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前
夫妇犹天地也。天地之道,阴阳和而万物生焉。夫妇之道,阴阳和而男女生焉。妇人先须调经,百病自不生,百病不生,孕育成矣。然当知气盛血衰则无孕,血盛气衰乃有体,须以抑气生血为先。若有胚孕,当安胎顺气。若外感四气,内伤七情,以成他病,治法与男子无异,当于各证类中求之。但胎前治他证者,动胎之剂,切须审详耳。
妊娠恶阻 痰逆不思食
恶阻者,以妇人怯弱,或有风气,或有痰饮,妊娠后便有此病。其颜状如故,脉息和顺,但觉体重头昏,恶闻食气,好食酸咸,甚或作寒热,吐痰,满闷,恍惚。初娠有此,轻者不服药亦可,重者随上证用下药。
《和剂方》半夏茯苓汤 治妊娠恶阻,恶闻食气,胸膈痰逆,呕吐恶心。
旋覆花 净陈皮(麸炒) 桔梗 白芍 人参 甘草(炙) 川芎(各半两) 熟地黄(三分) 赤茯苓(三分) 制半夏(焙,一两一分,或炒,免动胎气)
㕮咀,每三钱,姜四片,水一盏煎,空心热服。郑氏无旋覆花,加细辛、紫苏叶。有客热烦渴口疮,去陈皮、细辛,加前胡、知母。腹冷下利,去地黄,加桂心。胃中虚热,大便秘,小便涩,去地黄,加黄芩六分,大黄一钱二分,炮。《济生》依《局方》加当归、生干姜,去地黄、白芍。
茯苓丸 治证同上,宜与前茯苓汤兼服。
葛根 枳实(制,麸炒) 白术 甘草(炙,各二两) 赤茯苓 人参 干姜 肉桂 净陈皮 制半夏(炒,各一两《肘后》忌桂伤胎,《千金》同)
为末,炼蜜丸梧子大,空心米饮下五十丸。一方有麦门冬。忌菘菜、羊肉、糖、醋等食。
安胎饮 治恶阻,呕吐不食,胎动不安,或时下血。
地榆 甘草(炙) 茯苓 熟地黄(酒蒸焙) 当归 川芎 白术 制半夏(炒) 阿胶(炒) 黄芪 白芍(各等份)
㕮咀,三钱,水一盏煎,温服,无时。一方无半夏、地榆,有人参、桑寄生。一方无白术、黄芪、半夏、地榆,有艾叶,是胶艾汤加白茯苓。
竹茹汤 妊娠呕吐,头疼眩晕,烦闷心虚,恶阻。
净陈皮 人参 白术 麦门冬(去心,各一两) 甘草(一分) 白茯苓 制厚朴(各半两)
㕮咀,每三钱,水一盏,姜五片,竹茹如弹大煎,温服无时。即《济生》参橘散无人参。《集验方》无茯苓、麦门冬、甘草。
小地黄丸 妊娠恶心呕吐清水,腹痛不食。
人参 干姜(炮)
为末,生地黄汁丸梧子大,每五十丸,米汤下。《济生方》加半夏等份。一方用生干姜。
《大全方》白术散 治恶阻,吐清酸水,甚害十余日,粥浆不入者。
白术(一两) 人参(半两) 丁香(一分) 甘草(一钱)
细末,每二钱,姜五片,水煎温服。
人参丁香散 治恶阻,胃寒呕逆,翻胃吐食,心腹刺痛。
人参(半两) 丁香 藿香叶(各一分)
为散,每三钱,水煎,一温服无时。
又方,治同上。
人参 丁香 柿蒂(各一两) 甘草 良姜(各半两)
细末,每二钱,热汤调,无时。
醒脾饮子 治恶阻,呕逆不食,甚者中满,口中无味,或作寒热。
草豆蔻(纸裹煨去壳) 制厚朴(各半两) 干姜(三分) 甘草(一两一分)
细末,每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二个煎,呷服。轻者只三服便能食。旧有橘红二两,治寒热疟痢不食,后人去橘红,以生姜代干姜,治老人气衰大便秘,少津液引饮,有奇效。产科用干生姜治阻病极验。
保生汤 治妇人经候不行,身无病而似病,脉滑大,六部俱匀,乃孕脉也。精神如故,恶闻食气,或但嗜一物,或大吐,或时吐清水,此恶阻也。勿作寒病治之,宜服此药。
人参(一分) 甘草(一分) 白术 香附子 乌药 橘红(各半两)
㕮咀,每三钱,姜五片,水一盏煎,温服无时。或作末调。或恶心呕吐,加丁香、生姜煎。
二香散 治妊娠胎气不安,气不升降,呕吐阻食,坐起觉重。
香附子(一两) 藿香叶 甘草(各二钱)
为末,每一钱,入盐少许,百沸汤点。
一方,治恶阻呕吐不止,头痛,全不入食,服药不效,用此理血归原。
人参 甘草 川芎 当归 京芍 丁香(各半两) 白茯苓 白术 陈皮(各两半) 苦梗(炒) 制枳壳(各一分) 制半夏(切,炒黄,一两)
㕮咀,每三钱,姜五片,枣一个,水煎。
张氏半夏茯苓汤 治证与前半夏汤同。
制半夏(炒黄) 净陈皮(各二两半) 白茯苓(二两) 砂仁(一两) 甘草(四两)
㕮咀,每四钱,姜十片,枣一个,乌梅半个煎,空心温服。
一方,治妊娠心胸支满痰逆,不思饮食。
赤茯苓 前胡 白术 紫苏叶(各一两) 半夏(炒制) 人参 麦门冬 大腹皮(各半两)
㕮咀,每四钱,姜五片,水一盏煎,温服。一方无大腹皮、人参,有大腹子、槟榔。
《录验方》治恶阻,呕吐不食。
青竹茹 陈皮(各三两) 生姜 茯苓(各四两) 制半夏(五两)
细切,水六升,煮二升半,分三服。不瘥,频服。忌羊肉、饧、醋等物。
胎动不安(跌磕倾仆 子悬 子冒 长胎 胎动不安须下者)
《和剂方》白术散 治妊娠宿有风冷,胎萎不长,或失将理,动伤胎气,多致损堕。常服壮气益血保护胎脏。
