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氏温病鼠疫合篇》原名《温病鼠疫问题解决合篇》,1918年春(民国七年,农历戊午年),杀青于湖北武汉,署名雪峰冉剑虹撰。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有藏,列为善本书,珍藏不外借。

全书计三篇。一,温病问题之解决。分目:实指形质、精求气化、明辨证象、诊断脉息、详考治法。二,鼠疫问题之解决。分目:研稽名词、详究病理、解释证象、辨别治法。三,鼠疫问题之解决续篇。分目:自拟经验方、经方解释、时方评议、流行方驳斥。

民国初元,霍乱、白喉、天花、麻疹流行武汉三镇,死人累累,惟先父活人甚众,因演其所知,作“温病问题之解决”一篇,为时疫之医脑后一针。民国七年,归绥鼠疫蔓延,浸浸南下,而晋而鲁而甯越,武汉地区惨烈尤甚,炎炎之势,当救于荧荧之始,因作“鼠疫问题之解决”一篇,欲与天下学者商榷。先父以论病论治而不论方,恐中人以下如获石田,复作“鼠疫问题之解决续篇”,首列自拟经验方二首,即“太素清燥救肺汤”“急救通窍活血汤”,分气分血分救治,以示鼠疫治疗大法。并征引经方九首,加以解释;时方十三首,加以评议;流行方八首,加以驳斥,以期普益其学说。

先父于经方,曰“征引”,曰“解释”,以明信好而表尊崇。于时方曰“博采”,曰“评议”,扬善抑恶,以补古人所未备。于流行方曰“胪列”,曰“驳斥”,直指时弊,慨乎其言,乃先父千虑一得,发人深省。于此可见,冉氏医学流派,传为“经方派”云云,良有以也。

本书“温病”“鼠疫”合篇,不啻“温病”为总纲,规范大法:“鼠疫”为临证,举隅示例。虽因鼠疫而作,实为“温病”楷模,近今鼠疫绝迹,而“温病”流行不已,今春“非典型性肺炎”肆虐,全球震动。鼠疫病在肺,“非典”亦病在肺,“太素清燥救肺汤”一方,清芳润透,不温不烈,不苦不燥,不黏不滞,若合符节,倘稍加重浊,是为《太素》上增一污点。先父治疗时疫,章法严紧,效如桴鼓,名噪一时。本书乃其临证经验之总结,为时疫医者,足资借鉴。

——冉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