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疮铁扇散药

象皮五钱,切薄片,用小锅焙黄色,以干为度,勿令焦 龙骨五钱,用上白者,生研 老材香一两,山陕等省无漆,民间棺殓俱用松香、黄蜡涂于棺内。数十年后,有迁葬者,棺朽,另移新棺,其朽棺内之香蜡,即谓之老材香。东南各省无老材香,即以数百年陈石灰一两代之,其效与老材香同 寸伯香一两,即松香中之黑色者 松香一两,与寸伯香一同熔化,搅匀,倾入冷水,取出晾干 飞矾一两,将白矾入锅内熬透便是

以上六味共为细末,贮磁瓶中,遇有刀石破伤者,用药敷伤口,以扇向伤处扇之立愈。忌卧热处。如伤处发肿,煎黄连水,用翎毛蘸涂之即消。此方神效,幸勿轻视。

金疮铁扇散医案

乾隆二十二年五月间,沈雨苍至晋得金疮铁扇散。旋浙,适有仁和县民蒋姓,因角口,用刀自刎,伤长二寸余,食嗓半断,伤口冒血,痛甚,在地滚跌,不能敷药。因缚其手足,令卧凉地,用枕垫其首,使伤口渐合,即敷药扇之,少倾血凝,半日后汤饮如常,三日而愈。

又于六月间,有钱塘民因角口忿激,用刀自刎,食喉半断,喘气伤口俱有血泡,盖喉间之气已通于伤口也。用药敷之,扇少顷,血即凝,两日全愈。

又于十月内,杭州城守营兵沈姓,因操演,被藤牌兵用腰刀戳鼻梁,山根俱断,斜伤眼角,深入寸余,病晕卧地。敷药扇之,血凝,两日而愈。

又于二十三年四月内,杭城义乌寺僧人以大斧砍柴误劈脚背,深入寸余,伤长三寸,足背几若两半分裂,其师夜半款门求药,敷之三日而愈。

又于五月间,有山西僧人孤身朝天台山,行至嵊县,中途有贼尾至山僻,持石击其脑后。僧人转身回拒,贼复击其额角、面、颏、头颅等处,骨亦有损者,昏晕半日后渐醒,赴县喊禀。因距被伤之时已经一日,伤处冒风,头面肿大如斗。雨苍趋往救之,先用黄连煎水,洗去血迹,以药敷之,因不流血,未曾用扇,两日而愈。

又于七月内,有绍协右营兵丁因操演马惊,被踢下颏,其齿牙半脱,并于颏下能见齿骨,晕绝卧地,见者以为必绝。雨苍将药敷后扇之,血凝,两日而愈。

又于十月内,有杭城凤山门门军计姓向雨苍求药。自言六月内堕城跌石上,划开左腿,已烂百余日。视其伤口长三寸余,深寸余,溃烂有脓血。即用黄连煎汤洗去血迹,用药敷之,因不流血,未曾用扇,三日而愈。

又于二十四年九月内,杭城羊市街有孀妇,因角口,用磁碗锋自割其面,伤十余条,长俱四五寸,流血发肿,因即以黄连煎水洗去血迹,用药敷之一日而愈。

又于二十五年七月内,绍协把总王九龄,因救火误踏椽木上长钉,穿过鞋底,从脚心透出脚背,伤甚重。其时雨苍同在救火,即用药敷之一日而愈。

又于二十六年五月内,杭城大街名石坊前有杨姓,锉马草,误断左手食指,因甫经切下,断指尚温。即令将断指接连,四面敷药扇之,少顷,伤口血凝,两日而愈。

又于二十七年六月内,杭城有王姓者因争斗,被人将刀刺面,从左颊透出右颊,血流不止,敷药扇之,三日而愈。

又于二十八年正月内,路经大街,见有十三四岁幼孩从高阶失足堕地,将自佩烟筒误戳入左腹,深五寸许,晕绝地下。雨苍一手按伤口,一手拔出烟筒,即以药敷之,三日而愈。

又于二月内,杭城名世坊项姓,因修屋倒塌,被压者十九人内,头面手足被伤者十二人,雨苍将有山右之行罄瓶与之,一日而愈。

以上虽治法略有不同,而其大旨则伤处喜凉恶热,夏日宜卧凉地,冬月忌卧热处。疮口不必用布包裹,恐过暖难予结痂,并忌饮酒,致使血暖妄行。设遇伤处发肿,总以鸡鹅翎毛蘸黄连水涂之,立愈。至于敷药之时若血流,乃用扇扇之,倘不流血,即不必扇矣。

治刀斧跌打损伤方

黄丹六两,水漂净 生半夏六两 生石膏三两 熟石膏三两 明松香六两

以上诸品,共研细为末,敷之立愈。

治刀伤

凡杀伤不透膜者,乳香、没药各一皂角子大,研烂,以小便半盏,好酒半盏,同煎半温服。然后用花蕊石散或乌贼鱼骨或龙骨为末,敷疮口上即止。昔推官宋瑑定验两处杀伤,气偶未绝。亟令保甲取葱白,热锅炒热,遍敷伤处,继而呻吟,再易葱白,伤者无痛矣。

金疮肠出者,用小麦五升,水九升,煮四升,绵沥净汁。待极冷,令病人卧席上,人含汁噀其背,则肠渐入。噀时勿令病人知之,及多人在旁言语,如未入,抬席四角,轻摇则自入。既入,须用麻油润线缝紧,仍以润帛扎束,慎勿惊动,使疮口复进。

