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躺在床上,天很冷,我蜷缩着躺着,靠着小床边上的帐篷壁,躺在床单和毯子下面,那感觉真是美妙。躺在床上的人都没有什么身形尺寸可言,两个相爱的人躺在床上会觉得身形一样,尺寸也正好。我们躺着,感受到毯子抵御着外面的凉气,而我们自己的温度也慢慢升上来。我们低声细语,听着第一只土狼骤然发出一阵弗拉门戈舞曲的歌声,仿佛是在夜里对着一只扩音器在嘶叫。它离帐篷很近,然后营房后面又来了一只,我知道是那块晾着的肉和营房那边的水牛把它们招引过来的。玛丽可以模仿它们的叫声,她在毯子下轻声模仿了一下。

“你这样会把它们招到帐篷里来的。”我说。我们听到了狮子的吼叫声,它就在北边去往那个古老村子的方向。之后我们听到了母狮子咳嗽般的咕哝声,于是我们知道它们在猎食。我们可以听到两头母狮子的声音,接着又听到一头狮子在很远的地方发出吼叫声。

“我希望我们永远都不用离开非洲。”玛丽说。

“我希望的是永远都不要离开这里。”

“床上?”

“我们白天要离开床的。不是床,我说的是营地。”

“我也喜欢营地。”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离开呢?”

“也许我们会到更精彩的地方去。你难道不想在死之前看看最精彩的地方吗?”

“不想。”

“好吧,我们现在在这里,别想离开的事了。”

“好。”

土狼又唱起了夜曲,声调拔得异常高,中间有三次戛然而止。

玛丽模仿着它,我们大笑,小床像是一张温馨的大床,我们舒服地躺在上面,感觉很自在。玛丽说:“等我睡着的时候,你尽管伸直了睡吧,在床上该占多少位置就占多少位置,我会回我自己的床上睡的。”

“我会帮你掖被子。”

“不用,你好好睡就行。我睡着了会自己掖被子的。”

“我们现在就睡觉吧。”

“好,但是别让我待在床上挤到你。”

“我不会被挤到的。”

“晚安,我最亲爱的甜心。”

“晚安,亲爱的。”

就在即将入睡的时候,我们听到了近处那头狮子深沉的咕哝声,远处的那头狮子在吼叫,我们轻轻地抱紧对方,睡着了。

玛丽在我睡着后回到了自己的床上,直到那头狮子在离营地很近的地方吼叫时我才醒来。它似乎颤动了帐篷的拉绳,那低沉的咳嗽声离我们很近。它肯定是在营地以外,但是它吵醒我时的声音听起来像是它正穿过营地。然后它又吼叫了一声,我就知道它离我们多远了。它一定就在那条通往飞机跑道的小路旁。我听着它越走越远,又一次进入了梦乡。

人物介绍

叙述者

作者一生从没写过日记,却在事情发生一年之后灵感泉涌,以第一人称写下了这样一个故事。正如他曾对他的第三任妻子玛莎·盖尔霍恩说过:“我们只是盘腿坐在集市里,如果人们对我们所说的不感兴趣,他们走开就是了。”

玛丽

欧内斯特·海明威的第四任也是最后一任妻子。

菲利普(帕先生,老爷子)

菲利普·帕西法尔是所有白人猎手中活得最长、见识最广的一个。他曾经指导过很多人打猎,包括泰德·罗斯福[84]和乔治·伊斯曼[85]。海明威的小说《弗朗西斯·麦康伯夫妇短暂的幸福生活》中白人猎手的原型是冯·布列克森男爵[86],不过其外貌是根据菲利普·帕西法尔塑造的。

金·克雷兹德(金·克)

当时英国管辖下的肯尼亚殖民地卡贾多地区的狩猎监督官。卡贾多地区面积广大,包括内罗毕南部和坦噶尼喀(现在的坦桑尼亚)与肯尼亚北部边界线上的大部分猎区。在游猎期间,除了带着全部人马去坦噶尼喀南部区看望他们的儿子和儿媳之外,海明威夫妇一直在卡贾多地区打猎。

