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浊门
治白浊方
川萆薢(去皮) 川黄柏(酒炒) 麦门冬(去心) 菟丝子(酒炒) 北五味(酒炒) 远志(去心。各等分)
上加竹叶三片、灯心七茎、大黄少许,水钟半煎一钟,空心温服。
又方
车前子 灯草 侧柏叶 栀子 黄芩 滑石 乌梅(水浸) 竹叶(水浸) 大黄 蒲黄 猪苓 茯苓 甘草 石膏(各等分)
上㕮咀,水一钟半煎服,一二服即愈。便血亦可治之。
又方:名桑螵蛸散
桑螵蛸(盐水炙) 远志(甘草汤炙,去苗心) 菖蒲(盐炒) 龙骨(煅研) 人参(去芦) 茯神(去木) 当归(酒洗,去芦) 龟甲(醋炙。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临睡时人参汤下。
治五淋方
猪苓 泽泻 白茯苓 白术 车前子 滑石 黄芩(酒炒) 木通 龙齿 黄柏(酒炒) 知母(酒炒。各等分)
上各如法制过为剂,每贴用水一钟半、灯草一团煎,空心服。
又方
治老人气虚而淋。
人参 白术 木通 山栀子
上各等分,水煎服。
又方
治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漓不出,或如膏、如砂石、如豆汁,并皆治之。
赤茯苓(六两) 赤芍药 山栀仁(各十两) 当归(去芦) 甘草(生用。各五两) 条芩(三两)
上㕮咀,每服四服,水一钟煎八分,空心服。
又方
车前子(生用。半两) 淡竹叶 赤茯苓 灯草 荆芥穗(各二钱)
上作二服,水煎。
又方
治心虚蕴热、小便赤涩,或成淋痛。
生、熟地黄 甘草 木通(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三钱,水一钟、竹叶十片煎六分,温服。
石苇丸
治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漓不出,脐腹急痛,搐作有时,或尿如豆汁,或出砂石。并治如神。
芍药 白术 滑石 冬葵子 当归 石苇 瞿麦 木通 甘草 王不留行(各二两)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一百丸,空心小麦汤下。
又方:治男妇诸淋。
杜牛膝(一名苦杖根,一名鼓搥草)洗净搥碎一握,水五碗煎至一碗,去渣,入麝香、乳香末各少许,空心调服。小便内当下沙石,剥剥有声,是其验也。一方:止以酒煎服,治血淋痛甚者。
又方:治血淋。乱发不拘多少,烧灰,入麝香少许,用米醋泡汤调下。
一方:以葵子末等分,米饮空心调下,最治妇人胞转不尿。
又方:用真琥珀不拘多少,研为末,入淡竹叶心同煎,水滚几次,温服之即愈。
通草汤
治诸淋。
王不留行 葵子 通草 茅根 蒲黄 当归(去芦) 桃胶 瞿麦 滑石(各一两) 甘草(半两)
上㕮咀,每服四钱,水一钟、姜五片煎服。
车前子散
治诸淋小便痛不可忍。
车前子(生。半两) 淡竹叶 赤茯苓 灯草(各二钱) 荆芥穗(二钱)
上作二服,水煎。
通秘散
治血淋痛不可忍。
陈皮 香附 赤茯苓(各等分)
上剉,每服二钱,水煎,空心服。
白薇散
治热淋、血淋。
白薇 赤芍药(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立效。或加槟榔末亦可。
遗精门
玉琐丹
治精气虚滑,遗泄不禁。
龙骨 莲花蕊 鸡头实 乌梅肉(各等分)
上为末,用熟山药去皮为膏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
金樱丸
治精滑梦遗,及小便后遗沥。
金樱子 鸡头实(各一两) 白莲花蕊 龙骨(煅。各半两)
上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盐酒下。
秘元丹
治精不禁,危急者。
龙骨(酒煮,焙干,为末) 灵砂(水飞。各一两) 砂仁(半两) 诃子(小者,热灰煨,取肉。半两)
上为末,糯米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临睡白汤下。
又方
灵砂(一两) 阳起石(火煨通红) 砂仁 诃子肉 白茯苓(各一两) 牡蛎(雌雄各半两。火煅) 麦门冬(去心。二钱半)
