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子曰:醫之價值,當求諸實驗之結果。何以故?《說文》云:「醫治病工也。」既為治病工,則其責任但求能治病,治病結果之良窳,即為其價值,初不必斤斤於流派之爭也。彼中醫自詡為哲學醫,西醫自詡為科學醫。以僕視之,哲學本身固不能治病,即科學本身亦奚能起疾?同一僥倖試驗,而互以哲學、科學爭修短,其價值果何據耶?僕初治文學,繼而攻醫,舉各家學說讀之,若有所得;又取西說閱之,胸襟豁然,偶為文章,自信可敵千人。迨十年來臨診之結果,覺古人之言可信,而不可信昔之驕人者,且斂抑不自禁。蓋學說、實驗之別,不足為外人道如此。語曰:「醫不三世,不服其藥。」又曰:「九折肽為良醫。」又曰:「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診多。」洵有得之言哉!更徵諸今日,西醫之攻汗中醫,無所不至;而中醫在社會果未嘗失去固有之位置,抑且信仰者益加眾,無他,中醫實驗之結果足以制勝西醫也。故僕以為實驗之結果,即醫學之價值;結果之完美,即醫學之進步。醫案者,結果之表現也;驗案者,價值之真據也。嘗本斯意,久欲以切實之文字,介紹於世人。爰於去歲,編印《清代名醫醫案精華》一書行世。乃今歲,大東書局主人持《當代名醫驗案類編》索序於余。觀其緒論,使醫者受實益,病家資啟發,不禁喜其用心之不謀而合。更觀其編次,分四時六淫、八大傳染,又不禁嘆其分析之新穎精密焉。僕局處江濱,愧無建樹,對此奚僅興天涯知己之感,實足為今之好高論而不務實際者當頭棒喝。乃不辭而為之序
中華民國十八年一月二十五日 上海秦伯未書於新中醫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