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郑玄《礼记目录》说:“名曰‘投壶’者,以其记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

本篇记投壶之礼的具体事宜,从投壶礼开始前的主、客互相辞让,到壶的设置,投壶的游戏规则,分数计算、胜负双方的饮酒,壶矢的大小规定等等,此外还记录了两条有关鲁国鼓鼙的乐谱。《大戴礼记》中也有《投壶》篇,可互相参看。

投壶之礼:主人奉矢①,司射奉中②,使人执壶。主人请曰:“某有枉矢、哨壶③,请以乐宾。”宾曰:“子有旨酒、嘉肴④,某既赐矣⑤,又重以乐,敢辞。”主人曰:“枉矢、哨壶不足辞也,敢固以请⑥。”宾曰:“某既赐矣⑦,又重以乐,敢固辞。”主人曰:“枉矢、哨壶,不足辞也,敢固以请。”宾曰:“某固辞不得命,敢不敬从。”宾再拜受,主人般还⑧,曰:“辟⑨。”主人阼阶上拜送⑩。宾般还,曰:“辟。”已拜,受矢,进即两楹间,退反位,揖宾就筵。

【注释】

①奉:捧。下同。矢:孙希旦说:“矢用木为之,而不去皮,无羽、镞之属,与射者之矢不同。”因投壶与射礼属于同类活动,所以也称之为“矢”。

②司射:主持投壶礼的官员。中:盛放算筹的器具,为鹿、兕等形,用木刻制,背上凿孔容筹。旧注说,大夫用兕(犀牛类动物)形之中,士用鹿形之中。

③某:代指主人自己。枉矢、哨壶:孔疏:“枉,谓曲而不直也。哨,谓哨峻不正。是主人谦逊之辞。”

④旨(zhǐ)酒:美酒。

⑤某既赐矣:《大戴礼记·投壶》无此四字。

⑥敢固以请:《大戴礼记·投壶》无“固”字。

⑦某既赐矣:《大戴礼记·投壶》作“某赐旨酒嘉肴”。

⑧般(pán)还:孔疏:“乃般(盘)曲折还。”即盘桓。

⑨辟(bì):避。

⑩拜送:孔疏:“北面拜送矢也。”

【译文】

投壶的礼仪:主人捧着投壶所用的矢,司射捧着盛放算筹的中,主人让人捧着壶。主人邀请宾客,谦称道:“我有杆歪不直的矢和口斜不正的壶,请求用来娱乐嘉宾。”宾客回答说:“您用美酒佳肴招待,我已受赐,现在又加上娱乐,我还是请求辞谢吧。”主人又说:“杆歪不直的矢,口斜不正的壶,不值得您推辞,还是坚邀您参加。”宾客又说:“我已经接受您的美酒佳肴了,现在又加上娱乐,我还是请求辞谢吧。”主人又邀请说:“杆歪不直的矢,口斜不正的壶,不值得您推辞,还是坚邀您参加。”宾客就说:“我再三推辞得不到您应允,那就只好恭敬地从命了。”于是宾客再拜行礼,主人则盘桓退后,口中说:“不敢当。”然后主人在阼阶上行拜送礼,将矢授于宾客。宾客也盘桓退后,口中说:“不敢当。”主人已行拜送之礼,赞者将主人要投的矢交给主人,主人接过矢,走到两楹柱之间,表示将投壶设放于此处,然后退回阼阶上的主位,向宾客作揖,请宾客就位。

司射进度壶①,间以二矢半②,反位,设中,东面,执八算,兴③。请宾曰:“顺投为入④,比投不释⑤。胜饮不胜者,正爵既行⑥,请为胜者立马⑦,一马从二马⑧。三马既立,请庆多马。”请主人亦如之。命弦者曰:“请奏《狸首》⑨,间若一⑩。”大师曰⑪:“诺。”

【注释】

①度壶:度量壶所放设之处。

②间以二矢半:《大戴礼记·投壶》无此五字。《训纂》引王念孙说,“间”字涉上文“两楹间”而衍,“以二矢半”四字疑衍。孔疏:“虽矢有长短,而度壶皆使去宾、主之席各二矢半也。室中去席五尺,堂上则去席七尺,庭中则去席九尺。”

③兴:起。

④顺投:指矢的头部先投进壶中。

⑤比投:一人连续投矢。投壶应为宾、主轮流,如果一人连续投就算犯规。释:释算,即计算投中的算筹。

⑥正爵:郑注:“所以正礼之爵也。或以罚,或以庆。”

⑦请为胜者立马:孔疏:“必谓筭为‘马’者,马是威武之用,为将帅所乘。今投壶及射,亦是习武,而胜者自表堪为将帅,故云‘马’也。”投壶每次取胜,要立一马的模型作为筹码,先立三马者为胜方。孙希旦以孔疏为非,说:“陈用之云:‘汉人格五之法,有功马、散马,皆刻马象而植焉。’或投壶之马亦如此与?”

