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诸方便毁谤如来及法、众僧者,汝等不得怀忿结心,害意于彼。所以者何?若诽谤我、法及比丘僧,汝等怀忿结心、起害意者,则自陷溺。是故汝等不得怀忿结心,害意于彼。比丘!若称誉佛及法、众僧者,汝等于中亦不足以为欢喜庆幸。所以者何?若汝等生欢喜心,即为陷溺。是故汝等不应生喜。所以者何?此是小缘威仪戒行①,凡夫寡闻,不达深义,直以所见,如实赞叹。

“云何小缘威仪戒行,凡夫寡闻,直以所见,如实称赞?彼赞叹言:‘沙门瞿昙灭杀除杀,舍于刀杖,怀惭愧心,慈愍一切。’此是小缘威仪戒行,彼寡闻凡夫以此叹佛。又叹:‘沙门瞿昙舍不与取,灭不与取,无有盗心。’又叹:‘沙门瞿昙舍于淫欲,净修梵行,一向护戒,不习淫逸,所行清洁。’又叹:‘沙门瞿昙舍灭妄语,所言至诚,所说真实,不诳世人。沙门瞿昙舍灭两舌,不以此言,坏乱于彼;不以彼言,坏乱于此;有诤讼者能令和合,已和合者增其欢喜;有所言说,不离和合。诚实入心,所言知时。沙门瞿昙舍灭恶口,若有粗言伤损于人,增彼结恨长怨憎者,如此粗言尽皆不为;常以善言悦可人心,众所爱乐,听无厌足,但说此言。沙门瞿昙舍灭绮语,知时之语、实语、利语、法语、律语、止非之语,但说是言。

“‘沙门瞿昙舍离饮酒,不着香华,不观歌舞,不坐高床,非时不食,不执金银;不畜妻息、僮仆、婢使;不畜象、马、猪、羊、鸡、犬及诸鸟兽;不畜象兵、马兵、车兵、步兵;不畜田宅种植五谷;不以手拳与人相加;不以斗秤欺诳于人;亦不贩卖券约断当,亦不取受抵债横生无端;亦不阴谋,面背有异;非时不行,为身养寿,量腹而食;其所至处,衣钵随身,譬如飞鸟,羽翮身俱。’此是持戒小小因缘,彼寡闻凡夫以此叹佛。

“‘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②自活,或为人咒病,或诵恶咒,或诵善咒,或为医方、针灸、药石,疗治众病。沙门瞿昙无如此事。

“‘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或咒水火,或为鬼咒,或诵刹利咒,或诵象咒,或支节咒,或安宅符咒,或火烧鼠啮能为解咒,或诵知死生书,或诵梦书,或相手面,或诵天文书,或诵一切音书。沙门瞿昙无如此事。

“‘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瞻相天时,言雨不雨、谷贵谷贱、多病少病、恐怖安隐,或说地动、彗星、月蚀、日蚀,或言星蚀,或言不蚀。方面所在,皆能说之。沙门瞿昙无如此事。

“‘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或言此国当胜,彼国不如;或言彼国当胜,此国不如;瞻相吉凶,说其盛衰。沙门瞿昙无如是事。’诸比丘!此是持戒小小因缘,彼寡闻凡夫以此叹佛。”

注释

①小缘威仪戒行:指外道以琐碎的、世俗的、戒行的程度来称赞佛陀。

②邪命:与正命相对。佛教认为,如果比丘不以乞食如法自活,而从事不法的职业而谋生,则为邪命。邪命的方式有以下四种:(一)下口食,指种植粮食,制作汤药,以此谋生。(二)仰口食,指仰观星宿、日月,以术数之学谋取衣食。(三)方口食,指结交豪强,游说四方,以求自活。(四)维口食,指从事种种咒术,卜算吉凶,以求衣食自活。

译文

那时,佛告诉比丘们说:“如果有人攻击、诽谤如来、佛法及僧众,你们大家都不应该怀有忿恨烦恼之心,想报复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如果有人诽谤佛、法,诽谤比丘僧,你们就满怀忿恨烦恼之心,想报复他们,那么,你们自己就已经是有过错了。因此,你们大家都不应该心怀忿恨烦恼之心,企图报复诽谤佛、法、僧的人。比丘!如果有人称誉佛、法及众僧,你们大家亦都应淡然处之,不要因此而欢喜庆幸。为什么呢?如果你们生欢喜之心,那就已是一种自我迷失的行为。因此,你们大家都不应生欣喜快慰之心。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只是小缘威仪戒行,凡夫众生孤陋寡闻,无法了达佛法深义,只是以亲身感受,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如实赞叹佛、法、僧。

