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一 伊涅亚齐奥教士

伊涅亚齐奥教士[77]是世俗教士,他得每天去为修道院募集施舍。他喜欢到穷人居住的地方去,因为穷人给他的东西都是出自真心给予的。他从来不到一个名叫弗朗基诺的公证人那里去,因为他认为公证人心肠很坏,吸食穷人的血。

一天,弗朗基诺公证人因为伊涅亚齐奥教士总是避开他家,觉得受到了伤害,便去修道院找到院长,抱怨伊涅亚齐奥教士对他不礼貌。“神父,在您看来我是个无关紧要的人吗?”

院长连忙劝他息怒,答应批评伊涅亚齐奥教士。公证人这才心满意足地走了。

伊涅亚齐奥教士回到修道院后,院长对他说:“你怎么能这样对待弗朗基诺公证人呢?明天你到他家里去,无论他给你什么,你都要收下。”伊涅亚齐奥教士默不作声,点了一下头。

第二天上午,他来到公证人的家里,弗朗基诺公证人在他的包里塞满了各式各样的供品。伊涅亚齐奥教士把沉甸甸的背包往身上一背,转身就回修道院去了。他刚刚跨出一步,有一滴鲜血从包里滴下来,紧接着又是一滴,这样血滴成了串。街上的人看到从他的背包里不断有血流出来,惊呼道:“今天是伊涅亚齐奥教士的食肉节啊!这下,神父们可以大饱口福啦!”伊涅亚齐奥教士一言不发,只顾自己低头走路。在他的身后留下一条血迹。

回到修道院时,修道士们见他背包里不断滴出血来,说道:“伊涅亚齐奥兄弟今天给我们带回肉来啦!还是刚刚宰的呢!”他们打开背包一看,里面根本就没有什么肉。“那么,血是打哪里来的呢?”

“别害怕,”伊涅亚齐奥教士说,“血的确是从背包里流出来的,因为弗朗基诺公证人施舍给我的东西是他压榨的穷人的鲜血,而不是他自己的劳动所得。”

从那时起,伊涅亚齐奥教士就再也不到公证人弗朗基诺那里去请求施舍了。

(坎皮达诺地区)

一百九十二 所罗门的忠告

从前,有个生意人,经营着一家杂货店。一天清晨,他去开店门的时候,看见门口的台阶上躺着一具死尸。他非常害怕由此而受到牵连,就抛下妻子和三个儿子,自己逃跑了。他来到一个城市里,四处找活干,但一无所获。后来,他听说有人要雇仆人,他想,当仆人总比闲着强,“那我就去试试吧。”这个先生叫所罗门,是个预言家。城里的人都到他那里去求教。杂货店老板成了所罗门忠实的仆人,主人也喜欢他。他就这样在那里过了二十年。二十年后,由于对家中的情况一无所知,他决定回家去看一看。“主人,”他对所罗门说,“我决定回家去看看。我们结算一下吧,我就要走了。”他在那里当了二十年的仆人,主人给他的报酬他一分也没动过。主人应付给他三百个斯古多,把钱给了他。

仆人起身告辞。当他走下台阶时,又被所罗门叫住了:“所有的人都来向我请教,你就这样走了吗?”

“一句忠告要多少钱?”仆人问。

“一百个斯古多。”仆人想了想,转身上了台阶,给了主人一百个斯古多。“给我一个忠告吧。”

所罗门说:“不要抛弃老路走新路。”

“就这么一句?我花了一百个斯古多,就只得到这么一句话!”仆人叫道。

“因为这样你就会记得住。”所罗门叮嘱他说。

仆人走下台阶,转念又一想,便回过身来对主人说:“既然我还没有走,请您再给我一条建议吧。”

“再付一百个斯古多。”所罗门说。仆人又递给他一百个斯古多。主人便给了这么条建议:“不要管别人的事。”

仆人想:“干脆,与其只带一百个斯古多回家,不如再求一条忠告,空手而回。”便用最后的一百个斯古多买了这么条忠告:“把今天的怒火压到明天再发作。”仆人听完转身就要走,主人又叫住他,送给他一只蛋糕,并嘱咐他说:“要等你和全家人在一起时,才能把蛋糕切开。”

仆人上路了。他遇见一群旅行者。“你愿意和我们一起走吗?我们要走那条路,你跟我们结伴而行吧。”

仆人心里想:我花了一百个斯古多求得主人的一个忠告,他叫我不要抛弃老路而走新路。于是,他就没跟那些人结伴,依旧走原来的老路。

他继续往前走着,不多一会,他突然听见一阵枪响,接着又是呼喊声和痛苦的呻吟声。原来,那队旅行者遭到了强盗的袭击,都被杀害了。仆人暗自庆幸,花一百个斯古多求一个忠告真值!主人的忠告救了我的命。

当走到一片荒野的时候,天黑了下来,他找不到可以借宿的地方。最后,他看到了一所孤零零的房子,便走过去敲门,请求借宿。主人请他进屋,并邀请他共进晚餐。主人准备好了桌子,他们坐下吃了起来。吃完饭,主人打开一个地下室的门,从里面出来一个瞎女人,主人为她倒了些汤在一具骷髅里,并递给她一片竹子当勺子用。瞎女人吃完,主人又把她送回了地下室,重新把门关上。

然后,主人转过身来,问借宿者说:“你对刚才看到的这些,有什么感想吗?”

这位仆人记起了第二个忠告,说:“我想你这样做一定是有你自己的道理的。”

于是主人说:“她是我的妻子,我外出的时候,她接受了另一个男人;一次,他们在一起时被我当场撞见。她刚才吃东西用的盘子就是那个男人的头,那把勺子就是我曾用来挖出她双眼的竹片。哼,你觉得怎么样?我做的对不对?”

“假如您觉得这样做正确的话,那它就是对的。”借宿者说。

“好极了,”主人说,“刚才你要是回答说我做得不对的话,我就会杀了你。”

借宿者心里想:“真该赞美那另一百个斯古多,又救了我一命。”

第二天晚上,他便回到了家乡。沿着熟悉的路,他找到了家。他从窗外看到家中灯火通明,然后他又看到自己的妻子和一个英俊的年轻人在一起。她爱抚着年轻人的脸。他立刻火冒三丈,想马上冲进家去; 但又一想:“我付给我的主人一百个斯古多求得的第三个忠告:把今天的怒火留到明天再发。”

于是,他忍住愤怒,走到前面的一位妇女跟前,问道:“住在这里的人是谁?”

“这里住着一位快乐的女人,因为今天她的儿子从神学院毕业回家并做了第一场弥撒,她一直到现在还在为儿子庆祝。”

他想:“感谢我那最后的一百个斯古多,又救了我一命。”他走进家,妻子认出了他,但他的儿子们都已经不认识他了,后来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当邻居们都不在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这人切开了那块蛋糕:里面竟然是他给所罗门的那三百个斯古多!所罗门当时拿他这三百个斯古多是为了让他牢记那三条忠告。

(坎皮达诺地区)

一百九十三 偷盗强盗财产的人

从前,有六个可怕的强盗,他们十分猖狂,到处杀人掠货。他们住在山上的一座房子里,其中有一间屋子里堆满了抢劫来的金银财宝。他们外出时,就把门钥匙藏在一块大石头下面。

有一天,一个农夫和他的儿子上山砍柴,正好碰见强盗们出门,他们就赶紧躲了起来。这样,他们就知道了强盗们藏钥匙的地方。等强盗走远以后,他们从石头底下取出钥匙,进了屋,往口袋里塞满了钱,然后锁上门,把钥匙放回原处,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第二天,父子二人又来偷强盗的钱。就这样,他们接连偷了三天。第三天,农夫的儿子刚把门打开,就掉进了强盗们在门槛里设下的一口满是污泥的陷阱。父亲想尽了一切办法,还是没能把儿子救上来。他害怕强盗们回来后发现了儿子,从而认出他来,就割下儿子的头,带走了。

强盗们回来后,在陷阱里发现了一具尸体,但因为没有头,所以不知道他是谁。于是,他们就把尸体吊在山顶上的一棵枯树上,派一个强盗藏在暗处监视,看究竟谁会来哀悼死者。父亲很想去收回儿子的尸体,就去向女巫求教。女巫便教了他一个法子。

半夜里,他爬到那棵吊尸体的树附近藏了起来。他的另一个儿子藏在山的另一侧,用两块木板相互敲击,模仿公羊相互撞角的声音。那个负责看守尸体的强盗已经整整一天没有吃饭了,这时他听到声音,就想看看能不能逮住这两只公羊,烤羊肉吃。就在他去逮羊的时候,孩子的父亲急忙上前去解开绳索,把尸体扛回家去了。

