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男 五月初八日

湿热停滞,兼为暑袭,形冷肢热,口渴腹痛,泻黑水,须防化痢。脉来滑大而数。治宜清疏芳化导滞。

生石膏 [六钱] 鲜苇根 [一两] 广藿梗 [三钱] 桑叶 [三钱] 竹茹 [五钱] 知母 [三钱] 地骨皮 [三钱] 栀子炭 [三钱] 大腹绒 [一钱五分] 川黄连 [一钱五分] 薄荷 [一钱五分] 连翘 [三钱] 益元散 [四钱,布包] 乌药 [二钱] 鲜荷叶 [一个]

杨男 八月初二日

湿热伏暑,运化失畅,遂致滑泄,舌苔白腻,脉大而滑数。亟宜清芳渗化,以畅中枢。

云苓皮 [四钱] 广藿梗 [三钱] 法半夏 [三钱] 炒谷芽 [三钱] 炒稻芽 [三钱] 小川连 [一钱五分,吴萸一钱炒] 厚朴花 [一钱五分] 盐橘核 [三钱] 大腹绒 [一钱五分] 焦六曲 [三钱] 车前子 [三钱,布包] 广陈皮 [一钱五分] 莲子心 [一钱五分] 生滑石块 [四钱] 鲜冬瓜皮 [一两]

王男 十一月十六日

夏令湿困,泄泻止后,脾运未复,气机未畅,脘腹胀满,食后尤甚,腹中隐隐作痛,脉弦滑不和,宜以宣化和中。

土炒焦当归 [四钱] 土炒焦杭芍 [三钱] 云苓皮 [三钱] 煨广木香 [一钱] 旋覆花 [三钱,布包] 土炒莱菔子 [四钱] 生赭石 [三 钱 ] 大 腹 绒 [三钱] 川 厚 朴 [一钱五分 ] 法 半 夏 [三钱 ] 全 栝 楼 [六钱 ] 炒 枳壳 [二钱]

师(系女僧) 七月初十日

湿热滑泻,兼作呕逆,口干思冷,舌苔白腻,脉象滑数,左关较盛。亟宜清渗和化,分利湿邪。

云苓皮 [四钱] 炒秫米 [四钱 ] 青 竹 茹 [六 钱 ] 小 川 连 [钱 半 , 吴萸 三 分 泡 水炒 ] 盐 橘 核 [四 钱, 乌 药 二钱 同 炒 ] 广藿梗 [三钱] 大腹绒 [钱半] 厚朴花 [钱半] 薄荷叶 [钱半] 清半夏 [三钱] 车前子 [三钱,包] 知母 [三钱] 炒谷芽 [三钱] 炒稻芽 [三钱] 川牛膝 [三钱]

张男 八月二十六日

脾湿肝热,气机失畅,腹中不适,遂致滑泄,舌赤苔白,肝脉较大,亟宜清平渗化。

左金丸 [一钱五分,布包] 云苓皮 [三钱] 炒秫米 [三钱] 广藿梗 [三钱] 法半夏 [一钱五分] 大腹绒 [一钱五分] 谷芽 [三钱] 稻芽 [三钱] 焦六曲 [三钱] 川厚朴 [一钱] 六一散 [四钱,布包] 盐橘核 [四钱] 肥知母 [三钱] 鲜冬瓜皮 [一两]

马女 七月十五日

脾家湿热,胎前滑泄,产后不止, 口疮糜痛,舌赤口渴,脉大而滑数。治以清化分利,兼和中焦。

云苓皮 [四钱] 炒秫米 [四钱] 青竹茹 [五钱] 广藿梗 [三钱] 生蛤粉 [一两,布包先煎] 滑石块 [五钱] 小川 连 [二钱] 大腹绒 [钱半 ] 川 黄 柏 [三 钱 ] 炒 谷 芽 [三钱 ] 炒 稻 芽 [三钱 ] 知 母 [三钱 ] 橘 核 [五钱 ] 川牛膝 [三钱] 冬瓜皮 [一两]

于男 十一月二十三日

湿热困脾,泻时较久,清浊不分,水邪仍滑入大肠,前数日泻已稍止,近又复作,纳物不香,牙龈肿痛,脉仍滑濡。再以前方略为变通,升降清浊,兼分利水谷。

云苓皮 [五钱] 炒秫米 [五钱] 煨葛根 [五分] 石决明 [四钱,生研先煎] 柴胡 [二分] 炙升麻 [一分五厘] 炒谷芽 [三钱] 炒稻芽 [三钱] 猪苓 [三钱] 小川连 [二钱,酒炒] 泽泻 [三钱] 法半夏 [二钱] 陈皮 [一钱五分,土炒] 炒六曲 [三钱] 土炒白术 [二钱] 中厚朴 [七分] 炙甘草 [五分 [38] ] 知母 [一钱五分] 川黄柏 [一钱五分] 上好紫桂 [五分。上三味,共研极细末,淡盐水、米饭和为小丸,滑石为衣,分六次随汤吞下] 黄土汤 [煎药]