牡蛎(煅,半两) 白术 川芎(各一两) 蜀椒(去目,炒,七钱半)
为末,每一钱,空心温酒调下。腹痛,加白芍药。亦治带下。
安胎饮 见前恶阻门。
《大全方》治妊娠二三月上至八九月,胎动不安,腹痛,已有所见者。
艾叶 阿胶 当归 川芎(各三两) 甘草(一两)
㕮咀,水八升,煮三升,入胶令烊,分作三服。
《产宝》治妊娠无故胎动不安,腹内绞痛烦闷。
当归 桑寄生(各四分) 川芎(三分) 豉(八合) 阿胶(二分) 葱(十四茎)
㕮咀,水二升,煮八合下胶,空心分二服温服。一方无豉,用银器煎。《集验方》无桑寄生、豉,有续断三分,银多少先煎,后入药。
黄芪汤 治胎动不安,腹痛下黄水。
糯米(一合) 黄芪 川芎(各一两)
水煎,温服。
《养生必用方》治救急胎动去血,腰腹痛。
阿胶 川芎 当归 竹茹(各二钱)
以水十盏,入银一斤,煮五盏,去银,入上件药三味,煮取二盏半,入胶煎溶,分三服,温服空心,一日尽,未效再作。
治胎动叫呼,口噤唇青。熟艾一两,酒四盏,煎半灌之。
寄生汤 治胎气常不安。又治五个月以后,胎不安。
桑寄生(洗) 秦艽 阿胶(各半两) 糯米(半两,作粉)
以新汲水三升,先以寄生、秦艽煮二升,去滓,入阿胶、糯米再煮约一升,分三服,空心服。忌酒醋三五日。
顺气饮子 产前服之安胎。
紫苏叶 木香(炮) 人参 茯苓 草豆蔻(各一两) 甘草(半两) 大腹子(一两,如气弱者不用)
㕮咀,每三钱,水一盏,兰根三寸,糯米少许煎,温服。
单用川芎、葱白煮服佳。
安胎寄生汤 治血流下方。
桑寄生 白术(各五分) 茯苓(四分) 甘草(十分)
以水五升,煮二升半,分三服。若人壮者,加芍药八分。若胎不安,腹痛,加干生姜四分。
《简易》川芎散 治妊娠从高坠下,胎气不和,转动不能,脐腹疼痛。
川芎单为末,每二钱,温酒调下。郑氏名探胎汤,妊娠三个月,月经不行,以此验之,浓煎艾汤下,腹中微动则有胎。若在脐下动者,乃血癥也。若不动,为血不行。有痛,非娠也。
白术散 治胎气不和,饮食不进。
白术(炒) 紫苏(各一两) 白芷(炒) 人参(各二两) 诃子 净青皮 川芎(各二分) 甘草(炙,一分)
㕮咀,每三钱,姜三片,水一盏煎。
《和剂方》保生丸 治胎动不安,或跌磕伤动胎,上凑心,恶血暴下,或血从口出,子死横逆,闷乱腹冷,唇青危困。
大麻仁(去壳,两半) 贝母 黄芩 大豆黄卷 粳米 秦椒 甘草 干姜 肉桂 石斛 石膏(各一两) 当归(半两,炒)
为末,蜜丸弹子大,每一丸,温酒空心化下。兼服《济生》佛手散、紫苏饮。
一方,当归 人参(各两半) 阿胶(一两) 甘草(二两) 葱白(一握) 同煎服。
《济生方》紫苏饮 治胎气不和,辏上心腹,胀满疼痛,谓之子悬。
大腹皮(制) 川芎 白芍 净陈皮 紫苏茎叶 当归(酒洗,各一两) 人参 甘草(各半两)
治临产惊气不下,名七宝散,无川芎。
㕮咀,每四钱,姜五片,葱白七寸,水一盏煎,空心温服。
佛手散 治妊娠胎动不安,血气冲心欲绝,及临产、产后,随意加减。
当归(酒洗) 川芎(各一两)
㕮咀,每四钱,酒一盏煎干,入水一盏,再煎二三沸,温服。
胶艾汤 妊娠或因顿仆,胎动不安,腰腹疼痛。方见前安胎饮下,连根葱白煎良。
安胎饮 治妊娠自高坠下,或为重物所压,触动胎气,腹痛下血,谓之子冒,又名子痫。
砂仁不拘多少,熨斗内炒令熟,去皮研末,每二钱,热酒调下,艾盐汤亦可下。胃虚呕吐更妙。
《大全方》养胎白术散
白术 川芎(各四分) 川椒(炒出汗,三分) 牡蛎(煅,二分)
细末,酒调一钱匕服。后若渴,大麦粥服之。恶阻作丸子服。并治室女带下。和剂同。
白术丸 益血保胎。
白术 川芎 阿胶(炒) 地黄(炒焦) 当归(头,炒,各一两) 牡蛎(煅粉,二分) 椒(炒,三分)
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米饮下三四十丸,酒醋汤亦可。
黄芪散 治胎不长,和气思食利四肢。
黄芪 白术 陈皮 麦门冬 白茯苓 前胡 人参(各三分) 川芎 甘草(各半两)
㕮咀,每三钱,姜三片,枣一个,水煎温服。
桂心散 治妊娠母因疾病胎不能安,须下者。
桂心 瓜蒌 牛膝 瞿麦(各二两) 当归(一两)
㕮咀,每四钱,空心服。一方加蟹爪为末,酒调服。
《小品》治妊娠得病,须去胎者。
麦糵一升,为末,和煮二升,服之即下,神效。或酒煮亦可。
文仲疗妊娠以病去胎。
鸡子一个,以三指撮盐置鸡子中,服之立出。
《济生方》救胎散 治胎气本弱,不宜瘦胎,服此安胎顺气易产。
人参 诃子(煨肉) 麦芽 神曲 白术 陈皮(各炒,等份)
为末,每二钱,水煎空心温服。
杜仲丸 治妊娠三两月胎动不安,防其欲堕,宜预服之。
杜仲(姜制炒) 续断(酒浸,各二两)
为末,煮枣肉杆丸梧子大,每七十丸,米饮下。
妊娠胎漏(卒然下血)
《大全方》治妊娠三四月,腹痛时时下血。
续断(八分) 艾叶 当归 干地黄(各六两) 竹茹 阿胶 鸡苏(各四钱)
水一升,煎取六合,空心再服。
《广济》安胎方 治胎病漏血腹痛。
