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伤(附汤火冻疮)
折伤者,谓其有所伤于身体者也。或为刀斧所刃,或坠堕险地,打扑身体,皆能使血出不止。又恐瘀血停积于脏腑,结而不散,去之不早,恐有入腹攻心之患。治疗之法,须外用敷贴之药,散其血,止其痛,内则用花蕊石散之类,化利瘀血,然后款款调理生肌。或因折伤而停郁其气,又当顺之;或因汤火所伤,并具一二方以备搜讨。
花蕊石散(《和剂方》)
治一切金刃所伤,打扑伤损,身体血出者。急于伤处掺药,其血自化为黄水。如有内损,血入脏腑,热煎童子小便,入酒少许,调一钱服之,立效。若牛抵肠出不损者,急送入,用细丝桑白皮尖茸为线,缝合肚皮,缝上掺药,血止立活。如无桑白皮,用生麻缕亦得,并不得封裹疮口,恐作脓血。如疮干,以津液润之,然后掺药。妇人产后败血不尽,恶血奔心,胎死腹中,胎衣不下,并用童子小便调下。
硫黄(上色明净者,四两,捣为粗末) 花蕊石(一两,捣为粗末)
上二味相拌和匀,先用纸筋和盐泥固济瓦罐子一个,候泥干,入药于内,再用泥封口,候干,安在四方砖石上,书八卦五行字,用炭一秤笼叠周匝,自巳午时从下着火,令渐渐上彻,直至经宿火冷炭消,又放经宿,罐冷取出,细研,以绢罗子罗至细,磁合盛,依前法服。
没药降圣丹(《和剂方》)
治打扑闪肭,筋断骨折,挛急疼痛,不能屈伸。
自然铜(火煅,醋淬十次,为末,水飞过,焙,一两) 川乌头(生,去皮、脐) 骨碎补(炙,去毛) 白芍药 没药(别研) 当归(洗,焙) 乳香(别研,各一两) 生地黄 川芎(各一两半)
上为末令匀,以生姜汁与炼蜜等分和丸,每一两作四丸,每服一丸,水、酒各半盏,苏木少许,同煎八分,去苏木,空心热服。
接骨散(《和剂方》)
治从高坠下及马上折伤,筋骨碎,痛不可忍者。此药能接骨续筋,止痛活血。
定粉(二钱) 当归(二钱) 硼砂(一钱半)
上为末,每服二钱,煎苏木汤调下。服后时时进苏木汤。
补损当归散(《和剂方》)
疗坠马落车,打伤身体,呼吸疼痛。连进此药,其痛即止,筋骨接续。
泽兰(炒) 附子(炮,去皮、脐,各一分) 当归(炒) 蜀椒(炒出汗) 甘草(炙) 桂心(各三分) 川芎(炒,六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日三服。忌生葱、猪肉、冷水、菘菜。
淋渫顽荆散(《御药院方》)
治从高失坠及一切伤折,筋骨瘀血结痛。
顽荆叶(一两半) 蔓荆子 白芷 细辛(去苗) 防风(去芦) 川芎 桂心 丁皮 羌活(各一两)
上为末,每用一两,盐半匙,葱白连根五茎,浆水五升,煎七沸,去滓,通手淋渫痛处,冷即再换。宜避风。
没药乳香散(《御药院方》)
治打扑伤损,痛不可忍者。
白术(炒,五两) 当归(焙) 白芷 没药(别研) 肉桂(去皮) 乳香(别研) 甘草(炒,各一两)
上为末,入研药,再研令匀,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不拘时。
加味芎䓖汤(《三因方》)
治打扑伤损,败血流入胃脘,呕黑血如豆汁。
当归 白芍药 芎䓖 荆芥穗 百合(水浸半日,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四钱,水一盏,酒半盏,同煎七分,不拘时候服。
鸡鸣散(《三因方》)
治从高坠下及木石所压,凡是伤损,血瘀凝积,痛不可忍,并以此药推陈致新。