上为末,糯米饭丸,空心酒下一十丸,要通饮葱茶半钟即行。如无阳起石,以龙骨代之。
猪肚丸
止梦遗泄精,思饮食,健肢体,甚有效。
白术(去芦,炒。五两) 苦参(色白者。三两) 牡蛎粉(左顾者。煅用,另研。四两)
上三味为末,用雄猪肚一具洗净,盛罐内煮极烂,石臼或木臼内捣如泥,和药,再加肚汁捣半日,丸如小豆大。每服四十丸,日进三次或四次,米汤送下。久服自觉身肥,而梦遗立止。
五味膏
北五味子一斤,洗净,水浸一宿,以手拔去核,再用温水将核洗取,余味通置砂锅内,用布滤过,入好冬蜜二斤,炭火慢熬成膏,待数日后略去火性,每服一二茶匙,空心白滚汤调服。火候难于适中,先将砂锅秤定斤两,然后秤五味汁并蜜,大约煮至二斤四两为度。
既济方
夜半子时分,阳正兴时,仰卧,瞑目,闭口,舌顶上腭,将腰拱起,左手用中指顶住尾闾穴(在肾囊粪门之间),右手用大指顶住无名指根拳着,又将两腿俱伸,两脚十指俱抠,提起一口气,心中存想脊背脑后上贯至顶门,慢慢直下至丹田,方将腰腿脚手从容放下,再照前行,阳即衰矣。如阳未衰,再行两三遍。如初行时阳未兴,勉强兴之方可行。夫人之所以有虚疾者,因年少欲心太盛,房事过多,水火不能相济,以致此疾。能行此法,不惟速去泄精之病,久而肾水上升,心火下降,则水火既济,永无疾病矣。
樗树根丸
良姜(三钱。烧灰) 黄柏 芍药(各二钱。烧灰存性) 樗树根皮(一两五钱)
上为末,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茶汤下。
小菟丝子丸
治肾气虚损,目眩耳鸣,四肢倦怠,夜梦遗精。
石莲肉(二两) 菟丝子(酒焙。五两) 白茯苓(焙。二两) 山药(二两。内将分半打糊)
上为末,用山药糊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盐汤任下。如脚膝无力,木瓜汤下。
芡实丸
治思虑伤心,疲劳伤肾,心肾不交,精元不固,面少颜色,惊悸健忘,小便赤涩,遗精白浊,足胫酸疼,耳聋目暗。
芡实(蒸,去皮) 莲花须(二两) 茯神(去木) 山茱萸 肉龙骨(生用) 五味子 枸杞子 熟地黄(酒蒸) 韭子(炒) 肉苁蓉(酒浸) 川牛膝(去芦,酒浸) 紫石英(煅七次。各一两)
上为末,酒煮山药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汤送下。
固精丸
治心神不定,肾虚自泄精。
知母(炒) 黄柏(酒炒。各一两) 牡蛎(三钱。煨) 龙骨(二钱) 芡实 莲蕊 茯苓 远志(去心。各三钱),一方用茱萸肉三钱
上为末,煮山药糊丸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服五十丸。
定心汤
理心气不足,荣血衰少,精神恍惚,梦中走失精。
人参(去芦一两) 白茯苓(去皮) 黄芪(蜜炙炒) 茯神(去木。各三两) 厚朴(姜制) 川芎 赤石脂 白术(各二两) 紫菀茸 防风 甘草(炙。各一两) 麦门冬(去心) 官桂(半两)
上咀,每三钱,水、赤豆七十煎,食后。
玉镇丹
治精气虚滑,遗精不禁。
龙骨 莲花蕊 鸡头实 乌梅(各等分)
上为用末,熟山药去皮为膏和丸小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
大小便不通门
治大小便不通方
用蜂蜜一酒盏,入皮硝二钱,滚汤一茶钟,空心调下。
又方:用火烧盐填于脐内,切蒜一片盖盐上,艾灸二三炷,即通。
又方:用皂荚烧研末,粥饮下三钱。
黄连芍药方
治脏肛门内燥结。
黄连 芍药 黄芩 当归 槟榔 大黄 枳壳 川芎 栀子 连翘(各二钱半) 甘草(五分)
上用水一钟半煎至八分,温服。
大便不通方
大黄 皮硝(另研) 厚朴 枳实(各等分)
上用水一钟半煎至七分,方投入皮硝一大撮,去渣温服。
又方:大黄 皮硝 车前子 黄芩 黄柏 黄连 栀子(各等分)
上为细末,面糊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二丸,凉水送下。
又方:细茶(一撮) 生芝麻(一撮) 生桃仁(七枚) 甘草(五分) 大黄(一钱或二三钱)
上碎服,生擂碎,服立效。