强盗们知道了这件事以后,决心要不惜一切代价对死者的同伙进行报复,但就是不知道他的同伙是谁。过了好些日子,一天,强盗们到村庄里办事,听说当地有个人最近发了财;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个死者的父亲。强盗们马上请木匠给他们做了六个带盖的大木桶。然后,他们全副武装,一个一个地爬进桶里去。强盗们叫木匠以家里没有地方放这六只大桶为由,把桶寄存在这个新近富起来的人家里,等到桶的主人来取货。结果,这富人同意了,把桶放在了酒窖里。晚上,一个女用人在睡觉前到酒窖里去拿酒,忽然听见木桶里有人在说话。其中一个人说:“喂,差不多是杀掉这家主人的时候了吧?”听到这话,女用人吓得浑身发抖,连忙跑上去叫醒主人,把听到的话全部告诉了他。主人赶紧派人去报告警察。警察冲下酒窖以逮捕那伙强盗,抓住几个,杀死几个。这就是强盗们的下场。而盗窃强盗财产的人却依然很富裕,过着太平的日子。

(坎皮达诺地区)

一百九十四 狮子草

从前,有位木匠,他的女儿长得非常漂亮,可是他们家里却很穷。姑娘的名字叫玛利亚奥尔索拉。因为她长得太漂亮了,所以她父亲不准她出门,甚至不让她在窗口向外张望。木匠的对门住着一个商人,家里很富有,有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听说木匠有一个女儿,就到木匠家里去,问道:“安托师傅,给我做张桌子好么?”

“你把木料给我,我就给你做,”木匠说,“因为我没钱买木料。”

小伙子背着父母,把木料运了来。因为商人夫妇不愿意让儿子到穷人家里去。商人的儿子在木匠家里东张西望,想看看玛利亚奥尔索拉。玛利亚奥尔索拉以为小伙子已经走了,就从楼上下来。佩皮诺见到她,便一下子爱上了她。

他对木匠说:“安托师傅,我请您将玛利亚奥尔索拉嫁给我。”

木匠回答说:“啊,我的孩子,不要和我们开玩笑啦。玛利亚奥尔索拉是穷人家的姑娘,你的父母是不会愿意的。”

“我不是在开玩笑,”佩皮诺说,“你不要为我的父母担心。我喜欢玛利亚奥尔索拉,我就要和她结婚。”

于是,佩皮诺就瞒着父母跟木匠的女儿结了婚。

佩皮诺的母亲从邻居那里听说儿子刚结了婚,马上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丈夫。

“怎么办呢?”商人说,“我们必须把他送上船去。”

晚上,佩皮诺回家以后,父亲对他说:“儿子,我已经老了,不中用了,现在你得把货物运到大陆上去。”

儿子说:“好吧,您想让我什么时候动身就告诉我。”

佩皮诺就把动身的日子告诉了玛利亚奥尔索拉。“我得离家去经商。”妻子听到这个消息后放声大哭起来。他留给妻子一些钱,对她说:“好啦,别难过了。你放心吧。可别忘了想我呀!”

第二天,佩皮诺走出家门的时候,玛利亚奥尔索拉从窗口探出头来望着他,听着他对街上的人说:“请你们放心,我出去一年后就会回来的。”

听到佩皮诺的说话声,玛利亚奥尔索拉昏了过去。她病倒在床,并且从佩皮诺离家那天起,一直半死不活。

一年以后,佩皮诺回到了托里斯港。他马上派人给家里报信,说他已经回来了,还叫家里派车去拉货物。他的父母和朋友们都去港口接他。问候之后,他突然问道:“我们的邻居好吗?”

“都好,”有人告诉他,“听说安托师傅的女儿玛利亚奥尔索拉生重病,虽说她还没有死,但也活不了多久了。自从你离家那天起,她就一直卧床不起。”

佩皮诺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昏了过去。人们把他扶上马车,送回家,然后又请来了医生。他是由于玛利亚奥尔索拉的痛苦而得病的,可是医生并不知道他得的是什么病。他的母亲非常伤心。

这里需要交代一句:佩皮诺在离家以前,曾把他和玛利亚奥尔索拉的婚事告诉了他的两个好朋友。这两个好朋友找到医生,对他说:“这个小伙子新近背着父母结了婚。自从他离家出外以后,他的妻子就一直重病卧床。这就是他的病根。只要把那个年轻女人接过来,他的病就会好的。”

医生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佩皮诺的父母。

“怎么办呢?”商人问妻子。佩皮诺的母亲听说儿子跟一个穷人家的女儿结了婚,越发伤心。

“与其看着他死去,还不如看着他跟一个木匠的女儿结婚。”母亲说,于是她派人去探望玛利亚奥尔索拉的病情了。

“玛利亚奥尔索拉快要死了,”木匠的妻子说,“她生了这么长时间的病,你们都不来过问一声,现在她都快要死了,你们才想起她来。”

“我要把她接到我家里来。”佩皮诺的母亲说。

“请不要动她,她快要死了。”

可是在佩皮诺母亲的一再坚持下,最后还是把玛利亚奥尔索拉扶了起来,接到商人家里,让她躺在佩皮诺床边的沙发上。

“佩皮诺,”他母亲叫道,“看看你的玛利亚奥尔索拉。”

听到这话,佩皮诺渐渐恢复了知觉,从床上坐了起来:“玛利亚奥尔索拉!”

玛利亚奥尔索拉看见佩皮诺就在自己身边,也渐渐苏醒了。

他们的病都好了。等他们恢复了健康以后,正式举行了婚礼,恩恩爱爱地生活着。

可是好景不长,玛利亚奥尔索拉病倒了。“佩皮诺,”她说,“我死了以后,你要在我的尸体旁边做祷告。”她果真死了。

人们把她的尸体抬走了,可是佩皮诺却忘记了玛利亚奥尔索拉的话。

当天夜里,他忽然想起了这件事,“天哪,我忘记了!”他马上跑到教堂门口,使劲敲门。

“谁啊?”教堂司事问。

“请您帮帮忙,下楼开开门。”教堂司事开了门以后,佩皮诺说:“给我把那个死去的女人的坟墓打开,我给你十个斯古多。”

“我怎能那样做呢?假如有人知道了,那还得了!”

“天这么黑,不会有人知道的。”

于是,教堂司事打开坟墓后就走了。佩皮诺就跪下来祷告。祷告时,他忽然听到狮子的吼叫声,两头狮子冲到教堂的院子里,打起架来。其中一头狮子把另一头扑倒在地上,一口一口地把它咬死了。接着,活着的狮子跑到庭院里,用嘴衔了一簇青草,把死狮子的嘴抬起,用青草擦它的牙齿。死去的狮子又复活了,然后一同跑了。

佩皮诺这时做完了祷告,心想:让我来试试能不能让玛利亚奥尔索拉复活!他采了一些那样的青草,在妻子的牙上擦了擦,妻子马上就醒了过来,对他说:“你干了什么,佩皮诺?我刚才那样很舒服。”

佩皮诺给她披上自己的披风,挽住她的胳膊。

“怎么回事?”教堂司事问,“你竟然敢把死人带走?”

“让我走,我的妻子又活了!”

他把妻子领回家,扶她上了床,给她盖得暖暖和和的,让她睡觉。然后,他又在她身边躺下。

第二天早上大约七点钟,佩皮诺的母亲前来敲门。“谁啊?”玛利亚奥尔索拉问。

听到屋里传出死人的声音,婆婆吓得从楼梯上跌下去,头撞在地上死了。

过了一会,女用人前来敲门。“谁啊?”玛利亚奥尔索拉问,“你怎么还在敲啊?”

女仆听到死人的声音后也吓得从楼梯上跌下去,头撞在地上死了。

佩皮诺醒来后,玛利亚奥尔索拉对他说:“这间屋子里简直无法让人睡觉,总是有人来敲门。”

“你答应过吗?”

“当然啦。”

“你都干了些什么啊!他们都以为你已经死了。”

佩皮诺开了门,看见母亲和女仆死在楼梯下。“哎呀,我真不幸。”他自言自语道,“但这件事我不能声张,免得把我老婆吓坏了。”然后,他用狮子草救活了两个女人。

玛利亚奥尔索拉生病的时候曾许过愿:她要去圣加维诺教堂朝拜。她对丈夫说:“明天我们去圣加维诺教堂还愿吧。”

他们出发了。但走了一段路以后,妻子说:“佩皮诺,我把戒指忘在窗台上了。”

“哦,算了吧,我们接着赶路吧。”

“不行,我一定要回去拿,一阵风就可能把它吹走了。”

“我去替你拿吧。别忘了,你不要到海边去,因为莫斯科维亚国王的船停在那里。”说完,他就走了。

然而,玛利亚奥尔索拉到了海边。莫斯科维亚的国王抓住了她,把她带走了。

佩皮诺带着戒指回来后,到处找玛利亚奥尔索拉,但她早已无影无踪了。于是,他跳入海中,向前游去。他看见前面有条船,就向它挥动白手帕。

“快,海里有个人!”船主说。他们把他救了上来,佩皮诺问:“你们见过莫斯科维亚国王的船吗?”

