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澂先生在讲解中提到,内典中谈论定学最详细的是瑜伽,其源出上座部的化地一系,化地学有南北两传。南传的经典就是《解脱道论》,该论虽题为优婆底沙造,但实际另有本母据以演绎。当时大寺派学者曾取《解脱道论本母》让觉音解释,觉音引据经典,广为阐述,成《清净道论》,小乘之要网罗无遗。《清净道论》与《解脱道论》同一本母,为南方瑜伽学集大成之作,虽无汉译,但通过《解脱道论》也可见南传之根本。 《解脱道论》全部大旨在于解说《杂阿含经》中的一颂,即 “智者建立戒,内心修智慧,比丘勤修习,于缠能解缠”,意谓修行之人依止戒定慧三学,即得解脱。全论用三学区分,共十二品,其中定学有六品,《分别定品》是论之第四品,以十三门分别定学,分别为体、相、味、生、依、义、差别、功德、障、因、资粮、种类、修行。 在定体方面,论中有二释,正解为定为善(清净)心一境性,即心与心所和合,平等正住于境而不动乱;反显是以客尘烦恼远离不动相续为定体,即净心不为烦恼猛风所动。定相是以心安住于境为相;定味是定之用,在伏烦恼等怨敌;定生起是明寂静现行;定依是定所依据之处,即染不着,心脱粗重而得轻安;定之意义通过五义五喻来显明,如手执称、钵中油、四马齐力牵车、箭师注心调直、药消毒等比喻。定差别则对禅、解脱、定、正受等不同定名目进行了区分,如禅指四禅,解脱指八解脱,定指三定,正受指九次第正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