哈里·邓恩

卡贾多地区的高级警官。

威利

商业丛林飞行员。和所有不参加非正义战争的飞行员一样,他是个崇高的角色。

凯蒂

白人猎手的游猎队中的总管和权威人物。他对欧洲人该有怎样的行为举止的观念还停留在爱德华时代[87]。许多读者可能看过由艾玛·汤普森和安东尼·霍普金斯主演的电影《去日留痕》,影片中男主管的观念和凯蒂的观念并无二致。

姆温迪

听命于凯蒂,照管游猎中的生活起居。

恩圭利

游猎队伙计,厨师学徒。

姆桑比

游猎队伙计。

姆贝比亚

游猎队厨师,他的工作技巧性很强,且十分重要。我曾给比属刚果最后一任总督的女儿和女婿长达一个月的游猎做向导。总督女儿在吃完游猎队的烤野鸭后告诉我说这比她上次在巴黎的银塔餐厅吃过的还要好吃。游猎队最早的厨师是从厨艺精湛的欧洲贵妇那里学来的手艺。伊萨克·迪内森的《走出非洲》中有一段关于培训这样的厨师的精彩描述。

姆休卡

非洲黑人司机。我这一代的白人猎手是在二战后才学会打猎的,他们开的猎车都是自行设计的,属于自身的财产,不是游猎装备供应商所提供的。但是海明威的游猎队则不同。帕西法尔使用的猎车是装备供应商提供的,由姆休卡当司机。当海明威从帕西法尔手中接管游猎队时,姆休卡也成了他的司机。

恩古伊

海明威的扛枪伙计和追猎手。喜欢猎大猎物或身体足够强壮的人是不会让扛枪伙计帮忙扛猎枪的。扛枪伙计这个词,正如它在缅因州和加拿大的用法一样,实际上是当地向导的意思。扛枪伙计应该具备巴登—鲍威尔[88]将军和欧内斯特·汤姆逊·塞顿[89]所认为的童子军所应具备的所有技能。他必须了解动物及它们的习性和野生植物的功效,懂得如何追踪,尤其是追踪猎物带血的足迹,也应该知道在灌木丛中如何照顾好自己和他人,总之,他就是一个相当于皮袜子或鳄鱼邓迪一类的人物。

切洛

玛丽·海明威的扛枪伙计。在本故事中,海明威一直在从时间和空间方面努力指出不同文化中伦理道德行为的区别。西方的伦理道德只有在离婚或配偶死亡的情况下才允许人再结婚,人只能同时有一个配偶。在本书的故事发生时,玛丽的丈夫在西方的伦理道德框架内已经离过两次婚,而他也与另一位妻子保琳离婚,而后保琳去世。玛丽本身也结过两次婚,由于西方伦理道德的束缚,她的丈夫不能与第二位女子成婚,但让她十分难以释怀的是丈夫的前任妻子,这也是为什么她一定要杀死一头狮子,不是以二十年前保琳的方式,而是以一种新的、更胜一筹的方式。在上一次游猎中,切洛是保琳的扛枪伙计。

姆温吉

菲利普·帕西法尔的扛枪伙计。

阿拉普·梅纳

侦猎员,这是肯尼亚最低一级的狩猎法执法官员。侦猎员中没有白人。在本书所描述的游猎发生时侦猎员中也没有黑人。阿拉普·梅纳和《夜航西飞》中带领柏瑞尔·马卡姆[90]用长矛猎疣猪、后来在一战中被杀害的齐普萨吉斯战士同名可能只是个巧合。

春戈

金·克手下的一名英俊、讲究打扮的侦猎长。他可能会使读者想到《无事生非》精彩的电影版中由丹泽尔·华盛顿[91]扮演的公爵。

探子

顾名思义,他是一位警方的卧底。海明威本人也做过很多情报工作,第一次是在西班牙内战中,他将第五纵队这个词引入了英语和很多其他语言中。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在古巴协助抓捕了几名德国侦探,他们被从西班牙送到哈瓦那,其中一名侦探还被处死了。在这个故事的人物中,只有海明威对探子抱有同情和怜悯之情。