“没有,没看见过。”

“请帮个忙,把我带到莫斯科维亚王国去。”

在莫斯科维亚,他看见了穿着王后衣裳的玛利亚奥尔索拉。佩皮诺一看见她,就对她笑了笑,她却马上转过身去了。佩皮诺根本没法接近她,于是他请求给国王当仆人。他被雇用了,侍候国王和王后吃饭。当他看到桌边只有玛利亚奥尔索拉一个人时,就对她说:“喂,我的玛利亚奥尔索拉,你不认识我了吗?”

她马上板起脸,转身不理他了。这时她已想好了坑害他的阴谋。她对国王的一个侍从说:“把这些银餐具放到那个男仆的口袋里。”

银餐具不见了,王后马上下令:“搜那个男仆的身。”

他们从佩皮诺的口袋里搜出了那些餐具。“这就是偷银餐具的贼!把他扔到监狱里去,然后在我的窗前把他绞死。”

佩皮诺当时身上还有一些狮子草。当刽子手把他带向绞刑架的时候,他对忏悔神父说:“我是无辜的。他们把我绞死的时候,请您别让他们弄断我的脖子。然后,请您把我抬回您家里,把这种草擦在我的牙齿上,我就会复活的。”

就这样,在上绞刑架的时候,神父对刽子手说:“当心点,别把他的脖子弄断。”接着,他向国王请求把罪犯的尸体抬回到修道院里。刽子手在绞死他时小心不让颈骨折断,忏悔神父则让人将尸体抬到了修道院里。神父刚用狮子草一擦他的牙齿,佩皮诺就复活了。他向神父道谢后,就离开了那里。

他来到了拥有七顶王冠的国王的国家。国王的妻子刚刚去世,王宫上下都披着黑纱。

“我想进王宫里去。”佩皮诺对卫兵说。

“你以为宫里的人现在会需要你吗?”卫兵厉声说道。

“请您进去禀报一声,我要进宫。”

他坚持要进去,最后卫兵们只好让他进去了。“陛下,我想单独和去世的王后待在一起。”于是,国王下令所有的人都离开那个房间。

佩皮诺关上门,把王后从棺材里抬出来,放在床上,然后他把狮子草放到她的嘴里一擦,王后复活了。佩皮诺打开门,喊道:“陛下,看看您的妻子吧!”王宫里马上去掉了黑纱,人们一片欢腾。

从那天起,国王就一直把他带在身边。一天,国王对他说:“佩皮诺,我老了,现在你就是我们的儿子,我要把自己的七顶王冠传给你。”

佩皮诺问:“都有哪些国王要来参加七顶王冠的加冕典礼呢?”

“西班牙国王、意大利国王、法国国王、葡萄牙国王、英格兰国王、奥地利国王和莫斯科维亚国王将前来参加,他们七位国王将给七顶王冠国王加冕。”

“好吧,我接受这七顶王冠。”佩皮诺说。

请柬都已发出。莫斯科维亚国王准备起程,他的妻子玛利亚奥尔索拉还为参加这次加冕典礼特意准备了一身衣服。他们来到了七顶王冠国王的宫殿。

所有国王和王后都坐在大厅里,佩皮诺一眼就认出玛利亚奥尔索拉,但她没有认出佩皮诺。在加冕仪式结束后,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宴会结束后,戴着七顶王冠的佩皮诺说:“现在我们每人要讲一个故事。”

于是,他们一人一个,都讲了故事。当轮到佩皮诺时,他说:“现在由我来讲我的故事,但在我讲完以前,谁也不准离开这里。”他讲述了从和玛利亚奥尔索拉结婚开始到现在的全部经历。这时玛利亚奥尔索拉好似坐在炭火上一般,烦乱不安。她借口头疼想离开那里,但佩皮诺说:“谁也不准走掉。”

佩皮诺讲完以后,就问莫斯科维亚国王:“对这样的女人应怎样处置?”

“先把她绞死,再把她烧掉,最后让风把她的骨灰吹走。”莫斯科维亚国王回答说。

“那就这样吧,”佩皮诺说,“把莫斯科维亚国王的妻子抓起来!”她立即就被勒死了。

佩皮诺就在那里当七顶王冠的国王。

(努拉地区)

一百九十五 女修道院和男修道院

从前有个裁缝,他的女儿名叫贾尼娜。贾尼娜不仅是个美丽的姑娘,而且还读过书。因为她长得很漂亮,一个名叫贾尼的小伙子就老是缠着她。贾尼娜不知怎样才能避开他。后来,有一天,她对自己的女友说:“我们一起开办一所修道院好吗?”

“行,我们干吧。”女伴们回答。

这些姑娘中有国王的女儿,骑士和贵族们的女儿。她们十二个人把她们的想法分别告诉了她们的父亲。“我们准备开办一所修道院。”

“什么!就凭你们这几个人就想办修道院?”

然而,她们决心已定,于是就选了一个离城市很远的地方办起了女修道院。十二个姑娘带足了食物,都在修道院里住下来。贾尼娜被推选为院长。

可是,贾尼一直爱着贾尼娜,他对自己的朋友们说:“我有好些日子没见到贾尼娜了,她会在哪里呢?”

“你还要问我们?”

“既然我的爱人已不见了,我就要去当修道士了。喂,我们为什么不一起办一所修道院呢?”

于是,他们办起了一所男修道院。

一天晚上,女修道院的食物吃光了。院长贾尼娜负责供应食物。她站在阳台上向四下里望去,发现远处有光亮,于是她就朝着那个地方走去,想去弄点吃的回来。她来到一所房子面前,走进去,发现屋里一个人也没有。餐桌上却摆着十二只玻璃杯,十二把汤匙,十二张餐巾,十二只大盘子里盛着下好的通心粉。贾尼娜把十二盘通心粉放进篮子,回到了女修道院。她摇响了吃饭铃,修女们都围了过来,贾尼娜给她们每人一盘,大家就吃起来。

贾尼娜去的那所房子恰好是男修道院。修道士们回来后,发现桌上一干二净,院长贾尼说:“是谁偷走了我们的晚饭?明天晚上得留人看守。”

第二天晚上,他们留下一个人负责看守,并告诉他:“你一吹口哨,我们就会马上赶来。小心别睡着了。”可是,不多一会,这个修道士便像只睡鼠一样打起鼾来。

女修道院院长又来了。她见餐桌上摆着十二盘通心粉,朝四周望了望,看见了那个正在酣睡的修道士。她轻轻地把通心粉放进篮子里,然后,她拿起锅,把锅底上的油污涂在了那个正在沉睡的修道士脸上。

她回到修道院,摇响了开饭铃,修女们吃起通心粉来。

当男修道院院长贾尼看见那个黑脸修道士,说:“看你这个看守多棒啊!”

第二天晚上,他让另一个修道士负责看守。但这个修道士和前面的一个一样,也睡着了,醒来时也发现自己长着一张黑脸。就这样,虽然每天都有修道士轮流看守,可是一连十一个晚上,都发生了同样的事情。直到最后,轮到院长贾尼亲自留下来看守了。

贾尼假装睡着,但一直保持着清醒。贾尼娜把通心粉装进篮子里以后,拿着锅走过来,正准备往他脸上抹黑。这时,他站了起来,喊道:“站住!这一回你休想得逞!”

“哎哟!”贾尼娜说,“求求你!别伤害我!”

“我不会伤害你,但你必须把那十一个修女都给我带来。”

“可以,但有个条件:你们不能伤害她们一根毫毛。”

“我保证。”

于是,女院长挎着装着通心粉的篮子回修道院去了。吃过晚饭后,她说:“姐妹们,请听我说,我们必须到男修道院去。”

“他们会怎样对待我们呢?”

“他们保证不伤害我们。”

修女们就到男修道院去了。

“我们要专门有一个房间,可以从里面关门的。”

院长贾尼腾出一个房间,里面有十二张床,修女们便去就寝。

其他的修道士回来后,发现桌上干干净净,什么吃的东西也没有。“怎么!连我们的院长亲自看守,我们的晚饭还是被偷走了!”

“静一静!”院长说,“我们已经抓到了偷东西的小偷。”

“真的吗?”