又方:治大肠有风,大便秘结。
皂角(去子,炙) 枳壳(去穰,麸炒)
上等分为末,蜜丸梧桐子大。空心米饮下七十丸。
又方:治大肠虚秘而热。
白芍药(一两半) 陈皮 生地黄 归身(各一两) 条芩 甘草(二钱)
上为末,糊丸。白汤下七八十丸。
又方:润血燥,大便不通。
麻子仁 当归 桃仁 生地黄 枳壳(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白汤下。
又方:名润燥汤。
升麻 生地黄(各二钱) 归梢 生甘草 大黄(煨) 熟地黄 桃仁泥 麻仁(各一钱) 红花(半钱)
上除桃仁、麻仁,另研作一服水煎,次下桃仁、麻仁煎。空心热服。
又方:名五仁丸。
治津液枯竭,大肠秘涩。
柏子仁(半两) 桃仁 杏仁(炒,去皮尖。各一两) 陈皮(四两。另为末) 松子仁(一钱二分) 郁李仁(炒。二钱)
上五仁别研为膏,入陈皮末研匀,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下。
又方:名润燥汤。
麻子仁(一盏半。细研,用水浸,滤去皮,取浓汁) 芝麻(半盏。微炒,用水浸,取浓汁) 桃仁(汤泡,去皮尖,炒黄,研如泥) 荆芥穗(捣末。各一两)
上入盐少许同煎。代茶饮之,以利为度。
又方:治老人气秘,大腑不便。
紫苏子 麻子仁
各等分,研烂,水滤,取汁,煮粥食之。
又方:治上焦热,脏腑秘结。
大黄(一两) 白牵牛(头末。半两)
上为细末。有厥冷,酒调下;无厥冷而手足烦者,蜜调下。
治小水不通方
葵子 茯苓(去皮。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四钱,水二钟煎至一钟,去渣,食前服。
又方:名宣气散。
治小便不通,腹痛不可忍。
木通 滑石(各一两) 黑牵牛(头,末。半两)
上㕮咀,每服一钱,水七分钟、灯心十茎、葱白一茎煎四分,食前服。
又方:生车前草,捣取自然汁半钟,入蜜一匙调下。
又方:棕树皮毛,烧灰存性,以薄酒调下即通利。累试甚验。
又方:治男子小水不通,肚腹胀闷。
用生明矾为细末,放在脐内,以手指蘸清水滴入矾末上,良久,其症即通。
痔漏门
黑玉丹
治男妇久新肠风痔漏着床头,疼不可忍。此药不过三服见效。初得或痒或痛,谷道周回多生硬核,此是痔,破便漏下血。肠风皆因酒、色、气、风、食五事过度成此疾。人多外涂,殊不知病在肠脏有虫,去根易愈。
刺猬皮(剉。八两) 猪悬蹄(百只) 牛角腮(八两) 槐角(三两) 雷丸(二两) 脂麻(二两) 乱发(皂角煎汤洗,焙) 败棕(咀。各四两) 苦楝根(二两半)
上咀碎用,磁罐内烧存性,研细末,入乳香一两、麝香四钱研合和匀,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先细嚼胡桃一枚,以温酒吞下。日二服,甚者日三服,空心。切忌别药。
八仙散
治痔漏。
白术(二两) 荆芥穗(一两) 黄柏 甘草(各七钱) 黄连(九钱) 升麻(五钱)
上为细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以后药擦。
擦药方
雄胆(三钱) 片脑(四分)
上为末,用猪胆汁调,擦患处。
又方:青盐 白矾(各四两)
上用猪尿胞一个,将药为末入胞内,阴干。每服五钱,空心温酒送下。
治痔漏补塞方
信石(一两。先用五钱以白矾一两盖于信上,火炼枯;生用五钱) 乳香 没药 辰砂(各五分) 南星 麝香(各一钱) 轻粉(五分) 血竭(三分) 牛黄(三分) 冰片(二厘) 蟾酥(一钱) 斑蝥(七个)
上为末,面糊丸如大麦粒样锭子,每日以锭子药插入漏孔内,渐加或三锭四锭,一七日住药,其肉自腐。去其瘀肉,每日用荆芥、薄荷、黄柏、葱、艾之类凉药沃洗后,敷以收口药,用:
赤口脂(五钱) 乳香 没药 黄丹(各二钱) 轻粉(一钱) 血竭(三分) 白蜡(五钱)
上为末,每用少许敷上,外用膏药贴之,一日一换。服药可用败毒散之类,收功后,可服黄蜡解毒丸:用黄蜡三两化开,入雄黄一钱、白矾四两,为末,不住手为丸,空心酒下二三十丸。此千金不传之秘方也。
治痔漏及脱肛便血方
当归(洗净。全用。四两) 黄连(多用。酒浸约三日许。净四两) 枳壳(水洗,去穰,面麸炒。二两) 防风(去芦。二两)