大黄(一两,酒蒸) 杏仁(三七粒,去皮、尖)
上研细,酒一碗,煎至六分,去滓,鸡鸣时服,至晓取下瘀血即愈。若使便觉气绝不能言,取药不及,急擘开口,热小便灌之。
紫金散(《杨氏家藏方》)
治打扑伤折,内损肺肝,呕血不止,或有瘀血停积于内,心腹胀闷。
紫金藤皮(二两) 降真香 续断 补骨脂 无名异(煅红,酒淬七次) 琥珀(别研) 蒲黄 牛膝(酒浸,一两) 当归(洗,焙) 桃仁(去皮,炒,各一两) 大黄(纸裹煨) 朴硝(别研,各一两半)
上为末,每服二钱,浓煎苏木、当归酒调下,日进三服,利即安。
内托黄耆丸(《王氏家藏方》)
治针灸伤经络,流脓不止。
黄耆(八两) 当归(三两,洗) 肉桂(去皮) 木香 乳香(别研) 沉香(各一两)
上为末,用绿豆粉四两,姜汁煮糊丸如梧桐子,每服五十丸,热水送下,不拘时。
治打损接骨方(《本事方》)
接骨木(半两) 乳香(半钱) 赤芍药 川当归 川芎 自然铜(各一两)
上为末,用黄蜡四两溶药末,搅匀,候温,众手丸如龙眼大。如止打伤筋骨及闪抐疼痛者,用药一丸,好旧酒一盏浸化药,承热服之。若碎折筋骨,先用此药贴之,然后服食。
治打扑内损筋骨疼痛(《本事方》)
没药 乳香 芍药 川芎 川椒(去子及闭口者) 当归(各半两) 自然铜(三钱半,炭火烧)
上为末,用黄蜡二两溶开,入药末,不住手搅匀,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用好酒煎开,乘热服之,随痛处卧,霎时连进有效。
夺命散(《济生方》)
治刀刃所伤及从高坠下,木石压损,瘀血凝积,心腹疼痛,大小便不通。
红蛭(用石灰慢火炒令干黄色,半两) 大黄 黑牵牛(各二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用热酒调下,约行四五里,再用热酒调牵牛末二钱催之,须下恶血成块,以尽为愈。
治打扑伤损骨折(《百一选方》)
此药专能接骨。
夜合树(俗谓之萌葛,即合欢花,越人谓之乌颗树,去粗皮,炒黑色,四两) 芥菜子(炒,一两)
上为末,酒调二钱,澄清,临卧服之,以粗滓罨疮上,扎缚之。
又方(《百一选方》)
用葱白、沙糖二味相等烂研,傅之痛立止,仍无般痕。
救急疗坠马落车伤腕折臂(《百一选方》)
当归(炒) 桂心(炙) 甘草(炙) 蜀椒(去汗,各七钱半) 川芎(一两半) 附子(炮) 泽兰(炒,各一两)
上为末,酒服二三钱,立效。忌海藻、菘菜、生葱、冷水等物。
茴香酒(《直指方》)
治打坠肢体,凝滞瘀血,腰胁疼痛。
破故纸(炒) 茴香(炒) 辣桂(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前热酒调服。
治从高坠下或打扑伤损腰胁心痛(《澹寮方》)
木香调气散加红曲末少许,童子小便同酒调,空心热服。如无红曲,红酒亦好。(木香调气散方见气门。)
治打扑伤折手足(《澹寮方》)
用绿豆粉新铁铫内炒令紫色,用新汲井水调稀,厚傅损处,以纸将杉木片缚定,立效。
应痛丸(《经验方》)
治折伤后为四气所侵,手足疼痛。
生苍术(一斤) 破故纸(一斤,半炒半生) 舶上茴香(十二两,炒) 骨碎补(一斤,去毛) 穿山甲(去膜去皮,炒胀为度,柴灰亦可) 生草乌(一斤,剉如麦大)
