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阔的灰色天空之下,在尘土飞扬、没有道路、没有草地、没有一棵蓟草、没有一棵荨麻的大平原里,我碰到好些弯下身子行走的人。

他们每个人的背上背着一个巨大的喀迈拉,沉重得像一袋面粉,一袋煤炭,或是一个罗马步兵的装备。

可是,这个巨大的怪兽并不是毫无活动力的重荷;相反,它用具有弹性的强韧的肌肉把人覆盖住、紧压住;它用两只巨大的利爪钳住它的坐骑的胸膛;它那像海外奇谈的头高踞在那些人的前额上面,仿佛古代战士用以增加敌人的恐惧心而戴在头上的可怕的军盔。

我向其中的一人询问,我问他,他们这样走着是往哪里去。他回答说,他什么也不知道,不仅是他,别人也都是如此;不过,他们确实是要往某个地方去,因为,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前进的需要在驱策着他们。

有一件奇妙的事值得注意:在这些行人之中,没有一个对吊在他的颈部、贴在他的背上的猛兽含有怒意;可以这样说:他把这怪物看成是他自己的身体的一部分。所有这些疲惫而严肃的面孔都没有表现出任何绝望的神色;在忧郁的苍穹之下,他们的脚陷入像天空一样荒凉的大地的尘土里,他们露出注定要永远抱着希望的人们的逆来顺受的表情缓慢前进。

那一列队伍走过我的身旁,消失在地平线的大气之中,消失在地球的圆形表面挡住人类的好奇眼光的地方。

有好一会工夫,我坚持着要弄懂其中的奥秘;可是不久,不可抗拒的“漠不关心”[1]向我袭来,比起那些被沉重的喀迈拉压着的人们,我却是被“漠不关心”更沉重地压垮了。

[*]喀迈拉,希腊神话中怪异的精灵,有狮子的头和颈、山羊的身躯、巨蟒的尾巴,转义为幻想、空想、妄想。波德莱尔在本诗中巧妙地用其双关意义。本诗最初在一八六二年八月二十六日的《新闻报》上发表时题名《人人有他自己的东西》。克雷佩认为本诗受到西班牙画家戈雅,特别是他的铜版组画《幻想画》的影响。

[1]漠不关心也是诗人感到无聊、厌倦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