上四味为末,以前浸黄连酒和成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每服六七十丸,米饮或滚沸汤送下。忌煎炒、酒、面、羊、鹅、鸡、鱼一切作热厚味。
生肌散
五倍子(为咀,炒黄色。二两) 白矾(飞过。五分) 没药 乳香 孩儿茶(各一钱)
上为细末,节次用管吹入漏疮口内。
经验胆槐丹
十月上巳日,取槐角子,拣肥嫩结实者,用新黄瓦盆二个,如法固济,埋于背阴墙下,约二三尺深,预先寻取黑牛胆五六个,腊月八日取出槐子装入胆内,高悬阴干,至次年清明日取出,入好瓷瓶内盛放。每日空心滚白汤吞服。初一日一粒,二日二粒,三日三粒,加至十五日十五粒,以后日减一粒,周而复始,不问远年近日痔疮,并皆服之,其效如神。亦能补虚。
加减槐花散
条芩(一钱) 黄连(八分) 槐花(炒。七分) 枳壳(五分) 升麻(一钱二分) 赤芍药(一钱) 生地黄(八分) 苍术(一钱五分) 甘草(二分) 当归(五分)
上用水一钟半煎至七分,食前服。
又方:用真正熊胆,不拘多寡,略用麝少许,研极细,填入疮口内,虽甚痛楚而即愈。
又方:治痔漏卧床,策杖方能移步者。
旱莲草一小把连须,水洗净,用粗碗捣极烂如泥,极热酒一盏冲入饮之,剩渣再捣烂敷患处,重者不过三服即愈。
地黄丸
治五漏痔,滋阴必用之。
地黄(酒蒸熟。一两六钱) 槐花(炒) 黄柏(炒) 杜仲(炒) 白芷(各一两) 山药 山茱萸(取肉) 独活(各八钱) 泽泻 牡丹皮 茯苓(各六钱) 黄芪(一两半) 白附子(二钱)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服。
五灰散
治五种痔疮,不问内外并宜服之。
鳖甲(治牡痔) 猬皮(治牝痔) 蜂房(治脉痔) 蛇蜕(治气痔) 猪左足悬蹄甲(治肠痔。各等分)
上烧存性,随证倍用一分,为末。井花水调二钱,空心临卧服。
槐白皮膏
治内外诸痔,年久不愈者。
槐白皮 枳实(各五钱) 赤小豆(二合) 桃仁(六十枚) 当归(各三两) 甘草 白芷(各二两)
上㕮咀,以煎成猪膏一斤,微火煎成黄色,药可成以贴疮。
神茧散
主诸痔有神效。
蚕茧内入男子指甲,以满为度,外面用童子发缠裹,烧存性,蜜调傅之。
蜗牛膏
试有奇效。
片脑(半分) 熊胆(一分) 蜗牛(大者一个。去壳,研烂)
上三味共研成膏,入水一二滴,涂痔处。忌酒及动风发物。
又方:用蚺蛇胆研碎,香油调,涂痔立效。
洗痔方
威灵仙(一两) 五倍子(七钱) 柳须(即柳小红根。二两) 防风(一两) 槐角子(一两) 瓦松(一两五钱)
上各剉碎,用水五六碗煎数十沸,去渣,乘热先熏后洗。如痒洗至不痒,如痛洗至不痛住。
又方:用五倍子、皮硝煎数十沸,取去渣,乘热盛木盆中,四围板盖,留中一孔,熏蒸良久,用手掬洗至汤冷乃住,甚效。
又方:用枳壳一味,如前煎汤熏洗,亦效。
治脱肛方
用生鳖颈皮一节。以物引鳖伸颈在外,以刀斫颈去头并颈骨上。加槐角子一两,用酒三盏加水七盏煎至七盏,空心热服。后用香附二两、荆芥四两煎水,乘热淋洗。
黄疸门
白玉散
治酒疸食黄。
黑牵牛 甘遂(各等分。二次用)
上药,先将水半碗入锅煮一沸,五更时煎服。
又方:商陆(白者)、白萝卜(为片),蜂蜜煎汤,将二药入汤内,亦如前服。忌生冷、盐、酱等物百日。后用牵牛、大黄、甘遂、香附子、槟榔为末,二更面朝东南服之。待五日,方服五苓散,分阴阳。
酒疸方
食鳖,不拘多寡,烹熟,如常食至数个,自愈。
胁痛门
治胁痛方
草豆蔲(炒) 枳壳(炒) 赤芍药 砂仁 香附子 乌药(各等分)
上用水二钟煎至一钟,温服。
治胁下疼痛神效
小茴香(炒。一两) 枳壳(麸炒。五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盐汤调下。
腰痛门
腰痛方
乳香 没药 木香 菟丝子 沉香 破故纸 大茴香 母丁香 干姜 杜仲(炒去丝。各等分) 核桃(四个)
上为末,炼蜜丸如豆大。黄酒送下。
又方:杜仲(炒去丝) 牛膝 陈皮 青皮 羌活 当归 川芎 熟地黄 白芍药(各等分)
上㕮咀,用水一钟半煎八分,温服。
又方:黄柏(盐水浸,炒) 苍术(盐米泔水浸,炒,去皮。等分)
上为末,或水或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盐汤送下。