救跌压伤

凡跌压伤重之人,口耳出血,一时昏晕,但视面色尚有生气,身体尚为绵软,则皆可救,切不可多人环绕,嘈杂惊慌,致令惊魂不复。急令亲人呼而扶之坐于地上,先拳其两手两足,紧为抱定,少顷再轻移于相呼之人怀中,以膝抵其谷道,不令泄气,若稍有知觉,即移于素所寝处,将室内窗棂遮闭,令暗。仍拳手足紧抱,不可令卧。急取童便,乘热灌之,马溺更妙,如一时不可得,即人溺亦可,要去其头尾,但须未食葱、蒜而清利者。强灌一二杯,下得喉去便好。一面用四物汤照原方加三四倍,再入桃仁去皮、尖及好红花各一两,全当归及南山楂捣碎各二两,生大黄二两,童便一大钟。如系夏月,加黄连四五分,多用急流水,即在旁以急火煎热,倾入碗内,承于伤者鼻下,使药气透入腹内,则不致入口恶逆。乘热用小钟强令顿服,如其不受,则姑缓,少刻又进,只要陆续灌尽,不可使卧。服药之后,其谷道尤须用力抵紧,不可令其泄气。如药已行动,非至紧不可即解,恐其气从下泄以致不救也。必俟腹中动而有声上下往来数遍,急不能待,方可翼之以解,所下尽属淤紫。毒已解半,方可令睡,至所下尽为粪,即停止前药,否则再用一二剂,亦不碍。然后次第调理,不可轻用补药。

四物汤        

川芎七分 熟地黄三钱 炒白芍一钱 当归一钱

救服卤

服盐卤,将常用擦桌布洗水灌之,使吐即解。

救中暍暍,伤暑也

暑月热倒,急扶在阴凉处,切不可与冷水饮,当以布巾衣服等蘸热汤,覆脐下及气海间,续以汤淋布帛上,令彻脐腹,但暖则渐苏也。如仓卒无汤处,掬道上热土于脐端,以多为贵,冷则频换,后与解暑毒药。或道涂无汤处即掬热土于脐上,仍拨开作窝子,令众人旋溺于其中,以代热汤,亦可取效。

凡中暑,如已迷闷,嚼大蒜一大瓣,冷水送下。如不能嚼,即用水研,灌之立醒。路中仓卒无水,渴甚,急嚼生葱二寸许,和津同咽,可抵饮水二升。

救魇

魇死不可用灯火照,并不宜近前急唤。但痛咬其足跟及足大拇指,频频呼名,唾其面,再灌以姜汤自醒。如难醒者,移动些小卧处,徐徐唤之即醒。夜间魇者,原有灯即存灯,无灯者不可用灯照。

又方:皂角末如豆许,吹入鼻内,得嚏则气通,三四日尚可救。

救溺死

水溺一宿者尚可救,捣皂角,以绵裹,纳下部内,须臾出水即活。

或屈死人,两足著人肩上,以死背贴生人背,担走不停,俾溺者吐出水尽亦活。又捞起时急急将口撬开,横衔筷一只,使可出水,以竹管吹其两耳,碾生半夏末吹其鼻孔,皂角末置管中,吹其谷道。如系夏月,将溺人肚皮横覆牛背之上,两边使人扶住,牵牛缓缓行走,腹中之水自然从口中并大小便流出,再用生姜汤化苏合丸灌之,或生姜汁灌之。若无牛,以活人覆卧躬腰,令溺人如前,将肚腹横覆于活人身上,令活人微微动摇水亦可出。若一时无牛,兼活人不肯拯救,或锅一口,溺人覆于锅上亦可。如系冬月,急将湿衣解去,为之更换,一面炒盐,用布包熨脐,一面厚铺被褥,取灶内不着草灰多多铺于被褥之上,令溺人覆卧于上,脐下垫以绵枕一个,仍以草灰浑身厚盖之,灰上再加被褥,不可使灰迷于眼内,其撬口衔筷,灌苏合丸、生姜汤、吹耳鼻、谷道等事,俱照夏天法。冬天苏醒后宜少饮温酒,夏天宜少饮粥汤。按:灰性暖而能拔水,凡蝇溺水死者,以灰埋之,少顷即活,此明验也。

又,初救起之时尚有微气,或胸前尚暖,速令生人脱贴身裹衣为之更换,抱担身上,将尸微微倒侧之,令其腹内水流出,若水往外流,即有生机。一面用粗纸燎灼,取烟薰其鼻窍,稍薰片时,即用皂角研细,吹入鼻窍,但得微有一嚏喷,即可得生。

救冻死

冻死,四肢直,口噤。有微气者,用大锅炒灰令暖,袋盛熨心上,冷即换之。候目开,以温酒及清粥稍稍与之。若不先温其心便以火炙,则冷气与火争必死。

冬月溺水之人及被冻极之人,虽纤毫人事不知,但胸前有微温皆可救。倘或微笑,必为急掩其口鼻,如不掩,致笑而不止,不可救矣。切不可骤令近火,恐一见火则必大笑不可救药。

救惊毙

惊怖死者,以温酒一两杯,灌之即活。

救扑打猝死

五绝及扑打猝死等,但须心头温暖,虽经日亦可救。先将死人盘屈在地上,如僧打坐状,令一人将死人头发控放低,用生半夏末,以笔管吹在鼻内。如活,即以生姜自然汁灌之,可解半夏毒。