“是真的。而且和她一起的还有另外十一个人,她们必须给我们做通心粉。”他过去敲了敲修女们的门,说:“快起来!你们得给我们做通心粉吃。”

女院长说:“没有音乐伴奏,我的修女们就不能干活。”

尽管修道士们饿得半死,他们还是拿起小号和小提琴,吹奏起来。可是,女院长贾尼娜和修女们不但没有给修道士们准备晚饭,反而把被褥从窗口扔了出去,然后,将被单接在一起,一个一个地顺着被单从窗口滑下去,跳在被褥上。她们急匆匆地跑回女修道院,把门锁上了。

这时,修道士们还在演奏音乐,一个个都饿得要死。“通心粉做得怎么样了呢?”他们问,“还没煮好么?”修道士们去敲了敲修女们住的房间门,但没有回答。他们破门而入,发现屋里空空如也,床上的被褥也都没有了。“咳,我们上当啦!好吧,我们想个办法来报复她们。”

修道士们做了一只大木桶,把院长贾尼藏在里面。他们来到女修道院附近,藏了起来。到了晚上,一个修道士将木桶滚到女修道院门口,敲了敲门,对出来的修女说:“请帮我们把这只木桶保存一夜好吗?”他把木桶滚到院子里,就走了。

但是,女院长识破了这里面的诡计。“我们要倒楣了!”她自言自语道。吃晚饭的时候,她说:“姐妹们,说不准这里会有什么事情发生。请大家不要害怕。”果然,就在她们吃饭时,男修道院院长已从木桶里爬了出来,并且在敲餐厅的门。

“谁啊?”

“开门。”

修女们打开门,男修道院院长贾尼走了进来。

“晚上好,请坐吧!”男修道院院长坐下来同修女们一起吃起饭来,边吃还边同她们聊天。晚饭快结束时,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只圣酒瓶,说:“姐妹们,喝一口吧。”

修女们都喝了,但女院长喝的时候,她把圣酒瓶里的水都倒在了衣服上。所有的修女都睡了过去,只有贾尼娜醒着,但她也假装睡着了。贾尼见修女们都睡得很香,便用一根绳子拴住每个修女的腰,想把她们从窗口放下去。当他走到窗口喊其他的修道士时,贾尼娜悄悄地走到他身后,一把抓住他的脚脖子,把他头朝下扔了出去。

接着,她又叫醒了同伴:“快,我们得离开这里了!我们要写信给我们的父亲,叫他们来接我们。我们当修女当够了!”

于是,她们各自回家了。修道士们也都离开了修道院,各自回家了。

贾尼又重新爱上了贾尼娜。他头上缠着绷带,来向贾尼娜求婚。贾尼娜终于同意了。不过,在结婚前,贾尼娜做了一个和自己身材一模一样的糖娃娃。

新婚之夜,她对丈夫说:“你进屋后,把蜡烛熄灭,我在修道院里养成了摸黑的习惯。”

新婚之夜,贾尼娜走进卧室,把糖娃娃放在床上,自己却藏在床底下。她用一根绳子来操纵糖娃娃。她的丈夫手里拿着一把剑,走进卧室。“喂,贾尼娜,”他喊道,“你还记得你是怎样对待我的吗?你还记得你偷吃我们晚餐的事情吗?”

糖娃娃点点头。

“你把我扔出窗外,撞破了我的头,你还记得吗?”

糖娃娃点点头,说:“是的,我记得。”

“你还敢厚着脸皮答应呢?”

他举起剑,向糖娃娃的心脏扎去。

“贾尼娜,我已经把你杀了,现在我还要喝你的血!”说着,他用舌头舔了舔宝剑。“贾尼娜,你活着的时候是那么的可爱,死了之后还是那样的甜美!”说罢,他用剑对准了自己,就要自杀。就在这时,贾尼娜从床底下跳了出来:“住手!别自杀,我还活着!”

他们拥抱在一起。从那时起,他们成了一对幸福的夫妻。

(努拉地区)

一百九十六 羊齿草的效力

在加卢拉,最骄傲的年轻人是一个强盗,他从来没有让警察抓到过。一天晚上,晚会散后,整个乡村似乎都睡着了,这个强盗肩上扛着枪,穿过一片田野。在那里,有一座孤零零的教堂。突然间,从矮树丛里跑出一只野猪来,朝着教堂跑去。年轻人瞄准野猪,朝它开枪,把它打死了。

他面前的这条路正通向教堂。强盗走到教堂大门近前,听见里面欢歌笑语。他停住脚步,听了听,心想:“有了这只野猪,又有那么多欢乐的人,可以举行一次不错的小型聚会了。我可以明天一大早再上路。”于是,他就拖着野猪走进了教堂。“我为这次欢乐的聚会准备了一头野猪。”他高声叫道。教堂里的男男女女都哈哈大笑起来,然后他们就手挽手围成圈跳起舞来。强盗正要和他们拉起手来时,突然注意到这些人都没有眼珠,原来这不是活人的舞会,而是死人的。

死人们一直在起劲地跳着,他们想让这个年轻人跳到圈子中央去。一个女鬼从他身边走过,对他说:“如果你跟我来,我就告诉你哪里长着羊齿草的三朵花!”小伙子很想跟她走,因为他早就听说过,找到羊齿草的三朵花,人被枪打中时就不会死。这时,一个男鬼离开人群,向他走来。强盗认出他来,这正是他已死去的教父。

“听着,教子,”死去的教父说,“谁要是钻到这个死人圈子里来,就再也不能出去了。假如现在你不设法逃走,明天你就会成为这里的死人。生前我是你的保护人,现在我还要把你从死人堆里救出来。来,跟我们一起跳舞吧,但跳到一半时,你要唱这首歌:

你们唱吧,跳吧,

这是你们欢乐的时刻!

到了我们欢乐的时候,

我们就会唱歌跳舞。”

强盗立刻赶上那个曾经答应告诉他长羊齿草的地方的女鬼,她告诉他:“谁要想得到这三朵花,就得在八月的第一天到那条河的拐弯处,那里的公鸡从来不打鸣。三朵花将在半夜里开放。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你都不要害怕,要把花摘下来。”

“我一定能采到花,”强盗说,“有了这三朵花,人就不会被枪弹打死了。”

这个女鬼笑了:“你不会摘到的!你已钻进了死人堆里,就要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啦。”说罢,女鬼拉着他的手,跳起舞来。

这时,强盗觉得是唱教父教他的那首歌的时候了,于是他就唱了起来:

“你们唱吧,跳吧,

这是你们欢乐的时刻!

到了我们欢乐的时候,

我们就会唱歌跳舞。”

那些死人一听到这首歌,就都趴在地上捶胸顿足地哭了起来。强盗迅速冲出教堂,跳上马逃走了。那些死人在后面紧紧地追赶,可是再也追不上了。

八月一日,强盗来到了那条河。这天晚上,本来天气很好,可是半夜里,突然下起了大暴雨,冰雹从天而降,空中电闪雷鸣,还有一道道的火舌。强盗沉着地守在那里,等待着羊齿花开放。在闪电中,第一朵羊齿花开了,他把花采了下来。

接着,他听到无数野兽奔跑的声音。一群又一群的野猪、野鹿、野牛和其他各种各样的野兽,在狂风暴雨中发了疯似的向小伙子冲了过来。但他毫无畏惧地站在原地,等待着羊齿花的开放。这时一条毒蛇从他的身后爬了过来,绕住他的脚脖子,然后顺着他的腿慢慢地往上爬,最后爬到了他的脖子上,绕了起来。小伙子觉得快要被憋死了,但是他一动不动。毒蛇望了望他的眼睛,发出刺耳的咝咝声,转眼不见了。强盗这时看见第二朵花开了,就摘了下来。

强盗感到很满意,他想他就要使人类不再会被枪弹打死了,所以他充满了信心,等待着第三朵花的开放。突然间,寂静中传来了马蹄的嗒嗒声和子弹的呼啸声。年轻人一开始还很镇定。可是,一队宪兵出现在山坡上,正用枪对着他。强盗想:“宪兵已经发现了我,可是第三朵花还没开,到时候,我仍会被枪弹打死。”于是,他撒腿就跑,一边跑一边还向宪兵那边瞄准,开了一枪。

刹那间,宪兵和马匹都消失了,羊齿花也不见了。第三朵花再也没有开过。不能坚持到底的人活该倒楣,子弹由于这个缘故依然可以把人打死。

(加卢拉地区)

一百九十七 圣安东尼奥把火种带给人类

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根本没有火。人们感到非常寒冷,再也忍受不下去了,就到沙漠里去找圣安东尼奥,求他帮助。圣安东尼奥同情人们,决定到地狱里去取些火来给人们,因为火只在地狱里才有。圣安东尼奥在成为圣人之前,是个牧猪人。在他放的一群猪中,有一只小猪一直不愿离开他,直到现在,还一直跟着他。于是圣安东尼奥手里拿着棍棒,带着小猪,来到地狱门前。他敲着门说:“请给我开开门,我感到冷,想进来暖和暖和。”

看门的魔鬼马上认出,这个人不是罪人,而是个圣人,便道:“不行,不行,我们认得你,你不能进来!”

