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二年春,与老友诸闻韵,任教于上海美术专校,擘画添设中国画系,发扬吾国固有之画学。至秋,即开始招新生约二十余人,十三年春,复添新生约三十人,成绩良嘉。夫既设立专系,课程中自然不能无中画变迁史一科。顾其时研究是学而有统系者,寥若晨星;无已,乃参览《画品录》、《续画品录》、《唐朝名画录》、《历代名画记》、《益州名画录》、《图画见闻志》、《画继》、《图绘宝鉴》、《图绘宝鉴续编》、《绘事备考》、《国朝画徵录》、《国朝画识》、《墨香居画识》、《墨林今画》、《佩文斋书画谱》、《支那绘画史》诸书,纂成是编,勉为担任。然穿九曲之珠,只刻七旬之烛,草创急就,鱼豕良多。堪资研求,宁敢问世。第“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倘或以此引起世人于固有画学之注意及兴趣,精研博讨,发挥而光大之,实为寿所深企者也。十五年夏,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以来,承一二旧友及读者,不吝指示,尤为铭感。淞沪之役,全版毁于弹火。去春,该馆大学丛书委员会,以是编羼入大学丛书,重行制版,属为复检。爰循旧旨,都损益之;粗心之处,无减从前,仍希贤明,有以教我,则幸甚矣!

民国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寿

草于西子湖听天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