又方:治腰疼并或时闪腰。
杜仲 破故纸 胡桃仁(各等分)
上三味,酒煎服,立效。
又方:用糯米一二升,炒极热,盛长袋中缚于痛处。细研八角茴香三钱,以盐酒随时服之。
立效散
治闪挫腰疼,不能屈伸者。
牙硝(一厘) 雄黄(半厘) 麝香(半厘)
上研为极细末,以少许点入眼中,令人扶患者周围行数次,腰疼如失。如未效,再点再行,疼止为度。玄玄玄,神仙不可传。
又方:用橙子核炒干为细末三钱,以白酒调服即愈。
又方:用西瓜青为片,阴干,为细末,以盐酒调,空心服尤妙。
腰痛立安散
杜仲(去皮,炒断丝) 橘核(炒取仁。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食前温酒调下。
心气门
天王补心丹
宁心保神,益血固精,壮力强志,令人不忘,清三焦,化痰涎,袪烦热,除惊悸,疗咽干。
熟地黄 白茯苓 人参 远志(去心) 柏子仁 石菖蒲 玄参 桔梗 丹参 天门冬(去心) 酸枣仁(炒) 麦门冬 甘草(炙) 百部 五味子 茯神 当归 杜仲(姜汁浸,炒去丝。各等分)
上为极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两作十丸,金箔为衣。每服一丸,用灯心枣汤化下,食远、临卧服。或作小丸亦可。
养心方
白术(一钱) 茯神(一钱) 当归(一钱) 生地黄(一钱) 黄连(酒浸六分) 甘草(五分) 橘红(七分) 麦门冬(一钱) 黄芩(酒浸,微炒。八分) 石菖蒲(四分) 人参(一钱)
上用水二钟、姜三片煎至七分,食远服。
养心丸
柏子仁(择净,微蒸,晒干,去壳。四两) 枸杞子(水洗净,晒干。三两) 当归(酒浸。二两) 麦门冬(去心。一两) 茯神(去皮心。一两) 熟地黄(酒洗,蒸。二两) 甘草(去粗皮。五钱) 黑玄参(洗净。二两) 石菖蒲(去尾,洗净。五钱)
上为细末,内除柏子仁、熟地黄,蒸过,石器内捣如泥,余药末和匀,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临睡白汤送下。
养心汤
勤政劳心,痰多少睡,心神不足,宜常服。
酸枣仁(去壳,炒。一钱) 人参(二钱) 当归(酒洗。八分) 白茯苓(去皮。八分) 茯神(去木。五分) 生甘草(二分) 大黄连(酒炒。五分) 麦门冬(去心。七分) 白芍药(酒炒。十分) 黄柏(酒炒。八分) 远志(甘草水煮,去骨。五分) 橘仁(去白。八分)
上用水一钟半、莲肉四个去心煎至七分,食远服。
交感丹
治一切贵宦商民,偶因名利失意,抑郁烦恼,七情所伤,不思饮食,面黄形羸,胸膈诸症,极有效验。
香附米(二斤,用瓦器炒令黄色,取净末。一斤) 茯神(去皮,为末。四两)
上二末,搅匀,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清晨细嚼一丸,用白滚汤下;陈皮汤下亦好。
参归腰子丸
治心气虚损。
人参(细切。半两) 当归(去头尾取中段。切。半两) 猪腰子(一只)
上以腰子,用水两碗煮至一钟半,将腰子细切,入二药同煎至八分。吃腰子,以汁送下。有吃不尽腰子,同药渣焙干为细末,山药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此药多服为妙。平江医者丁御干谓:葛枢密云,此药治心气怔忡而自汗者,不过一二服即愈,盖奇药也。
香砂七气汤
治心腹疼痛。
陈皮 青皮 厚朴 半夏 三棱 蓬术(各一钱半) 香附子(二钱)砂仁(一钱) 甘草(五分) 木香(五分) 槟榔(一钱)
上用水一钟半、姜三片煎至八分,温服。
降气汤
治心气胀闷。
木香(如无,用沉香) 紫苏 枳壳 枳实 陈皮 三棱 莪术 甘草 半夏 厚朴(各等分)
上用水一钟半、姜三片煎至八分,温服。
心疼方
五月五日,用黑豆半升,淘净,青布包住,水缸下芽出听用。人言四分,小蓝叶一斤,同捣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一丸,淡温醋送下。
又方:草果 玄胡索 乳香 没药 五灵脂(各等分)
上每服二钱,无灰好酒送下。
又方:治心气疼,及胃脘诸痛。
肥栀子(十枚。去壳,姜汁浸,炒。如脾脉大,连壳用) 抚芎(一钱) 香附(童便制。一钱)