耗子老板

帕特里克,欧内斯特·海明威的次子,也叫“耗子”。

寡妇

黛芭的母亲,受到探子暧昧的保护。

黛芭

年轻的非洲黑人女子。一直以来,海明威都被误认为不能在小说中真实地刻画女性。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这对于一位大作家来说会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就如同指出一位绘画大师不会画人体一样。海明威和四个姐姐同在一个屋檐下长大,所以他当然有机会对女性耳濡目染。如今,合时务的是一种不同的批评观,这类批评家把艺术视为社会工程的工具。在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犹太人在政治上被视为纯正印欧血统的玷污者。不论读者对艺术能力或目的持何种观点,都应该注意黛芭这个人物。

辛先生

肯尼亚的白人在殖民主义时期把这个名字念成“辛”,而在后殖民主义时期又把它念成“塞”。在殖民主义时期,出于行政管理的目的,肯尼亚把人口按照他们来自的大洲分为欧洲人、亚洲人和非洲人。辛先生是亚洲的锡克族人,他的族人来自旁遮普[92]。锡克族人由于对印度政府处理金庙危机[93]的方式感到强烈不满而刺杀了甘地夫人。锡克族人生性好战,在机械方面很有天赋,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机床操作员、航空公司飞行员、警察和电气工程师。我的一位锡克族警察朋友有一次接到了一项棘手的任务,要去逮捕一位骂骂咧咧、一身肥肉、满嘴脏话的欧洲老妇人,她为了骗取保险金而毒死了她的丈夫。虽然她当面骂他是下贱的杂种,但是我的朋友在逮捕她的时候仍然在最大程度上表现出了他的谨慎和职业风度。

辛太太

辛先生的妻子,长得很漂亮。

[1]乔莫·肯雅塔(1891—1978),肯尼亚政治家,第一任肯尼亚总统,肯尼亚国父。

[2]在英国殖民政府时期,肯尼亚于1956年至1960年间发生的军事冲突。举事的反殖民主义团体称为茅茅,成员多是吉库尤人。与之对抗的是英军与当地亲英武装力量。

[3]威廉·莎士比亚的悲喜剧作品。

[4]指南非于1994年成立由黑人掌权的南非共和国,由曼德拉任第一任总统。

[5]二战时期由日本天皇设立的自杀性质的敢死队,几乎无法生还。

[6]海明威第三任妻子玛莎·盖尔霍恩的爱称。

[7]在音乐创作中使两条或者更多条相互独立的旋律同时发声并且彼此融洽的技术。

[8]利兰·海沃德(1902—1971),好莱坞制片人,以十五万美元买下《老人与海》的摄制权,影片于1958年公映。

[9]拉尔夫·埃里森(1913—1994),当代著名美国黑人作家,也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美国小说家之一。代表作为《看不见的人》。

[10]苏维托尼乌斯,古罗马传记作家,著有《诸恺撒生平》《名人传》等。

[11]斯瓦希里语,意为“他们”“那些人”。

[12]斯瓦希里语,意为“你好”。

[13]非洲土著人举行的盛大的舞蹈节,恩戈麦鼓是东非的一种用于为舞蹈伴奏的鼓。

[14]斯瓦希里语,意为“好,不错”。

[15]斯瓦希里语,意为“不对,不好,不行”。

[16]斯瓦希里语,意为“不是头很大的狮子”。

[17]意为“对女主人来说不是好消息”。

[18]斯瓦希里语,意思是“打得好”。

[19]这是合法的。

[20]西班牙语,意为“无可救药”“无法挽回”。

[21]塞斯纳,美国飞机品牌。

[22]指黛芭的父亲。

[23]伊斯兰教伊斯玛仪派尼扎尔支派王朝的世袭称号。

[24]乔治·西默农(1903—1989),比利时法语小说家,作品主要是侦探小说,他被誉为法国最杰出、最受舆论赞赏的作家之一,他所创造的探长角色麦格雷特,也是推理史上不朽的名侦探。