⑧一马从二马:孔疏以为俗本有此五字,误。《大戴礼记·投壶》无此五字。即《少仪》所说的“擢马”,如果一方二马,一方一马,那么这时就将一马并入二马,凑成三马,并判得二马者为胜家。见《少仪》“尊长于己逾等”节注⑪。

⑨《狸首》:逸《诗》篇名。

⑩间若一:孔疏:“谓前后乐节,中间疏数如似一也。”

⑪大师:即太师,乐官之长。

【译文】

司射捧着壶进入,丈量设置壶的位置,将壶放在宾客与主人之间距离都为二矢半的地方,然后返回原位跪坐,将盛放算筹的中放置好,面朝东,手执八支算筹站起来。司射向宾客告知投壶的规则,说:“矢的头部投进壶中才算投入,投矢由主、宾轮流进行,如果一人连投,即使投进也不算数。胜者罚输者喝一杯酒,喝了罚酒后,输者为胜者在中上竖立起一枚算筹,这叫做“立马”,投壶以先立起三马为获胜,如果一方有二马,一方有一马,那么有二马的一方可以撤去对方的一马,而自己凑成三马。先立三马获胜,输的一方就要斟酒庆贺多马的胜方。”司射又告诉主人规则。司射吩咐奏乐的乐工说:“比赛时要演奏《狸首》,乐曲前后的节奏、乐曲调式的快慢疏密要完全一致。”太师回答说:“是。”

左右告矢具①,请拾投②。有入者,则司射坐而释一算焉③。宾党于右,主党于左。

【注释】

①左右:孔疏:“左,谓主人;右,谓宾客。”

②请拾(jié)投:孔疏:“拾,更也。司射又请宾、主更递而投。”拾,轮流,交替。

③释一算:孔疏:“司射乃坐释一算于地也。”

【译文】

司射向左右宾、主报告矢已经准备好,可以轮流投壶了。有将矢投入壶中,司射就跪坐着放一枚算筹在地上。投壶时宾客一方坐在司射的右边,主人一方坐在司射的左边。

卒投,司射执算曰①:“左右卒投,请数。”二算为纯②,一纯以取,一算为奇③。遂以奇算告④,曰:“某贤于某若干纯。”奇则曰“奇”,钧则曰“左右钧”⑤。

【注释】

①司射执算:《大戴礼记·投壶》作“司射执余算”。从上下文看,作“执余算”是,译文据此。

②纯(quán):一双。

③奇(jī):单一,单数。

④遂以奇算告:据《释文》和《大戴礼记·投壶》,此句应作“有胜者,司射遂以其算告”。此处或有脱误。

⑤左右钧:孔疏:“钧,犹等也。等则左右各执一筭以告。”

【译文】

投矢完毕,司射拿着剩余的算筹说:“宾、主双方投矢结束,请允许计算筹数。”两个算筹计作一纯,一次取一纯,如果剩下一个算筹,就叫“奇”。计算出结果后,司射就拿着获胜一方多出来的纯说:“某多于某若干纯。”如果还有奇数,就要报告“还有奇数”,如果双方投中的数目均等,就说“左右成绩均等”。

命酌①,曰:“请行觞。”酌者曰:“诺。”当饮者皆跪,奉觞曰:“赐灌。”胜者跪曰:“敬养②。”

【注释】

①命酌:郑注:“酌者,胜党之弟子。”

②敬养:孙希旦说:“敬养者,酒所以养老、养病也。此实罚爵,而曰‘赐灌’,曰‘敬养’者,皆谦敬之辞也。”

【译文】

司射对胜利一方的子弟说:“请为失败的一方斟罚酒。”胜利一方的子弟说:“是。”斟好酒后,失败的一方都跪下捧着酒杯,说:“承蒙赐饮。”胜的一方也跪下说:“恭敬奉养。”

正爵既行①,请立马。马各直其算。一马从二马,以庆。庆礼曰:“三马既备,请庆多马。”宾、主皆曰:“诺。”正爵既行②,请彻马。

【注释】

①正爵既行:孔疏:“谓正礼罚酒之爵既行,饮毕之后,司射乃请宾主请为胜者树标立其马也。”