治蛇虫伤

蛇伤虫咬,仓卒无药,以大蓝汁一碗,雄黄末二钱,调匀,点在所伤处,并令细细服其汁,如无蓝,以靛花、青黛代之。

虺蝮伤人,其毒内攻即死,立将伤处用绳绢扎定,勿使毒入心腹,人口含米醋或烧酒吮伤处,以急吸拔其毒,随吮随吐,随换酒、醋再吮。俟红淡肿消为度,吮者不可误咽中毒。又急饮麻油一二盏护心解毒,以姜末敷之。

被蝮啮死,用香白芷一味,以麦冬汤调服,急则以水代之,饮之即活。

救癫狗伤

乘毒未发用,斑蝥七个,去头、足、翅净,用鸡蛋二枚同蒸,去斑蝥,淡食鸡蛋,于小便内取下血块,痛胀不解则血块未净,仍再食,块尽乃止。

又法:受咬后立至溪河,将伤处洗挤血净尽,多饮生姜汁则毒可解,仍封扎疮口,勿使受风。

救缢死

凡缢,从早至夜,虽冷亦可救,从夜至早稍难。若心下温一日以上犹可救。不得截绳,但缓缓抱解放卧。令一人踏其两肩,以手提其发,常令紧,不可使头垂下。一人微微捻整喉咙,以手擦胸上散动之。一人磨擦肩足,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又按其腹,如此一饭久,即气从口出得呼吸。眼开苏醒后,又以官桂汤及粥饮与之,令润咽喉,更令二人以笔管吹其耳内,若依此救,无不活者。

官桂汤        

广陈皮八分 厚朴一钱 肉桂五分 制半夏一钱 干姜五分 甘草三分

又法:用皂角、细辛等分为末,如大豆许,吹两鼻孔。

又法:凡男女缢死,身虽僵定,尚可救活,不可割断绳索,抱起解下,安放平坦处所。仰面朝天,头要扶正,先将手足慢慢曲弯,然后将大小便用绵软之物裹紧,不令泄气。用一人坐于头前,两脚踏其肩,揪住头发,将缢人之手拉直,令喉项顺,再用二人将细笔筒,或苇筒,入耳内,不住口吹气,不住手抚摸其胸前。用活鸡冠血滴入喉鼻之中,男左女右,男用公鸡,女用母鸡,刻下即能苏活。如气绝时久,照前救法,务要多吹多摸。勿谓已冷,忽略不救。

救汤火伤

凡被汤火伤,切勿以冷水、冷物及井泥、尿泥激之。其热气遇冷则入之愈深。轻者挛缩,重则直逼火毒攻心,速之死矣。

一方用好杭粉为细末,同妇女所用好头油调涂之。如无,或柏子油亦可。

又:用生大黄,以米醋调,敷二日即愈。

救中恶

凡中恶客忤猝死者,或先病及睡卧间忽然而绝,皆是中恶也。用韭黄于男左女右鼻内刺入六七寸,令目开血出即活。又用皂角或生半夏末如大豆许,吹入两鼻。

解砒毒

砒霜服下未久者,取鸡蛋一二十个打入碗内,搅匀,入明矾末三钱,灌之,吐则再灌,吐尽便愈。但服久,砒已入腹则不能吐出,急用黑铅四两重一块,用井水于石上磨出黑汁,旋磨旋灌,尽则愈。即先吐出之后亦宜再用铅水服之,以尽余毒方无后患,又用甘草汁同蓝汁饮之即愈。又用熟豆腐浆灌之亦效。

解巴豆毒

中巴豆毒,痢不止,以大豆一升煮汁饮之。

解苦杏仁毒

用杏树皮煎汤饮之,虽迷乱将死者,亦可救。

解煤薰毒

饮冷水可解,或萝卜捣汁灌口鼻,移向风,吹便能醒。

治蛊毒及金蚕蛊

泉州一僧能治金蚕毒。如中毒者,先以白矾末令尝,不涩,觉味甘,次食黑豆不腥,乃中毒也。即浓煎石榴皮根饮之令吐,出蛊皆活,无不愈者。李晦之云:凡中毒,以白矾芽茶捣为末,冷水饮之即愈。

治疟方

朱砂一两 胡椒一两

二味各研极细末,以无声为度,配合均匀,贮磁瓶或锡盒,不使出气。用时取暖脐膏一张,挑末药一茶匙,安放膏药中间,勿令四眼见,对脐紧贴,虽疟止不轻揭,听其自落,靡不神效。三阴疟十日一换,用至三膏,亦能奏功。然疟必三四遭后方用,否则截之太早,风寒未出,恐生别症。孕妇忌用。

昔余外氏德清徐宅,每岁以此方济人,夏秋求药者其门如市。嗣余宰永兴、护彬州、署宜章、调长沙,因湖南潮湿,病疟者多,每岁煎膏一料,配药,交宅门施送,颇多神效。

催生方

净归身二钱,酒洗 白芍二钱,酒炒 川芎一钱,酒洗 黄芩一钱五分,酒炒 绵黄芪二钱,蜜炙 陈皮八分 大腹皮一钱,去毛

加酒半杯充服。

此方产二三月时服一剂,常服更妙。

临产方

当归四钱 川芎五钱 王不留行三钱 黄芪三钱,蜜炙

此方予备药味,临产时服,如胎犹不下,再服,一剂即生。

乾隆三十一年冬,邹县范寅兄,名朝纲,邮寄此方。并叙及乙酉春范公子妇王氏分娩艰难,举家惶惑,公适假寐于邹署之看山书屋。有羽衣蓝巾者飘然而来,貌类平时所奉吕祖像,授以方云:服此临盆易易也。寤而异之,急照方煎服,不逾顷刻,产一女,母子俱获平善,因宝录之。又邑妇黄李氏逆产数日,服此方若有人掌挤之立下,亦无恙,自是屡试屡验,其应若响,余故并录付梓,以志此方所由来也。