当归 川芎 阿胶(炙) 人参(各一两) 大枣(二十个)
切,以水三升,酒四升,煮二升半,分三服,五日一剂,频服,三四剂无妨。
《简易》榆白皮散 治漏胎去血,恐其难产,宜常服。
榆白皮 葵根 瞿麦(各一两) 火麻仁(去壳) 木通(半两) 牛膝(三分,酒浸)
㕮咀,每三钱,水煎温服。
《续易简》治漏血。
野苎根(二两,锉炒) 金银(各一两许)
为一剂,酒水平煎耗半,温服。若闪胎动欲漏,砂仁皮炒令热透,为末,每服二钱,用酒或盐汤下。
《济生》如圣汤 治胎动腹痛,或为漏胎。
鲤鱼皮 熟地黄(酒蒸) 当归(酒浸) 白芍 阿胶(蚌粉炒) 川芎 续断(酒浸) 甘草(炙,各等份) 一方有干姜 竹茹
㕮咀,每四钱,水一盏,苎根少许,姜五片煎,温服。《济生》有续断,无干姜、竹茹。
桑寄生散 治胎满经血妄行,淋沥不已。胶艾汤亦可选用。
桑寄生 当归(酒浸) 续断(酒浸) 川芎 香附子(炒) 阿胶(炒) 茯神 白术(各一两) 人参(半两) 甘草(炙,半两)
㕮咀,每四钱,姜五片,水煎,温服无时。
川芎补中汤 治妊娠血气虚弱,不能保养,以致数月而堕,名曰半产。
干姜(炮) 阿胶(炒) 川芎 五味子(各一两) 黄芪(蜜炙) 当归(酒浸) 白术 赤芍(各两半) 木香 人参 杜仲(炒) 甘草(各半两)
㕮咀,每四钱,水煎,无时服。
郑氏人参散 治漏胎,败血凑心,日渐胎干,子母危困。忌生冷、鸡、鸭、鱼、面。
人参 黄芪(炙) 阿胶(炒) 竹茹 木香 甘草(炙) 附子(炮,各五分) 川芎(一分) 净陈皮(一分) 生姜(三钱,炮黑) 苎根(一钱)
㕮咀,每四钱,糯米三七粒,水煎热服。
一方,四物汤加阿胶、北艾外,乌梅少许,同煎热服。
野苎汤 治漏胎下血,腹痛不可忍,或下黄汁,如漆如豆汁。
野苎根(二两,锉炒,家种亦可)
酒、水各一碗,或加金银同煎,碗服。
地黄汤 治经血妄行,及鼻衄不止。
生地黄(酒擂取汁,半两) 薄荷(三钱) 甘草(一钱)
二味为细末,新汲水合地黄汁调,食后服。
妊娠误服毒药伤动胎气
《大全》夺命丸 专治小产,下血多,子死胎中。其人憎寒,手指、唇口、爪甲青;或胎上抢心闷死,冷汗喘满;或食毒物,或误服草药伤胎,下血不止。胎未损服之安,已死服之可下。
牡丹皮 白茯苓 桂心 桃仁(制) 赤芍(各等份)
为细末,蜜丸弹子大,每一丸,细嚼,淡醋汤送下,速进两丸,至胎烂腹中。危甚者,立可取下,至神效。
又,补遗方治服草药堕孕腹痛。
白扁豆(生,去皮)
为细末,米饮调服方寸匕,但浓煎服亦可。并解误中砒霜毒,及妇人赤白带下,要炒黄为末,米饮调下。
阿胶散 治妊娠不问月数,或因顿仆,或因毒药动胎,腰痛腹满,或有所下,或胎上抢心短气。
熟地黄(二两) 白芍 艾叶 当归 甘草 阿胶 黄芪(各一两)
㕮咀 每半两,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温服无时。一方有川芎。
妊娠心痛 心腹痛 心腹胀满 中恶心腹㽲痛
《产宝》治妊娠卒心痛,气欲绝。
川芎 当归 茯苓 制厚朴(等份)
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炮炙论》云:心痛欲死,急觅延胡。
白术汤 治妊娠遍身痛,或冲心痛欲死,缘胎有水致痛;忌桃、李、雀肉。
白术(五两) 黄芩(二两) 赤芍(四两)
水六升,煮二升,分三服,半日尽。微下水,令易生。
当归芍药散 治妊娠心腹绞痛,心下急痛,及产下血晕,气乏崩中、久痢。出《三因方》。
白芍(半斤) 当归 茯苓 白术(各二两) 泽泻 川芎(各四两。一方川芎只两半)
细末,每二钱,空心温酒调服。此安期先生赐李少君久饵之药。后仲景增减为妇人妊娠腹痛方。本方用芍药四两,泽泻、茯苓、川芎各一两,当归、白术各一两,可蜜丸。
一方,治妊娠先患冷气,忽中心腹痛如刀刺。
川芎 吴茱萸 人参 茯苓 苦梗 当归(各三两) 制厚朴 芍药(各二两)
㕮咀,水九升,煎三升,分三服,气下即安。
香术散 治妊娠胸腹满痛,肠鸣呕逆,由喜怒忧思,饮食失调。
莪术(煨,一两) 丁香(半两) 粉草(一分)
细末,空心盐汤点服。
草豆蔻散 治妊娠心腹常痛,四肢不和,减食。
草果仁(恐是草豆蔻) 净陈皮 干地黄 白术(各一两) 川芎(三分) 当归(炒) 桂心 干姜 木香(各半两)
上细末,每四钱,枣二枚,水煎热服。
当归散 治妊娠中恶,心腹㽲痛。
当归 丁香 川芎(各三两) 净青皮(二两) 吴茱萸(泡,炒黑,半两)
上细末,温酒调服,无时。
又方,生干地黄(一两) 枳壳 木香(各三分)
上细末,酒调。
紫苏饮 治妊娠心腹胀满疼痛。方见前胎动门。
仓公下气汤 治妊娠心腹胀满,两胁妨闷不食,四肢无力。《局方》枳壳散亦妙。
羌活 赤芍 甘草 槟榔 青皮 大腹皮 陈皮 赤茯苓 半夏 桑白皮 桂心(各半两) 紫苏茎(二两)
㕮咀,每三钱,姜五片,枣一枚,水煎温服。《局方》分心气饮相似,加灯心煎。
妊娠腰腹及背痛
