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病延十八日,大便方下,防轉虛猝變,不敢以小效為功,大節前後,尤不可忽。
西洋參(三錢五分,米炒) 元參(三錢) 橘白(一錢) 淮山藥 鮮藿梗(五錢) 知母(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白芍(三錢) 石決明(一兩,先煎) 竹茹(三錢五分) 歸身(三錢五分) 車前子(四錢,包)
龍 病經兩月餘,仍是氣機呆,默默無語,左脈細甚,右較大較弦,舌中裂,尖絳。心腎兩虧,痰熱挾肝膽氣火上亢,本虛標實,風波易易也。
西洋參(三錢五分) 紫貝齒(一兩,先煎) 首烏藤(四錢) 硃砂安神丸(四錢,包) 朱麥冬(三錢五分) 靈磁石(四錢,先煎) 天竺黃(三錢) 白芍(三錢五分) 鹽半夏(三錢五分) 橘白(一錢) 竹茹(二錢) 丹參(三錢)
寒滯氣機交阻,腹痛旬日不止,需宜疏通導下,往來寒熱,又須顧及。
柴胡 青皮 檳榔 赤苓 枳實 廣木香 沉香曲 澤瀉 赤芍 臺烏藥 楂炭
姚 虛損,百節盡痛,氣急,夜臥如喘,胃呆不欲食,脈細。根本槁極,恐非草木可以為力者。
都氣丸(包) 紫石英(先煎) 川斷 絲瓜絡 北沙參 白芍 沙苑子 川貝母 甘草炭 海浮石
杜 高年病久,陰涸火炎,滿口鋪糜,舌腫而圓,大便仍瀉,恐難為力也。
上川連(七分,鹽水炒) 帶心連翹(三錢) 飛中白(一錢,包) 朱燈心(二尺) 西洋參(三錢五分,米炒) 生蒲黃(三錢五分,包) 元參(三錢,秋石五分同炒) 川石斛(五錢) 抱木茯神(四錢,朱拌) 左牡蠣(一兩,煅,先煎)
文 心神恍惚漸定,夜寐交安,便溏亦瘥,仍有往來寒熱,脈細。
土炒歸身(三錢五分) 鱉甲心(三錢,先煎) 漂白朮(三錢五分) 朱茯神(四錢) 赤芍(三錢五分) 鹽半夏(三錢五分) 炒木香(一錢) 炒棗仁(三錢) 青蒿子(三錢) 象貝(三錢) 六曲(三錢) 靈磁石(四錢,包) 焦麥芽(四錢) 車前子(四錢,包)
孫(幼) 風熱客上焦,手太陰受病,發為喉疳,腐勢甚盛,脈數。正當發越之際,非清化泄降不可。
羚羊角(五分,挫末) 野薔薇露(一兩,二咪調化溫服) 甘中黃(一錢,包) 石決明(七錢,生,先煎) 鮮蘆根(一兩,去節) 飛人中白(三錢五分,包) 滑石(四錢) 竹茹(三錢) 鮮生地(五錢) 大竹葉(三錢五分) 桑葉(三錢五分)
又幼:金耀文診得喉疳白腐已退腫尚甚,口疳無甚進退,蘊熱深重,非清化不可。
羚羊角(五分) 生濂珠粉(一分) 生西黃(三釐,三咪研如塵,用野薔薇露一兩調化溫服) 鮮生地(七錢) 滑石(四錢) 甘中黃(一錢,包) 通草(一錢) 飛人中白(一錢,絹包) 鮮蘆根(一兩,去節) 吾師加入知母(三錢五分) 大竹葉(三錢)
汪 氣營不足,神思倦怠,脈細,畏寒。宜從本原調理。
潞黨參(三錢五分) 金毛脊(三錢,炙去毛) 製半夏(三錢五分) 制冬朮(三錢五分) 制首烏(四錢) 川斷(三錢) 甘枸子(二錢,鹽水炒) 茯苓(四錢) 歸身(二錢,土炒) 沙苑子(三錢,鹽水炒) 炒穀芽(五錢) 陳皮(一錢)
陸 脫力久不復,舌白,脈濡。宜通陽泄濁。
桂枝(四分) 金毛脊(三錢,炙去毛) 生米仁(三錢) 鹿角霜(三錢五分) 橘白(一錢) 川斷(三錢,鹽水炒) 歸身(三錢五分,土炒) 炒穀芽(五錢,包) 製半夏(三錢五分) 資生丸(三錢,吞服) 茯苓(四錢) 桑枝(一兩,切)
擷(翁) 脈軟,氣不足也;足底易痛,腎陰虛也,手足尚常少力。補氣養營,化風痰,通經脈,標本兼治,方有裨益。