王男 九月二十六日

高年旧患脾湿滑泄,近以冬令寒袭,有阳气被阻之象,泄又复作,午前较甚,脉缓滑而力差,再以温抑渗化。

台党参 [二钱] 焦於术 [二钱] 云茯苓 [三钱] 炒谷芽 [三钱] 炒稻芽 [三钱] 鸡内金 [三钱] 煨诃子肉 [一钱五分] 巴戟天 [二钱] 焦六曲 [三钱] 炒怀山药 [三钱] 煨草果 [二钱] 盐炒橘核 [三钱] 泽泻 [二钱] 车前子 [二钱,布包] 附子理中丸 [一粒,分六角]

阎男 九月二十八日

脾家湿困,胃阳亦弱,患滑泄已久,肠鸣颇甚,宗气不摄,脾不渗化,脉滑濡而力弱,亟宜温渗醒中。

黑附片 [三钱] 连皮苓 [三钱] 炒秫米 [三钱] 法半夏 [三钱] 土炒陈皮 [钱半] 炙甘草 [一钱] 土炒谷芽 [三钱] 米炒党参 [三钱] 泽泻 [二钱] 北五味子 [五分] 土白术 [三钱] 干姜 [一钱] 桂枝木 [一钱二分] 炒枳壳 [一钱]

二诊 十月初三日

湿困阳虚较久,服温之品 [39] 略减,便泻减而未愈,腹痛未除,运化之力未复也。再依前方变通之。

炮黑附片 [三钱] 连皮苓 [四钱] 炒秫米 [四钱] 法半夏 [四钱] 桂枝木 [钱半] 广陈皮 [二钱] 米炒党参 [三钱] 北五味子 [一钱] 土白术 [三钱] 枳实 [一钱二分] 炒谷芽 [三钱] 炒稻芽 [三钱] 炙甘草 [一钱] 干姜 [一钱] 泽泻 [一钱]

王女 九月初五日

脾湿素盛,痢后伤中,遂成滑泄,腹胀纳物不消,脉弦滑而力弱,治以醒中渗化。

云苓皮 [四钱] 炒秫米 [四钱] 清半夏 [五钱] 橘核 [四钱] 泽泻 [三钱] 炒六曲 [三钱] 大腹绒 [二钱] 厚朴花 [钱半] 合欢花 [四钱] 汉防己 [三钱] 煨诃子肉 [三钱] 川牛膝 [三钱] 益元散 [四钱,布包]

毕女 八月初五日

滞下之后,气滞未调,脾家未得恢复,湿气盛而滑泄,身冷腹痛,潮热自汗,病久有正不胜邪之势,脉滑大而弦数。治以滋化导滞醒中。

生左牡蛎 [四钱,布包先煎] 炒莱菔子 [三钱] 土炒焦当归 [一钱] 土炒焦杭芍 [三钱] 冬桑叶 [三钱] 台乌药 [二钱] 淮小麦 [八钱] 诃子肉 [三钱,川连一钱同炒] 盐橘核 [三钱] 焦六曲 [三钱] 槟榔 [五分] 枳实[一钱]鲜石斛[四钱]知母[三钱]车前子[三钱,布包]黄土汤[煎药]

朱男 十一月初四日

脾湿滑泻半载有余,无腹痛后重等象,口不作渴,脉缓滑,两尺较弱。拟滋化温和,以醒中焦。

盐水炒补骨脂 [二钱] 云苓皮 [四钱] 炒秫米 [四钱] 焦白术 [二钱] 煨诃子肉 [三钱] 炙甘草 [一钱] 陈皮 [二钱] 法半夏 [三钱] 猪苓 [三钱] 升麻 [一分] 川柴胡 [三分] 泽泻 [二钱] 淡吴萸 [六分,川黄连分同炒] 盐橘核 [三钱] 紫衣胡桃 [一枚,带皮打]

窦男 七月初十日

脾湿困顿已久,饮食稍有不和即易作泻,口渴,脘次不适,舌苔滑白,脉象滑伏不畅,亟宜渗化和中。

云苓皮 [四钱] 炒秫米 [四钱] 清半夏 [三钱] 广藿梗 [三钱] 厚朴花 [钱半] 大腹绒 [二钱] 雅连 [钱半,吴萸三分泡水炒] 橘核 [四钱] 陈皮 [一钱] 炒谷芽 [三钱] 西瓜皮 [一两] 益元散 [五钱,布包]