《大全》治妊娠气壅攻腰痛不可忍,兼治腹痛。
当归(三两) 阿胶 甘草(各二两) 葱白(一升)
水七升,煮三升,分温五服。
通气散 治妊娠腰痛不可忍,神妙。
破故纸(随多少,瓦上炒)
上作末,嚼胡桃肉,空心温酒调下。
又方,治妊娠腰痛不可忍者,或连胯痛。
杜仲(四两) 五加皮 阿胶(炙) 防风 川芎 狗脊 细辛 白芍 萆薢(各三两) 杏仁(八十个,去皮尖,炒)
㕮咀,水九升,煮二升,下胶,作三服。一方加当归。
郑氏肾着汤 妊娠腰脚肿痛。
白茯苓 白术 干姜(炮) 甘草(炙,各二钱) 杏仁(制炒,三钱)
㕮咀,每三钱,水煎空心服。
平安散 妊娠两胁刺痛胀满,呕吐喘急。
生姜(二钱) 木香(二分半) 干姜(炮,一钱) 川芎(半钱) 地黄(一钱半) 甘草(炙,四钱) 制厚朴(三钱) 净陈皮(一钱)
㕮咀,每三钱,水一盏,入烧盐一捻,煎服。
堕胎后血下不止(断产)
《广济方》龙骨散 治损娠下恶血不止。
龙骨 当归 地黄(各八分) 艾叶(炒,四分) 地榆 阿胶 芍药 干姜(各六分) 蒲黄(五分) 牛角䚡(炙焦,十分)
细末,空心粥饮调下,吞紫石英丸。
《千金方》治堕胎下血不止。
生地黄汁一小盏,调代赭石末一钱,日三服。
《小品方》治妇人断产。
故蚕纸方圆一尺烧末,酒调服。终身不复怀孕也。
又方,妊娠羸乏,欲去之,并断产。
瓜蒌 桂心(各二两) 豉(一升)
三味切,水四升,煮一升半,分服之。
又方,治证同上。
粉草 干姜 人参 川芎 生姜 肉桂 蟹爪 黄芩(各等份)
细切,水七升煮二升,分三服。忌海藻、菘菜、生葱。
《千金》断产方。
油煎水银一日方息,空心服如枣大一丸,断不损人。
妊娠咳嗽
《大全方》款冬花散 妊娠心膈痰毒壅滞,肺气不顺,咳嗽头痛。
款冬花 麻黄 贝母(煨) 前胡 桑白皮 紫菀(各半两) 旋覆花 白术 甘草(各一分) 石膏(一两)
㕮咀,每四钱,姜三片,水煎,食后温服。
桔梗散 妊娠肺壅,咳嗽喘急不食。
天门冬(去心,一两) 苦梗 桑白皮 紫苏(各半两) 赤茯苓(一两) 麻黄(去节,三分) 人参 贝母 甘草(各半两)
㕮咀,每四钱,姜三片,水煎无时。
马兜铃散 妊娠胎气壅滞,咳嗽喘急。
马兜铃 苦梗 人参 甘草 贝母(各半两) 净陈皮 大腹皮 紫苏 桑白皮(各一两) 五味子(三分)
㕮咀,每四钱,姜二片,冰煎,温服无时。
麻黄散 妊娠外伤风冷,痰逆咳嗽不食。
麻黄 陈皮 前胡(各一两) 半夏 人参 白术 枳壳 贝母 甘草(各半两)
㕮咀,每四钱,葱白五寸,姜半分,枣三个,水煎温服。
百合散 妊娠咳嗽,心胸不利,烦闷不食。《济生》百合散不同。
川百合 紫菀 麦门冬 苦梗 桑白皮(各一两) 甘草(半两)
㕮咀,每四钱,竹茹一分,水煎去滓,入蜜平匙,再煎二三沸,温服。
紫菀汤 妊娠咳嗽不止,胎不安。
甘草 杏仁(各一分) 紫菀(一两) 天门冬(去心,一两) 桑白皮(一分) 苦梗(三分)
㕮咀,汤使同上。
《局方》华盖散 妊娠咳嗽不止,此药稳重有效。
子烦 烦躁口干
《大全方》竹叶汤 治子烦。
防风 黄芩 麦门冬(各二两) 白茯苓(四两)
㕮咀,每四钱,竹叶数片,水煎温服。忌醉物。一方用竹沥,无竹叶。一方用知母,无黄芩。
麦门冬散 妊娠心烦,虚躁吐逆,头眩身疼,四肢沉重嗜卧。
麦门冬 子芩 赤茯苓(各一两) 前胡 赤芍 陈皮 人参 苦梗 桑寄生 甘草 旋覆花(各半两) 生地黄(二两)
粗末,每四钱,姜半分,水煎,温服无时。
柴胡散 妊娠心胸烦闷,头目昏重,不食或呕吐。
柴胡(两半) 赤茯苓 麦门冬(各一两) 枇杷叶(去毛) 人参 净陈皮 甘草(各半两)
㕮咀,每四钱,姜三片,水煎温服。
人参散 妊娠热气乘心脾,津液枯少,烦躁壅热,口舌干渴。
人参 麦门冬 赤茯苓 地骨皮 家干葛 犀角(屑) 黄芩(各三分) 甘草(半两)
㕮咀,每三钱,水煎温服。
升麻散 妊娠热壅,心神烦躁,口干渴逆。(以下诸方疗烦躁口干。)
升麻 黄芩 人参 麦门冬 山栀仁 前胡 栝楼根 茯神 犀角(屑,各一两) 知母 甘草(各半两)
㕮咀,每四钱,水煎温服。
知母散 妊娠烦躁闷乱,口干,及胎藏热。
知母 麦门冬 甘草(各半两) 黄芪 子芩 赤茯苓(各三分)
㕮咀,每四钱,水煎去滓,入竹沥一合,再煎二沸,温服。
葛根散 妊娠数月,胸膈烦躁干渴,四肢壮热少食。
家葛 黄芩 人参 葳蕤 黄芪 麦门冬 甘草(等份)
㕮咀,四钱,竹茹一块,水煎,温服无时。
人参黄芪散 治证同上。
人参 黄芪 家葛根 秦艽 麦门冬(各一两) 知母(三分) 甘草(半两) 赤茯苓(一两)
㕮咀,每四钱,姜三片,淡竹叶二七片,水煎温服。
妊娠中风 痉痓
《大全方》防风散 妊娠中风卒倒,心神闷乱,口噤不能言,四肢强急。
防风 桑寄生 葛根(各一两) 菊花 防己 细辛 秦艽 当归 桂心 茯神 甘草 羚羊角(各半两)
粗末,每四钱,姜三片,水煎去滓,入竹沥半合,温服。
又方,治妊娠中风,口眼不正,手足顽痹。