“让我进去吧,我冷极了。”圣安东尼奥恳求道,他的小猪也在拱门。

“可以让小猪进来,但你不行。”魔鬼们说完后,把门打开了一条缝,刚好让小猪钻进来。但圣安东尼奥的小猪一进到地狱里,就四处乱窜,到处乱拱,把里面搅得乱七八糟的。魔鬼们在小猪后面紧追,捡起被它弄得到处都是的木柴,收拾起地上的碎木块,扶起被它撞倒的三叉戟,把叉子和刑具都放回原处。他们再也忍受不了了,但是他们既追不上小猪,也无法将它赶出去。

最后,他们只好来找站在门口的圣人,说:“你那头可恶的猪把我们这里给搅得一团糟!你快进来把它拖出去。”

圣安东尼奥走进地狱,用他的棍棒拍了拍小猪,它立刻就安静下来。

“既然我已经来了,”圣安东尼奥说,“我还是在这里坐一会,暖和暖和再说吧!”他坐在一袋木屑上,伸出手去烤火。

时不时地就有一个魔鬼从他面前跑过,去向卢齐费罗汇报,说他已经引诱世上的某某人犯了罪。每一次,圣安东尼奥便用他的棍棒在魔鬼的背上敲一下。

“放下你的棍子!我们可不喜欢开这样的玩笑。”魔鬼们说。

圣安东尼奥把棍棒一头斜靠在身上,另一头着地。一个魔鬼边跑边叫道:“魔王!又把一个灵魂弄到手啦。”话音未落,魔鬼就被他的棍棒绊倒了,摔了个大马趴。

“够了!你那棍子害得我们够苦的了,”魔鬼们说,“现在我们不得不把它烧掉。”他们一把夺过棍棒,把它的一头塞进火里。

就在这时,那头小猪又开始在地狱里乱窜起来,弄得里面尘土飞扬,还把地狱里的钩子、火把拱得东倒西歪的。“如果你们想让我叫它安静下来,你们就得把棍棒还给我。”圣安东尼奥说。

棍棒是用茴香木做的,这种木头里有一种海绵状的物质。因此,如果有一个火星钻进去,就会在里面继续悄悄地燃烧,从外面是看不出来的。因此,魔鬼们没有察觉到圣安东尼奥已在棍棒里藏了火种。圣安东尼奥劝诫了魔鬼几句,便拿了棍棒,带着小猪离开了地狱。魔鬼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圣安东尼奥刚一回到人间,就举起棍棒,把有火的一头朝外,挥动起来。火星四射,就好像向人类赐福一样。他唱道:

“火啊,火,

散布到各个地方,

散布到整个世界,

令人快乐的火!”

从那时起,大地上便有了火,人们感到非常高兴。而圣安东尼奥却返回沙漠,继续沉思去了。

(洛古多罗地区)

一百九十八 三月和牧羊人

从前,有个牧羊人,他放的羊比海滩上的沙子还多。虽然他有这么一大群羊,但他总是提心吊胆的,生怕死掉一只。冬季很漫长,牧羊人所做的就是乞求各个月:“十二月啊,您发发慈悲吧!一月啊,您可不要把我的羊冻死!二月啊,您的大恩大德我永远不忘!”

这几个月都停下来听牧羊人的乞求。牧羊人的乞求就像所有的表示敬意的行为一样,令他们感动,他们便满足了他。整个冬天既没有刮风下雨,也没有下冰雹,更没有流行任何疾病,羊群在整个冬天里继续吃草,甚至连一次感冒也没得过。

接着到了三月。三月的脾气很坏,不过一切过得都还算顺利。到了三月的最后一天,牧羊人不再担心害怕了,因为眼看就是四月了,春天就要来了。牧羊人觉得他的羊安全了,就收回了原先那种恳求的语调,换上一副嘲弄的嘴脸,自吹自擂起来:“三月啊三月,你自以为是羊群的大害,可是现在谁还怕你呢!我才不怕你呢!春天到了,你不能把我怎么样啦!你赶紧从这里滚开吧!去你该去的地方。”

听到这个忘恩负义的牧羊人竟敢如此说话,三月气得就好像鼻子上跳上了苍蝇。它气鼓鼓地跑到它兄弟四月那里,说:

“噢,四月,我的兄弟,

请你借三天给我,

我要惩罚那个牧羊人,

让他感到后悔。”

四月很热爱自己的兄弟三月,就借了三天给它。三月立刻到各处召来了狂风暴雨,还召来了瘟疫,把这些全都散布到羊群中。第一天,公羊和绵羊都生病死了,牧羊人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第二天,羊羔也都病死了。第三天,一只活的羊也没有了。牧羊人只剩下自己的一双眼睛,好哀哭自己的命运。

(科西嘉地区)

一百九十九 乔万·巴伦托

从前在一个小镇上,有个修鞋匠,他家中一贫如洗,靠修鞋糊口。他名叫乔万·巴伦托,身材矮小,可是很聪明。一天,他在补鞋子时,锥子不小心刺破了手指,他大叫起来:“哎哟,疼死我啦!”邻居们听到他的叫声,但没人去理会他,因为他们对他的事情漠不关心。可是,镇上所有的苍蝇都听到了,它们飞到皮匠那里,好奇地想看看究竟出了什么事。有一只苍蝇落在他手上,吮吸着从伤口流出来的血,其他的苍蝇看到一盘盛好的面条,就都朝那上面飞了过去。

“你们这些苍蝇想干什么?”乔万尼大声说,“去,快从我家里滚出去!”他抓起一张牛皮,想把苍蝇轰走,可是苍蝇正叮得起劲,固执得怎么也不肯飞走。于是,乔万·巴伦托就攥起拳头,拼命向苍蝇打去。这下,简直就像一场大屠杀,打得苍蝇纷纷落地。他数了数,被打死的有一千只,被打伤的有五百只!他自言自语地说:“谁的拳头也没有这么厉害!人们都把我看得一无是处,现在我要出人头地了!”

他捡起一根小木棍,蘸着墨水,在一块布上用大字写道:我是乔万·巴伦托,杀死一千,打伤五百!然后他把这条布系在自己的帽子上。

镇上的人看到他帽子上的字,都笑起来,问道:“乔万·巴伦托,你杀死了多少?”

“我杀死一千,打伤五百!”

这一下,乔万·巴伦托的名字在人们中间传开了。不到一年,乔万·巴伦托就成为远近闻名的人物,人人都知道他是这个王国里最勇敢的武士之一。

这时,修鞋匠丢下他的针线、锥子、胶水、刀子和凳子,去周游世界,寻找机遇去了。他骑着一匹又老又瘦的驴子,既没带行李,也没带钱,开始了他的旅行。他走了三天以后,穿过了一片森林,来到一家旅店前。快走近时,他便喊道:“杀死一千、打伤五百的乔万·巴伦托来啦!”

当时,旅店里住着许多强盗。他们一听到这位如此著名的英雄的名字就吓得慌乱不堪,一窝蜂似的从窗户、门口挤出去,四下逃命去了。他们丢下了闪闪发光的武器、骏马,连桌上的饭菜也没来得及吃。乔万尼不慌不忙地从驴背上下来,径直走到饭桌边坐下来。店主迎上前来,说:“著名的武士,您请吃吧。我对您是感恩不尽啊!您刚一露面,那伙强盗就吓得落荒而逃,免了我一场灾难啊!”