上用水煎三滚,滴三茶匙姜汁入内再煎一滚,百草霜细研二茶匙,调和服之,立效。
又方:用生明矾末一钱、川椒末二分,白滚汤调下。忌鱼腥、荞麦面。
又方:白矾(二钱。炼)、石榴皮(二钱),如无石榴皮,白矾一味亦可,其矾不可炼。用酒一碗煎下,立效。
又方:五灵脂(一两。水淘五钱净) 蒲黄(一两或五钱) 汉防己(五钱) 破故纸(五钱) 良姜(五钱。以斑蝥二十个炒良姜,去净尽斑蝥,止用良姜)
上为细末,醋糊丸如豆大。男子三丸,妇人二丸,用艾叶七个煎汤加醋二匙,食后嚼细送下。
又方:乳香 没药(各等分)
上二味为丸,每服一丸,凉水送下。
又方:名神效方,一名救苦丹。
红枣(三个。去核) 巴豆(三粒。去壳)
上将红枣去核,巴豆填入枣内,文武火煨热,去枣皮,再入人参三钱为末,同擂一处,凉一夜,丸如米大。每服五七丸,烧酒送下,立止。
又方:飞矾 飞丹(各等分)
上用黄蜡溶和二末为丸,如如梧桐子大。每服姜汤吞下。
又方:名失笑散。治心气痛不可忍,及小肠气痛。
蒲黄(炒) 五灵脂(酒炒,淘去沙。各等分)
上先以醋调二钱,煎成膏,入水一盏煎。食前服。
神灵丹
治急心疼,立效。
汉防己(二钱) 五灵脂(一两) 蒲黄(一两。微炒) 良姜(五钱) 斑蝥(二十个,同良姜炒黄色,蝥不用)
上为细末,醋糊丸如皂角子大,每服一丸,艾醋汤下。或痛甚,碾为末调下。
又方:乌梅(一个。去核) 杏仁(七个。去尖) 红枣(二个。去核)
上捣作一服,男用好酒,女用神醋,不拘时服。
又方:雄黄(一钱。为末) 乌梅肉(三钱)
上合匀,研烂为丸。每服五十丸,姜汤、米饮送下。
盏落汤
治急心疼。
陈皮 香附子 良姜 吴茱萸 石菖蒲(各等分)
上㕮咀,用水一碗煎至七分,先用碗一个,用香油三五点在内,小盏盖之,将药淋下,热服。
治冷心气疼
乳香(三分。火炼去油) 明矾(一钱。火炼过)
上为末,好酒送下。
又方:玄胡索 干姜 甘草 砂仁 槟榔 苍术(米泔浸,炒) 肉桂(去粗皮) 茯苓 丁皮 青皮(去白) 三棱(煨) 莪术(煨。各等分)
上用水一钟半、葱白二根煎至八分,温服。
又方:良姜 甘草 乌药 官桂 香附 芍药(煨) 木香(各等分)
上用水一钟半、盐少许煎至八分,温服。
治热心气疼
取锅底黑末,以童子热小便调服三钱,即愈。
益智丸
石菖蒲(一寸九节。一两) 橘红(去白。七钱) 甘草(二钱五分) 当归身(五钱) 人参(七钱) 茯神(一两) 远志(去心,用甘草汤浸一宿。一两)
上为细末,面糊丸如金凤子大,朱砂为衣。卧时用灯心汤送下五丸。如同圣贤能通万卷书,一名朱子读书丸。
丁香止痛散
治心气痛不可忍。
良姜(五两) 茴香(炒) 甘草(各一两半) 丁香(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沸汤点服。
二姜丸
治心脾冷痛,温胃消痰。
干姜(炮) 良姜(去皮。各等分)
上为末,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橘皮汤下。
抽刀散
治急心疼。
用斑蝥七个、胡椒四十九个同炒,令斑蝥焦焠,去斑蝥不用,取净胡椒为末作一服。热酒调下,不拘时。
一方:用胡椒四十九粒、乳香一钱为末。男用姜汤、女用当归汤下。
一方:延胡索 胡椒(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酒调下。
肺门
治肺痈方
用绿橘叶水洗净,捣烂,绞汁,服之,吐出脓血愈。
龙脑鸡苏丸
治肺虚、气损、失声。
银州柴胡(一钱五分) 木通(二钱。同上,通用水浸二日,取汁入膏用) 生地黄(六钱。另研为末) 薄荷(一两五钱) 麦门冬(四钱) 蒲黄(二钱) 阿胶(二钱。炒成珠) 人参(二钱) 黄芪(一钱)
上为末,炼蜜同地黄末、木通、柴胡汁熬成膏,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丸,徐徐噙化下。
疝气门
回春丸
治疝气。
茯苓(一两) 白术(一两) 山楂子(一两。炒) 枳实(八钱) 八角茴香(一两。炒) 茱萸(一两。炒) 橘核(三两。炒) 荔枝核(一两)
上为极细末,炼蜜丸,每丸重一钱五分。空心细嚼一丸,姜汤送下。