防风 羌活 防己(各一两) 麻黄(去节,半两) 黄松木节(一两) 桂心 荆芥穗 羚羊角 桑寄生 甘草 薏苡仁(各半两)
㕮咀,每三钱,姜半分,水煎温服。
又方,治妊娠中风,角弓反张,口噤语涩,此风痉候,名子痫,亦名子冒。
麻黄(去节) 防风 独活(各一两) 羚羊角 桂心 升麻 酸枣 仁炒 甘草 秦艽(各半两) 川芎 当归 杏仁(制,各三分)
㕮咀,每四钱,水煎去滓,入竹沥半合,温服。
又方,妊娠中风,腰背强直,时复反张。
防风 葛根 川芎 生地黄(各二两) 杏仁(制) 麻黄(去节,各两半) 桂心 独活 甘草 防己(各一两)
㕮咀,每四钱,水煎温服。
葛根汤 妊娠临月,因发风痉,闷愦吐逆眩倒,小醒复发。亦名子痫。
葛根 贝母(去心) 牡丹皮 防己 防风 当归 白茯苓 川芎 桂心(熬) 泽泻 甘草(各二两) 独活 石膏 人参(各三两)
细切,水九升,煮三升,分三服。贝母令人易产,若未临月者,以升麻代之。若有竹沥,先作汁,次办竹汤,远则先服此汤。竹沥偏疗诸痉起死,此但偏治妊娠产妇绝死者,小儿或痫痉金疮发痉,治亦效。忌海藻、菘菜、醋物。
《济生方》羚羊角散 治妊娠中风,头项强直,筋脉拘挛,言语謇涩,痰涎不止,或时发搐,不省人事,名曰子痫。
羚羊角 川独活 酸枣仁(炒,去壳) 五加皮(各半钱) 薏苡仁(炒) 当归(酒浸) 防风 川芎 茯神 杏仁(去皮尖。各四分) 木香 甘草(各二分半)
㕮咀,每四钱,姜五片,水煎,无时服。《时贤胎前论》无茯神、杏仁、木香,有蓖麻子炒去穰、海桐皮、蔓荆子等份。
《时贤胎前论》防己汤 治妊娠中风口噤,四肢强直反张。
防风(五钱) 羌活(一钱半)
细末,以黑豆一合,炒焦大烟出,投无灰酒,候沸定,以酒调药灌下,稍延再灌,却于《活人书》刚柔二痉类内选药救之。
妊娠伤寒(时气 热病热病胎死腹中)
妊娠伤寒,仲景无治法,用药宜有避忌,不可与寻常妇人一概治之。
《大全方》阿胶汤 凡妊娠伤寒,瘟疫时气,先服此以安胎,宜此汤。却以治病药间服。
阿胶(炒) 白术 桑寄生 人参 白茯苓(各等份)
细末者,煮糯米饮调服方寸匕,日三服。《大全》有四物汤加减。
葱白汤 妊娠伤寒,憎寒发热,当发其汗。
葱白(十茎) 生姜(二两)
细切,水二盏,煮一盏,连进得汗愈。
前胡汤 妊娠伤寒,头痛壮热,肢节烦痛。
石膏(十二分) 前胡(六分) 甜竹茹(三分,《外台》无竹茹) 黄芩 大青(各五分) 知母 栀子仁(各四分)
㕮咀,五钱,葱白三寸,水煎温服。
苏木汤 妊娠伤寒,或中时行,洒渐作寒,振慄而悸,加哕者。
赤芍 净陈皮 黄芩 黄连 甘草 苏木(等份)
㕮咀,每五钱,水一盏,煎六分,温服,汗出瘥。若胎不安,兼服阿胶汤。
黄龙汤 妊娠寒热,头疼不食,胁痛呕逆,痰气,及产后伤风热入胞宫,寒热如疟,并经水适来适断,或病后劳复,余热不解。
柴胡(一两) 黄芩 人参 甘草(各一分半) 小柴胡汤去半夏
㕮咀,每五钱,水一盏半,煎半温服。
柴胡石膏汤 妊妇伤暑,头痛恶寒,身热烦躁,四肢疼痛,项背拘急,口干燥。
柴胡(四两) 甘草(一两) 石膏(八两)
㕮咀,每二钱,姜五片,水煎六分,温服。若气虚体冷,加人参四两。
旋覆汤 妊娠伤寒,头目旋疼,壮热心躁。
旋覆花 赤芍 甘草(各半两) 前胡 石膏(各一两) 白术 麻黄(去根节) 人参 黄芩(各三分)
㕮咀,每四钱,姜半分,水煎温服。
麦门冬汤 妊娠伤寒,壮热呕逆,头痛不食,胎气不安。
人参 石膏(各一两) 前胡 黄芩(各三分) 葛根 麦门冬(各半两)
㕮咀,每五钱,姜四片,枣一个,淡竹茹一分,水煎温服。
芍药汤 妊娠伤寒,五个月以前尝用此方,常服则易产无苦。
黄芩 当归 芍药(各四钱) 川芎(一两六钱) 白术(八钱)
细末,温酒调方寸匕,一日二服。产后百病悉皆主之,常服则易产。
当归茯苓散 治妇人伤寒,腹中隐痛。
当归 茯苓 白术(各二两) 白芍药(半斤) 泽泻 川芎(各四两)
细末,酒调方寸匕,日三服。
白术散 妊娠伤寒,烦热头疼,胎气不安,或时吐逆。
白术 橘红 麦门冬 人参 前胡 赤茯苓 川芎(各一两) 甘草 半夏(各半两)
㕮咀,每四钱,姜四片,淡竹茹一分,水煎,无时温服。
麻黄散 妊娠五六月伤寒,头疼壮热,四肢烦疼,或口干心躁。
麻黄 桂心 柴胡 赤芍(各一两) 甘草(半两)
㕮咀,每三钱,姜三片,水煎温服,无时。郑氏加葛根二两,去桂心。
秦艽散 妊娠时气五六日,不得汗,口干多吃冷水,狂语吐逆。
秦艽 柴胡(各一两) 石膏(二两) 赤茯苓 前胡 甘草 犀角(屑) 葛根 升麻 黄芩(各半两)
㕮咀,每四钱,姜半分,淡竹茹一分,水煎,温服无时。
栀子仁饮子 治妊娠热病,斑出黑色,小便如血,气急欲绝,胎欲落。
栀子仁 升麻 石膏 生干地黄(各二两) 黄芩 大青(各一两。或远志苗亦可代大青)
㕮咀,每半两,葱白七寸,豉四十九粒,水一盏煎,温服无时。一方有杏仁,无地黄、石膏。一方加青黛,无大青。
又方,以陈艾如鸡子大,酒煮服,救妊娠危困。
大黄饮子 妊娠热病六七日,热入腹中,大小便秘涩,烦热。
