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参学弟子霍童山人陶素耜存存子集注

七言律

一 大道出迷,名利皆虚。

不求大道出迷途 ,纵负贤才岂丈夫 。

百岁光阴石火烁 ,一生身世水泡浮 。

只贪利禄求荣显 ,不管形容暗悴枯 。

试问堆金等山岳 ,无常买得不来无 。

陆潜虚注:石中烁火,喻流光之倏忽。水上浮泡,比幻身之脆薄。形容之所以悴枯者,由于贪利禄也。贪则火炽水干,精枯形槁矣。无常二字,最宜警省。识得无常,必有真常者在,非道而何?负贤才而不求道,非丈夫也。

二 寿夭难期,早求大药。

人生虽有百年期 ,寿夭穷通岂预知 。

昨日庭前方宴乐 ,今朝室内已伤悲 。

妻财抛下非君有 ,罪业将行难自欺 。

大药不求争得遇 ,遇之不炼是愚痴 。

翁渊明注:人寿虽曰百年,七十固已稀矣。以有限易催之身,日逐无涯不测之事,不亦大可哀耶!方宴乐,已悲伤,出息不保入息,虽则荣禄万钟,家丰室美,悉皆抛下,非己有也。所与之偕行者,平日罪业而已。夫人欲免轮回,莫若金丹大药。其道至简至易,虽愚昧小人,得而行之,立跻圣域。奈上圣秘重,不许轻泄,匪勤求苦志,诚动高穹,未获闻一二也。苟遇此道而不即肯为,实愚痴之甚矣。

仇知几注:求药有数义:一求传药之人,二求置药之资,三求修药之地,四求产药之器,五求采药之时,六求护药之侣,而积德立功,尤为求药之本。

三 金丹之宗,性情龙虎。四象五行,功全戊己。

学仙须是学天仙 ,惟有金丹最的端 。

二物会时情性合 ,五行全处虎龙蟠 。

本因戊己为媒娉 ,遂使夫妻镇合欢 。

只候功成朝北阙 ,九霞光里驾祥鸾 。

陆子野注:天仙非金丹不成,金丹是何物?分明原是我家物,寄在坤家坤是人。二物者,彼我也。彼我会,则情性和而五行备。龙虎,即情性而已。会者,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也。戊己者,正位之中,乃意土也。彼我之意相合,则夫妻之情欢悦而得矣。苟阴之意虽欲求阳,而阳之意未欲求阴,则阴阳抗衡,不相涉入,而物不生矣。所以戊己为生物之乡,生物系于意也。真土无位,真意无形。神哉神哉!

陈上阳注:媒娉有内外,言语不通非眷属,外也,戊己为乾坤之门户,内也。夫妻亦有内外,以坎而适离,以震男而求兑女,外也,以气合神,以有入无,内也。欲修金丹,必先炼己以待阳生之时。若无炼己之功,则二物虽会,夫妻虽真,将见铅至而汞失应矣。

愚按:天仙之道,惟金丹最的。金丹者,金液还丹也。先天乾金,走入坤舍而成坎。今者取此先天真阳之金,点化离中之虚,复还乾体之健,是曰还丹。二物者,彼坎此离也。曰情性、曰龙虎、曰戊己、曰夫妻,只此二物,火中有木,水里藏金,一含戊土,一含己土,故五行全。摄情归性,牵虎降龙,惟仗戊己之媒合,夫妻始结欢姻。温养事毕,抱一功成,朝阙驾鸾,天仙之道毕矣。

四 颠倒浮沉,迭更主宾。铅至汞留,深潭现日。

此法真中妙更真 ,都缘我独异于人 。

自知颠倒由离坎 ,谁识浮沉定主宾 。

金鼎欲留朱里汞 ,玉池先下水中银 。

神功运火非终旦 ,现出深潭日一轮 。

子野注:我本离而反阴,彼本坎而反阳,上下反常,故称颠倒。彼铅而沉,我汞而浮,以铅制汞,彼为主而我为宾矣。金鼎喻我,玉池喻彼,欲我身中汞住,须得玉池之银制之,则不致飞走。银即铅也,火乃阴阳之气,合而内行,内行则温而和,所以能融物之真,使其交姤。阴阳之气不合,即非火矣。其妙在乎积阴之下,一阳来复之时也。所以火必以候继之,其理明矣。学者知其奥而运用之,则阳气回于丹田之中,发生光华,如深潭之耀日也。其功岂不神哉?

