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努特 [1] 一共当了十八年国王,即位初期的他可谓心狠手辣。在撒克逊首领承认了卡努特的王权之后,他曾赌咒发誓说为了表示答谢,自己一定会一视同仁、好好善待他们,并和对方挨个握手,以表诚心。可事后不少首领都被他罢黜并杀害,包括前任国王的许多亲戚也没能幸免。“谁为我献来敌人的头颅,我就待他亲胜手足。”这句话经常被卡努特挂在嘴边。依照他对敌人穷追猛打的程度,那些好兄弟加起来应该足以凑成一个庞大的家族了。至于埃德蒙 [2] 和爱德华 [3] ——可怜的“刚勇王” [4] 的两个幼子——卡努特做梦都想杀掉他们。可是他并不敢在英格兰动手,就把两人送到了瑞典国王那里,并要求对方帮帮忙,“除掉他们”。假如瑞典国王跟当时无数的人一样,也许他真会把屠刀伸向那两个无辜的孩子,但国王心地善良,兄弟俩在他无微不至的照顾下长大了。
卡努特对诺曼底也是耿耿于怀。因为前任国王埃塞雷德 [5] 还有两个儿子就在诺曼底,一个也叫爱德华 [6] ,另一个叫艾尔弗雷德 [7] 。他们的舅舅理查德公爵 [8] 将来可能会提出由两个孩子即位。但是目前公爵还没有这个意思;相反,他要卡努特迎娶自己的妹妹埃玛 [9] ,也就是“迟钝者”的遗孀。那女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一心想要回到王后的宝座上来,别的事统统不在乎。她就这样抛下自己的骨肉,嫁给了卡努特。
国外有英格兰人民勇猛作战,国内也没什么麻烦事可操心,志满意得的卡努特把英格兰治理得繁荣昌盛,还做出了不少改革。他擅长作诗,同时还是个音乐家。随着年纪一天天增大,卡努特开始为自己即位初期欠下的血债心怀歉疚。为了洗清罪孽,他穿上朝圣者的服饰去往罗马,一路上向人布施了许多钱,可那些钱都是他出发前从英格兰百姓手里拿的。尽管如此,在没有人跟他争名夺利的时候,卡努特大体上还是个相当不错的人,并一度成为英格兰史上最伟大的君主。
以前撰写历史的人们曾提到这样一件事。有一天,卡努特厌倦了朝臣们的阿谀奉承,就命人将自己的椅子放到海岸边,还假装对海水发号施令,让它在涨潮的时候不许打湿自己的长袍,因为这里是他卡努特的地盘。海水涌上来了,当然没有理会卡努特。后者便转过身去,朝那群马屁精喝斥道,“只有造物主才能够命令大海,对它说‘你,到此为止、不许越界!’跟他的力量相比,人间帝王的那点能耐算得了什么?”我觉得,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两点:首先,哪怕一点点理智,也会对君主大有好处;其次,朝臣们喜欢说好话的毛病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国王喜欢听好话的毛病也一样。要不是卡努特的大臣们早就知道他爱听奉承话,他们也不至于拿甜言蜜语对国王进行那样的狂轰滥炸;要不是大臣们知道卡努特有意卖弄自己的那番演讲(在我看来,如果那演讲是出自某个乖孩子之口,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是精彩),他们也不会辛辛苦苦地把它颠来倒去重复那么多遍。我仿佛看见那些人全都站在海岸边,沙滩上摆着国王的椅子,王者满面春风地发表着高明的见解,大臣们则假装被他的聪明睿智震惊得目瞪口呆!
“到此为止、不许越界”的不光只有大海而已,古往今来的帝王们没有人能违反这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一零三五年,它来到卡努特床前,把他带走了。床边站着他那位来自诺曼底的妻子;长期以来,国王想起诺曼底总是满腹猜疑。或许在向妻子投去最后一瞥的时候,他又想到了那两个被放逐的王子,他们正站在舅舅的朝堂上,对撒克逊人和斯堪的纳维亚人没有半分好感;而一片乌云正从诺曼底的上空越升越高,缓缓地朝英格兰飘来。
[1] 卡努特(Canute the Great,985或995–1035),丹麦国王斯韦恩的儿子,曾统治过丹麦、英格兰、挪威以及瑞典的部分地区,并制定《卡努特法典》。(译注)
[2] 埃德蒙(Edmund)生于1016年,和爱德华同为“刚勇王”埃德蒙和第一任妻子伊迪斯之子,生平事迹不详。(译注)
[3] 爱德华(Edward,1016–1057),斯堪的纳维亚人征服英格兰之后,卡努特把据说当时只有几个月大的爱德华和其兄弟埃德蒙一同送到瑞典,并授意瑞典国王奥拉夫(Olof Skötkonung)杀掉他们。但是奥拉夫没有照做,而是把两个孩子送到了基辅。1057年,爱德华回到英格兰,不到两天就去世了,死因不明。(译注)
[4] 埃德蒙(Edmund II Ironside,989–1016)又称埃德蒙二世,英格兰国王,1016年4月至10月在位。根据《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记载,他因勇猛抗击斯堪的纳维亚人入侵而被称为“刚勇王”。(译注)
[5] 埃塞雷德(Ethelred,968–1016),英格兰国王,978–1013年及1014–1016年在位。(译注)
[6] 爱德华(Edward the Confessor,1003–1066),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王朝末代君主之一,1042年至1066年在位,因为对基督教有着无比虔诚的信仰,被称作“忏悔者”或“圣爱德华”。(译注)
[7] 艾尔弗雷德(Alfred Ætheling,卒于公元1036年),英格兰国王埃塞雷德和第二任妻子埃玛所生之子,1013年,斯堪的纳维亚人围攻伦敦,艾尔弗雷德随父母逃往诺曼底。1035年,卡努特去世,盎格鲁-撒克逊统治者的后代希望恢复韦塞克斯王朝对英格兰的统治。艾尔弗雷德携带保镖从萨塞克斯登陆,原想赶赴伦敦的他遭人出卖,被韦塞克斯的戈德温伯爵俘虏,不久就死了。(译注)
[8] 理查德,这里指理查德二世(Richard II,978/983 -1026),法兰西诺曼底理查德公爵的长子。他把妹妹埃玛嫁给埃塞雷德,想借此加深自己和英格兰之间的关系,这场婚姻给理查德的孙子征服者威廉登上英格兰王位打下了基础。(译注)
[9] 埃玛(Emma,约985–1052),法兰西诺曼底理查德公爵的女儿,先是嫁给英格兰国王埃塞雷德,后来又嫁给卡努特大帝(Canute the Great),两次婚姻中她都是丈夫的第二任妻子。(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