潞黨參(三錢,鹽水炒) 全當歸(四錢) 懷牛膝(二錢,炒) 製半夏(三錢) 上西耆(三錢) 制首烏(五錢) 川斷(三錢,鹽水炒) 制南星(一錢) 制於術(三錢五分) 鱉甲心(五錢,水炙,先煎) 五加皮(三錢) 陳皮(一錢,炙) 菟絲子(四錢,鹽水炒) 桑寄生(五錢)
張 氣鬱,血滯經阻,寒熱近又咳嗽,腹不舒,脈軟弦細。積病深遠,非易速效。
制鱉甲(四錢,先煎) 丹參(三錢) 臺烏藥(三錢五分) 川貝(三錢,去心) 功勞子(三錢) 茺蔚子(三錢) 炙雞金(三錢,去垢) 冬瓜子(七錢) 川石斛(三錢) 雞血藤膏(一錢,研沖) 陳佛手(一錢) 川斷(三錢,鹽水炒) 生熟穀芽(各五錢,絹包)
朱 惡寒噁心,少納頭暈,痰多,脈濡滑。頗有懷麟之狀,須慎養起居。
瓜蔞皮(四錢) 川石斛(四錢) 茯苓(四錢) 春砂仁(五分,敲小粒後下) 陳皮(一錢) 子苓(三錢五分) 陳佛手(一錢) 炒穀芽(四錢,絹包) 竹茹(二錢) 杜仲(三錢,鹽水炒) 白芍(三錢五分)
連 心胸痛,氣急,有汗畏風,熱不透,脈弦。宜表裡兩治。
紫菀(一錢) 石決明(一兩,煅,先煎)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赤苓(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 廣鬱金(一錢) 澤瀉(三錢) 桔梗(七分) 赤芍(三錢五分) 干菖蒲(五分) 沉香曲(三錢,包)
朱 脘痛大勢得減,脈細弦,舌中剝。宜守前意增減。
歸身(三錢五分,酒炒) 良附丸(三錢五分,吞服) 沉香曲(三錢,絹包) 延胡索(三錢五分,醋炒) 白芍(三錢五分) 淡吳萸(二分) 炙雞金(三錢,去垢) 五靈脂(三錢五分) 煅瓦楞粉(一兩,包) 公丁香(五粒) 臺烏藥(三錢五分) 春砂末(五分,包,後下) 陳佛手(三錢五分)
馮(左) 此方大有毒意:日晡發熱,遍體痛,蘊熱無從宣泄,一時不易奏功也。
鮮生地(一兩,打) 忍冬藤(五錢) 丹皮(三錢五分) 淡竹葉(三錢) 花粉(三錢) 甘中黃(一錢,包) 功勞葉(三錢) 綠豆衣(三錢) 知母(三錢) 青蒿子(二錢) 滑石(四錢) 桑枝(一兩) 倭鉛(四錢,先煎) 白蒺藜(四錢)
張 驚恐抑鬱,心肝交病,不得寐,咳不暢,心宕氣逆,脈濡。須加意慎養。
旋覆花(三錢五分,包) 白杏仁(四錢) 生石決明(一兩,先煎) 橘白(一錢) 代赭石(四錢,先煎) 象貝(四錢) 抱木茯神(五錢) 款冬花(三錢五分,炙) 枳殼(三錢五分) 冬瓜子(七錢) 竹茹(三錢五分) 鮮荷梗(尺許)
蔣 舌光,腰以下惡寒痠痛,腿膝亦無力,二便通調,高年正氣真陰兩乏,理之不易。
潞黨參(三錢五分) 原金斛(四錢) 鹿角膠(一錢) 炒穀芽(五錢) 九制首烏(四錢) 茯神(四錢) 金毛脊(三錢) 桑枝(五錢) 淡蓯蓉(三錢五分) 炒棗仁(三錢) 川斷(三錢)
徐 消渴漸瘥,便熱,脈微滑,神疲。宜生津化濕熱。
鮮沙參(四錢) 川柏(三錢五分,鹽水炒) 橘白(一錢) 豬苓(三錢五分) 鮮藿斛(四錢,打) 知母(三錢五分,鹽水炒) 鹽半夏(三錢五分) 澤瀉(三錢五分) 海蛤粉(七錢,包) 甘草梢(四分) 滑石(四錢) 料豆衣(三錢) 朱燈心(三分)
小蘇打三分四釐,此藥在藥房中買。治肝胃氣,吐酸水等症。
大黃一分七釐,研和,分作十包。如腹中實痛便秘者,可用十分之四服之。
(山道年)此藥在藥房買,專治腹中有蟲。
玉樞丹中雌雄黃,辰麝,大戟,千金霜;益以文蛤糯和丸,時邪痧脹功效廣。