刘女 五月十三日

脾家湿困,津液被阻,旧有滑泻之患,近又复发,日下数次,泄后易饥,舌苔白腻,脉滑数,宜渗醒和化。

钗石斛 [四钱,先煎] 生牡蛎 [四钱,布包先煎] 云苓皮 [三钱] 炒秫米 [三钱] 合欢花 [四钱] 鸡内金 [三钱] 谷芽 [三钱] 稻芽 [三钱] 杜仲炭 [三钱] 盐泽泻 [三钱] 广陈皮 [一钱五分] 法半夏 [一钱五分] 厚朴花 [一钱] 盐炒橘核 [三钱] 淮小麦 [一两] 小川连 [一钱五分,吴萸二钱拌] 鲜荷叶 [一个 [40] ]

于男 十月十八日

湿困中土,时作滑泄,腹有微痛,脉象滑濡而力差,当渗醒和中,兼畅气分为法。

连皮苓 [三钱] 炒秫米[三钱] 盐炒橘 核[二钱] 法半夏 [三钱] 土陈 皮[二钱] 炒稻 芽[四钱]小川连[八分,吴萸五分同炒] 炒大腹绒[ 一钱五分] 益元散[三钱 ,布包] 土炒台乌药[ 一钱五分]破故纸[一钱五分,盐水炒]焦白术 [一钱五分] 煨诃黎勒 [一钱五分] 泽泻 [二钱]

陈女 九月初四日

脾湿素盛,近以食水不调,气机阻滞,泻而不畅,势将化痢,脉象滑实而数,亟宜宣化湿滞。 鲜石斛 [四钱, 劈先煎] 广藿梗 [ 三钱] 云苓皮 [ 三钱]土 炒归身 [ 一钱]土 炒杭芍 [ 三钱] 炒山楂 [ 三钱]焦六曲 [三钱] 炒莱菔子 [三钱] 大腹绒 [一钱五分] 橘核 [三钱] 土炒乌药 [二钱] 炒谷芽 [三钱] 知母 [三钱] 厚朴 [七分] 雅连 [一钱二分] 西瓜皮 [一两] 益元散 [四钱,布包]

袁女 四月二十二日

脾湿素盛,肠胃湿滞,滑泻兼下滞物,腹不痛,延月较久,舌苔白腻,脉象滑而兼弦,亟宜渗湿清化导滞。

云苓皮 [三钱] 炒秫米 [三钱] 莱菔子 [三钱] 上川连 [一钱五分,吴萸三分炒] 合欢花 [三钱] 鸡内金 [二钱] 槐花炭 [三钱] 车前子 [三钱] 大腹绒 [一钱五分] 滑石块 [四钱] 台乌药 [三钱] 盐橘核 [四钱] 川朴花 [一钱] 泽泻 [三钱] 藕 [一两]

周妇 九月初五日

脾家湿滞,孕及六月时曾患子泻,渗化之剂愈后,近又复作。腹痛即下,黎明即作,胎气渐深,脾运更差,仍当消补渗化并用。

生牡蛎 [三钱,布包先煎] 云苓皮 [四钱] 炒山药 [三钱] 土炒乌药 [二钱] 橘核 [三钱] 芡实 [三钱] 炒秫米 [三钱] 炒枳壳 [一钱二分] 小川连 [一钱二分] 土炒陈皮 [一钱五分] 土白术 [三钱] 炒大腹绒 [一钱] 盐水炒杜仲炭 [二钱] 车前子 [三钱,布包] 知母 [三钱] 甘草 [五分] 炒丝瓜络 [一钱] 金匮肾气丸 [八分,布包煎]

萧男 九月初四日

湿滞伤中,滑泄已久,脾运既差,前滞仍未化,腹痛尚不能免,舌苔黄腻,脉象弦滑而实,虽年近古稀,气分尚好,宜醒化中焦,恢复运化。

连皮苓 [三钱] 炒秫米 [三钱] 炒莱菔子 [三钱] 中厚朴 [八分] 陈皮 [钱半] 法夏 [二钱] 盐橘核 [四钱] 炒枳壳 [一钱] 土乌药 [钱半] 小川连 [钱半,吴萸三分炒] 焦六曲 [三钱] 炒谷芽 [三钱] 炒稻芽 [三钱] 甘草 [五分] 诃子肉 [一钱五分]