戴同甫疏:金丹乃阴火结成,非世间之凡火。二弦之气皆火也。其初有气而无质,其源至清而无浊,在年为二八月阴阳之平,在月为上下弦金水之半也。

李晦卿注:坎譬之月,月中所怀,有铅有汞。汞譬廿八日乙上一痕晓月之光,此光之月,随日而升,升即浮也。铅譬初三日庚上一痕新月之光,此光之月,随日而落,落即沉也。男子修炼,以铅为主,汞为宾,若不识浮沉,宁分主宾乎?

五 丹饵归腹,玄象呈珠。卦火符合,果熟胎圆。

虎跃龙腾风浪粗 ,中央正位产玄珠 。

果生枝上终期熟 ,子在胞中岂有殊 。

南北宗源翻卦象 ,晨昏火候合天枢 。

须知大隐居廛市 ,何必深山守静孤 。

翁注:此言内药法象也。真一之精,造化在外,曰金丹,又曰真土。吞入腹中,即名真铅,又曰阳丹。虎即金丹也。龙者,我之真气,自气海而出,其涌如浪,其动如风。中央正位,即丹田中金胎神室也,乃结丹凝气之所。玄珠者,婴儿也,金丹也。金丹自外来,吞入腹中,则己之真气自下元气海中涌起,似风浪翕然凑之,如臣之遇主,子之得母,其相与之意可知。火符孕育,果熟胎圆,自然脱胎神化矣。南北者,子午也。宗源者,起首之初。晨昏者,昼夜之首。子时屯卦直事,进火之候。午时蒙卦直事,进水之候。一日两卦,初一屯蒙,三十日既未,终则复始,循环不已。一月六十卦,计三百六十爻,乾策二百一十有六,坤策一百四十有四,应周天之数,不出卦爻之内,故曰翻卦象。天枢者,斗枢也,一月一移。如正月建寅,太阳未过宫,以寅加亥,至酉建子也。如太阳已过宫,以寅加戌,至寅建午也。此斗建之子午也。上士至人,知日月之盈亏,明阴阳之上下,行子午之火符,暗合天度,故曰合天枢也。金丹大药,家家自有,不拘市朝,奈何见龙不识龙,见虎不识虎,逆而修之,几何人哉?

戴疏:金丹因先天之气结成,因人身后天之气而成变化。风浪之涌,言一身之气与金丹际会也。玄珠之产,言一身之气与金丹交结也。日之子午,因日所历,月将也。斗之子午,因戌所指,月建也。南北晨昏,以子午言,仙道晨昏,依斗建运用,非日出日没之晨昏也。

李注:先天乾南坤北,乾宫一点神火翻入坤宫之内,坤遂变而为坎,坎宫两品至药翻入离宫之内,离遂复而为乾,故云翻卦象,总不出南北之内也。

甄九映注:真一之气,初采伏为龙虎,既入鼎为玄珠,颠倒采炼则卦象翻,晨昏温养则火候合,总以真土为作用耳。晨昏,即寅申也。火发于寅而敛于申。合天枢者,斗柄指寅而天下春,阳气畅,万物出,丹法之进火合之,所以养阳气上升,勿令阻滞也。斗柄指申而天下秋,阴气敛,万物入,丹法之退符合之,所以敛阴气在内,令其成实也。

六 长生大药,甘露黄芽。阴阳交会,满屋皆金。

人人本有长生药 ,自是迷途枉摆抛 。

甘露降时天地合 ,黄芽生处坎离交 。

井蛙应谓无龙窟 ,篱 争知有凤巢 。

丹熟自然金满屋 ,何须寻草学烧茅 。

潜虚注:老子云: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乃阴阳会合,和气而成。要知甘露乃玉浆也,雪山醍醐也。自上而下曰降,降则入于中宫而丹结矣。黄芽者,真铅之别名。《契》云:将欲制之,黄芽为根。黄者,中黄之气。芽者,生机之萌。言黄芽生处便当交媾坎离,非谓必待坎离交媾,然后黄芽生也。若交媾已罢,则此黄芽又种于戊己之宫,而以渐滋长矣。纯阳翁云白雪黄芽渐长成是也。丹熟则点化凡质而成圣体。寻草烧茅,纵能点化金石,与己何干?