“这算不了什么。”乔万·巴伦托只顾埋头吃饭,眼睛一刻也不离开盘子。

酒足饭饱以后,他挑选了一匹最强壮的骏马,也就是强盗头子的那匹,他跨上马,对店主说:“您什么时候需要帮忙,只管告诉我。只要我乔万·巴伦托还活着,谁也不敢来欺负您。”说完,他一刺马,扬长而去。店主和伙计们行礼为他送行。

乔万尼以前从来没有骑过马。他两膝夹紧,每走一步,就感到好像要被摔下来一般。他心想:啊,我的锥子啊!我的针线啊!我怎么会舍得抛弃你们呢?可是他继续往前走,不久就学会了骑马。他无论走到那里,都受到热情款待。

乔万·巴伦托来到了巨人国。这些巨人像栗子树一样粗壮,像杨树一样高大。见到乔万·巴伦托时,他们张开像火炉一般的大口,咂着嘴,好像要把他生吞下去。乔万·巴伦托像棵灯芯草一样直发抖。

“啊!你就是那个杀死一千、打伤五百的乔万·巴伦托吧?”巨人头目高声叫道,“你想和我比试一下吗?来吧,过河来吧。”

乔万尼回答说:“您最好还是放我过去。俗话说:‘辣椒虽小,也能让人感觉到!’要是我一拔出剑来,你们就倒楣了。”

巨人们商量了一下,然后用温和的口气说:“好吧,我们放你过来,但是你得先让我们看一看你有多大力气。看见那边有一座大山了吗?如果你能把它推过来,给我们当磨盘用,我们就是你的奴仆,你是我们的国王。”

乔万·巴伦托把双手卷成筒状,放在嘴边,高声喊道:“喂,让开!住在山谷里的居民,你们快逃命去吧!著名的乔万·巴伦托要把那块巨石掀下来,会砸死很多人的。你们都快逃命去吧!”

住在山谷里的那些人家四散逃窜。最后,那些巨人也害怕了,一个接一个地逃走了。他们一边逃一边喊:“杀死一千、打伤五百的乔万·巴伦托来啦!大家小心啊!”

乔万尼一看那些巨人全逃得无影无踪了,就催马过了河,平安地过了巨人国。他的名气一天比一天大,人还未到,名已先到了。

他继续向前走,碰到两支军队对阵。一位国王骑在马上,垂头丧气的,周围是他的将军们。他们士气低落,因为如果国王在这次战斗中失败,他不仅得让出王位,还要被处死。他一看见乔万·巴伦托,就感到充满了希望。

国王对他说:“大名鼎鼎的乔万·巴伦托,简直是上天派您来率领我们取得胜利的!您来指挥我的部队吧。”

乔万尼觉得是该说实话的时候了。他说:“陛下,我没有您想像中的那么神奇,我只不过是一个穷鞋匠,只会握锥子,拿针线……”

“好啦,好啦。这些话留到以后再说吧。”国王打断他的话,“现在时间紧迫,您就是我们的将军。这是我的战马,已经鞴了鞍,这里是我的盔甲和我的剑。”

尽管乔万尼一推再推,可是他们硬是给他穿上了铠甲,把他扶上了战马。国王的马嘶叫着一跃而出。看到将军率先冲向敌人阵地,全体骑兵也紧跟着冲了过去,勇猛地投入战斗,几下便把敌人给消灭了。

战斗胜利了,战士们狂欢起来,可他们的将军不见了。他们四处寻找,结果,在十几里以外的地方找到了他。原来,他冲过了敌人阵地后,还一直向前奔驰呢。骑兵们簇拥着他回到了国王身边。

国王向他鞠躬致谢。乔万尼对国王说:“要是刚才你们能跟得上我,我们现在就已经征服了三个王国,得到三顶王冠了。不过没关系,反正已经胜利了,就该心满意足了。好啦,再见吧。”

“怎么?您现在就要走吗?我本想把女儿嫁给您呢。”国王说。

可是说什么乔万尼也不肯留下,而且拒绝了任何馈赠,继续周游世界去了。

他走啊走,来到了亚马孙人的王国。亚马孙人都是著名的女战士。她们有自己的国家,由一位女王统治着,她们不允许任何男人进入她们的国家。谁要是不幸落到她们的手里,就要被剁碎了喂野兽,还要用他的皮来做鼓。亚马孙女王是一个冷酷的女人,她平时从来不笑,甚至连微笑都没有。

乔万·巴伦托不小心走进了亚马孙人的国土,被她们捉住,扣上锁链,带到了女王面前。亚马孙人的院子里有许多马,所以到处都是苍蝇。马摇摆着尾巴赶苍蝇,亚马孙人用扇子赶苍蝇,可是乔万尼被锁链锁着,一动也不能动,他浑身上下叮满了苍蝇。

“你就要被处死了,”女王说,“这是我们的法律。你为什么要进入我们的领地呢?”

乔万尼耷拉着脑袋,自言自语道:“唉,我的锥子,我的针线,我的凳子啊!我要是和你们在一起就不会落到现在这个地步了。”

“听着,”女王说,“我不想像杀狗一样杀死一个可怜的小伙子。你真的杀死过一千、打伤过五百吗?跟我说实话,我就不杀你。”

“陛下,只一击。”

“你是怎么做的呢?”

“解开我的锁链,我就给你们表演一下。”

女王下令给他解开锁链。亚马孙人都骑在马上,围在乔万尼四周,目不转睛地盯着他。除了马尾巴和扇子的声音和苍蝇的嗡嗡声外,周围一片寂静。

“我就是这样打的。”乔万尼说着,挥动拳头,朝空中的苍蝇打去,把它们都打死了。他说:“请您数一数吧。”

“啊?原来是苍蝇呀!噢!噢!噢!”所有的亚马孙人都笑了起来。她们在马背上笑得前仰后合的。笑得最厉害的是女王:“哈哈哈哈!我的天哪!哎哟,我从来都没这样笑过……乔万·巴伦托,你是第一个使我笑的人!你打苍蝇的技术这样高明,简直就是上天派你到我们这里来的。你就留下吧,做我的丈夫。”

于是,他们就举行了婚礼,举国上下一片欢腾。穷鞋匠成了亚马孙人的国王。

大故事、小故事,

说你的故事吧,

我的已经讲完了。

(科西嘉地区)

二百 跳到我的袋子里来

很久很久以前,在贫瘠突兀的尼奥洛山中住着一位父亲,他有十二个儿子。当时,饥荒正在蔓延,父亲说:“孩子们,我再也没有面包给你们吃了。你们到外边去闯一闯吧,外边的情况一定会比家里强。”

十一个大孩子收拾好行李准备出发,可是最小的孩子是个跛子,他哭了起来:“像我这样的一个跛子怎么能到外面去呢?”

“孩子,”父亲说,“不要哭。跟你的十一个哥哥一起去吧,他们有吃的,就会有你吃的。”

这样,十二个孩子都保证不分开,然后就出发了。他们整整走了一天,又走了一天,那个跛腿的孩子总是落在后面。第三天,老大说:“我们的小弟弟弗朗切斯科总是落在后面,真是个累赘!我们半路上甩下他算了。这样做对他也有好处,因为会有好心肠的人可怜他的。”

于是,他们不再停下来等他了,而是一直赶路。他们一路乞讨,来到了博尼法丘。

在博尼法丘,他们看见一条船停在码头上。“我们坐船去撒丁岛怎么样?”老大说,“那里的情况可能会比这里好一些。”

兄弟们上了船,扬帆起航了。当他们的船行至海峡中央时,遇到了大风暴,船触了礁,被撞得粉碎,这十一个兄弟也全都被淹死了。

这时,跛腿的弗朗切斯科找不到自己的哥哥们了,他累得要死又心急如焚,哭累了便倒在路边睡着了。当地的仙女早已在树顶上把这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的。弗朗切斯科一睡着,她就从树上下来,采了一些特殊的药草,制成了药膏,敷在他那条跛腿上。他的腿就被治愈了。接着,她又装扮成一位贫穷的老婆婆,坐在一捆木柴上,等着弗朗切斯科醒来。

弗朗切斯科醒了,他打起精神,准备一瘸一拐地继续赶路。这时,他突然感到自己不再是个瘸子,而是能和正常人一样走路了。他看到一位老婆婆坐在那里,便问:“夫人,您有没有在这里见到过一位医生?”

“一位医生?你找他做什么?”