三黄宝蜡丸

藤黄四两,研 轻粉三两,研细以无星为度 天竹黄三两,研 乳香三钱,瓦上纸烘去油研 雄黄三两,研 水银三钱,用朴硝同研则死 血竭三两,研 朴硝一两,同水银研无声为度 儿茶二两,研 麝三钱,研筛去皮毛净 琥珀三钱,先打碎,后用白净灯草同研极细,无声为度 刘寄奴三两,炒 当归尾一两五钱,晒 红芽大戟三两,炒,晒,三味同研极细,筛末

以上拣料,称准分量,研极细末,重罗筛净,留水银、朴硝两味不必筛,如无真天竺黄,以九转胆星三两,又加醋炙瓦楞子一两代之,再用好黄蜡二十四两,铜锅熔化,去渣滓,炼净,用滚汤坐定,将药不住手搅匀,加入麝香,再搓和极匀,取起为丸,每丸重五分,逐丸纸裹收贮磁罐,塞口,勿令泄气。此药专治跌打损伤,蛇虫咬,破伤风,伤力成劳,妇人产后恶露不净,致生怪病,瘀血奔心,痰迷心窍欲死者,口有微气,服此即可回生;或被枪炮打伤,铅子入肉,服此,铅子从伤处退出;或中药箭,见血封喉,危在顷刻,服此药,多饮酒,暖睡取汗,便有生机。凡病轻者服药五分,重者一钱,最重者勿过二钱。受伤日久止须三四服,能令周身瘀血尽化。用无灰酒顿滚冲化送下,忌三日生冷菜果凉水,更忌鸡肉、鸡子、鸡汁,犯之,为害不小。孕妇勿服,如伤久溃烂,服药后,另将药切薄片敷患处。

乾隆三十二年正月间,余因公赴济南,接到招远县刘寅兄,名朝宗,邮封,承示前方,并药三丸。札开,此方系任聊城时,得之前任王令,名天庆,为晋阳蒋牧所授,照方虔制,历奏奇功。三月廿三日,东平州署二堂左砖墙忽倒,梁柱橼瓦一齐崩陷,压倒四人,急去砖土,出之,幸未死。余先令照前救跌压伤法治之,饮以童便,马溺,复用四物汤煎服。继出刘寅兄所惠药三丸,不敷分给,用酒总化,匀作四分,各饮迄,次日俱能拄杖而行。

治黄疸方

明矾三钱 滑石一两

用黄米饭研末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钱,茵陈汤下之,忌辛辣、一切发物。

咽喉急症针少商穴法

少商穴在人两手大拇指指甲外两半边,各离甲一分许,用衣针刺,入分许,先用粗线扎指上,如放痧法,出血便松。

喉闭方

用鲜艾叶捣汁咽之,如不能得,或用蛇床子研末,放新烟筒内,同吃烟法,到口即松。

破管散

青盐 白矾 硇砂各等分

三分,不过钱许,足矣。

上为细末,不论长幼,咽喉肿痛,乳蛾闭塞,缠喉等一切急症,内服甘桔汤,外针少商穴,再将前药用鹅翎管或小竹管吹入喉内,如牙紧不能进,于鼻中吹之,吹后出痰涎渐瘳。

甘桔汤        

甘草一钱五分 防风一钱 荆芥一钱 黄芩一钱 元参一钱 桔梗三钱 山豆根一钱

上治咽喉十八种病症,水二钟,煎一钟,频频噙咽,如气旺火甚,大便不通,加石膏三钱或二钱,竹叶十片,便通立愈,年老力弱者石膏少用。

乾隆三十二年丁亥三月望前一日,余因公赴府。适候补县尹同乡顾名人凤过寓,茶话间,见余所集诸方汇录一册置案头,君因道及本年二月初四日,一婢陡作寒热,先呼头痛,次早见其两腮红肿,渐及颈脖,停午牙关已合,咽喉闭塞,势甚危殆。探箧,得旧录前方试之,先用针刺两手少商穴,出血少许,略能呼吸。春初乏鲜艾,即用蛇床子研末,装燃新烟筒进唇内,能呼一二口,然肿痛不可忍,急用破管散装入鹅翎管,从牙缝中抻入吹之,遂出涎沫,渐有浓痰,牙关少开,用手指抠之,痰涎牵连不断,次煎甘桔汤以茶匙喂之,渐能饮,肿痛少瘥。因大便不通者数日,复照方加竹叶、石膏,晚服一剂即解。夜半思饮食,肿痛全消。次日霍然如旧,余即索方,藏之行笥。旋由府赴省,奉委赴肥城县审案,内有要犯李兴义急需质讯,忽喉关肿闭,不食不言,卧床已四日矣。二十日晚,余抵肥即出所得之方,令肥邑原差觅医生照治,乃肥役怠玩,竟置罔闻。翌晨,余命亲随书役赴该犯卧所,如法治之,先针少商穴,出黑血少许,便有声息,继用蛇床子末吹入口内,即能言,但声音不亮,须以耳就口,始得聆悉。且不食已数日,一息奄奄,未能带讯。时将午余,复命用破管散及甘桔汤,少顷,吐出涎痰,语言清朗,饮粥两盏,傍晚便能起坐,遂令人扶掖至公馆与众犯质供。渠因感激,直吐不讳,案遂以定。讯毕,复叩首谢赐方活命之恩。计得方甫六日,辄一试而效,且令要犯得生,疑案冰释,又孰非是方之功欤。