愚按:甘露者,白云朝顶上,化为玉浆,味如甘露。故《百字碑》曰甘露洒须弥,降于重楼,入我中宫而丹结,则天地合矣。黄芽者,真铅之萌蘖也。《契》云黄芽,铅也。黄芽既萌,生机已露,便当交媾坎离以受之也。甘露即黄芽所化,坎离交而后天地合也。二物便是长生药,晦卿以心华一点为长生药,尚隔一层。

七 药产西南,三日受符。采归土釜,二八配当。

要知产药川源处 ,只在西南是本乡 。

铅遇癸生须急采 ,金逢望远不堪尝 。

送归土釜牢封固 ,次入流珠厮配当 。

药重一斤须二八 ,调停火候托阴阳 。

陈注:《易》云:西南得朋,乃与类行。西南为坤同类之地,铅所由产,药在彼生。兑乃代坤,抱阳成坎,兑之初癸,是为真铅,真阳初动,乃曰癸生。天地以七日而来复,复,子也。太阴以三日而出庚,庚,金也。人身以三日而看经,经,铅也。癸动而后生铅,铅之初生,名曰先天真一之气,此气号金华。言铅言癸而不言水者,取其气也。铅生于癸后,阳产于铅中。一月止有一日,一日止有一时,失此一时,最不易得,故仙翁以癸生急采为最切。送归土釜,配以流珠之汞,调火候以成圣胎也。

翁注:铅遇癸生,时将丑也。金逢望远,月将亏也。周天息数微微数,玉漏寒声滴滴符,真人口口相传之密旨也。

戴疏:时将丑者,言时已过也。月将亏者,言日已过也。日时既过,则息者将消,尝之无效。又曰:阳,火也。阴,亦火也。火实无火,乃天地日月之精气,假托而运用之耳。

潜虚注:子野云迎其药之将生,急采之,方可用。苟迟,则药已生质,为后天之物,见之不可用也。或问药嫩何以可用?曰:造化之气,成功者退,将来者进。喻如酿酒,三日之酵,浮而致之,可变千甕,此时气味虽薄,而生机勃然,若已熟为酒,则不复可用也。采药取嫩,意正如此。

甄注:药产西南,直截言之,只坤家之水中金耳。癸即水,铅即金,金即真药。总之真一之气自虚无中来,来即产也。母隐子胎,铅生癸后,谓其至清,有气无质。五千四十八日,仅此一日,一日十二时,仅此一时,一时三符,仅此一符。毫厘急躁不得,亦毫厘怠缓不得。阳为火,阴亦为火。阴阳调,即是火,此外无火。火力到,即是丹,此外无丹。仙诀云:采之为药,炼之为火,其旨了然。取一斤者,每斤三百八十四铢,比《易》中三百八十四爻。《易》如此,则卦爻周,而阴阳之变合始备。药如此,则气味平,而阴阳之造化始调。须二八平等,然后配合相当。

愚按:西南,非未申之方,乃先天之坤位,坎宫是也。水中藏金,故曰本乡。子为六阳之首,将丑则一阳之气足矣。二十四方,子后是癸,尚未到丑也,故须急采。邵子云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微矣哉!子野云药之将生,则为先天,即是月圆,药已生质,则为后天,便是望后,乃临炉采药要诀。但先天后天,各有所取。先天大药只有出庚一门,兑丁乾甲皆后天作用也。至下半月之巽艮坤,乃阴符作用,并非后天之药矣。周天息数微微数,合乾坤策数而言之也。实为火符要着。既云火,实无火,则药亦安有斤两?二八只是均平,此时国富民安,真汞完坚无欠已。封固之法,是关楗三宝,子野言是。末句方指屯蒙符火。