“我要感谢他。在我睡觉的时候,必定有位医术高明的医生经过这里,把我的腿给医好了。”

“我就是给你医好瘸腿的人,”那位老婆婆说,“因为我熟悉各种药草的特性,包括医好你的瘸腿的那种药草。”

弗朗切斯科非常高兴,伸开双臂搂住了老婆婆的脖子,亲了又亲。“老婆婆,我要怎样感谢您才好呢?好吧,让我来给您背这捆柴吧。”

他俯下身去背那捆柴,可是当他抬起头来的时候,站在他面前的却是一位美丽的少女。她浑身上下佩戴着闪闪发亮的珠宝,金色的长发垂到腰间;身上穿着一件深蓝色的丝绸衣服,绣着金边,两颗闪亮的星形宝石镶在她的长统靴上。弗朗切斯科惊得目瞪口呆,跪在仙女的脚边。

“起来吧,”她说,“我很了解你,你是不会忘恩负义的。我要帮助你。你只要说出两个愿望,我马上就会满足你。告诉你,我是克雷诺湖众仙女的女王。”

弗朗切斯科想了一下,说:“我渴望一只这样的袋子,任何东西,只要我命令,就会进到袋子里。”

“你就会有这样一只袋子。好,再说你的另一个愿望。”

“我想要这样一根棍子,我命令它做什么,它就会做什么。”

“你就会有这样一根棍子。”说完,仙女就消失了。在弗朗切斯科的脚边,已经放着一个袋子和一根棍子了。

弗朗切斯科满心欢喜,决定试一试。他有些饿了,就说:“我要一只烤山鸡!”呼!一只烤山鸡飞进了袋子里。“再来一块面包!”呼!一块面包飞进了袋子里。“再来一瓶酒!”呼!又来了一瓶酒。弗朗切斯科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接着,他又上路了,但不再瘸腿。第二天,他来到了马里亚纳市,科西嘉岛和欧洲大陆的著名赌徒都在这里聚赌。弗朗切斯科此时身无分文,于是他下令道:“十万斯古多到我的袋子里来。”袋子里便装满了钱。一下子,消息不胫而走,说腰缠万贯的圣弗朗切斯科王子已经来到本市。

要知道,当时魔鬼也特别喜爱马里亚纳市。他变成一位年轻人,在牌桌上击败了所有的人。当赌徒们输得一个钱都没有了,他就购买他们的灵魂。听说一个名叫圣弗朗切斯科王子的外国富翁来到本市,乔装打扮的魔鬼便赶紧来会见这位王子。“高贵的王子殿下,恕我斗胆前来拜访。不过您作为赌徒,闻名遐迩,因此我不能不前来拜见。”

“您把我弄糊涂了。”弗朗切斯科说,“实不相瞒,我对赌博一窍不通,而且我也没有打过牌。但我还是很高兴和你打牌,因为我可以学习打牌的技术。如果有您这样的名师指导,我一定会进步很快的。”

魔鬼对这次拜访十分满意,但是当他起身告辞时,他一伸腿不小心露出了自己的爪子。“啊,天哪!”弗朗切斯科心想,“魔鬼撒旦亲自登门拜访。好吧,碰见我算他倒楣。”魔鬼离开后,他又让袋子给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饭,美美地吃了一顿。

第二天,弗朗切斯科来到了赌场。赌场里一片混乱,人们都挤在一起。他挤进人群,看到地上躺着一具年轻人的尸体,胸前沾满了鲜血。“他是个赌徒,”有人解释说,“他已输光了所有的钱。刚才,他将一把匕首刺进了自己的胸膛,自杀了。”

赌徒们都很悲伤,但弗朗切斯科注意到,人群中只有一个人在暗自发笑,那人就是曾经拜访过自己的魔鬼。

“快啊!”魔鬼说,“把这个倒楣的家伙抬出去,我们继续玩。”赌徒们又都拿起各自的牌,赌了起来。

弗朗切斯科连怎么拿牌都不会,结果把这一天带去的钱全输光了。第二天,他已对如何打牌略知一二,可是输的比第一天更多。第三天,他已经成为赌场高手,但他又输了大量的钱。大家都认定他这回要破产了。其实,对他来说,输多少钱根本无所谓,因为他可以向袋子下命令,在袋子里拿到所需要的钱。

他输了很多的钱,魔鬼心里想:他一开始可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现在他所剩无几了。于是,魔鬼对他说:“尊贵的王子殿下,我对您的不幸深表同情。但我也有个好消息要告诉您:如果您照我说的去做,您就可以挽回一半的损失。”

“什么办法?”

魔鬼朝四下里望了望,悄声说:“把灵魂卖给我。”

“啊?什么!”弗朗切斯科叫了起来,“撒旦,这就是你给我出的主意?好啊,跳到我的袋子里来!”

魔鬼满脸堆笑,准备溜之大吉,可是逃已经来不及了,他一个倒栽葱飞入了敞着大口的袋子里。弗朗切斯科连忙收紧袋口,然后对棍子说:“现在你就尽力揍他吧!”

木棍像雨点般落在魔鬼身上,魔鬼在里面疼得又哭又叫。“放我出去!快住手,否则就会把我打死啦!”

“是吗?你真的会死吗?难道你认为打死你会有什么损失吗?”棍子仍然不断地打在他身上。

一气打了三个小时后,弗朗切斯科说:“好吧,今天先打这些吧。”

“你要什么条件才肯放我出去呢?”魔王以微弱的声音问道。

“你听好了,你要想得到自由,就得立刻让那些在赌场里被你杀害的人复活!”

“我向您保证。”魔王回答。

“那么,出来吧。但你要记住,只要我愿意,我随时都可以抓到你。”

魔王不敢食言。他一钻入地下,那一伙年轻人就立刻复活了。他们脸色苍白,但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朋友们,”弗朗切斯科对他们说,“你们因赌博而破了产,只好自杀。这一次我能使你们复活,但下一次我就不能保证了。你们得向我保证,今后不再赌博了好吗?”

“好好,我们保证。”

“很好,给你们每人一千斯古多,离开这里吧。今后要通过劳动来生活。”

这些复活了的年轻人欣喜若狂地离开了。由于他们以前所犯错误,拖累了家庭,使得父母双亡,所以有人是回家奔丧的,有的人则是到外面闯荡去了。

弗朗切斯科因思念自己的父亲,于是决定回家去看一看。然而半路上,他碰到了一位悲痛欲绝的年轻人。

“喂,你怎么了,年轻人?你是在这里卖鬼脸的吗?”弗朗切斯科问他,“你怎么卖?鬼脸多少钱一打?”

“先生,我可没心思开玩笑。”年轻人说。

“出了什么事?”

“我父亲是个伐木工,他是我们全家的唯一的支柱。今天早上,他从栗子树上摔下来,跌断了一只胳膊。我跑到城里去请医生,可是他嫌我们家穷,不肯来看病。”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好啦,你放心吧,这件事包在我身上。”

“您是位医生吗?”

“不,但我可以让医生来。他叫什么名字?”

“潘克拉丘医生。”

“好,潘克拉丘医生,跳到我的袋子里来!”

一位带着全部医疗器械的医生一头扎进了袋子里。

“棍子,给我使劲地打。”棍子挥舞起来。

“饶命啊!饶命啊!”

“去免费给那个伐木工医好胳膊,你答应不答应?”

“我什么都答应。”

“那好,你从袋子里出来吧。”于是,医生赶紧跑到了伐木工的床边。

弗朗切斯科继续赶路,几天后就回到了家乡。这时,村里正遭受着空前严重的饥荒。弗朗切斯科搭了个临时的小旅店,他经常不断地发出命令:“烤鸡到我的袋子里来。酒到我的袋子里来。”这样,人们就可以到那里去吃个饱,还不用付钱。

在饥荒期间,旅店一直这样救济人们。情况好转后,他的旅店就停办了,以免人们养成懒惰的习惯。

可是,你们认为弗朗切斯科现在快乐吗?当然不是。他的十一个哥哥一直杳无音信,这使得他很悲伤。很久很久以来,他已忘记了他们以前的过错:他们抛弃了他这个可怜的小跛子。此时,他尝试着说:“乔万尼哥哥,跳到我的袋子里来!”

袋子里有什么东西动了一下。弗朗切斯科打开一看,是一堆尸骨。

“保罗哥哥,跳到我的袋子里来!”

又是一堆尸骨。

“彼埃特罗哥哥,跳到我的袋子里来!”弗朗切斯科一个个地叫着哥哥们的名字,一直叫到第十一个。但是,每次袋子里都是一小堆尸骨,而且都已腐烂了。毫无疑问,哥哥们一起死了。

弗朗切斯科很难过。他的父亲也已去世了,留下他孤零零的一个人。后来,弗朗切斯科也变成老人了。

他临死前的最后一个愿望是再见一见那位使他一生幸福的克雷诺湖仙女。因此,他就来到了第一次遇见仙女的那个地方。他等啊等,可是仙女没有出现。“善良的仙女啊,您在哪里啊?请您出来吧!我想在死之前再见您一面啊。”

夜幕降临了,仙女仍然没有出现。相反,死神却从这条路经过。她一手举着黑旗,一手拿着一柄镰刀,走近弗朗切斯科,说:“喂,老头,你对人生还没有感到厌倦吗?难道你还没有历尽人世间的沧桑吗?你和所有人一样,到了这时候就得跟我走。”

“啊,死神!”老弗朗切斯科说,“的确,我已经历了人世间的一切,对一切都满足了。但是,在跟你走之前,我必须先向一个人告别。请允许我多活一天吧。”

“如果你不想像异教徒那样死去的话,就快做临死前的祷告吧。快跟我走。”

“我求求你,请等到黎明鸡叫的时候好吗?”

