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罐子阿廖沙 作者:托尔斯泰

破罐子阿廖沙

托尔斯泰的超短篇,写于1905年,阿廖沙因幼时摔破牛奶罐被母亲打骂,从此被村童戏称为 “破罐”。这个瘦小、长着大鼻子的男孩自幼便承担起家庭重担,六岁放牧、十二岁犁地赶车,终日劳作却始终面带笑容,面对嘲笑与责骂总能默默承受。十九岁时,他顶替入伍的哥哥到城里商人家帮佣,尽管因土气的外表遭商人嫌弃,却以勤恳负责的态度赢得了认可 —— 他天不亮就起身劈柴、喂牲畜、打理家务,被全家上下随意差遣仍毫无怨言,唯一的慰藉是节日里的小额小费。他用积攒的小费买了一件红色毛衣,初次穿上时的惊喜尽显其内心的纯粹与对生活的微薄期待。厨娘是唯一关心他的人,不仅为他留热饭,更让他第一次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他曾萌生与厨娘结婚的念头,却因权力阶层的干预而落空。在一个冬日,阿廖沙奉命清扫房顶积雪时不慎失足摔落,撞在铁栏杆上重伤卧床。即便浑身剧痛,他仍惦记着主人是否恼火,三天后在茫然的微笑中离世,临终前的惊讶神情,为这个被命运碾压的小人物的短暂一生,留下了无尽怅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