上除草乌一斤,用生葱二斤,连皮生姜二斤擂烂,将草乌一处淹两宿,焙干,连前药一处焙为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每服五十丸,酒、汤任下。忌热物。
治打攧折骨损断(《经验方》)
服此药自顶心寻病至下,两手遍身,遇受病处,则飒飒有声,觉药力习习往来则愈矣。
乳香 没药 苏木 降真香 松明节 川乌(去皮、尖) 自然铜(火煅,醋淬七次,各一两) 水蛭(油炒,半两) 血竭(三钱) 龙骨(半两,生用) 地龙(半两,去土,油炒) 土狗(十个,油浸,焙干为末,《本草》名蝼蛄)
上为末,每服五钱,无灰酒调下。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
治打扑伤损(《经验方》)
用胡孙姜研烂取汁,以酒煎服,渣傅伤处。
走马散(《经验方》)
治折伤接骨。
柏叶(生,少用) 荷叶(生) 皂角(生,多用) 骨碎补(去毛,各等分)
上为末,于折伤处揣定位入元位,以姜汁调药如糊,摊在纸上,贴骨断处,用杉木片子夹定,以绳缚之,莫令摇动,三五日后开看;以温葱汤洗之后,再贴药,复夹七日。如痛甚,加没药。
乳香定痛散(秘方)
治打扑伤损,落马坠车,一切疼痛。
乳香 没药 川芎 白芷 芍药 甘草 牡丹皮 生地黄(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并童子小便调下,不拘时候服。
治打伤损(《医方大成》)
南星 白芷 半夏 白及 黄柏皮 赤小豆(各半两)
上为细末,姜汁调傅患处,蜜糖亦好。
没药散(《拔粹方》)
治箭伤,止血定痛。
定粉(一两) 枯白矾(三钱,另研) 没药(另研) 乳香(另研,各一两) 风化大灰(一两)
上各研为末,和匀掺上。
接骨散(张子和方)
并治恶疮。
金头蜈蚣(一个) 金色自然铜(半两,烧红,醋淬,研为细末用) 乳香(二钱,研为细末用) 铜钱(重半两者,取三文或五文,烧红,醋淬,研细) 金糸水蛭(一钱半,每个作三截,瓦上煿去气道为度)
上为细末,如疮肿处津调半钱涂,立止痛。如见出脓,先用粗药末少许,小油少半匙同打匀;再入少半匙,再打匀;又入前药接骨散半钱,再都用银钗子打成膏子,用鸡翎扫在疮肿处,立止痛。天明一宿,自破便效。
如打破骨头并损伤,可用前项接骨散半钱,加马兜铃末半钱,同好酒一大盏热调,连渣温服。如骨折损,立接定,不疼;如不折了,吃了药,立便止住疼痛。此方累经效验,不可具述。
治诸般打扑伤损皮破血出痛不可忍
上赤石脂研末,傅之效。
又方(秘方)
用路边篱上婆婆针带儿擂水化服立效,渣罨疮口上。
伤元活血汤(《拔粹方》)
治从高坠下,恶血留于胁下及疼痛不可忍。
柴胡(五钱) 花粉 当归(各三钱) 红花 甘草(各二钱) 大黄(酒浸,一两) 穿山甲(二钱,炮) 桃仁(酒浸,五十个,研如泥)
上㕮咀,每服一两,水一盏,酒半盏,加桃仁泥,煎至八分,去渣,通口服,以利为度。
当归导滞散(《圣惠方》)
治落马坠车,打扑伤瘀血,大便不通,浮肿痛,昏闷,畜血内壅欲死。
大黄(一两) 当归(二钱半) 麝香(少许)
上为末,每服三钱,热酒调下。《和剂方》只二味等分酒调,或以醋煎服亦可。
治汤烫火烧疮立效(秘方)
上用挦猪毛烧灰,香油搽患处。
四黄散(《澹寮方》)
治汤烫火烧,热疮肿痛。
大黄 黄连 黄柏 黄芩 白及(各等分)
上为末,水调成膏,以鸡翎时涂疮上。
治汤火疮(《澹寮方》)
用螺蛳壳多年干白者,火煅为末。如疮破,用干药掺之;如不破,轻粉、清油调傅之。