八 阴阳得类,交感自然。月白日红,药新阴灭。

休炼三黄及四神 ,若寻众草更非真 。

阴阳得类归交感 ,二八相当自合亲 。

潭底日红阴怪灭 ,山头月白药苗新 。

时人要识真铅汞 ,不是凡砂及水银 。

潜虚注:此篇所论铅汞,下一个真字,以别于凡。盖真则无质,而凡则有象也。金石草木,皆有形渣滓之物,非可合体而居。惟有阴阳得类,二八相当,乃为合妙。《契》云:同类易施功,非种难为巧。潭底二句,诸贤皆失本旨,只缘泥着铅汞二字。盖日红阴怪灭,喻阳能烁阴也。日为太阳之精,先天真铅也。月无光,借日以为光,山头月白,乃出庚之月,借光尚嫩,其体纯白,药苗正新,乘此时而采之,则现出深潭日一轮,而群阴将剥尽矣。皆指真铅而言。山头月白者,艮为山,坎为月,先天坎艮之方,月出之所也。以为昆仑峰顶,凿矣。或问:如诗皆论真铅,何谓真汞?曰:仙翁直为真铅难识,故反覆歌咏,以明产药之川源,交感之情性,虽在外,而实与金石草木有形质者不同。若真汞,则凡四大一身,阳里阴精皆是也。识得真铅,则道其在是。若三家相见,俱死归土,则又皆号真铅矣。

愚按:阴阳得类者,如戴公所云,非谓人与人为得类,乃元气之混合处为得类也。岐伯云形不足者,补之以气,此语真金丹之祖。盖以无涯之元气,补我有形之元气也。又丹法难以直说,只得假日月以发挥。但月白是出庚之夕月,微阳新嫩,炼药时候也。日红是受日之阳气,海底生明,丹头初就也。虽皆论真铅,毕竟有分别。

九 生身之处,中有阳精。返本还元,独修无成。

阳里阴精质不刚 ,独修一物转赢尪 。

劳形按引皆非道 ,服气餐霞总是狂 。

举世漫求铅汞伏 ,何时得见虎龙降 。

劝君穷取生身处 ,返本还元是药王 。

翁注:阳里阴精,己之真精也。精气固一身之根本,奈何此物属阴,其质不刚,其性而好飞,易失难擒,不得混元阳丹以伏之,无由凝结以成变化。或独修一物,按引劳形,餐霞服气,以至尸解投胎,出神入定,千门万法,不过独修阳里阴精之一物耳。孤阴无阳,如牝鸡自卵,欲抱成雏,不亦难乎?《契》曰:二女共室,颜色甚姝。敝发腐齿,终不相知。此喻以女妻女,以阴炼阴,胡为乎而氤氲?胡为乎而化生也哉?

潜虚注:无名子以真龙真虎为二八,以真铅真汞为二弦之气,不知二八弦气四字本不可分。盖上下两弦,各去朔望八日,此时阴阳均平,故言二八,以取相当之义。所以相当者,气也。二八弦气,果可分乎?此非晰理之精者,不足以语此。

陈注:大修行人,求先天真铅,必从太初元气生身之处求之,方可得彼先天真一之气,以还其元而返其本也。

甄注:世有认炼服食为外丹者,故前诗以真铅汞破之。又有认守孤阴为内丹者,故此诗以铅汞伏破之。

愚按:人身皆属阴,即元海真火亦阴也。得阳丹制伏,方不飞走。奈坤鼎亦是阴,非得太阳真火照耀,安能成一爻阳铅之气乎?神仙不过借坤鼎作阳燧耳。故仙翁云:二气相吞而产金丹。此理人多不识。夫太阳移在月明中,古仙肫肫垂训,岂日昃之离可以当得?只是未闻真诀,看书忽略耳。