保婴稀痘神验丹

麝香五厘 朱砂一钱 大蓖麻子三十六粒,去壳取肉,拣肥白者用

先将朱砂研细为末,次入麝香研匀,后将蓖麻子肉加入一处,研成细末,须要端阳午时洁诫合制。用手指蘸药搽小儿头顶心、前心、后心、两手心、两脚心、两肘弯、两膝弯、两胳肘窝、共十三处,量药均搽,约如钱大,俱要搽到,勿使药有余剩,如小儿头发长者,将顶心头发剃去一块,务使药贴皮肤,其力方到。搽后听其自落,不可洗去。每药一料止搽一儿,男女一样治法,搽一次出痘数粒;次年端阳午时再搽一次,止出一二粒;又次年至端午再搽一次,其痘永不出矣。总之,未出痘之儿女,每年端午即搽一次,不可间断。如过岁小儿,再于七月七日,九月九日,须用午时,依前法搽之尤妙。

凡小儿出痘,关系最大,世人有种痘之法,恐损小儿,不肯轻用,至出痘时举家失措,多方疗治,其收功者亦必迟延数十日,况有难保者乎。此方顾君人风得自安微徐观察家,试之屡验。渠幕游江右时,曾刊以布送,并云传方之家已十数世不出痘矣。且涂在皮肤之外,有益无损,真保幼灵丹也。

治慢惊风

制半夏三分 当归三分,酒炒 甘草一分 陈皮三分 僵蚕一岁者一条,二岁二条,按岁递增

上药煎半酒杯,服后吐出痰涎立愈,如不效,再服一二剂。

此方系余婿庄让仪得之友人。丁亥三月,甥女惊风,百药不效,服此立瘳。戊子春,严子禹梅之爱子慢惊濒危,照方服之渐愈。

接骨方

土鳖用新瓦焙干 巴豆半分,去壳 乳香半分 没药半分

共为细末。大人一分,小人五厘,黄酒送下,不可多用。

治异症方

乌鸦、鸡狗,二翻同治,其形头疼头沉,眼黑恶心,胙心,两膊发虚,急用竹箸分开,口卷舌验之,如有红青黑紫泡者即此病也。用针刺破,或雄黄末,如无,或炮药点之。用白滚汤和药服之,即用棉被盖身,出汗即愈。又兔子翻,其形直走不停,用炮药和水走直即灌,灌过歪倒,用湿土埋头闻土气即愈。

又长虫翻,其形肚腹胀疼,就地打滚,先挑肚脐三针,顶门一针,足心二针,即愈。又缠丝翻,其形肚胀、头疼;心翻,前后心如有黑紫黄眼者,用针挑,以醋擦之;周身麻木,无此眼者,即心生痧子,治法将手腕足腕各挑一针,炒盐和滚汤灌之即愈。

又哑叭翻,其形不能言语,用鞋底沾水打顶门;女人有孕者,将顶发分开,使手沾凉水轻打顶门即愈。

又母猪翻,其形拱地,先挑舌根、二大指,不挑余八指,指甲盖两旁边各挑一针,然后将滚白水入猪食盆内,和水灌之即愈。

又蛤蟆翻,其形在肚脐围圆,用针挑肚脐七针,小肚挑七针即愈。

治反胃呕酸二神丸

益智仁一两,炒 焦白术一两,土炒 干姜三钱 核桃肉一两 补骨脂一两,盐水炒 炙草五钱 制半夏四钱 砂仁五钱,炒

共研细末,枣肉为丸,每服一钱,大米汤送下,忌松萝茶,可用陈皮炙草当茶吃。

治心胃疼

香附一钱 良姜一钱 胡椒一钱 玄胡索一钱 白豆蔻一钱

共为细末,每服一钱,黄酒送下,如疼甚,加烧酒于黄酒内,服之立愈。

上接骨方、治异症方并反胃、心疼方,为东平城守胡君士焕秘之,特索刊,以公诸世。

治风狂病

照原人年岁,用牛虱若干研汁,连皮加无灰酒服,立效。如年未及三十者,用虱亦须以三十枚为度,恐太少则力薄也。

治疔疮

用人指甲五钱,先尽病人指甲剪下,如分量不足,以他人指甲凑足,在瓦上焙干存性,研末调无灰酒敷其患处。隔夜出头,用镊子缓缓拔出脓线,愈拔愈长,渐至七八寸,拔尽可保无恙,否则,过七日毒气攻心,便不治矣。

治偏正头风

蓖麻子 乳香

二味各等分,研,涂患处立愈。

乾隆三十二年六月上浣,余于何于迎送闽广兵差,得晤泰安府经历章寅兄,名文基,出示三方谓余曰:去年解饷,赴甘肃晋谒臬台,适臬署一戚忽患疯疾颠狂,莫治,锁禁空房后,得牛风方,照法医治疯病即愈。其治疗疮及偏正头风,亦皆屡试屡验之丹方也。余受而录之,并刻以广其传。

