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经》暂就要这样结束了。

人类生来就觅食,但不知怎样食才好。也如人生长后就求色,但不知怎样晓得合理的性欲。先前人们以为食的好处就在多,与讲究口味,于是一桌有百碗菜肉,而且厨术精求,尽把原味消失。读《红楼梦》的“茄鲞”未免有感,今就介绍出来:

凤姐儿笑道:“老老要吃什么,说出名儿来,我夹了喂你。”

刘老老道:“我道什么名儿?样样都是好的。”

贾母笑道:“把茄鲞夹些喂他。”

姐儿听说,依言夹些茄鲞,送入刘老老口中,因说道:“你们天天吃茄子,也尝尝我们这茄子弄得来可口不可口。”

刘老老笑道:“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个味儿来了,我们也不用种粮食,只种茄子了。” (1)

众人笑道:“真是茄子,我们再不哄你。”

刘老老诧异道:“真是茄子?我白吃了半日!姑奶奶,再喂我些!这一口细嚼嚼。”

凤姐儿果又夹了些放入她口内。刘老老细嚼了半日,笑道:“虽有一点茄子香,只是还不像是茄子。告诉我是个什么法子弄的,我也弄着吃去。”

凤姐儿笑道:“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刨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肉脯子,合香菌、新笋、麻菇、五香豆腐干子、各色干果子,都切成丁儿;拿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爪子一拌,就是了。”

刘老老听了,摇头吐舌说:“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

刘老老是乡下穷老,所以赞美这样茄鲞。若在我,就要说它不好。

今夏,我们每餐每人食一碗茄。这个茄什么都没有,只是白煮,其味比茄鲞胜万倍,因为我们白水煮的茄有原味又有生素呢。

“又有生素”这件事极重要。我们今后的食法不是如上的茄鲞那样摆架子。 (2)

食的第一要义就是要有原味,有原味就有生素,故最好就是生食(最少也当朴食法),生食更有生素。生素到身内一边直接去发展生机,一边去增加内分泌的力量。内分泌好,身体就好精神也好,这是从物质而影响到精神的。

反面说:从精神也能影响到物质。心理学告诉我们:凡恐惧、悲哀、喜欢等的心情,即时就激起内分泌的响应,例如悲哀就生泪之类。故我们要好的内分泌,须要同时有好心情,而在食之前后关系尤大。怒时而食,常不消化,因胃肝等液不出之故。故食前后,应具有和悦的心情。西人盛装赴餐,喜气洋洋。食后或继以玩乐跳舞。较诸我人蹙眉疾额者,实得食的卫生之道。

精神的修养,有时可救物质的贫乏。印度甘底 (3) 常至十余日不食,而其身的康健与神的壮旺并未稍损。我在《美的人生观》上说此为“内食法”,即不用食物而能得到极好的生存法。道家夸说不食(他们实在食丹)而能升天,我们不信有此事。但佛家(真正的和尚与尼姑)食素与有精神修养法,而极长命与极清洁明朗。我们确有事实见到。故我们的结论是:

一、素食,二、少食,三、生食,四、鲜食,五、美食,六、内食(内食就物质说:如吸收好空气日光等,多饮泉水、矿水之类。就精神说:要有精神修养法始能做到。精神修养法,俟专书去讨论)。 (4)

这六食法,凡能终身有恒去实行,可以免病,可以长生,可增力量,可加聪明,可养德性,可以战胜一切毒菌,可以把自己整个的生命组织得坚固,可以将自己零碎的灵魂征服到一切物去。

* * *

(1) 以上载1934年8月20日《时事新报·青光》,标题为《食经(一一一)》。

(2) 以上载1934年8月21日《时事新报·青光》,标题为《食经(一一二)》。

(3) 即甘地,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

(4) 以上载1934年8月22日《时事新报·青光》,标题为《食经(一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