川大黄(微炒) 石膏(各一两) 知母 前胡 赤茯苓(各三分) 栀子仁 甘草 黄
芩(各半两)
㕮咀,每半两,生地黄一分,水煎,温服无时。
黑神散 治妊娠热病六七日后,胎死腹中,产母舌青者是其候。方见和剂局集要方。
催生汤 治胎死腹中,或产母气乏萎顿,产道干涩,用此又胜黑神散。
制苍术(二两) 苦梗(一两) 陈皮(六钱) 白芷 桂心 甘草(各三钱) 川乌 当归 干姜(炮) 制厚朴 芍药 茯苓 制半夏 附子(炮) 南星(炮,各二钱) 川芎(一钱半) 制枳壳(四钱) 木香(一钱) 杏仁(制炒) 阿胶(炒,各一分)
细末,每一大钱,温酒调下。觉热闷,加白蜜、新汲水调。即加减五积散。
《济生方》归凉节命散 妊娠面赤口苦,心烦腹胀。
川芎 苎根 白芍药 麦门冬(去心) 当归(酒浸) 白术(各一两) 糯米(半合) 甘草(炙,半两)
㕮咀,每四钱,水一盏,煎至半盏,温服无时。
大圣散 治妊娠忪悸,睡中多惊,腹胁膨胀,坐卧不宁。
白茯苓 川芎 麦门冬(去心) 黄芪(蜜炙) 当归(酒浸,各一两) 木香 人参 甘草(各半两)
㕮咀,每四钱,水一盏,姜五片煎,温服无时。
芎苏散 妊妇外感风寒,浑身壮热,眼晕头旋,心胸烦闷。
紫苏叶 川芎 白芍 白术 麦门冬(去心) 净陈皮 干葛(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㕮咀,四钱,姜五片,葱白二寸,温服。
百合散 妊妇风寒咳嗽,痰多喘满。
百合(蒸) 紫菀 贝母(去心) 白芍 前胡 赤茯苓 桔梗(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㕮咀,每四钱,水一盏,姜五片煎,温服无时。
消风散 妊妇肝脏风毒上攻太阳穴,胸膈涎壅,头旋目晕,或腮项肿核。
石膏 净菊花 防风 荆芥穗 羌活 羚羊角 川芎 大豆黄卷(炒) 当归(酒浸) 白芷(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一方四物汤加荆芥、防风。
㕮咀,每四钱,水煎,入好茶半钱煎,温服,头微汗出瘥。兼服天门冬饮子。
天冬饮子 妊妇肝经风热上攻,眼目带吊失明。兼上二方同服。
天门冬(去心) 知母 茺蔚子(各一两) 防风(半两) 五味子 茯苓 人参 羌活(各三分)
㕮咀,每四钱,姜三片,水煎,食后温服。忌烧煿、辛辣、毒食。
郑氏大安散 妊妇伤寒,浑身壮热,眼晕头旋,先解其表,次调其里。
麻黄(去节) 干姜(炮) 山茵陈 甘草(炙,各一钱) 石膏(炒,二钱) 干葛 川芎 白术(各半钱) 人参(二分半)
㕮咀,作三服,葱白三寸,水煎服。
又方,治妊妇热病。
葱白一把三两,水一升,烂煮吃尽取汁,主安胎。若胎死,亦即下。
又方,鲫鱼烧灰,酒调下。
又,时气伤寒大热,护胎不落。
伏龙肝即灶心土作末,酒水调涂脐下三寸阔五寸,干再涂。
又,取井底泥敷心下,干则易,瘥则止。
罩胎散 妊娠伤寒,大热烦乱燥渴,恐伤胎气。
嫩卷荷叶(焙,半两。干小者亦可) 蚌粉(细者,一分)
细末,挑三钱,新汲水同蜜调。空心服。多合涂腹上尤妙。
妊娠疟疾
疟疾之由,详见钤方五卷中。妇人则有产前产后,热入血室之异,并见于后。
《大全》集《简易》 七宝散治男子妇人疟疾,无问寒热多少,及山岚瘴气,妊妇通用。方见前十三卷疟门。尝治妊妇六七月而疟,先寒后热,脉浮紧,用药无效,以此剂而愈。
黄帝问曰:妇人重身,毒之奈何?岐伯曰:有故无殒。帝问其故,伯曰: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此审药之性味,明治疗之方,处以中庸,与疾适好,于半而止,勿过而余,则何疑于攻治哉!此非常山不能愈也。
又方,治妊妇患疟,寒热头痛,心烦。
黄芩 麦门冬(去心,各一两) 石膏(二两) 甘草(半两) 乌梅(十四个)
㕮咀,四钱,水煎六分,温服。
《济生方》驱邪散 妊娠停食感冷,发为疟疾。
良姜(炒) 白术 草果 净陈皮 藿香叶 砂仁 白茯苓(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㕮咀,每四钱,姜五片,枣一个,水煎,温服无时。
郑氏驱邪散 妊娠伤寒后,变成疟疾。
良姜三钱细锉,以獖猪胆汁浸一宿,用东边壁土炒黑去土,用肥枣子十五枚去核,二味同焙为末,每二钱,水一盏煎,遇发热吃,神妙。
妊娠霍乱吐利 泄泻 下痢赤白及黄水
霍乱诸证治,并见前四卷中及前妇人济阴门各条下,通审择用。
《大全方》人参散 治妊娠霍乱吐泻,心烦腹痛。
人参 制厚朴 净陈皮(各一两) 当归(炒) 干姜(炮) 甘草(炙,各半两)
㕮咀,每四钱,枣三个,水煎,温服无时。
白术散 妊娠霍乱腹痛,吐逆不止。
白术(炒) 益智仁 枳壳(制) 净陈皮(各三分) 草豆蔻(煨去皮) 良姜(炒,各半两)
㕮咀,每三钱,姜半分,水煎,温服无时。
《局方》理中丸 理中汤 五苓散 香薷散 夏月预合,以防霍乱,须令冷服。