治绞肠痧

垂危将死者,尿屎已出,用生芋艿一片放在病人口中,嚼汁咽下即醒,醒后再吃数片即愈。

又盐少许,置刀头烧红,淬入水中,乘热灌下,即死者亦醒。

治鼓胀

雄猪胆一具,入大蒜四两,在内煮烂,连食五七个,忌盐醋酱,百日即愈。

治鼻红症

新鲜鳖头,将湿泥包裹,火煨存性,连泥土埋入土内七日,取出,去泥,研末贮瓶,出鼻红时,用麦柴管吹末入鼻即愈。

余幼年有鼻红病,月必二三次。至十七岁,壬子乡试毕,鼻红间日一放,初尚少,逐日递增,至九放榜日,自早至晚,鼻红不止。举家惊皇,遍求良法,如烧酒浸足,蒜裹脚心,人乳挤鼻,金墨磨饮,宝珠山茶煎服,无方不治,总无效验。迨后用至鳖头,急需不埋土,仅用湿泥裹煨,去土研末,摊地,略去火气,待凉,吹鼻内,红即遽止。嗣按法制,偶备,见鼻红即用吹治,二十外竟除根不发矣。

治疬方

萆薢,用酒醋煮三日,以酥为度。

上味研细末,用麻油调敷患处,不拘已破未破,皆治。

治烂腿方

飞丹五钱 白芷三钱

焙,研细末。

上二味,用麻油调匀,摊油纸上,双摺,将针密扎细孔贴于患处,两头只用带拴住,不可包裹,使得透气,一日一换,无不神效。

按:二方余族弟刑部郎中讳世焘者,幼有腿疾,无法不治,后得此方而愈。弟妇及两侄均患疬串,甚至溃烂,依前方治之立效。嗣将二方传人,屡试屡验。

治汤火伤

生大黄切片,晒,研细末,不近火。

上药用嫩桐油调敷自效。

治胸膈饱闷并久痢方

生大黄,切片,无灰酒浸透,用扁柏叶摊蒸,俟柏叶黄色取出,乘热抖去柏叶,晒干,再浸再蒸,以九制为度。用饭汤为小丸,每服二钱,孕妇忌服。

治眼赤痒痛

黑枣二枚去核,纳入白矾一块,用竹箸夹住,在油灯上烧之,下承凉水一杯,枣、焦矾沸滴入水杯,俟滴完,连枣放酒杯内,露一宿,次日将杯放开水内,顿温频洗,自愈。

此方先大夫癸丑和都会试,临场病眼不能视,同寓友授此方立愈。后家中人凡有病眼者,用之皆效。

又方,每早洗脸时用净白盐擦牙百遍,将盐沫含口中,用指捞取,擦眼亦百遍,擦完,将水漱口,吐在两手中,洗两目毕,然后洗脸。每日如是,历久无间,不但病眼能愈,且终身不染时眼。余幼年每月必患眼疾,凡见人眼痛眼红,便即作痒,顷刻红痛。迨后凡有人说起时,眼不必见而即染之。至三十余岁,每至夏间,眼痛竟不能开视,每日闭目静坐,内治外治,医药总不见效。三十三岁,两月不痊,黑白珠俱起星,而红障由白珠移向黑珠,目亦渐小,深以为忧。忽一友道及伊幼时谒见其父同年友,年已八十外,眼能红纸上作小楷,口能咬开胡桃,因问何修得之。答以用盐擦牙擦眼,历久无间。余闻而试之,初时擦牙百遍,固觉牙根酸痛,乃再擦眼百遍眼,亦未免稍涩微疼,久之渐亦不觉,未几红消障退。自三十三岁至今二十余年,每早洗脸必先如此,虽忙不辍,而眼痛、眼红竟不相染,即有时见人眼痛甚重,偶或作痒,次早盐沫擦后仍无恙也。

附:胎产良方

胎产良方

胎产良方

怀孕五十日,四肢软倦,背恶寒,眩晕恶心,呕吐痰涎,思食酸物,为恶阻之症,宜用竹茹汤五六剂。

熟半夏 陈皮 苏梗 广藿 条芩焙枳壳麸炒 白芍酒炒,各一钱 白苓一钱五分 加青竹茹三分

河水煎。如火旺吐甚者加酒炒川连五分,黑山栀一钱,麦冬二钱;胃虚者加白术一钱,土炒,金石斛二钱;气滞者加香附三钱,酒炒。

怀孕六七十日,大便燥结,腹满努力难解,无故悲泣,谓之脏燥,宜用清燥汤六七剂。

归身 白芍酒炒 瓜蒌仁各一钱五分,炒研 生地 麦冬去心 麻仁各二钱,炒 甘草四分 枳壳麸炒 条芩各一钱

加松子仁三钱,河水煎,调白蜜十匙服。

怀孕三四月,内热体倦,腰腿酸痛,白带淋漓,小便频数,饮食少思,谓之子淋,宜服固真饮。

白术土炒 条芩 续断盐水炒 白莲须 芡实 广皮各一钱 杜仲盐水炒 山药各一钱五分 麦冬去心,二钱 加建莲五枚不去心打碎

天泉煎服。

怀孕四五月,咳嗽,五心烦热,胎动不安,或痰血,或鼻衄,皆因火旺上冲肺经,谓之子嗽,宜用安胎饮六七剂。

生地三钱 归身 麦冬各一钱五分,去心 白芍二钱,酒炒 真阿胶 杜仲盐水炒 续断盐水炒 条芩焙 枳壳各一钱炒

加炒砂仁末三分,河水煎。

怀孕三月,恶心懒倦已退,脏燥已润,宜服四五六七八逐月安胎丸一料,和中保胎,养血调气,健脾进食,功效无比。

生地四两 加砂仁末一两,水酒煮烂柞 归身酒洗蒸 白芍酒炒 於术各三两,米泔浸,切片,饭上蒸晒五次,土拌炒焦 陈皮 条芩酒炒 川断盐水炒 杜仲盐水炒断丝 麦冬各二两,去心,水浸捣