治汤火伤未成疮者(《经验方》)
用小麦炒黑为度,研为末,腻粉减半,油调涂之。
赤石脂散(《经验方》)
治汤火所伤,赤烂热痛。
赤石脂 寒水石 大黄(各等分)
上为末,用新汲水调涂伤处。
治火伤(《经验方》)
凡被火伤,急向火灸,虽极痛,强忍一时即不痛。慎勿以冷物塌之,热气不出,烂人筋肉。
一方(《经验方》)
以杉皮烧灰存性,为末。湿,用干掺;干,用鸡子清调涂。
治汤火所伤(秘方)
用大黄、当归各等分,为末,以清油调傅之,湿则干掺之。
治手足皲裂(《百一选方》)
用沥青二两,黄蜡一两共熬,搅匀,瓦罐盛贮,先以热汤洗令皮软,拭干,将药于慢火上略炙溶,傅之。
治冻疮(《百一选方》)
用茄子根浓煎汤洗,并以雀儿脑髓涂之。
治脚指缝烂疮(《百一选方》)
挦鹅时取鹅掌黄皮焙干,烧灰存性为末,湿则掺之。
治手足皲裂春夏不愈者(《澹寮方》)
生姜汁 红糟 盐 猪膏(腊月者佳)
上研烂,炒热,擦入皲内,一时虽痛,少顷使皮软皲合,再用即安。
治断跟皲(《经验方》)
用头发一大握,桐油一碗,于瓦器内熬,候油沸头发熔烂,出火摊冷,以瓦器收贮,不令灰入。每用百沸汤泡洗皲裂令软,拭干,傅其上即安。一方加水粉。
一方(《医方大成》)
用五倍子为末,同牛骨髓填缝内即安。
治手足裂(张子和方)
白及不拘多少为末,水调涂裂处。
接骨神效一字散(秘方)
接骨铜(二两,用火煅,醋淬七次,为末,系石炭内铜) 土鳖(六钱,隔纸于沙锅内焙干,为末。一名蚵蚾虫)
上为细末,每服一字,系二分半,用温酒调下。病在上者,食后服;病在下者,食前服。
救急诸方(附虫兽伤)
救自缢法(《三因方》)
凡自缢高悬者,徐徐抱住解绳,不得截断上下,安脚卧之,以一人用脚踏其两肩,手挽其发,常令弦急,勿使缓纵,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摩动之,一人摩,将肩胫屈伸之。若已强直,但渐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时顷,虽得气从口出,呼吸眼开,仍引按不住,须臾,以少桂汤及粥清灌令喉润,渐渐能咽乃止,更令两人以管吹其两耳。此法最好,无不活者。自旦至暮,虽冷亦可救;暮至旦,阴气盛,为难。
半夏散(《三因方》)
治魇寐卒死,诸暴绝证。
用半夏不拘多少,汤洗七次,为末,每用少许吹入鼻中,心头温者可治。仓卒无药,急于人中穴及两脚大拇指内离甲一薤叶许,各灸三五壮即活。
救冻死法(《经验方》)
四肢直,口噤,只有微气者。
用大釜炒灰令暖,以囊盛,熨心上,冷即换之,目开气出,然后以粥清稍稍进之。若不先温其心便将火灸,则冷气与火争,必死。
孙真人救落水死(《医方大成》)
急解去死人衣带,艾灸脐中即活。
救溺水法(《经验方》)
凡人溺水者救上岸,即将牛一头,却令溺水之人,将肚横覆在牛背上,两边用人扶策,徐徐牵牛而行,以出腹中之水。如醒,即以苏合香丸之类,或老姜擦牙。若无牛,以活人于长板凳上仰卧,却令溺水人如前法,将肚相抵活人身上,水出即活。(苏合香丸方见痨瘵门。)
解砒毒(《百一选方》)
汉椒(四十九粒) 黑豆(十四粒) 乌梅(二个,打碎) 甘草节(二寸,碎之)
上㕮咀,用水一碗,煎至七分,温服。
又方(《百一选方》)
白扁豆 青黛 甘草(各等分) 巴豆(一钱,去壳,不去油)
上㕮咀,为末,以沙糖一大块水化开,调一大盏饮之,毒随利去,却服五苓散之类。(五苓散方见消渴门。)