王男 二月十一日

脾湿肝乘,气化不和,遂成滑泄,服温燥较过,反助肝邪,气逆于中,胸膈阻痞不适,脉弦滑而数,左寸关尤甚,治当渗化柔肝。

连皮苓 [四钱] 炒秫米[五钱]旋覆花 [七分,布包] 代赭石 [七分] 川黄郁金 [一钱五分,白矾水浸透] 焦六曲 [三钱] 川牛膝 [一钱五分] 盐橘核 [四钱] 川黄连 [一钱五分,吴萸三分泡水炒 ]车前子 [三钱,布包] 鲜冬瓜皮 [二两] 知母 [二钱] 黄土汤 [煎药]

林男 九月十二日

胃热喜食,致伤中焦,遂泄泻,舌苔黄厚,脉象实而数,当清平宣化,以快中焦。

鲜石斛 [五钱,劈先煎] 云苓皮 [三钱] 青竹茹 [三钱] 中厚朴 [七分] 炒枳壳 [一钱五分] 焦六曲 [三钱] 小川连 [一钱五分] 盐橘核 [三钱] 知母 [三钱] 车前子 [三钱,布包] 条黄芩 [三钱] 益元散 [四钱,布包]

赵男 八月初七日

肝脾不和,中焦兼有湿困,运化迟滞,气机横逆,大便溏泄,腹痛胁胀,脉弦滑,亟宜柔肝渗化,以快中焦。

石决明 [八钱, 生研先煎] 白 蒺藜 [ 三钱] 云苓皮 [四钱] 法半夏 [三钱] 广陈皮 [二钱] 台 乌 药 [三钱] 旋覆花 [三钱,布包] 代赭石 [三钱] 盐橘核 [四钱] 肥知母 [三钱] 焦六曲 [三钱] 大腹绒 [二钱] 生滑石块 [四钱] 莱菔子 [三钱] 藕 [一两]

方女 五月二十七日

旧有肠胃湿阻,滞下痢患,近又以湿滞腹痛泻泄而未化痢,脉象弦滑数大。亟宜清宣和化,预防滞下。

鲜石斛 [四钱,先煎] 青竹茹 [五钱] 广藿梗 [三钱] 云苓皮 [三钱] 炒莱菔子 [三钱] 小川连 [一钱五分,吴萸一分炒] 川厚朴 [一钱五分] 台乌药 [三钱] 白檀香 [二钱] 生枳实 [一钱五分] 大腹绒 [三钱] 盐橘核 [四钱] 生滑石块 [四钱] 肥知母 [三钱] 鲜西瓜皮 [一两]

张女 十月二十一日

脾不运化,曾患泻泄,止后三焦未畅,停饮不除,肠鸣时作,脉象弦滑而数,治当渗化和中。

连皮苓 [三钱] 炒秫米 [三钱] 炒大腹绒 [一钱五分] 紫丹参 [三钱] 川郁金 [一钱五分] 焦槟榔 [五分] 陈皮 [一钱五分] 法半夏 [一钱五分] 盐橘核 [三钱] 丝瓜络 [一钱五分] 车前子 [三钱,布包] 冬瓜皮 [一两] 知母 [二钱]

张男 闰月初七日

脾家素湿,惊动肝邪,土为木侮,遂成泄泻,状如鸡鸣,数年不愈,舌苔白腻,关脉滑大有力泻久肝迫脾湿,姑予和化。

生牡蛎 [三钱,布包先煎] 炒枳实 [一钱] 清半夏 [五钱] 葛根 [六分] 朱茯神 [三钱] 朱茯苓 [三钱] 泽泻 [二钱] 柴胡 [五分] 橘核 [三钱] 小川连 [八分,吴萸三分泡水炒] 陈皮 [一钱五分] 炙升麻 [一分] 土白术 [三钱] 煨诃黎勒 [二钱] 竹茹 [三钱] 黄土汤 [煎药]

刘妇 六月二十四日

湿热作咳较久,近兼泄泻腹痛,舌赤苔白,脉滑大而数。亟宜清化和中,兼调气机。

鲜杷叶 [四钱,去毛布包] 焦六曲 [三钱] 川黄连 [一钱五分,吴萸三钱泡水炒] 乌药 [三钱] 连皮苓 [三钱] 苏子霜 [一钱五分] 酒黄芩 [二钱] 炒秫米 [三钱] 橘核 [三钱] 肥知母 [三钱] 益元散 [四钱,布包] 西瓜衣 [一两]

