆拉・拉尔・高绪,作为家中八个孩子中的老四,他自幼便展现出超乎寻常的灵性觉知。11岁母亲离世后,他曾亲历神圣母亲的愿景,那句“生生世世,我以无数母亲的温柔守护着你”成为他毕生虔诚的核心。年少时,他多次试图遁入喜马拉雅山潜心修行,最终在家人的理解下进入修行道场,却在一次市集偶遇中,被一位周身散发强大灵光的长者吸引,当他无法控制地驻足回望时,终于认出这位便是自己寻觅已久的上师——圣尤地斯瓦尔・吉里,从此开启了十年严格而慈爱的灵性修行。


1915年,尤迦南达从加尔各答大学毕业,正式加入印度僧团,获法名“尤迦南达”,意为“通过神圣合一获得喜乐”。1917年,他遵照上师嘱托创办男子学校,将现代世俗教育与瑜伽修行、灵性教导相结合,这一创新教育模式深得圣雄甘地赞赏,称“这所机构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1920年,他受邀作为印度代表出席波士顿国际自由宗教大会,发表《宗教的科学性》演讲,其融合东西方智慧的见解引发热烈反响,也让他意识到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正如喜马拉雅圣者巴巴吉曾受耶稣启示,要派遣使者向西方传递“通过内在冥想与神合一”的真理,而他正是那位被选中的使者。同年,他创立自我了悟联谊会(SRF),致力于向全球传播印度古老的瑜伽智慧与冥想法门。


抵达美国后,尤迦南达开启了长达数十年的灵性布道之旅。1924年,他发起跨美“灵性运动”巡回演讲,足迹遍布卡内基大厅、洛杉矶交响音乐厅等知名场所,所到之处无不掀起灵性热潮。1925年,他在洛杉矶建立自我了悟联谊会国际总部,这座灵性家园成为他传播teachings的核心枢纽。他打破宗教隔阂,强调“所有真正宗教的内在统一性”,教导人们通过科学的冥想方法实现身心灵的平衡,吸引了各行各业的追随者,其中包括柯达相机发明者乔治・伊士曼、诗人艾德温・马卡姆、指挥家利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等杰出人士,1927年他更受邀访问白宫,受到卡尔文・柯立芝总统的正式接见,成为美国媒体争相报道的灵性典范。


1935年,尤迦南达携数名弟子返回印度,展开为期18个月的朝圣之旅,期间会晤了圣雄甘地、诺贝尔奖得主拉曼爵士等贤达,并在此时获上师圣尤地斯瓦尔授予“帕拉宏撒”称号,象征他已与至高造物主建立不可分割的连接。回到西方后,他将更多精力投入著述,1946年出版的《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以幽默生动的笔触分享灵性体验与修行历程,成为跨越时代的灵性经典,被译成26种文字,持续畅销数十年,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更是将其视为毕生挚爱,每年必读以汲取生命启发。他传承的克利亚瑜伽,作为一套“呼吸、冥想与生命能量控制”的精密科学,被他喻为“通往永恒自由的高速路”,无需遁世苦修,只需每日数十分钟练习便能唤醒内在能量,突破因果轮回的束缚。


尤迦南达的teachings革命性地重塑了西方对灵性修行的认知:他提出“真正的祭坛存在于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倡导通过日常冥想掌控生命能量;他打破“修行必须遁世”的传统,教导人们在世俗生活中觉知神性;他阐释的业力与轮回法则,以及“所有生命都渴望喜乐、规避痛苦”的普世动机,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1952年3月7日,他在洛杉矶毕尔特摩饭店的欢迎宴会上圆寂,遗体在近一个月内保持栩栩如生的状态,成为灵性修行的奇妙见证。如今,他创立的自我了悟联谊会与印度瑜伽达善协会在全球持续传播其teachings,《自我了悟联谊会教程》与克利亚瑜伽课程仍滋养着无数心灵。这位伟大的灵性使者,用一生践行了“让东西方在灵性真理中相遇”的使命,他的智慧如同不灭的光芒,指引着人们在喧嚣世界中寻找内在的平静与永恒的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