[25]巴黎塞纳河边的一处河堤。

[26]詹姆斯·瑟伯(1894—1961),美国幽默作家、漫画家,《纽约客》杂志编辑。

[27]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爱尔兰作家、诗人,代表作有《尤利西斯》。

[28]指D.H.劳伦斯(1885—1930),20世纪英国作家,主要成就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游记和书信。劳伦斯的作品过多地描写色情,受到过猛烈的抨击和批评。代表作有《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儿子与情人》。

[29]指T.E.劳伦斯(也称“阿拉伯的劳伦斯”,1888—1935)因在1916年至1918年的阿拉伯大起义中作为英国联络官的角色而出名。代表作有《智慧七柱》。

[30]海明威于1921年底第一次来到巴黎后经人介绍认识的一位朋友,她经营的书店在20世纪20年代是旅欧美国作家经常去买书的地方。

[31]奥斯特利茨,捷克斯洛伐克中部一城市,1805年奥斯特利茨战役的地点。奥斯特利茨战役是拿破仑战役的决定性一战,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以少胜多打败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俄军和弗朗西斯二世的奥地利军队。

[32]英语中,虚伪是mealymouthed,玉米是mealie,字形相似。

[33]寻找圣杯是阿瑟王和他的圆桌武士留下的传奇,寻找金羊毛是关于古希腊神话传说中伊阿宋和阿耳戈船英雄的故事。

[34]雅司病,慢性接触性传染病,雅司螺旋体由外伤处侵入人体而感染,流行于中非、南美、东南亚一些热带地区,偶见于温带。

[35]塞西尔·约翰·罗兹(1853—1902),英国政治家、商人、罗得西亚(津巴布韦的旧称)殖民者。罗得西亚即以他的名字命名。他是英国殖民扩张时期单枪匹马的“英雄”。

[36]罗伯特·利文斯顿(1654—1728),苏格兰人,殖民地开拓者。

[37]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县的一个城市。海明威曾在那里参加过一些打猎俱乐部的活动。

[38]伊夫林·沃(1903—1966),英国小说家,擅长讽刺英国上流社会弊端。著有长篇小说《衰落与瓦解》、《荣誉之剑》三部曲等。

[39]肯尼亚一城镇。

[40]意大利语,意为“晚安”。

[41]这是英国海军统帅纳尔逊临死前说的一句话,哈代是他的副将。金·克由于通过阅读来熬过失眠,所读的书可能是英国作家哈代的作品。

[42]杰拉尔德·汉利(1916—1992),爱尔兰裔英国小说家、旅行作家。

[43]林白(1902—1974),美国飞行员,首个单人不着陆跨大西洋飞行的人。

[44]英国作家吉卜林曾在诗中写道“白人应将其文明带给落后民族”。

[45]帕特里克的昵称。

[46]“撒谎”和下面诗中的“躺”在英语中是同一词形。

[47]法语,意为:“我的左侧有一个山丘掩护,那些机枪架设得不错,我觉得这儿挺安全,便留守了下来。”

[48]语气词,一般在遇到麻烦或糟糕的事情时使用,相当于“靠”“操”。

[49]西班牙基本货币单位。

[50]西班牙及通用西班牙语美洲国家值一比索的银元。

[51]普绪喀,希腊神话中的爱神,丘比特的恋人、妻子,以长着蝴蝶翅膀的少女形象出现。

[52]埃德蒙·威尔逊(1895—1972),美国著名评论家和作家,曾任美国《名利场》和《新共和》杂志编辑、《纽约客》评论主笔。

[53]康拉德·希尔顿(1887—1979),美国旅馆业大亨,著名的希尔顿酒店创始人。

[54]放置于宾馆、病房等地供人读的《圣经》。

[55]约翰·奥哈拉(1905—1970),美国小说家,凭借处女作《相约萨马拉》一举成名。

[56]意大利语,意为“大家来啊”。

[57]意大利语,意为“坎巴族的漂亮女人要自由,坎巴族的漂亮女人胜利了”。

[58]斯瓦希里语与阿拉伯语的混合,意为“你也请一起干杯”。

[59]班牙语,意为“你好吗”。

[60]“En la gloria”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我挺好的”,“puta”是“妓女”的意思,所以说这是一句很奇怪的话。