厚朴丸 妊妇洞泄寒中。
干姜 制厚朴(等份)
杵烂拌,同炒令干,再为末,煮面糊丸梧子大,每五十丸,食前米饮下。
妊娠下痢脓血,状如鱼脑髓,小腹绞痛难忍。
阿胶(炙,二两) 地榆 酸石榴皮(各三两) 薤白(切,一升) 黄连(三两,一方用黄柏皮)
并锉,以水七升,煎取二升,温分三服。忌生冷肥腻。
妊娠腹痛,下痢脓血不止。
黄连(八分) 制厚朴 阿胶(炙) 当归(各六分) 艾叶 黄柏(各四分) 干姜(五分)
细末,空心米饮调下方寸匕,日三服。
妊娠下痢黄水不绝。
姜制厚朴(三两) 黄连(二两) 肉豆蔻(五个,连皮)
上锉,水二升,煮取一升,顿服。忌如前。以上三方集《产宝方》。
妊娠脏腑气素虚,下痢频,腹时痛,羸瘦萎黄,不美饮食。
制厚朴(两半) 白术 川芎 白芍 当归(炒) 熟地黄(各一两) 干姜 人参(各半两) 诃子(三分) 甘草(一分)
㕮咀,每四钱,枣三个,水煎温服。
《三因方》治妊娠下痢赤白,绞刺疼痛。
乌鸡子一个,头上开一穴,倾去清只留黄,以黄丹二钱,入穴内搅匀,厚纸裹,黄泥固济,煨干为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一服愈者是男,两服愈者是女。
《济生方》蒙姜黄连丸 妊娠下痢赤白,谷道肿痛,冷热皆可服。
干姜(炮) 黄连 砂仁(炒) 川芎 阿胶(蚌粉炒) 白术(各一两) 乳香(三钱,别研) 制枳壳(半两)
为末,用盐梅三个取肉,入少醋同杵,丸梧子大。每四十丸,白痢干姜汤下,赤痢甘草汤下,赤白痢干姜甘草汤下。《时贤胎前论》中有诃子一两,龙骨半两,无砂仁、阿胶、枳壳。
当归芍药汤 妊娠腹痛下痢。
白芍 白茯苓 当归 泽泻 川芎(各一两) 白术(一两半)
为末,每二钱,空心温酒、米饮任下。能祛风补劳,养真气,退邪热,去瘴疫。
安胎和气饮 治胎冷腹胀,痛引两胁,小便频数,大便虚滑。
诃子肉(面煨) 白术(各二两) 净陈皮 良姜(炒) 陈米(炒) 木香 白芍 甘草(各半两)
㕮咀,每四钱,姜五片,水煎。忌生冷。
妊娠大小便不通
大小便不通证治,并见前四卷六卷本条中及前妇人济阴门各条下,通审用之。若妊娠大小便不通者,此多因脏腑传经,气实生热也。
《古今录验》葵子汤 妊娠病六七日以上,身热入脏,大小便不利,服此安胎除热。
葵子(二升) 滑石(四两,碎)
水五升,煮至一升,尽服,须臾当下而愈。
《大全方》妊娠大小便不通,心腹胀闷不欲食,手足烦热。
槟榔 赤茯苓 大腹皮 木通 郁李仁(去皮尖) 北五味(各一两) 桑寄生 甘草 苦梗(各半两)
粗末,三钱,水煎温服。
又方,治证同上。
大黄 木通 槟榔(各一两) 枳壳(三分) 大腹子(三个) 诃子(四个,半生半煨)
为末,以童便一盏,葱白二寸,煎六分,调下二钱。
当归散 治胎前诸疾。或中气,或肚腹胀急,腰腹时疼,可食,四肢浮肿,气喘,大小便忽各时涩,产门忽肿。(各当作觉。)
当归(一两) 赤茯苓 制枳壳 白芍 川芎(各二两) 干姜(炮) 木香(煨) 粉草(各半两)
㕮咀,每三钱,姜三片,水煎温服,无时。如禀受气弱及南人,枳壳减半;气实及北人,可加分两。或大便连日秘涩,加蜜煎。
初虞世治妊娠大便秘涩。
枳壳(三两) 防风(二两) 甘草(炙,一两)
为末,沸汤调下三钱。
又方,治妊娠衰羸,大便秘。
枳壳(制) 阿胶(炒)
为末,蜜丸梧子大,滑石末为衣,温水下二十丸,未通再三十丸,止于五十丸。
《济生方》大腹皮散 治妊娠大小便赤涩。
枳壳(麸炒) 大腹皮(姜制) 甘草(炙,各一钱) 赤茯苓(三钱)
并为末,每服二钱,浓煎,葱白汤调下,无时。
妊娠小便不通 子淋 遗尿
小便不通证治,并见前六卷本条中及前妇人济阴门本条下,通审择用。若妊妇小便不通,亦由小肠经有热,必心胁、小腹急涩而喘急。《三因方》云:妊娠胎满逼脬,多致小便不利。或心肾不足,使脬冷,清浊相干为诸淋;或胞系了戾,小便不通,名曰转胞。又胎满尿出不知,名曰遗尿。治各有方。
《大全方》治妊娠卒然小便不利。
滑石(末) 杏仁(等份)
先捣杏仁令烂,次入滑石,以软饭杵,丸小豆大,每二十丸,白汤下。
又方,妊娠小便不通,脐下妨闷,心神烦乱。
葵子(研) 榆白皮(切,各一两) 葱白(七茎)
水二盏,煎半,空心服。
苦参丸 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
当归 贝母(去心,炒) 苦参(各三两) 滑石(半两)
为末,蜜丸小豆大,米饮下二十丸,无时。
葵子散 妊娠小便不利,身重恶寒,起则眩晕,及水肿者。
葵子(五两) 赤茯苓(三两)
为末,每二钱,米饮调。一方各等份,一方无茯苓,有榆皮一两。小便利即住服。如不通,恐是转胞,加发灰少许,极妙。转胞者,大肠与膀胱水不出入,淋沥急数,尿时痛,大便亦里急如痢,以手按胸间至脐方可出,不然小便逆上,出而不禁,甚者浮肿。先以凉药疏利,却用上药。