共捣,烘干磨末,炼蜜为丸,每朝砂仁汤送下四钱。

如脾虚多泻者加山药,菟丝饼各三两,如元气大虚者加人参二两,如血虚者加真阿胶二两。

犀角散(治子烦)        

犀角五分,镑 地骨皮 麦冬各二钱,去心 赤茯神一钱五分 条芩一钱 甘草五分

子烦者,怀妊而烦闷也,此方主之。烦闷者因心肺有热也,用犀角凉心,骨皮退热,条芩泻火,麦冬清金,茯神导赤,甘草和中。

四物加芩连姜夏汤(治小痫)        

当归二钱 川芎六分 熟地三钱 白芍酒炒 黄芩各一钱五分 黄连五分,酒炒 半夏一钱 生姜一片

子痫者,怀孕而痫仆也。由阴虚火亢,痰气厥逆,故令晕倒,作羊犬声,方用四物以养血,芩、连以降火,姜、夏以破逆。

紫苏饮(治子悬)        

苏梗 人参 陈皮各一钱 大腹皮豆汁浸水,洗四次,净 当归各二钱 川芎八分 甘草五分 白芍一钱五分,酒炒

子悬者,胎气不和,凑上心腹,腹满闭闷,气塞欲死,此因下焦气实,大气举胎,上通于心。故以苏梗、腹皮、陈皮、川芎流其气,当归、芍药利其血,气流血利则胎自安矣。又用人参、甘草者,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流气之药推其陈,补气之药致其新耳。

胶艾汤(治胎漏)        

熟地二钱 艾叶 当归各一钱 川芎五分 甘草炙,五分 阿胶五分,蛤粉炒成珠 黄芪三分

胎漏者,怀胎而点滴下血也。此系阴虚不足以济火,气虚不足以固血,故有此症。方用阿胶、熟地、当归、川芎益血药也,黄芪、甘草、艾叶固气药也,血以养之,气以固之,止漏安胎之道毕矣。

冬葵子汤(治子淋)        

冬葵子二钱,略炒 柴胡五分,炒 桑白皮炒 白茯神 归身各一钱五分 白芍一钱,酒炒

子淋本于湿热。此方滑以去著,故用冬葵子;清升则浊自降,故用柴胡;气化则便自出,故用桑皮;辛利则能润窍,故用当归、茯神、芍药,取其入血而利丙丁也。又方:单用地肤子,四两水煎,分作三次服,能祛湿热,此亦良方也。

三合汤探吐法

人参一钱 白术土炒 白芍各一钱五分,酒炒 茯苓 生地 当归各二钱 川芎八分 半夏 陈皮各一钱 甘草五分

妊娠转胞不得小便者,此方主之。用二陈、四物、四君子三方合煎,服而探吐之,所以升提其气,上窍通而下窍自利也。

束胎饮        

白术二两,炒 茯神七钱五分 陈皮 黄芩各一两

妊娠七八月服此,胎气敛束,令人易产。

达生散        

大腹皮三钱 豆汁浸水,洗四次,净,晒干 人参 陈皮 紫苏 归身 白芍酒炒 白术各一钱甘草五分,炙 葱一根 黄杨树头七枚

春加川芎,夏加黄芩,秋冬加砂仁、枳壳。

孕妇临月服之易产。达,小羊也,羊子易生,故名达生。难产之故,因气血虚弱,营卫涩滞,此方人参、白术、甘草益其气,当归、白芍益其血,紫苏、大腹、陈皮流其滞,气血不虚不滞,则其效神矣。

黑神散        

熟地 当归 白芍各二两,酒炒 蒲黄一两,炒 干姜炒黑 桂心各五钱 甘草三钱,炙 黑豆二合半,炒去皮

共为末,每服二钱,童便和酒调下。

胎死腹中,此方主之。胎死者,难产多日而胎死也。视产妇舌色青黑为验。方用蒲黄逐败血,熟地、芍药、当归养新血,干姜、肉桂引新血,去败血,甘草、黑豆调正气,除戾气,并治胞衣不下,产难血晕,余血奔心,儿枕疼痛,乍见鬼神等症,此皆瘀血为患,故并治之。

加味芎归汤        

当归一两 川芎三钱 龟板手大一片,醋炙打碎,自败者尤妙 妇人头发如鸡子大一团,洗净,烧灰存性

此方治一应难产,及交骨不开,服之即生,如死胎亦下。盖用龟板滋阴以益肾,发灰补血而消瘀,更加芎、归以调和营卫,行而不窜,补而不壅,能令气血充足而无阻滞之患,保产第一方也。

神柞饮        

生柞枝洗净,锉 益母草各一两 川芎 当归各五钱加 人参三分

水煎一碗温服。

治少妇交骨不开,或因临盆太早,用力催逼,儿横腹中,诸药无效,此方主之。盖柞枝取其滑泽,益母动血活血,芎、归养血调气,人参接养母力,自必脱然而生矣。服药后产妇须仰卧片时,待药力通达,交骨自开,儿身顺正,然后扶起临盆,则产母全不费力也。