十 地魄天魂,真铅制汞。道高德重,天地齐永。

好把真铅着意寻 ,莫教容易度光阴 。

但将地魄擒朱汞 ,自有天魂制水金 。

可谓道高龙虎伏 ,堪言德重鬼神钦 。

已知寿永齐天地 ,烦恼无由更上心 。

潜虚注:真铅者,先天真一之气,水中之金也。此物最难寻觅,非寻师则不知,非寻财则不得,非寻地则不安,非寻侣则无辅,而其中最难寻者,符来之信也。大修行人,历山川,饱风雪,穷年砣砣,寻此而已。地魄擒朱汞者,兼内外药而言。天魂制水金,则专言内药矣。盖真铅在外,则为真一之气,以其藏于至阴之中,故名之曰地魄。归于鼎中,结而为丹,则曰水金。真汞在内,则为神火。以其居于先天乾宫,故曰天魂。散于四大一身,皆阳里阴精,故名朱汞。地魄擒朱汞者,以黑投红,而汞为铅伏也。天魂制水金者,养以神火,而抽铅添汞也。但将,则并无别物。自有,则不待安排。以铅制汞,故曰擒。铅被汞留,故曰制。丹结不散,皆由神火温养,使火冷,则丹散矣。《契》曰:经营养鄞鄂,凝神以成躯。此天魂制水金也。

十一 鼎攒四象,药按三元。和合大药,不离水土。

黄芽白雪不难寻 ,达者须凭德行深 。

四象五行全借土 ,三元八卦岂离壬 。

炼成灵质人难识 ,消尽阴魔鬼莫侵 。

欲向人间留秘诀 ,未逢一个是知音 。

戴疏:壬水为一阳之首,生气之元,五行之先,故皆始于壬也。翁仙云:真一之水,以法化之,为真一之黍珠。但真一之水,未成形之气也。真一之黍,已成形之气也。

甄注:真一之气无质,既无质,安有色?惟采炼之顷,以法盗之,无质生质,无色生色。其初金水相含,类白,及归土釜而得土气,类黄。缤纷而来若雪,所谓雪山醍醐也。萌蘖吐英若芽,所谓黄芽出土也。盖以汞求铅之时,戊己相见,两气自并为一。《契》云先白而后黄,非一物而何?土者,中央正位,以会极之地言。壬者,壬水也,亥子之间,以生气之初言。黄芽者,四象五行,攒簇于土而滋长者也。诚知其藉土,但从土寻之,便知所以和合浇灌,而黄芽产矣。人之元精、元气、元神为三元,阴阳、老少、火符为八卦。壬水,天一之所生,在子之先,为一阳之首。八卦循环于三元,莫不自一阳而起,以为作丹之时。诚知其不离壬,但从壬寻之,便知所以消息火符,而白雪凝矣。白雪黄芽,凝为灵质,则圣胎结而通身之阴邪尽消。此教人寻黄芽于土,寻白雪于壬,欲向人间留秘诀,正此诀也。

十二 敷华吐英,阳倡于阴。真源反此,我以为宾。

草木阴阳亦两齐 ,若还缺一不芳菲 。

初开绿叶阳先倡 ,次发红花阴后随 。

常道即斯为日用 ,真源反此有谁知 。

报言学道诸君子 ,不识阴阳莫乱为 。

陈注:动植之物,莫不禀乎阴阳二气。人为万物之最灵,禀天地阴阳之正气而生,反不知阴阳盛衰顺逆之道耶?盖顺则为凡父凡母,逆则为灵父圣母。凡父凡母之气,顺则成人,谓之常道。灵父圣母之气,逆则成丹,是曰真源。反此者,男反为女,女反为男也。不得真师,乱为何益?