紅靈丹用雄黃砂,月石冰麝同金箔;再加礞石白馬硝,時邪霍亂效堪誇。
震靈五靈禹餘糧,赤石紫石赭石襄;更入乳沒並辰砂,真元散敗功推長。
紫雪二角犀羚羊,麝木丁沉共四香;五石寒滑磁硝膏,升元金砂朴硝草。
碧雪丹治時痰高,硝石朴硝並芷硝;牙硝石膏寒水石,發狂昏憤用尤妙。
葉氏神犀犀豉菖,金汁銀翹芩地黃;藍根紫草元花粉,溫熱內陷服之康。
首烏延壽丹首烏,桑葉豨薟女貞菟;芝麻金櫻旱蓮地,忍冬桑椹牛膝杜。
牛黃清心西黃君,鏡面芩連梔鬱金;邪入心胞神昏服,萬氏設此建奇勳。
局方清心牛蒲黃,黃芩犀羚與雄黃;龍腦麝香金箔衣,邪陷驚風並能康。
至寶犀角鏡面砂,雄黃牛黃玳瑁麝;龍琥安息金銀箔,安神定魄之神藥。
再加竺黃參南星,即名人參至寶丹。
金匱腎氣首六味,牛膝車前與附桂;六味若同磁石菖,耳聾左慈治水虧。
明目地黃二地君,石斜枳殼及杏仁;更加牛膝與防風,目澀翳障服之靈。
硃砂安神安心神,甘草連歸生地群;怔忡驚悸俱可卻,寐寐不安效如神。
陳氏抱龍治痰風,膽南星甘竺麝辰雄;更有牛珀兩丸均,名為抱龍治法同。
十全抱龍加月石,茯苓山藥枳殼從;益增沉香金箔衣,痰熱驚風建奇功。
虎潛丸中地芍歸,牛膝知柏虎骨龜;廣皮鎖陽膻羊肉,精血不足筋骨痿。
脾約麻仁首大黃,芝麻杏仁山梔襄;胃實不食大便閉,小溲赤熱服之良。
指迷茯苓風化硝,半夏枳殼薑汁調;脘間痰飲均專治,產後肢腫喘並療。
蘇合香丸水安息,犀角龍腦香附術;麝木丁沉薰陸香,寒阻關竅邪自解。
六神丸用當門麝,腰黃珍珠與辰砂;再加蟾酥西牛黃,腫毒未潰服之瘥。
小金乳沒白膠香,歸墨地龍木鱉動;麝香草烏五靈脂,流痰瘰癧均堪嘗。
黃連阿膠茯苓調,下痢腰痛俱堪療;駐車加入乾薑歸,去苓治積功尤高。
秘製保金丸半夏,雲茯苓與貝川母;再加麻黃並白朮,哮喘背寒效堪誇。
婦科四生黑豆蘇,大黃烏藥萸香附;四物二術苓草橘,紅花乳沒桃延胡。
蒲黃五靈榆良薑,青皮術香羌稜醋;牛膝木瓜益母草,蜜丸加參功尤大。
臥龍丹治一功痧,燈芯荊芥大戟射;牙皂西黃鬼箭羽,蟾酥冰片鬧楊花。
又方燈芯灰牙皂,銀硝荊芥與龍腦;當門麝香並蟾酥,再加鵝兒不食草。
武侯平安散辰砂,雄黃銀硝冰硼麝;一切痧氣能開竅,人馬均得向平安。
行軍散用珍珠粉,西黃月石生薑粉;更加腰黃與銀硝,暑熱痧氣可保寧。
烏頭附子與天雄,牛黃巴豆並桃仁;芒硝大黃牡丹桂,牛膝黎蘆茅茜根。
槐角紅花與皂角,三稜莪朮薏苡仁。乾漆䕡茹瞿麥穗,半夏南星通草同。
乾薑大蒜與刀豆,延胡常山麝莫聞。此係婦人胎前忌,常須記念在心胸。
飛龍奪命西雄黃,砂黛中白片麻黃;火硝明礬燈芯灰,蟾酥蓬砂牙皂幫。
益以當門□珠(金銀)箔,轉筋脈伏力能匡。
金匱鱉甲扇芩紫,鼠婦乾薑參桂芍;軍藶石葦樸桃丹,赤硝紫威蜣瞿麥;更加蜂窠膠䗪夏,瘧母積久服之佳。
小兒回春首西黃,胡連川連九節菖;膽制南星礞石曲,半貝珠粉麝竺黃。
止瘧丹用酒常山,半曲青皮草果濟;香附曲丸朱為衣,送下另用棗五枚。
至寶四生麝肉桂,吳萸丁香硫磺隨;右藥蘸膏貼當臍,霍亂吐瀉保生回。
七香餅治爪果積,香附甘松橘蓬朮;益智砂仁丁香皮,方由葉氏天士設。
玉液金丹首八珍,膠艾耆蓬香砂仁;橘貝香附楂樸枳,蘇羌腹皮苓丹參。
麥冬蓯蓉山藥發,沙苑杜斷菟絲沉。益以西珀益母草,蜜丸隨症妥籌引。
愈帶丸用椿根皮,四川黃柏香附侶;加入當歸和養血,崩中帶下功最奇。
玉帶膏內生梔仁,龍骨麝香川柏芩;更加鉛粉與黃蠟,崩中帶下效驗深。
四紅丸是婦科方,當歸澤瀉膠蒲黃;崩漏下血均能療,血海常淋功尤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