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际醒、古昆等之净土宣扬

嘉庆以后,佛教虽渐趋衰运,然弥陀信仰流行于道俗之间,著书宣扬净土或结社精修净业者为数不少。今先列举嘉庆至道光年间所见的几位著名高僧,有际 醒、迈春、达纯、觉源、悟灵、悟开、达默等人。此中,际醒与实贤并称于世,字彻悟,一名讷堂,又号梦东。京东丰润(河北丰润)人,幼通经史,出家后,历诸 讲席,博学性、相二宗,尤精天台三观之旨。因参广通寺粹如纯禅师得印可,后补广通之法席,接引禅徒,同时亦修净业,提倡莲宗。后退居红螺山(北京)资福 寺,专以净土为归。常开演如来救苦摄乐之恩,追随者日多,遂成一大丛林。嘉庆十五年(1810年)预知时至,十二月圆寂,年七十岁。尊称为莲宗第十二祖。 有《彻悟禅师语录》二卷,其中述说净土颇多,以信、愿、持名为净业之要谛,只载录念佛伽陀百首,立十种信心。其法孙达默,号慕莲学人,住红蠡山,道光二十 九年(公元1849年),撰《净土生无生论会集》一卷,详解传灯之生无生论,但其事迹不明耳。

迈春,桐县人,于天竺延寿堂出家,遍参名山,次谒树莲有所省悟,得法于禅宗,亦常归心净土。后住云峰寺率众念佛,克以二十一日为一期,终而复始,数 年不懈。又期以百日,昼夜持念。嘉庆十二年寂。达纯,字粹修,号悉檀,嘉兴桐乡县(浙江桐乡)人,自幼剃染,住嘉兴觉海寺,精修净业十六年,建西方三圣 殿,春冬雨季启建念佛会,缁素来集者很多。尝两度修般舟三昧,一夕梦中见一大莲华由空而降,从此知见卓发,得无碍辩才。应彭绍升之请,住苏州流水居及文星 阁,领众念佛。常讲云栖之《弥陀疏钞》及《天台教观》,次开法于南禅寺。后退隐于殊胜庵精修净业,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六十三岁圆寂。其门人悟 灵,字轶群,号幻如,海昌人,初出家于本城之安国寺,次以达纯于流水居开念佛堂,前往为纯之侍者,六时持念不懈。纯寂后,补南禅寺之席,三年后退居松江韦 陀庵,与其兄莲隐共以念佛为日课,随其所教化者不下数千人。尝承《净土圣贤录》之后,撰《染香集》一卷,记传嘉庆以来往生者之事迹。道光八年(公元 1828年),年六十一而寂。觉源,字性海,安徽定远人,幼有文名,年及四十出家受具足戒,坚持戒品而修苦行,参洞下之焦山借庵而得印可,住山中阅《大藏 经》,特别探究华严之玄旨,自号一真法界。既而归心净土,日课佛名十万声,后住高旻寺,以净业摄化缁素,尝作净土诗百首,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 六十九岁而寂。悟开,字豁然,号水云道人,苏州木渎(江苏吴县西南)人,就祥峰文公学而得度,次开法于荆南显亲寺,后归住于灵岩山宝藏庵,以净土为指归。 道光五年,著《念佛百问》一卷,道光九年著《净业知津》一卷,十年(公元1830年)九月而寂。《念佛百问》是略解有关念佛实行种种之疑问。首有是心是 佛、一心不乱之说,就参禅与念佛之关系等解说。寻常讲者多以信愿行为净土之要著,若不起欣厌之心,则信愿行不得深切;又欣厌不认真,不免落于空谈,故必须 生起真切之欣厌才可。其他多祖述云栖及实贤等之说。又有律净、慧明、起信、真传、圆融、方海、善隆、达禅等人,皆修净业。其中,起信作有《念佛歌》,方海 作有《净土诗》等赞咏净土。

