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之先,谓出于神农、黄帝,儒者多不以为然。予尝考医之与卜,并见于《周礼》,曰:医师隶冢宰,筮人隶宗伯。并称于孔子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巫,筮字,盖古通也。然卜之先,实出于羲文〔1〕、周孔〔2〕,则医之先,谓出于神农、黄帝,亦必有所从来。大约羲文、周孔之书存,故卜之道尊;神农、黄帝之书亡,故医之道卑。然其书虽亡,而余绪之出于先秦者,殆亦有之。若今《本草》、《素问》、《难经》、《脉经》,此四书者,其察草木、鸟兽、金石之性,论阴阳、风寒、暑湿之宜,标其穴以施针爇,胗其脉以究表里,测诸秋毫之末,而活之危亡之余,类非神人异士,不足以启其机缄,而发其肯綮。则此四书者,诚有至理,不可谓非出于圣笔而遂少之也。然则医之与卜,皆圣人之一事,必儒者乃能知之,其不以为然者,不能通其说者也。医之方书,皆祖汉张仲景,仲景之言,实与前四书相出入,亦百世不能易者。自汉而后,代不乏贤,中古以来,予所取五人,曰孙思邈氏,其言尝见录于程子〔3〕,曰张元素氏,曰刘守真氏,曰李杲氏,皆见称于鲁斋许文正公〔4〕,曰朱震亨氏,实白云许文懿公〔1〕高第弟子,斯五人皆儒者也。而朱氏实渊源于张、刘、李三君子,尤号集其大成。朱氏每病世之医者,专读宋之《局方》,执一定之法,以应无穷之疾,譬之儒者,专诵时文,以幸一第,而于圣经贤传,反不究心,乃作《局方发挥》、《格致余论》等书,深有补于医道,而方书所传,则有《丹溪心法》若干卷。推脉以求病,因病而治药,皆已试之方也,朱氏没而其传泯焉。近世儒者始知好之,稍稍行世。然业医者乐检方之易,而惮读书之难,于《素》、《难》诸书,盖皆不能以句,而于五人者之著述,则亦视为迂阔之论。其茫然不知所用力,无足怪者。其以药试人之疾,间一获效,则亦如村氓牧竖〔2〕,望正鹄而射之,偶尔中焉。或从其旁问之射法,瞠目相视,不知所对。彼老成者,日从事乎内志外体之间,虽或小有所失,而矢之所向,终无大远,此观射之法也。审医之能,何以异此?予宗人用光,世业儒而好医,其读《素》、《难》之书甚稔〔3〕,最喜朱氏之说。尝以《丹溪心法》有川、陕二本,妄为世医所增附,深惧上有累于朱氏,乃为之彪分胪列,厘其误而去其复,以还其旧。凡朱氏之方有别见者,则以类入之。书成,将刻梓以传,请予序。予故以多病好医而未能也,辄以医卜并言于编首,使业医者知其道本出于圣人,其书本足以比易〔4〕,而非可以自卑,则日勉焉。以致力乎《本草》、《素》、《难》、《脉经》之书,以及五君子之说,而尤以朱氏为入道之门,则庶几乎上可以辅圣主拯世之心,下可以见儒者仁民之效,而医不失职矣。用光名充,休宁汊口人,与予同出梁将军忠壮公后。
〔1〕羲文 指伏羲和文王。古传伏羲画八卦,文王作卦辞,故以羲文并称。
〔2〕周孔 指周公和孔子。《释海》:“槃旋乎周孔之庭宇。揖儒墨而为友。 ”
〔3〕程子 指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诸子。
〔4〕许文正公 指许衡,元代河内人,字仲平。元世祖时,命议事中书省,后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培育人材,善教,学者称之鲁斋先生。
〔1〕许文懿公 指许谦,元代金华人,字益之。居东阳八华山讲学,学者甚众,丹溪曾从其学。晚年以白云山人自号,世称白云先生。
〔2〕村氓(méng矇)牧竖 氓,古指农村居民;竖,古称童仆为“竖子”。村氓牧竖,是指乡村中的牧牛童子。
〔3〕稔 事物酝酿成熟曰稔,引申作熟悉。
〔4〕易 上科本作“翼”。
成化十八年岁次壬寅春二月既望赐进士及第奉训大夫左春坊左谕德同修国史经筵官兼太子讲读官休宁程敏政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