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肝郁气滞

郝女 十六岁 去岁天癸初行,量甚少,经来腹痛,食欲减退,两胁窜痛,情志不舒,时生烦躁,形体瘦弱,面色少华,舌苔腻,脉细缓。

醋柴胡 [钱半] 春砂仁 [钱半] 酒川芎 [钱半] 杭白芍 [三钱] 生熟地 [各二钱] 酒当归 [三钱] 醋祁艾 [钱半] 阿胶珠 [三钱] 炒枳壳 [钱半] 香附米 [二钱] 酒元胡 [二钱] 炙甘草 [钱] 厚朴花 [钱半] 月季花 [钱半] 紫苏梗 [钱半] 玫瑰花 [钱半] 代代花 [钱半] 苦桔梗 [钱半]

二诊 服药三剂,食欲增,精神好,两胁已不窜痛,月经尚未及期,未知经来腹痛是否有效,嘱于经前三日再服前方,以资观察。

三诊 每届经前均服前方三剂,已用过四个月,均获效,月经量较前多,血色鲜,经期准,及期腰腹不觉痠痛,精神好,食欲强,面色转为红润,拟用丸方巩固。每届经来一周,早晚各服艾附暖宫丸一丸。

(二) 寒凝血瘀

武女 十六岁 十三周岁月经初潮,三年间只来五次,每次腹痛甚剧,量少色黑,别无它症,舌苔正常,脉象沉迟。

盐橘核 [三钱] 砂仁 [钱半] 桂枝 [钱] 盐荔核 [三钱] 生熟地 [各二钱] 柴胡 [钱] 祁艾叶 [二钱] 醋香附 [三钱] 杭白芍 [三钱] 酒当归 [三钱] 阿胶珠 [三钱] 酒川芎 [钱半] 益母草 [四钱] 台乌药 [二钱] 酒元胡 [三钱] 炙甘草 [钱] 川楝子 [二钱]

二诊 服药六剂,适届经期,竟然未痛,遂嘱每于经前一周即服此方数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