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阴虚火旺
张男 四十余岁 咳嗽咯血,痰浓色绿,午后发热三十七度六七,心跳,气短,睡眠盗汗,饮食无味,是乃二期肺结核症,但已年过四旬,如能善加调摄,或可幸痊。
炙百部 炙白前[各钱半] 炙紫菀[钱半] 炙百合[三钱] 小蓟炭 大蓟炭[各三钱] 鲜生地 大生地[各三钱] 白茅根[四钱] 仙鹤草[三钱] 阿胶珠[四钱] 东白薇[二钱] 糯稻根[三钱] 浮小麦[八钱]佩兰叶[三钱] 香稻芽[五钱] 花旗参原皮[钱半] 焦远志[三钱] 化橘红[钱] 苦桔梗[钱半] 玫瑰花代代花[各钱半] 黛蛤散[三钱] 海浮石[三钱。同布包] 半夏曲[二钱] 枇杷叶[二钱。去毛同布包]
二诊 前方连服三剂,咯血已止,咳嗽不多,午后热亦略降,饮食稍增,精神较好。
炙百部[钱半] 炙百合[三钱] 炙白前 炙紫菀[各钱半] 南沙参 北沙参[各二钱] 川贝母 象贝母[各二钱] 地骨皮[二钱] 生鳖甲[五钱] 东白薇[二钱] 糯稻根[三钱] 鲜生地 鲜茅根[各五钱] 海浮石[三钱] 黛蛤散[三钱。同布包] 半夏曲[二钱] 枇杷叶[二钱。去毛同布包] 生龙齿 生牡蛎[各五钱。同布包] 浮小麦[八钱] 生内金[三钱] 香稻芽[五钱] 柏子仁[三钱] 焦远志[三钱] 花旗参[钱半]
三诊 热降,咳减,痰稀,汗止,均为佳象,拟用丸方除根。
冬虫夏草[五钱] 肥玉竹[两] 生龙齿[两] 白前[五钱] 西瓜子仁[两] 冬瓜子[两] 生牡蛎 [两] 紫菀 [五钱] 米炒天冬 [两] 陈阿胶 [两] 燕菜根 [五钱] 百部 [五钱] 南北沙参 [各两] 川 贝母[两] 生鳖甲[两] 百合[两] 清制半夏[两] 黛蛤散[两] 海浮石[两] 茅根[两] 原皮洋参[两] 焦远志[两] 真獭肝[两] 生地[两] 土炒於术[两] 白杏仁[两] 化橘红[五钱] 炙草[五钱]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丸如小梧桐子大,每日早晚各服三钱,白开水送。
(二) 气虚痰阻
宋男 二十七岁 咳嗽已半年,音哑近四个月,经天津市立结核病院检查为浸润性肺结核。现症:咳嗽不多,音哑喉痛,食欲不振,腹痛便溏,日渐消瘦,舌苔白垢,脉象滑细。
炙白前[二钱] 炙紫菀[二钱] 半夏曲[三钱] 炙百部[二钱] 化橘红[二钱] 枇杷叶[二钱] 炒杏仁[二钱] 野於术[二钱] 土杭芍[三钱] 焦苡仁[二钱] 紫川朴[二钱] 云茯苓[三钱] 冬桑叶[二钱] 苦桔梗[二钱,生炒各半] 诃子肉[三钱,生煨各半] 粉甘草[钱,生炙各半] 凤凰衣[二钱]
二诊 服药二剂,大便好转,日只一次,食欲渐增,咳嗽甚少,喉痛减轻,音哑如旧,仍遵前法治之。前方去桑叶,加南北沙参各二钱,炒苍术二钱。
三诊 前方服四剂,大便已正常,食欲增强,精神甚好,咳嗽不多,音哑虽未见效,但觉喉间已不发紧。
诃子肉[三钱,生煨各半] 苦桔梗[二钱,生炒各半] 粉甘草[钱,生炙各半] 炙白前[钱半] 化橘红[钱半] 黛蛤散[二钱] 马勃[钱半。同 同布包] 炙百部[钱半] 炒紫菀[钱半] 炒苍术[二钱] 云茯苓[三钱] 白杏仁[二钱] 炒白术[二钱] 紫川朴[钱半] 凤凰衣[钱半] 土杭芍[三钱]
四诊 前方服四剂,现症尚余音哑未见显效外,它症均消失,拟专用诃子亮音丸治之。
诃子肉[两,生煨各半] 苦桔梗[两,生炒各半] 粉甘草[两,生炒各半] 凤凰衣[五钱]
共研细面,冰糖四两熬化兑入药粉做糖球,含化服之。
(三) 气阴两虚
张男 五十三岁 1950年以来,体力逐渐不支,消瘦无力,易于疲倦,常患感冒,咽痛,偶有咳嗽,重则感觉胸痛,下午烦躁,胃纳日减。1959年底即无力工作,乃于1960年来京就医于阜外医院,诊断为右上结核瘤、右侧结核性胸膜炎、喉炎(早期结核所致) ,给链霉素、异烟肼及去氢考的松治疗。三个月后复查,胸水基本吸收,其他无改变,以体力关系未考虑手术,仍继续注射链霉素口服异烟肼,旋即回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市人民医院就诊,随后转回工作地扎兰屯结核病院治疗,先后休息一年多,透视照像复查五次,诊断为右上结核瘤、右下胸膜变化兼两下肺气肿,服异烟肼迄未间断,患者于1961 年 9月来京就诊,现症消瘦,面色无华,形神萎顿,咳嗽气短,食欲不振,夜间偶有盗汗现象,二便如常,舌苔微黄,脉象沉细。
西洋参[二钱,另炖浓汁兑服] 冬瓜子[五钱,打] 北沙参[三钱] 甜瓜子[五钱] 旋覆花[钱半] 海浮石[三钱。同布包] 干薤白[二钱] 苦桔梗[钱半] 赤白芍[各二钱] 柴胡[钱半。同炒] 青橘叶[三钱] 炙百部[二钱] 云苓块[三钱] 紫丹参[四钱] 苡仁米[五钱] 清半夏[二钱] 焦远志[钱半] 鸡内金[三钱] 炙甘草[钱半] 三七粉[钱,分二次随药送服]
二诊 汤药共服五剂,症状无大改变,病属慢性,图治勿急,拟用丸药,并继续服用异烟肼,双管齐下。
田三七[两] 炙百部[两] 左牡蛎[两] 白及面[二两] 杭白芍[两] 青橘叶[两] 北柴胡[五钱] 苦桔梗[五钱] 南红花[两] 干薤白[两] 炒香附[两] 云苓块[两] 炙黄芪[二两] 制乳香[两] 紫河车[两] 紫丹参[两] 制没药[两] 北沙参[两] 炒白术[两] 炙甘草[两]
共研细面,蜜丸重二钱,早晚各服一丸,白开水送服。
三诊 服完丸药后已三月余,自觉症状有好转,食欲转佳,体力较强,不似以前萎顿不堪,胸痛及下午烦躁均见减轻,脉由沉细转为升起且甚悠扬,再拟丸方继进。
西洋参[两] 磁朱丸[两] 瓦楞子[两] 野党参[两] 云苓块[两] 海浮石[两] 三七面[两] 炒白术[两] 炙紫菀[两] 白及面[二两] 清半夏[两] 炙百部[两] 炒远志[两] 化橘红[两] 左牡蛎[两] 柏子仁[二两] 炒枳壳[两] 杭白芍[两] 苦桔梗[两] 干薤白[两] 紫河车[两] 炙甘草[两]
共为细面,蜜丸,每丸重三钱,每日早晚各服一丸,白开水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