②正爵既行:此为“饮庆爵”,即为庆贺胜者而饮。

【译文】

依礼罚酒之后,就为胜利的一方设置一马。哪一方得胜就把马立在哪一方算筹的前面。立马以三马为胜,如果有一方得一马,而另一方得二马,则得一马的一方应将自己的一马并入另一方的二马,并庆祝对方的获胜。举行庆礼时,司射说:“三马已经齐备,请为多马的胜者庆贺。”宾、主双方都说:“好的。”依礼庆贺胜者饮酒后,就撤掉马。

算多少视其坐①。筹②,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③。算,长尺二寸。壶,颈修七寸,腹修五寸,口径二寸半,容斗五升。壶中实小豆焉,为其矢之跃而出也。壶去席二矢半。矢以柘若棘④,毋去其皮。

【注释】

①算多少视其坐:郑注:“算用当视坐投壶者之众寡为数也,投壶者人四矢,亦人四筭。”即算筹按参加投壶的人数而定,每人发四根矢。

②筹:郑注:“矢也。”即投壶所用的矢。

③“室中五扶”三句:孔疏:“投壶有三处,堂中及庭中也。日中则于室,日晚则于堂,太晚则于庭,是各随光明处也。矢有长短,亦随地广狭。室中狭,矢长五扶;堂上稍宽,矢长七扶;庭中大广,矢长九扶。四指曰扶,扶广四寸,五扶者,则二尺也。七扶者,则二尺八寸也。九扶者,则三尺六寸也。”按,一扶为四寸。

④柘(zhè):木名。

【译文】

算筹多少要根据参加比赛的人数来定。矢的长度,如果是在室内投壶,矢长二尺;如果是在堂上投壶,矢长二尺八寸;如果是在庭中投壶,矢长三尺六寸长。算筹,长一尺二寸。壶,颈长七寸,腹深五寸,口径是二寸半,容量是一斗五升。壶中盛着小豆,是为了防止投入的矢又跳出来。壶要距席位两矢半。投壶所用的矢,用柘木或棘木制成,不要去掉树皮。

鲁令弟子辞曰①:“毋②,毋敖,毋偝立③,毋逾言④!偝立、逾言有常爵⑤。”薛令弟子辞曰:“毋,毋敖,毋偝立,毋逾言!若是者浮⑥。”

【注释】

①弟子:郑注:“宾党、主党年稚者也。”投壶时年轻人站在堂下,担心他们不守秩序,因此由司射予以警告。

②(hū):大。此指大声喧哗。

③偝(bèi):同“背”。郑注:“不正乡(向)前也。”

④逾言:郑注:“远谈语也。”

⑤常爵:郑注:“常所以罚人之爵也。”

⑥浮:罚酒。

【译文】

投壶时,鲁国的司射告诫站在堂下宾、主双方的子弟说:“不要喧哗,不要傲慢,不要背身而立,不要遥相喊话!背身而立,遥相喊话,要依常例罚酒。”薛国的司射告诉宾、主双方的子弟说:“不要喧哗,不要傲慢,不要背身而立,不要遥相喊话!若有违反的就要罚酒。”

鼓:○□○○□□○□○○□①;半,○□○□○○○□□○□○。鲁鼓。○□○○○□□○□○○□□○□○○□□○;半,○□○○○□□○。薛鼓。取半以下为投壶礼,尽用之为射礼。

【注释】

①○□:郑注:“圜者击鼙,方者击鼓。”

【译文】

击鼓鼙的乐谱是:○□○○□□○□○○□;一半是○□○□○○○□□○□○。这是鲁国的鼓谱。○□○○○□□○□○○□□○□○○□□○;一半是○□○○○□□○。这是薛国的鼓谱。“半”字以下的鼓谱用于投壶礼,全的鼓谱用于射礼。

司射、庭长及冠士立者皆属宾党①,乐人及使者、童子皆属主党②。

【注释】

①庭长:即司正,负责酒宴时在庭中督察仪容不合规范者。冠士:指加冠后的成人。

②使者:孙希旦说:“主人所使令之人,若执壶者、设筵者、授主人以矢者,皆是也。”

【译文】

司射、庭长以及站着的成年人,都作为宾客的一方,奏乐之人、服务之人以及小孩,都作为主人的一方。

鲁鼓①:○□○○□□○○;半,○□○○□○○○○□○□○。薛鼓:○□○○○○□○□○□○○○□○□○○□○;半,○□○□○○○○□○。

【注释】

①鲁鼓:这是鲁鼓和薛鼓乐谱的另一种记载。

【译文】

鲁鼓的另一份鼓谱:○□○○□□○○;一半是○□○○□○○○○□○□○。薛鼓的另一份鼓谱:○□○○○○□○□○□○○○□○□○○□○;一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