生化汤        

当归五钱 川芎一钱 桃仁七粒,去皮、尖,双仁者,研 炮姜三分 甘草炙,五分

水煎温服。

此方治产后儿枕痛,及恶露不行,腹痛等症。产后本属血虚,然阴亡则阳孤,气亦受病。如太补则气血易滞,若失调则诸邪易袭,方乃去瘀生新,扶阳益血,行中有补,化中有生。初产后服一二剂,可免后患。

牛膝汤        

牛膝 瞿麦各三钱 当归五钱 通草 滑石各一钱五分,研 葵子一钱

此方治胞衣不出,脐腹坚胀急痛,危在旦夕。服此胞即烂下(又:朴硝三钱,童便、酒煎服,胞衣即下)。

增损四物汤        

当归三钱 川芎 白芍酒炒 人参各一钱,冲 炮姜三分 甘草五分,炙

水煎,冲入童便一小杯,温服。

此方治产后下血过多,血晕,服之立效。

华陀愈风散        

荆芥穗,去梗,焙干为末,每服三钱,童便调下。口噤则挑牙灌之,或将荆芥以童便煎汤,灌入鼻中亦可。

此方治产后中风,口噤,手足抽掣及角弓反张,或血晕不省人事,四肢强直,或心头倒筑,吐泄欲死,急投此方无不神效。

补中益气汤        

黄芪一钱五分,蜜炙 人参另煎冲 甘草各一钱,炙 白术土炒 陈皮 归身各五分 升麻 柴胡各三分

加姜、枣煎,表虚者多汗,升麻用蜜水炒。

此方治子宫下脱。

补脬饮        

黄丝绢天生黄者三尺,用炭灰淋汁煮烂,以清水漂极净 黄蜡五钱 白蜜一两 马庇勃 茅根各二钱

此方治妇人临产,损破脬胞,小便不禁,急将此剂用水二盏煎至一盏,空心服。但服时须敛气不得作声,如作声,无效。

通脉汤        

生黄芪一两 当归五钱 白芷一钱 通草二钱

用七孔猪蹄一对煮汤,吹去浮油代水,煎一大碗服。

此方治乳少或无乳者,服药后须以厚被覆面而睡,使药力运行通体即有乳,或未效再一服无不通矣。新产无乳者不用猪蹄,只用水酒各半煎服,体壮者加好红花三五分以消恶露。

黄芪汤        

黄芪蜜炙 熟地各三钱 白术土炒 茯苓各一钱五分 牡蛎粉一钱 防风七分 麦冬二钱,去心 加红枣二枚

水煎温服。

此方治产后阴虚,又遇风邪,以致虚汗不止者,服此自愈。

产后疟疾方

柴胡五分 当归 白芍酒炒 白术各二钱,土炒 茯苓一钱五分 甘草三分 川芎 青皮各一钱,炒

加姜一片,水煎服。

产后痢疾方

当归二钱 白术土炒 陈皮 川芎各一钱 白芍酒炒 楂炭各一钱五分 香附三钱,炒 甘草三分 砂仁炒,去衣研 木香 干姜各五分

水煎服

以上共附载二十六方皆百发百效,载籍可稽,并非秘方也。业斯术者其谁不知,子何必赘哉?第念灵兰之书人每忽视兹,特荟萃其至要者,附秘方之后以便人省览。且念贫贱之家或无力延医,抑更有僻处乡曲,一时仓皇不及者,得此可对症用药,转危而为安,是未必无小补也。惟望世之君子弗以我为迂,而斟酌以善其用,则天下无产危矣。

头痛奇方

生姜一片破开,入雄黄于内,湿纸包煨,乘热贴太阳穴。

吐血不止

扁柏叶捣碎,焙干为末,每服三钱,米汤下,一月除根;开水兑童便服亦止。

夜梦遗精

公鸡肫皮七个,焙干为末,每服一钱,空心酒下。

痢疾,脏腑搅痛及噤口,里急后重

干姜炒焦,二钱 婴粟壳蜜炙,四钱 地榆 甘草 白芍炒,各一钱五分 黑豆炒去皮,五钱

水三钟,煎一钟,食远服。

暑天痢疾

干葛,乌梅,甘草三味,浓煎一碗,服之。

竹刺梗喉

用老丝瓜灰三钱,酒送下。

霍乱,绞肠痧

以针刺其手指近甲处一分半许,出血,仍先自两臂捋下,令恶血归聚指头,方刺之。又凡男女心腹绞痛不得吐泄者,名干霍乱,俗名绞肠痧,须臾杀人。用滚汤半茶钟,井水半茶钟,名阴阳水,调白矾末二钱探吐,去其暑毒。或用热童便,将盐熬调饮亦可。更刺委中穴及十指近甲处,刺出血更妙。勿与谷食,即米饮汤下咽亦死。

误吞铜钱

多食荸荠自化。

误吞铁针

黄豆同韭菜煮食自下。又方,取田鸡眼珠一对,冷水囫囵吞下,少顷针穿两珠而出。

咽喉肿痛

雄黄、燕子泥为末,烧酒和饼敷之。

飞丝入目

雄鸡冠血滴目中,亦治沙尘入目。

耳痛难忍

铁刀磨水,滴耳中即安。又方,用芭蕉根捣汁,滴之尤妙。

上亦为急救之验方,特附录于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