“不行。”

“那么,再等一个小时行吗?”

“多一分钟也不行。”

“好吧,既然你这样残忍,跳到我的袋子里来!”

死神发抖了,她浑身的骨头都在格格作响,但她毫无办法,只好乖乖跳进袋子里。就在此刻,仙女降临了。她跟第一次出现时一样年轻貌美,光彩四射。“仙女,”弗朗切斯科说,“谢谢您!”然后,他对死神说:“从袋子里出来,等着我。”

仙女说:“弗朗切斯科,你从来没有滥用过我给你的魔力。你的袋子和棒子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如果你告诉我你喜欢什么,我可以赏赐给你。”

“我没有什么愿望了。”

“你愿意当首领吗?”

“不。”

“你愿意当国王吗?”

“我没有别的愿望了。”

“你已年老,你喜欢再变成健康的年轻人吗?”

“我已经见到了您,死也心满意足了。”

“别了,弗朗切斯科。但是,把袋子和棍子烧掉。”说完,仙女就消失了。

诚实的弗朗切斯科点起一堆大火,暖和了一下冻僵的手脚,然后把袋子和棍子丢进火里烧掉,以免有人用它们来干坏事。

死神藏在灌木丛后面。“喔喔喔!喔喔喔!”雄鸡开始报晓了。弗朗切斯科没有听见,因为他年老耳聋了。

“雄鸡报晓了。”死神喊了一声,用镰刀钩了他一下。然后,她背着弗朗切斯科的尸体消失了。

(科西嘉地区)

注释

[1]Giovanni Francesco Straparola,1480(?)-1557,意大利童话作家。(本文注释均为译者注。)

[2]Vittore Carpaccio,1462-1522,意大利画家,威尼斯画派的奠基人。

[3]Giambattista Basile,1575-1632,意大利作家,仿照薄伽丘《十日谈》创作了由五十篇故事组成的《五日谈》。

[4]Benedetto Croci,1866-1952,意大利哲学家、政治家、批评家,对西方文艺思想有重大影响。

[5]Carlo Goldoni,1707-1793,意大利现实主义戏剧家,代表作有《女店主》、《一仆二主》等。

[6]Carlo Gozzi,1720-1806,意大利戏剧家。

[7]1761至1766年之间,戈齐创作了十部童话喜剧,剧中人物都戴着威尼斯传统的假面具,他借此为行将衰落的假面喜剧进行辩护,从而削弱哥尔多尼喜剧改革的影响。

[8]即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43至1715年在位)。

[9]指十七世纪法国鼎盛时期。

[10]Charles Perrault,1628-1703,法国作家,1697年出版童话集《鹅妈妈的故事》,其中有《小红帽》、《灰姑娘》、《睡美人》等故事。

[11]Niccolò Tommaseo,1802-1874,意大利浪漫主义代表作家。

[12]Caterina Percoto,1812-1887,十九世纪意大利弗留利方言女作家。

[13]Temistocle Gradi,1824-1887,十九世纪意大利作家。1865年在都灵出版了《写给青年的杂文读本》(Saggio di Letture varie per i giovani)一书。

[14]Max Muller,1823-1900,德国语言学家,东方学学者。

[15]德国学者Widter Georg 和 Wolf Adam于1866年在德国莱比锡用德文出版了威尼斯童话集。

[16]Angelo De Gubernatis,1840-1913,意大利印度学学家、文学家。

[17]Vittorio Imbriani,1840-1886,意大利作家、民俗学家。

[18]Domenico Comparetti,1835-1927,意大利文献学家、语言史学家。

[19]Giuseppe Pitrè,1841-1916,意大利民俗学家。

[20]Ludwig Tiek,1773-1853,德国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剧《穿靴子的猫》等。

[21]Carlo Collodi,1826-1890,意大利作家,代表作为《木偶奇遇记》。

[22]Luigi Capuana,1839-1915,意大利自然主义作家、文学批评家。

[23]Giosue Carducci,1835-1907,意大利文学家,190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24]Gabriele D’Annunzio,1863-1938,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意大利最有才华和最具政治影响的作家。

[25]Gennaro Finamore,1836-1923,意大利医生、教师,业余从事民间童话收集工作。

[26]Antonio De Nino,1836-1907,意大利考古学家、文物修复学家,邓南遮的朋友。

[27]参见本书第一百四十七则童话。

[28]芬兰学派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形成的民间文学研究派别,又称“历史地理学派”,致力于探究民间文学题材流布的历史地理范围,从而对其进行分类。

[29]Antonio Gramsci,1891-1937,意大利共产党缔造者之一。

[30]参见本书第八十六则童话。

[31]参见本书第五十九则童话。

[32]Isaia Visentini,编著《曼托瓦童话集》(Fiabe Mantovane),其中收录童话五十篇和其他一些民间文学作品。

[33]Andrews,英国作家,旅居意大利蒙托内,用法文翻译出版《利古里亚故事集》(Contes Ligures)。

[34]Dolfo Zorzùt,意大利作家,于1924至1927年间出版弗留利方言童话集。

[35]Giovanni Verga,1840-1922,意大利真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家,其代表作有《马拉沃利亚一家》等。

[36]Antoine Galland,1646-1715,法国东方学学家。最早将《一千零一夜》译为欧洲语言(法语),于1704年至1717年出版(最后两卷为去世后出版),在欧洲引起巨大反响。

[37]前苏联普罗坡(Propp)认为民间童话起源于从游牧文明向农业文明过渡时期的氏族社会。

[38]见葛兰西《文学与民族生活》(Letteratura e vita nazionale)第216和221页,都灵,1950。

[39]Carlo Chiostri,1863-1939,意大利插图画家。

[40]Salani,意大利一家儿童读物出版社。

[41]这篇故事中的两个小偷的外号“克利克”与“克罗克”都是形容断裂、破碎声的拟声词。

[42]古代辅币名,币值为二十分之一里拉。

[43]虾在意大利文中作gambero,与这个农民的名字Gàmbara(冈巴拉)读音相近。

[44]此处的“国王”指的是这个年轻人的父亲。

[45]弗留利地区古时候流通的一种铜币,仅值六十分之一佛罗林。

[46]这显然是讲故事者的时代通行的货币,而不是耶稣时代的货币。

[47]古代的一种银币,值五里拉。

[48]意思是“小美人”。

[49]意思接近我们常说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50]臂,专用来度量织物的长度单位。

[51]在意大利的一些俗语中,“下印度”是指人们所认为的某个极远的地方。(原注)

[52]皮埃蒙特方言,意思是“催眠者”、“安眠药”。

[53]普莱泽莫利诺和普莱泽莫利娜这两个名字都是由prezzemolo(芹菜)派生出来的。

[54]意思是“用靴子踢”。

[55]意思是“用铲子打”。

[56]意思是“用缰绳打”。

[57]意思是“用缰绳打”。

[58]pidocchio (虱子)、ginocchio (膝盖)、finocchio(茴香)三词读音相近。

[59]意大利有句话说:“在贝尔塔纺线的那个时候。”指很久很久以前。这个故事就是解释这句话的来源的。

[60]前面说过三枚戒指是中指、无名指和食指戴的;此处则说三枚戒指是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戴的。原文如此。(编辑注)

[61]古代的一种金币。

[62]这三个名字其实只是绰号,克里凯与克罗凯都是象声词。

[63]十九世纪初以前流行于意大利某些地区(特别是那不勒斯王国和西西里王国)的一种货币。

[64]旧时的集合计量单位,在量谷物时,一托莫罗相当于五十五升。

[65]指一块由篱笆、围墙或其他东西围起来的地,面积很大,可以种谷子。

[66]古时土耳其、埃及、黎巴嫩、叙利亚、埃塞俄比亚的金币或银币的名称。

[67]波旁王朝时期的一种重量单位,合八十公斤。

[68]西西里方言,意为枣椰树—美丽的枣椰树。

[69]意大利的长度单位“拃”(palmo)指的是张开的手的大拇指尖与小指尖之间的距离。

[70]古代阿拉伯的一种金币,曾流通于西西里和那不勒斯。

[71]西西里方言,洋艾的一种。

[72]西西里方言说:“滚到热屋去,滚到地狱去”。

[73]西西里人用来吓唬小孩子的,孩子们相信希腊人会把他们抓住,放在裤袋里。

[74]在西西里,人们将任何借助才智和技巧造成的完美的东西都称为机器。

[75]西西里古代丈量单位。

[76]古代的一种小钱,相当于一里拉的五十分之一。

[77]即耶稣会的创立者,西班牙人伊涅亚齐奥·德·罗约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