《和剂方》八味丸 治妊娠小便不通,名曰转胞。方见前《和剂方》中。钱氏地黄丸,即八味丸除肉桂、附子。
附:治妊妇不语。盖肾虚不纳气归元,喘急声干。肾为声音之根,又为胃关,妊妇不语,不必攻肾,产后自愈。
《济生方》鲤鱼汤 妊娠胎水不利,胸满腹胀,小便不通,遍身浮肿,或胎死腹中。
白术(五两) 茯苓(四两) 当归 白芍(各三两)
㕮咀,每四钱,用鲤鱼一尾,不拘大小,破洗鳞肠,白水煮熟去鱼,每服用鱼汁盏半,姜七片,陈皮少许,煎一盏,空心服。如胎水去未尽,再合服。
安胎和气饮 治小便不通。方见前霍乱泻利门。
安荣散 妊娠小便涩少,遂成淋沥。
麦门冬(去心) 通草 滑石(各一钱) 当归(酒浸) 灯心 甘草(各半两) 人参 细辛(各一钱)
细末,每二钱,煎麦门冬汤调服,无时。
《大全方》地肤大黄汤 治妊妇患子淋者,由肾虚膀胱热,则小便行涩而数不宣,心中烦闷。
大黄 地肤草(各三两) 知母 黄芩 猪苓 赤芍 通草 升麻 枳实 甘草(各二两)
㕮咀,每四钱,水煎温服。
又,妊娠患淋,小便涩不利,小腹水道热痛。
冬葵子(一升) 芍药(二两) 黄芩 赤茯苓 车前子(各三两)
㕮咀,水七升,煎二升,温分三服。
又,妊娠数月,小便淋沥疼痛,心烦闷乱不思食。
瞿麦穗 赤茯苓 桑白皮 木通 葵子(各一两) 黄芩 芍药 枳壳 车前子(各半两)
粗末,每四钱,水煎温服。
白薇散 治妊娠遗尿,不知出时,胎满故也。
白薇 芍药(各一两)
细末,温酒调。
又,桑螵蛸二十个,炙为末,每三钱,空心米饮调。
妊娠胎水肿满
妊娠肿满,由脏气本弱,因产重虚,土不克水,血散四肢,遂腹胀,手足面目浮肿。凡妇人宿有风寒冷湿,妊娠喜脚肿,俗云皱脚。亦通身肿满,心腹急胀,名曰胎水。盖胞脏水少,水出于外,故现微肿,则易生也。亦有泄利损脾,或因疟渴引饮太过渍脾,皆使头面手足浮肿。有足肿引膝,行步艰辛,以至喘闷、脚趾间出黄水,亦名子气,分娩后方消。
《大全》香附散 治妊娠子气。
天仙藤(洗,略炒) 香附子(炒) 甘草 净陈皮 乌药(不必天台乌,但得软白香辣者佳。各等份)
细末,每三钱,姜三片,木瓜三片,紫苏数叶煎,空心温服,小便利,肿消气顺。
《产宝》治妊娠身肿有水气,心腹胀满,小便少。
茯苓(四两) 杏仁 槟榔(各三两) 旋覆花 郁李仁(各一两)
粗末,水六升,煮二升,温分三服,小便通瘥。
《崔氏》治妊娠身肿有水气,心腹急满。
茯苓 白术(各四两) 旋覆花(二两) 杏仁 黄芩(各三两)
细切,水七升,煮二升半,温分三服。忌桃、李、雀肉、醋物。
又方,泽泻 葶苈(各三两) 茯苓 枳壳 白术(各六两)
细切,水六升,煮二升,温分两服,小便利瘥。
泽泻散 妊娠气壅,身体腹胁浮肿喘急,大便不通,小便赤涩。
泽泻 桑白皮 木通 枳壳 槟榔 赤茯苓(等份)
㕮咀,每四钱,姜四片,水煎,空心温服。
防己汤 妊娠脾虚,通身浮肿,心腹胀满喘促,小便不利。
防己(三分) 桑白皮 紫苏茎叶 赤茯苓(各一两) 木香(一分)
粗末,每四钱,姜四片,水煎,空心温服。
《千金》鲤鱼汤 治胎水不利。见前小便不通方中。
肾着汤 治妊娠腰脚肿。
茯苓 白术(各四两) 干姜 甘草(各二两) 杏仁(三两)
㕮咀,每四钱,水煎,空心服。
《指迷方》五皮散 治胎水及寻常脾虚肿满。
大腹皮 桑白皮 生姜皮 茯苓皮 净陈皮(各等份)
㕮咀,每半两,水二盏,磨木香水同煎,空心温服。一方无桑白皮,有白术倍之。
妊娠伤食
《大全》木香丸 治妊娠伤食。
木香(二钱) 三棱 人参 白茯苓(各三钱)
细末,糊丸绿豆大,熟水下三十丸。
白术散 妊娠气不和,饮食易伤。
白术 紫苏(各一两) 人参 白芷(各三分,炒) 川芎 诃子肉 青皮(各半两) 甘草(一分)
粗末,每二钱,姜三片,水煎温服。
《局方》小七香丸,方见和剂方。保气散,方见坐月门。二方治伤食良效。
郑氏胜金散 治妊妇因食伤胎,传于脾胃,气虚冷逼,小腹胀痛,或腰重,大便秘。
吴茱萸(酒浸) 净陈皮 川芎 干姜(炮) 生姜(切焙,各一钱半) 甘草(炙) 厚朴(姜制炒,各三钱)
细末,每三钱,陈米饮下,入盐煎尤妙。《济生方》加砂仁。
妊娠脏躁 妊娠伤胎半产
《大全方》大枣汤 治妊妇四五月,无故悲泣不止,数欠,如有祟凭,此为脏躁。
甘草(三两) 小麦(一升) 大枣(十个)
㕮咀,水六升,煮三升,分温三服。亦补脾气。专治妇人,亦名甘草汤。
《济生》川芎补中汤 妊娠血气虚弱,不能卫养,数月而堕,名曰半产。
干姜(炮) 阿胶(蚌粉炒) 川芎 五味子(各一两) 黄芪(蜜炙) 当归(酒浸) 白术 赤芍(各两半) 木香 人参 杜仲(制炒) 甘草(各半两)
㕮咀,每四钱,水煎,无时服。
郑氏安宫散 治证同上。
附子(炮) 阿胶(炒) 五味子 黄芪(炙) 山药 当归 熟地黄 赤芍 木香 甘草(炙,各二钱) 生姜(半两,炒黑) 糯米(一勺,炒焦)
锉末,每半两,苎根三寸,水煎,通口服,与前方相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