又方:柑橘核(六两。炒熟不要焦,燃去壳,净肉四两) 荔枝核(新剥出者,灰火煨焦存性。二两) 小茴香(簸去秕者,去沙上转,色不可焦。一两) 山楂(蒸熟,去核,晒干待用。一两)
上除橘核为末,以其有油不可同磨,另碾为末和匀。每服空心酒下二钱。忌鱼、豆粉、面、芋头、柑橘,此疾一方不能取效,须服三四料,可除根。
第一:橘仁(四两) 荔核(二两) 茴香 山楂(各一两)
第二:橘仁 山楂 茴香(各如前) 荔核(一两五钱)
第三:橘仁 山楂 茴香(各如前) 荔核(一两)
第四:依第三分两。
又用天花粉,壮人九钱,瘦人七钱,煎好生酒热服,被盖出汗,觉小肚内有块响滚下。
又方:用橘核晒干,去厚薄壳两层,研细,每服五钱,用老酒一二盏,砂锅中煮三五沸,空心服。再用热酒一二盏,罐盛余药,服尽。一切下部诸疾皆疗。
又方:试有神效。取杉树子,一岁一粒,烧研灰,用好酒下,粒少者一二次服,粒多者数次服,立愈。
疝气灸法
少者,膝上两窝用艾灸;大者,肾窝中灸。左得之,左边灸;右得之,右边灸。
治偏坠小肠气神效方
大黄(五钱酒炒火上炙干) 香白芷(二钱五分) 麝香(半分) 穿山甲(一钱五分。加黄土炒过) 白僵蚕(二钱) 乳香 没药(各一钱五分)
上共为细末,当归煎水,熬膏为丸,分作二分,每早空心一服,好酒送下。
又方:当归 茯苓 半夏 赤芍药 连翘 天花粉 独活 防风青木香 川芎 青皮 甘草(各等分)
上用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空心服之效。
一方:用青娘、红娘虫各十粒,白面拌炒黄色,去二项虫,以白滚汤调服。小儿偏坠者,服此尤效。
又方:用双蒂茄子悬于房门上,出入用眼视之。茄淹,所患亦淹,茄干亦干矣。又云:用双茄悬门上,每日抱儿视之二三次,针钉于上,十余日消。
一方:灸外踝穴,在两脚外罗拐骨下一指,乃圆骨下,灸三壮即愈。又云:灸内踝穴,不再发。
一方:令丝瓜架上初结者直待枯,满架结尽,叶落方取下,烧灰存性为末,炼蜜调成膏。每晚好酒调一匙下。如在左则左睡,在右则右睡。
治偏肾疝气煮酒方
棠棣根(即山楂树根,去粗皮,洗净。四两) 小茴香(一两。用此者,盐水和匀炒) 川归(五钱) 木香(三钱) 川楝子(去核,炒,用肉。一两) 破故纸(五钱。炒) 青皮(三钱。麸炒)
上为粗末,以绢袋盛之,悬于坛内,用无灰酒五壶,以箬如法封固,煮二三时取起,入净地中三日取出,空心任意服。
治疝气偏坠方
亦治女子瘕。
用小软藤将患人中手指尖比至掌后有纹处止,男左女右连比二截,却将患人脚掌心亦从中指尖起,比至脚根后稍上,藤尽止。用筋头大阴干艾或蕲艾连灸三壮,用莳萝一两二钱炒褐色,为细末,无灰好酒调服。仰卧七日,不许转动,饮食皆用人喂,大小便亦用布片或盆展接。如不得已转动,则用手搊住盖恐起,动则于中经络仍断,不能收上故也。
苍六散
治下元虚损,偏坠,肾茎疼痛。
好茅山苍术六斤,一斤老米泔水浸二日夜,一斤酒浸三日夜,切片晒干一斤,斗子青盐半斤炒黄色、去盐不用一斤,小茴香四两炒黄色、去茴香不用一斤,大茴香四两炒黄黑色、去茴香不用一斤;桑葚子二斤取汁,制过晒干。上共为末,空心每服三钱,酒下。
脚气门
治脚气方
麻黄(三两。炒黄) 僵蚕(三两。炒为末) 乳香 没药(各五钱)
上共研为末,丁香一钱为末,每服一两,好酒调下,取醉及汗出至脚为度,盖俟汗干即愈。后用五枝汤洗,桃枝、柳枝、梅枝、桑枝、槐枝同煎汤,洗脚住痛,先饮好酒三杯有效。
治脚上火丹方
用大黄磨水,频频刷上。
治一切寒湿脚气方
用牛皮胶一块,以刀细切入锅内,同麸面炒成珠,研为细末,每服用酒调下一钱,其痛即止。
治足上疮方
臁疮亦可用。
香油(一两) 广蜡(一两) 猪胆(一个。取汁) 生葱头 血余(三钱) 孩儿茶 阿魏 血竭 龙骨(火煅过) 乳香(箬焙化) 没药(各一钱)
上俱为细末,先将香油蜡、血余、猪胆汁、葱头并熬去渣,以葱头黄色为度,取起。待油蜡少温,下前末药和匀,摊油纸上。每日换一次,先用葱、花椒、飞盐煎熟水洗患处。
又方:治远年近日风痒,脚疮,流黄水者。
用黄柏去皮,不拘多少,用猪胆取汁涂搽晒干数次,酥透柏皮,方研为极细末。先用花椒煎汤洗过,拭干后,以药末糁之,二三次即愈。
治脚指缝烂疮
挦鹅时,取鹅掌黄皮,焙干,烧灰存性为末,湿则糁之。