[61]意为“名叫mimi和bili的豹子”。

[62]指耶稣受难时走的路。

[63]印地语中的尊称,相当于“先生”。

[64]卡尔·埃克利(1864—1926),美国博物学家。

[65]斯瓦希里语,意为“晚安”。

[66]意大利语,意为“晚安”。

[67]斯瓦希里语,意为“干掉”。

[68]斯瓦希里语,意为“把豹子干掉”。

[69]意大利语,意为“赶快”。

[70]斯瓦希里语,意为“干掉”。

[71]瓦色曼(1866—1925),德国医生、细菌学家,发现了检验梅毒的血清试验。

[72]《圣经》中,罗德在和他的妻子逃出罪恶之城所多玛时,他的妻子因为回头望而变成了盐柱。

[73]《圣经》中,波提乏的妻子寂寞难耐,爱上了仆人约瑟,强行想逼约瑟就范,但被约瑟拒绝。

[74]玛琳·黛德丽(1901—1992),德裔美国演员兼歌手,曾经演唱过的英文版《莉莉·玛莲》成了二战中美、德双方士兵最喜爱的歌曲。

[75]呼吸道内伴随呼吸出现的一种异常的声音。

[76]保琳·菲佛,海明威的第二任妻子,于1933年至1934年间陪海明威第一次去东非打猎。

[77]意为“我们去拉斯维加斯”。

[78]费兹·沃勒(1904—1943),美国表演艺术家,在美国和欧洲大获商业性成功。

[79]圣巴塞洛缪,耶稣的十二使徒之一。

[80] 1879年,英国殖民者对南非祖鲁人发动的侵略战争。

[81]发生在1876年6月25日的蒙大拿州小比格霍河附近,美军和北美势力最庞大的苏族印第安人之间的战争,被称作“最惨烈的”美军与印第安人之间的战役。最终以印第安人的胜利而结束。

[82]指肯尼亚。

[8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最重要的博物馆,搜集有关自然生态的各种收藏,在国际上享有重要地位。

[84]即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泰德是他的昵称。

[85]乔治·伊斯曼(1854—1932),美国发明家,柯达公司创办人以及胶卷发明人。

[86]丹麦女作家伊萨克·迪内森的表兄,两人结婚后来到非洲定居,不久离婚。

[87]英国爱德华七世统治的时代(1841—1910),特点是奢靡之风、攀比消费。

[88]巴登—鲍威尔(1857—1941),英国军官,以创建童子军而闻名。

[89]欧内斯特·汤姆逊·塞顿(1860—1946),美国博物学家和作家,曾协助创立美国童子军。

[90]柏瑞尔·马卡姆(1902—1986),英国女飞行员、冒险家和作家。1942年出版著名回忆录《夜航西飞》。

[91]丹泽尔·华盛顿(1954—),美国黑人演员。

[92]印度西北部一邦,西邻巴基斯坦,多为锡克人。

[93]印度国内民族矛盾、教派矛盾十分尖锐。锡克教于16世纪兴起于旁遮普,阿姆利则城的金庙为其圣地。20世纪80年代初,旁遮普地区的锡克教徒掀起要求独立的“卡利斯坦国”运动。锡克教极端分子组织武装部队并在金庙内设立总部。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政府权威,近七万印度军警向宗教极端分子控制的锡克教圣地阿姆利则金庙发起攻击,引发了印度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流血政治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