解鼠莽草毒(秘方)
用大黑江豆煮汁服之。如欲试其验,先刈鼠莽苗叶,以豆汁浇其根,从此败烂不复生矣。
治食河豚鱼中毒(《医方大成》)
一时困殆,仓卒无药,急以清油多灌之,使毒物尽吐为愈。
治绞肠痧证(《医方大成》)
手足厥冷,腹痛不可忍者。以手蘸温水,于病者膝腕内拍打,有紫黑点处,以针刺去恶血即愈。
解诸毒(《医方大成》)
用玉簪花根擂水服。
解砒毒鼠莽毒(《医方大成》)
用旋刺下羊血及鸡鸭血热服。
治骨鲠(《医方大成》)
以野苎根洗净,捣烂如泥,每用龙眼大。如被鸡骨所伤,以鸡羹化下;如被鱼骨所伤,以鱼汁化之。
治一切骨鲠(《医方大成》)
用金凤花子嚼烂噙下;无子,用根亦可。
中乌头天雄附子毒(《医方大成》)
用大豆汁、远志、防风、枣肉、饴糖,并能解之。
中砒毒(《医方大成》)
以地浆调铅粉末服之,立解;豉汁又佳。
中巴豆毒(《医方大成》)
以黄连、大豆、菖蒲汁并解之。
治中诸药毒(《百一选方》)
甘草(生) 黑豆 淡竹叶(各等分)
上㕮咀,用水一碗,浓煎连服。
解一切菌毒(《百一选方》)
掘新地窟,以冷水于内搅之,令浊澄,少顷取饮之。此方见《本草》陶隐居注,谓之地浆。
治骨鲠入喉(《百一选方》)
缩砂 甘草(各等分)
上为末,以绵裹少许,噙之,旋旋咽津,久之随痰出。
解砒毒(《经验方》)
用早禾杆烧灰,新汲水淋汁,绢帛滤过,冷服一碗,毒从利下即安。
又方,用井花水调水粉吞之,或绿豆擂水,皆可。
蓝饮子解砒毒及巴豆毒(《经验方》)
用蓝根、沙糖二味相和,擂水服之。或更入薄荷汁,尤妙。
解诸毒(《医方大成》)
用黄连、甘草节,水一碗,煎服。
解砒毒鼠莽毒(《医方大成》)
用金线虫磨水服之即愈,又有用乌桕根擂水亦可。
解鼠莽毒(《医方大成》)
用枯过明矾同极等好茶末少许,新汲冷水调服,令人用之。累效。
蛇虺蜈蚣咬伤(《医方大成》)
用艾炷于伤处灸三五壮,拔去毒即愈。
治一切蛇虫所伤(《百一选方》)
用贝母为末,酒调,令病者尽量饮之,顷之,酒自伤处为水流出,候水尽,却以药滓傅疮上即愈。
治毒蛇所伤(《经验方》)
细辛 白芷(各五钱) 雄黄(二钱)
上为末,入麝香少许,每服二钱,温酒调服。
治蜈蚣诸毒虫所伤(《经验方》)
用清油灯芯点灯,以伤处于烟上熏之,其痛即愈。又方,用鸡粪涂之。
治恶蛇所伤(秘方)
痛不可忍,效不可述。
上以青木香不拘多少,煎服。
治蜈蚣咬(秘方)
用香附子嚼,搽患处立效。
治颠犬所伤(《医方大成》)
或经久复发,无药可疗者,用之极验。
雄黄(色黄而明者,五钱重) 麝香(五分重)
上各件研匀,用酒调二钱服。如不肯服者,则捻其鼻而灌之。服药后,必使得睡,切勿惊起,任其自醒。候利下恶物,再进前药,即见效矣。
又方(《医方大成》)
治颠犬所伤,用斑蝥大者二十一只,去头、翅并足,用糯米一勺,先将斑蝥七只入米内,于微火上炒,不令米赤,去此斑蝥;别入七只,再于前药内炒令斑蝥色变,复去之;又别用七只如前法炒,以米出青烟为度,去斑蝥不用,以米研为粉,用冷水入清油少许,空心调服,须又再进一服,以小便利下恶毒为度;如不利,再进一服。利后腹肚疼痛,急用冷水调青靛服之,以解其毒,否则有伤。或煎黄连水亦可。不宜便食热物。
治狗咬(《百一选方》)
用杏仁(去皮、尖)同马兰根研细,先以葱汤洗,然后以此涂伤处。
治犬咬伤(《经验方》)
用蓖麻子五十粒去壳,以井水研成膏,先以盐水洗咬处,次以此膏敷贴。一方用虎骨屑傅。