治脚指缝烂疮及因暑手抓两脚烂疮
用细茶口嚼烂,敷之立愈。
治手足皲裂
沥青(二两) 黄蜡(一两)
上用火熬搅匀,瓦罐盛贮,先以热汤洗令皮软,拭干,将药于慢火上略炙,擦傅。
治手足皲裂春夏不愈者
生姜汁 红糟 盐 猪膏(腊月者佳)
上研烂,炒热,擦入皲内,一时虽痛,少顷,皮软皲合,再擦即安。
治脚转筋
急将大蒜磨脚心令遍,热即差。
健步丸
生苄(半两) 归尾 芍药 陈皮 苍术(各一两) 吴茱萸 条芩(各半两) 牛膝(一两) 桂枝(二钱) 大腹子(二个)
上为末,蒸饼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煎白术木通汤下。
又方:一妇人足胫肿。
红花 牛膝(俱酒洗) 生苄 黄柏 苍术 南星 草龙胆 川芎
右筋动于足大趾上,至大腿近腰结了,因奉养厚,遇风寒,宜四物汤加酒芩、红花、苍术、南星、姜,煎服。
大腹皮散
治诸证脚气肿痛,小便不利。
槟榔 荆芥穗 乌药 陈皮 紫苏子(各一两) 萝卜子(炒。半两) 沉香(不见火) 桑白皮(炙) 枳壳(去穰。各一两半) 大腹皮(三两) 干宣木瓜(去穰。二两半) 紫苏子(炒。一两)
上㕮咀,每四钱,水一盏、姜五片煎服,不拘时。
头痛门
都艮丸
治头风疼,甚效。
用白芷洗净,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以荆芥煎汤调服。若因虚头疼,以人参一两、川芎五钱煎汤服之甚妙。
治头风疼甚呕吐方
川芎(一钱) 薄荷 白芷 防风 甘草 细辛 羌活 荆芥 藁本 辛夷仁(各等分)
上用水一钟半、细茶一撮煎七分,食后温服。
头疼方
细茶 香附子 川芎(各一钱)
上用水一钟煎至八分,临卧服下即止。
须发门
乌须方
只用擦牙,不劳擦染,一月之后见功效。
青盐(一斤) 嫩槐枝叶(五斤) 黑铅(二两) 没石子(雄者。七钱)
上用槐叶同黑铅、青盐入铫内,用槐条三五根不住手搅炒,待叶、铅、盐俱成膏,却用文武火炒干提起,同没石子研为细末,瓷器盛贮。每遇洗脸毕,蘸擦牙,用力行运,候血来朝,头口嗽水吐出,掌擦须鬓;第二口咽之,久则自然黑润。又方:用旱莲草汁不拘多少,每汁一碗入炼蜜四两、生姜汁四两和匀,以磁钵盛,于烈日中晒成膏。如急用,以桑柴烧之,用砂锅炼成膏,以瓷罐盛之,放在水中一宿,去火毒。每日早以酒化开一杯服之。此方专主补血,开腠理,久服须发变黑、光润,此治乎内者。外有黑铅散,用黑铅四两化开,入罗过桑柴灰半斤,炒成粉,每早擦牙,吐出碗中,以摸须鬓并眼,乃内外修饰之秘方。
牛胆散
能明目清心,乌须发,补养下元,生髓,去风湿,壮精神。
何首乌 白茯苓 槐角子(各二两) 生地黄 当归(各一两)
上共为末,装入黑牛胆内,连汁挂在背阴处,至九日取出,研为末,温酒调服二钱或三钱,百日见效。若肯寻常服之,须发永不白矣。非人勿示。
乌须方
五倍子(打碎,砂锅内炒黑色,不可过与不及黄色,用湿布摊在地上,倾布内包起,脚踏成饼听用。每用二钱五分) 红铜末(将红铜烧红投水中,又烧又投,取末,炒过,研。四分) 硇砂(一分五厘)
上共研一处,将浓茶一盏调稀糊顿入滚汤中,带稠搽于须上,内用油纸包裹,次早洗去,黑如漆。
又方
五倍子(二钱五分。如前制法) 铜末(四分) 硇砂(二分) 白矾(三分) 没石子(二两) 麝香(二分)
上为细末,以乌梅、酸榴皮各半,煎汤调前药涂上,一炷香为度,茶与皂角水洗去,连涂二次佳。
又方
文蛤(二两五钱。炒黑色) 铜末(四钱五分) 没石子(一钱五分) 胆矾(一钱五分) 柯子(一钱五分) 白矾(一钱五分) 硇砂(一钱五分) 细辛(一钱五分)
上各味俱生用,为末,用石榴皮熬水浓,晾温,擦染,用白菜包裹一宿,用水洗去。
又方
何首乌(一斤。米泔水浸一夜,先用花磁瓦去皮,次用取出再去皮净。亦可砂锅用黑豆一升煮汤,将何首乌浸一夜,将黑水去,听用。同黑豆拌一处蒸,如此浸五夜蒸五次,九蒸九晒,擂为细末) 牛膝(去芦土,净半斤,擂为细末)
上二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酒下。不饮酒,盐汤下。忌葱、蒜、烧酒。急服则半月、缓服则一月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