杨妇 六月二十五日

肝家热郁,脾湿亦盛,久咳多痰,阴液不敷,近日滑泻以后,又兼邪袭,发热每在午后,脉滑而数大。亟宜清滋柔化,兼疏解之。

生海蛤 [五钱,布包先煎] 旋覆花 [一钱五分,布包] 代赭石 [一钱五分] 天竺黄 [二钱] 盐知母 [三钱] 盐黄柏 [三钱] 杏仁泥 [三钱] 青竹茹[六钱]炒谷芽 [三钱] 炒稻芽 [三钱] 苏子霜 [二钱] 广藿梗[三钱]地骨皮 [三钱] 盐橘核 [三钱] 益元散 [四钱,布包] 栀子炭 [三钱]

李男 九月十八日

高年湿困气滞而为久泻,似欲化痢,近渐有一足浮肿,水气有入络之势,脉大而滑数。当渗化调中,以醒脾土。

连皮苓 [四钱] 茵陈 [三钱] 盐橘核 [四钱] 炒秫米 [四钱] 栀子 [三钱] 大腹绒 [钱半] 炒莱菔子 [三钱] 川黄连 [钱半] 煨诃子肉 [三钱] 石莲 肉 [三钱, 打] 滑石块 [四钱] 盐炒砂仁米 [一钱] 炒稻芽 [三钱] 金匮肾气丸 [钱半,布包]

桑妇 九月十五日

脾湿肝强,气机滞阻,腹痛滑泄,肝家阳邪时或上犯,舌紫苔白,脉象弦滑而不和。治宜化湿和中,兼抑肝邪。

土炒焦当归 [三钱] 中厚朴 [七分] 台乌药 [二钱] 盐水炒橘核 [三钱] 土炒焦杭芍 [三钱] 陈皮 [一钱五分] 莱菔子 [三钱] 泽泻 [二钱] 连皮苓 [三钱] 炒秫米 [三钱] 炒腹绒 [二钱] 炒枳壳 [钱半] 生石决明 [五钱] 知母 [三钱] 川黄连 [五分,吴萸一分同炒]

邢男 十一月十八日

湿热素盛,久卧伤中,脾失运化,腹痛泄泻,时或形冷,脉滑数而力差。久病有正不胜邪之势,宜渗化和中。

云苓皮 [四钱] 土炒於术 [二钱] 广陈皮 [一钱] 盐橘核 [三钱] 炒秫米 [四钱] 厚朴 [钱半] 苏子霜 [二钱] 盐泽泻 [二钱] 法半夏 [四钱] 乌药 [三钱] 淡吴萸 [八分, 川黄连五分同炒] 炒谷芽 [四钱] 煨诃子肉 [三钱] 煨姜 [一大片] 大枣 [二个] 金匮肾气丸 [一丸,分二次服]

吴妇 八月二十六日

湿热在中,为寒所袭,伤风滑泻,腹中微痛,舌苔白腻,脉滑缓而大。亟宜清疏温化(素体偏寒,面色苍白,身体瘦弱,徒然滑泻属寒者) 。

杏仁泥 [二钱] 广藿梗 [二钱] 厚朴 [五分] 盐橘核 [三钱] 紫苏梗 [八分] 广陈皮 [八分] 盐水炒砂仁 [一钱] 盐泽泻 [一钱] 法半夏 [二钱] 大腹绒 [一钱] 吴萸 [五分,川黄连三分同炒] 土炒台乌药 [二钱] 云苓皮 [三钱] 附子理中丸 [一粒,每次服八分之一]

李男 十一月二十四日

湿滞于中,肠胃不能运化,大便泻白腐,腹痛而不后重,舌苔垢腻,脉象滑实而数,宜宣和化滞。

土炒焦当归 [二钱] 厚朴 [一钱] 台乌药 [三钱] 橘核 [三钱] 土炒焦杭芍 [三钱] 生枳实 [一钱] 焦六曲 [三钱] 泽泻 [三钱] 炒栀子 [三钱] 熟莱菔子 [三钱] 广木香 [三分] 谷芽 [四钱] 稻芽 [四钱] 川黄连 [钱半] 罂粟花 [一朵] 益元散 [四钱,布包]

裕妇 九月二十一日

证象转后,肌肤渐充,但肝郁脾湿,迄未清楚,近以邪袭,寒热相搏,遂致泻泄,脉象弦滑而数大,治以分化疏解之。

吴萸 [三钱] 炒川连 [钱半] 广藿梗 [三钱] 橘核 [三钱] 炒栀子 [三钱] 石决明[四钱]佩兰叶 [三钱] 泽泻 [二钱] 炒秫米 [三钱] 连皮苓 [三钱] 忍冬花 [三钱] 中厚朴 [六分] 荷叶 [一个 [41] ] 薄荷 [五分] 益元散 [四钱,布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