潜虚注:倡、随二字,诸注皆略。言阳倡阴和,辟诸草木,百姓日用,常道皆然。真源反此者,逆而成丹也,然皆不能外此阴阳倡随之理。但阴阳互藏,坎离颠倒,而人不识耳。

甄注:真源者,真阴真阳之源。识者,识此阴阳铅汞之真,及阴阳互藏之宅也。

愚按:常道者,刚上而柔下,顺行未济之道也。反此者,柔上而刚下,逆行既济之道也。未济则以汞投铅,既济则迎铅伏汞,逆而成丹,是谓真源。反此倡随,即《契》云金华先倡,阳乃往和之意。

十三 颠倒阴阳,白虎归舍。神息天然,丹熟神化。

不识玄中颠倒颠 ,争知火里好栽莲 。

牵将白虎归家养 ,产个明珠似月圆 。

谩守药炉看火候 ,但安神息任天然 。

群阴剥尽丹成熟 ,跳出樊笼寿万年 。

子野注:阴阳颠倒者,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也。火里栽莲,火中有水,阴中有阳,杀中有生也。白虎,金精也。白喻其质,虎喻其难伏。金精原是我家之物,有生以来,走在彼家,今番认着,用力牵归,如月如珠,药之象也。得药而后,温养之法,安神定息,任其自然而已。非守定药炉,朝添半斤,暮换八两也。

李注:玄中颠倒之法,火里栽莲之法,牵虎归家之法,剥尽群阴之法,多方辟喻,无非取坎填离耳。离中填满即是金丹,此丹一成,状若明珠满月。周天数足之后,外住药炉,九转功完,内含神息,此乃绝虑忘机大休歇处,过此以往,脱离生死,位证天仙矣。

愚按:首二句,颠倒之理,显神通向猛火里栽莲。三、四句,阳精归舍而成丹。五句,言温养火候。六句,言抱元守一。末二句,言丹熟脱胎。意已尽于潜虚《小序》。但猛火栽莲,是坎家之火。以种子去栽,和合丹头也。故三、四句紧接牵虎归家、产珠似月耳。谩守药炉,正是屯蒙温养。但安神息,方是丹熟后工夫,捐去炉鼎。子野言安定神息,任其自然者,乃顺其自然。方其宜进阳火,则用上半月之震兑乾以养之。当其宜退阴符,则用下半月之巽艮坤以养之。抽铅添汞,一阴一阳,循环不已,顺天然之妙用,此温养之法也。

十四 三五与一,俱归中宫。结婴十月,真气胎圆。

三五一都三个字 ,古今明者实然稀 。

东三南二同成五 ,北一西方四共之 。

戊己自居生数五 ,三家相见结婴儿 。

婴儿是一含真气 ,十月胎完入圣基 。

甄注:五行俱有生成数。温炼取成实,故用成数,九返七还、八归六居是也。采取合生气,故用生数,三二一四是也。然天五生己,地十成戊,土兼戊己之数,何以言五而不及十耶?盖药之所主者,金也。戊土生金,己土制水,不制水则水泛金沉,故先用己以合戊,此际专是己土作用,故云生数五。自居者,不似四象,以东西南北并而为五也。但五行生数,人谁不知?其意原重在相见上,乃三五一之妙耳。三家间隔,何得相见?要知都是戊己所为。其相见有两处:子母乍逢,在西北虚无之窟。君臣宴会,在东南混元之宫。大段各怀真土,自然作合耳。惟相见,则从无生有禀之而结胎,由微至著养之而胎圆,皆真一之气凝神以成躯者。故直指曰这婴儿不是精血所成,是一含真气也,此句泄尽丹旨矣。不云圣而云圣基者,渐养渐灵,脱胎升举,由此基之也。何谓一含真气?一者,太极也,真阴真阳合而未判,一气而已。凡人物之真阳,寄在母腹,感父之真阴,合为一气,自尔结胎。神仙知之,因以我无中之真阴,诱夺彼无中之真阳,将此二气以法拘炼,混成一气,是名胎仙,是名一含真气。