“什么是小缘威仪戒行,孤陋寡闻的凡夫众生,只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如实称赞佛、法、僧呢?凡夫们称叹佛说:‘沙门瞿昙消灭杀戮,反对杀戮,弃绝一切刀杖兵器,满怀惭愧之心,慈愍一切众生。’这就是小缘威仪戒行,那些孤陋寡闻的凡夫以如此话语赞叹佛。他们还称叹说:‘沙门瞿昙反对一切偷盗行为,消灭一切偷盗行为,没有任何偷盗之心。’他们又称叹说:‘沙门瞿昙舍弃淫欲,净修生命梵行,一向持守戒律,不沾习淫逸行为,品行清白纯洁。’他们又称叹说:‘沙门瞿昙舍弃、灭除一切妄语,所言至诚至实,从不虚诳世人。沙门瞿昙舍弃、灭除一切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的两舌行为,不搞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却是另一套。不以这种言语,在别人面前挑拨离间;然后,又不以另一种言语,在另一群人面前挑拨离间。有争讼吵架、意见分歧,佛法能使他们和合如初;而原本团结一致的,更加团结一致。如果有所言说,亦以和合众生为基本原则,一切言说不离和合。言语诚挚、诚恳,以情理入人心,所言都切合时机,具有针对性。沙门瞿昙舍灭恶言恶语的恶口行为,如果以粗言恶语伤害别人,增其仇恨,长其怨忿,如此粗言恶语,沙门瞿昙尽皆不为,尽加舍弃;沙门瞿昙常以善言愉悦人心,众所喜闻乐闻,百听不厌,并且只说这类与人为善的言语。沙门瞿昙舍灭绮语,拒斥一切花言巧语,所言都合乎时节因缘和众生根机,只说讲如实之语、利乐之语、正法之语、持戒之语、止非之语。

“‘沙门瞿昙舍离饮酒,不着香华装扮自己,不观歌舞,不使用高床,不食用非时之食,不执蓄金银财物,不畜养妻子、儿女、僮仆、婢女;不畜养象、马、猪、羊、鸡、犬以及其他鸟兽;不畜养象兵、马兵、车兵、步兵;不蓄田宅,种植五谷;不以手脚拳腿与人相加,不打架斗殴;不以斗秤欺诳他人,不苛扣斤两;不贩卖券约以及典当,亦不取债及抵债,横生无端是非;亦不搞阴谋诡计,当面一套,背后又有一套;一切行为都见时而行,珍惜身体健康,量腹而食,不暴饮暴食;所到之处,衣钵随身,就像飞鸟一样,羽翅随身。’这些只是持戒的小小因缘,那些孤陋寡闻的凡夫以这些言语赞叹佛。

“‘如其他沙门、婆罗门却享用信徒们的施舍,行违背正道的教法,以不正当的职业谋生,有的为人以符咒治病,有的诵恶咒,有的诵善咒,有的以医术、针灸、药石疗治众病。沙门瞿昙绝无如此职业。

“‘如其他沙门、婆罗门享用信徒们的布施,却推行违反正道的教法,以不正当的职业自谋生路,有的符咒水灾、火灾,有的符咒鬼神,有的诵念刹帝利种姓的符咒,有的诵念大象的符咒,有的诵念人体肢节的符咒,有的诵念安宁家宅的符咒,有的诵念解除火烧鼠害的符咒,有的诵念了知死生的文书,有的诵念释梦之书,有的从事手相、面相,有的诵读以天文推知人事之书,有的诵念音韵之书。沙门瞿昙却决不从事这些职业。

“‘如其他沙门、婆罗门享用信徒们的布施,却推行违反正道的教法,以不正当的职业谋生,如瞻观天象,预言下雨或不下雨、谷贵或谷贱、多病或少病、恐怖或安隐,或者有的推知地震、彗星、月蚀、日蚀,有的推知星蚀,有的推知不发生星蚀。种种方面的情形,都能推知解说。但是,沙门瞿昙却没有这种情形。

“‘如其他沙门、婆罗门享用信徒们的布施,却推行违反正道之法,以不正当的职业谋生,有的说此国当胜,而彼国则不如;有的却说彼国当胜,而此国却不如;观相而知吉凶,论说国家盛衰。沙门瞿昙绝没有这种事情。’比丘们!这就是由于持戒净修佛法的小小因缘,使那些寡闻的凡夫们如此赞叹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