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个性主义(Individuality)?曰,以个人固有之特性而发展之,是为近世教育学家所公认,教育根本方法之一也,无或持异议者矣。何谓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曰,使个人享自由平等之机会,而不为政府社会家庭所抑制是也。趋乎极端者,吾国之老庄学说,西洋之无政府党是也。极端反对之者,德国、日本之国家学说是也。中正和平之个人主义,英、美之平民主义(Democracy)是也。
老子曰:“弃仁绝义,民复孝慈。”又曰:“剖斗折衡,而民不争。”庄子曰:“奈何以仁义胶天下乎”?老庄所谓仁义者,社会所公认之道德标准是也。个人为道德标准所束缚,则枵其性。此庄子所以谓“鹜颈虽短,续之则忧”也。无政府主义者曰:政府万恶之源,社会万恶所归,皆所以戕贼个人之性者也,除而去之,则个人得以自由发达。是两派者,西国学者称之曰极端的个人主义(Radicalindividualism),现今之世界,不可行也。行之,则社会秩序乱。
德国与日本之国家学说曰:国家为无上尊严之所寄,个人当牺牲一己以为国家谋强力;国家有存在,个人无存在:是极端反对个人主义者也。两端之中,有中正和平之个人主义在,是即上所谓英、美之平民主义是也。
平民主义者曰:个人有个人之价值,不可戕贼之。国家与社会者,所以保障个人之平等自由者也。故个人对于国家社会,有维持之责任;国家社会对于个人,有保障之义务。个人之行为有违害国家社会者,法律得以责罚之。
国家社会有戕贼个人者,个人得以推翻而重组之。故平民主义者、个人与国家社会互助之主义也。 以平民主义为标准之个人主义,即作者之所谓个人主义也。
共和之国,其要素为平民主义。平民主义之要素,在尊重个人之价值。所谓自由平等者,非尊重个人之价值而何!
个人之价值,当以教育之方法而增进之,此即所谓发展个性是也。发展个性之基本学说,即孟子之性善说。夫性既善,则教育所当事者,发展此善性而已。故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又曰:“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使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此孟子发展个性之说也。近世心理之学大昌,各个人有其特性,已成科学上之事实。孔子因人施教,证诸心理,实为正当之教育法。西洋教育大家,如卢梭,如福禄培,如裴斯泰洛齐,又近今如蒙得梭利,如杜威,莫不以发展个性为教育之原则。盖善性非此不展,个人之价值,非此不能增进也。
对社会国家而言,曰个人主义。平民主义所主张之自由平等,即保障个人之说也。
对文化教育而言,曰个性主义。发展个性,养成特才,则文化得以发达。不然,人类中无特出之材,则其文化必在水平线下。
大战告终,武力摧折,平民主义已占胜势。欲解决中国社会之基本问题,非尊重个人之价值不为功。
吾国文化,较诸先进之国,相形见绌。吾人其欲追而及之乎,则必养成适当之特才。欲养成适当之特才,非发展个性不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