定风散(《卫生宝鉴》)
治风狗咬破,先口噙浆水洗净,用绵揾干,贴药,更不再发,大有神效。
天南星(生) 防风
上等分,为末,干,上药。更不再发,无痕,不可具述。
治风狗咬伤(秘方)
斑蝥(七个,去翅,以糯米一撮炒黄,去斑蝥不用)
上为末,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七丸,酒送下。
治风犬伤(《经验方》)
随用虾蟆后两腿捣烂调服,或醋亦可。先于头顶上拔去血发三两根,小便内见衣洙。
治风狗咬伤风(《经验方》)
此病非为小可,乃九死一生之病,可急用斑蝥七个去翅足,为末,酒调服,于小便盆内见衣洙似狗形者为效。如无,再服七次,无狗形,亦不再发也。此方累试经验,今附于此,与众共用之。
治风狗所伤(秘方)
用葱白心四十九根捣烂如膏,用生蜜一同调和,用银筒儿盛放,用纸封一七日。如有人被伤,用此膏贴伤处疮口上七日,又用葱白皮封着如疮口大,再换膏子贴,共二七日。切忌诸般荤腥。一百日外,用消风散二钱,用熟犍猪肉七片,葱白七茎,蜜一小匙和拌,再入原煮猪肉汁泡,使葱白熟,方可与患人热食。小儿用肉七小片,消风散一钱,蜜半匙煮服。(消风散方见风门。)
汤药
煮香汤(《百一选方》)
木香 丁香 檀香 沉香 人参 甘草(各一两) 槟榔(五钱) 白茯苓(去皮,二两)
上日干为末,沸汤点服。
橙子汤(《百一选方》)
橙子(十个) 干山药(一两) 盐(四两,炒) 甘草(二两) 盐白梅(四两,打碎,去仁,不去核)
上先用五味一处烂研,捏作饼子,焙干,再碾为末,百沸汤调。
橄榄汤(《百一选方》)
百药煎(三两,切片) 甘草(炙,钱半) 檀香 白芷(各五钱)
上为细末,沸汤点服。
桂香汤(《百一选方》)
桂花(旋摘三升,拣去蒂,细研,磁罐盛,覆罐口略蒸) 干姜 甘草(各二两,炒)
上为末,同桂花拌匀,入炒盐少许,磁器盛贮,沸汤点服。
洞庭汤(《百一选方》)
用薄皮黄柑子二斤,于盆内薄切,去核留汁,生姜(去皮)半斤,甘草四两,盐三两,炒神曲、麦芽各四两,拌和,罨一宿,以橘汁尽为度,取出焙干,碾为细末,沸汤点服。
杨梅煎(《医方大成》)
取熟杨梅于瓦器内罨一宿即烂,用绢袋搦出汁,慢火熬成膏,瓦罐盛贮,每用入蜜少许,沸汤点服。
金樱煎法(《医方大成》)
霜时取金樱子,先擦洗去刺,然后去穰杵烂,用酒酢取汁,绢帛滤过,慢火熬成膏,后入檀香诸香在内,瓦罐收贮,沸汤点服,酒调。能活血驻颜。
木瓜煎(《医方大成》)
用木瓜去穰子,蒸过,烂研如泥,入盐少许,用瓦罐盛贮,每用入蜜少许,沸汤点服。
梅花汤(《医方大成》)
旋摘梅花半开者,溶蜡封花口,投蜜罐子,过时用之。以匙挑花一两朵,连蜜一匙,沸汤斟服。
集香汤(秘方)
白豆蔻(剉,一两) 缩砂(剉,二两五钱) 白檀(一两,不见火) 人参(一两,切) 胡椒(泡,滤干,半两) 甘草(剉,三两)
上六味,除檀香、人参、胡椒(泡,干)外,将白豆蔻、甘草、白盐四两相合,盒一宿,次日就慢火上铁器内炒干,不可火急,恐作火气,与檀香三味共碾细,用瓷器收汤,点。
分气丸(秘方)
棠毬子 甘草(一斤) 香附(半斤) 藿叶 甘松(各一两)
上为末,炒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丸,嚼茶清下,不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