十五 真铅之要,二八为宗。旁门无用,与丹不同。

不识真铅正祖宗 ,万般作用枉施功 。

休妻谩遣阴阳隔 ,绝粒徒教肠胃空 。

草木金银皆滓质 ,云霞日月属朦胧 。

更饶吐纳并存想 ,总与金丹事不同 。

戴疏:太白真人《破迷歌》曰:行气不是道,津液非神水。存想不是道,画饼岂能饵?采阴不是道,精竭命随逝。胎元不是道,浊秽非真气。断盐不是道,饮食无滋味。辟谷不是道,饿馁伤脾胃。休妻不是道,阴阳失宗位。如何却是道?太乙含真气。气交而不交,升降效天地。二物相配合,起自于元始。姹女与婴儿,匹配成既济。本是真阴阳,夫妻同一义。所以不须休,孤阳岂成事?出世为金仙,金丹非容易。志士不说真,大洞隐深义。五行不顺行,虎向水中生。五行颠倒术,龙从火里出。斯言真妙言,便是太乙力。诗意盖本诸此。

陈注:真铅乃灵父圣母之气也。何谓灵?常应常静之谓灵,逆施造化之谓灵。何谓圣?太极初分之谓圣,虎不伤人之谓圣。有此圣灵,方是真铅,方是正祖宗也。

十六 金丹根宗,圣圣相传。药产于坤,播种于乾。

万卷仙经语总同 ,金丹只此是根宗 。

依他坤位生成体 ,种在乾家交感宫 。

莫怪天机都泄漏 ,都缘学者自迷蒙 。

若人了得诗中意 ,立见三清太上翁 。

翁注:万卷丹经,至当归一,皆以龙虎二八初弦之气为丹之质。但依坤母生成之理,逆而修之,种在乾家交感之宫,以运符火。修丹之要,不出铅火二字。仙翁泄尽天机,学者皓首迷蒙,不肯近取诸身,以明至道,结成一黍,作宾于天。

戴疏:《入药镜》云产在坤,外药也,种在乾,内药也。坤母生成之理者,坤位西南,月出于庚,金水生成,两弦妙用,此产在坤也。乾父交感之宫者,中宫北海,犹乾之西北,饵丹于中,铅汞交感,以成变化,此种在乾也。铅者,月之精,生于水,成于金,有质而有气,天地妙用之根也。火者,日之精,生于木,克于金,有气而无质,天地发生之本也。故曰不出铅火二字。

愚按:丹法以乾坤为鼎器。兑为少女,代坤行事,震为长子,代乾主政,震即乾而兑即坤也。既曰种向,则必有种可知。盖因先天气动,乾宫先运一点神火之精,射入坤宫之内,坤位阳生,变而为坎,遂成阳铅之气。此气一动,采取归来,种在我家交姤怀胎之宫,则修丹之能事毕矣。诗中之意,正是漏泄天机之处,人能了此,岂不功成而谒三清耶!

五言 先天一气,来自虚无。其中有信,得之一符。

女子着青衣 ,郎君披素练 。

见之不可用 ,用之不可见 。

恍惚里相逢 ,杳冥中有变 。

一霎火焰飞 ,真人自出现 。

子野注:女子著青衣,木汞也。郎君披素练,水金也。阴阳相合,彼此以形质未露之气,交于杳冥恍惚之中,庶乎可用。倘形质既兆,则为后天不可用矣。

翁注:居于恍惚之中者,龙之弦气也,故曰着青衣。出于杳冥之内者,虎之弦气也,故云披素练。修丹者,当求浑元真一之炁,于先天鼎中,氤氲相逢,磅礴相恋,通灵变化,此无中生有之妙也。真人者,金丹也。二候之中,运火煅炼,立得真一之气,结成一粒之珠,现在北海之中,一霎时火功一止,真人出现矣。

仇注:此是发明太乙含真气。太乙者,太极未判之元鼎。含真气者,内藏清真未扰之初铅也。恍惚杳冥,即其不可见者。相逢有变,乃用之而后知也。以汞求铅谓之逢,铅华发动谓之变。

愚按:此言一时得药之事。女子,木汞。郎君,金精。见之不可用,形质已露,便落后天也。用之不可见,一气初荫,药苗新嫩也。恍惚者,若有若无之象,其中有物,虚无生白雪也。杳冥者,深妙莫测之称,其中有信,寂静长黄芽也。一霎火焰飞,两弦合精,一符之顷,如一电光之速也。真人自出现,丹成顷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