咸丰以后,有瑞安、普能、古昆、芳慧、照莹、戒香、卐莲、严德、德真、信庵、观如、宽量等,笃修净业,作书赞扬净土。瑞安字悟和,京都人,幼年出家 于弥勒院,次入红螺山资福寺专修净业,后应高邮(江苏高邮)刺史魏公源之请,赴高邮,六时礼念不已。当时发贼蜂起,见其多害人命,乃结坛念佛诵经七昼夜, 哀恳祈祷。次又建永清莲社,六斋日率众修净业。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被黄开榜部下逮捕入狱。后又至扬州藏经院主讲席,亦于六斋日启社说法授戒。次游 历苏州、泰州等,到处开道场弘阐净土,同治年中而寂。比丘尼绪修,居士程兆鸾、郑学川等皆受其感化。普能,住天宁寺,修净土业,尝撰《阿弥陀经易解》,又 作《净土诗》,光绪五年清玉为之刊行。古昆,江西广信(江西苍梧)人,字玉峰,又号恋西。受具于天台国清寺,后于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于杭州崇福寺 阅幽溪之《圆中钞》感悟,遂严持戒律,一心念佛,誓生净土,自行化他,专修净业,僧俗之被化者甚多。同治以后,著有《莲宗必读》《西方径路》《净土自警》 《净土神珠》《西方行仪》《念佛开心》《净土随学》《上品必求》及《念佛要诀》《阿弥陀经礼想仪》等书。又重《刊圆中钞》《净土十要》等,努力于净土之宣 扬。光绪十五年应明州(浙江县)西方寺之请而移住该寺,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七月而寂。为当代修净业者之冠,著书多集古人之语要,主要以信愿持名 为净业之关键。芳慧,字妙能,号谂西,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春,发心至阿育王山(浙江鄞县)朝礼舍利,次赴佛顶山(浙江普陀山之一峰)受古昆之教, 阅《净土十要》大有所得。同治六年古昆编集《莲宗必读》,彼为之校订,并为该书及《西方径路》《净土自警录》等作序。住舜江(浙江余姚姚江)之旌教寺自修 净业,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古昆在山阴之法源庵启建七七四十九日道场,请彼讲经。又编《净土承恩集》一卷,集彼之序跋及诗偈等。照莹,不详所出, 光绪十三年诣法源庵,谒古昆禀受净土之法。翌年撰《净业痛策》一卷,采录自愍自庆、偶成十八偈,及妙能法师诗次韵三十首等,以述其志。

治兆,号幻空。住古灵山(福建闽侯西南)普光寺,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与同愿缁素数十人建净愿社,其以万日持戒念佛,愿生西方。请芙莲性湛作 《发愿文》。次年治兆撰《清珠集》一卷,策励结众之信行。《清珠集》是从自己佛以下,至无不是佛,抄录净土要语一百二十则,记述警策、启信、修行、发愿、 饬终、持戒、劝孝等要门。戒香,字智善,一号莲根,住武林西湖广福寺,同治十年撰《净土极信》一卷。卐莲,名晓柔,与芳慧有道交,光绪元年(公元1875 年)撰《净土证心集》三卷,从净土缘起以下,辑录法语,诗偈及净土仪式等。严德,字果能,一号玉池道人,光绪三年撰《时时好念佛》一卷,编录自作之十二个 月念佛偈,十二时中念佛偈等。德真,号虚舟,住法幢山慧定寺,振兴禅风,慕中峰、天如等之芳躅,双修净业,光绪六年作《净土绀珠》一卷,将诸书出现之法 数,从一心至四十八愿,有关净土之术语归类说明。又武林比丘信庵,深信净土,光绪十年作《修西辑要》一卷,抄录智旭等诸师净土之语要。观如之事迹不详,光 绪十二年于扬州藏经院撰《莲修必读》一卷,集录寒山、拾得以下至当时之净土歌颂,其中收录有乘戒之《唯心集》、比丘尼量海之《影响集》、普能之《净土 诗》、郑学川之《西方清净音》、郑澄德之《和十首》、玉尺禅师之《莲修警策》、古昆之《西方径路》等。此中,《唯心集》《影响集》、普能禅师《净土诗》 等,皆有单行本流通于世,但乘戒、量海、郑澄德及玉尺等事迹不明。又宽量,字源海。澹云,又号西舵,四明鄞县人,初受具于天童,次从觉照受净土法门,光绪 二十年移住南山六通精舍,竭其心思,得净土诗四十八篇,光绪二十二年题名《净土救生船诗》而刊行之。

及至晚近有印光大师,名圣量,又号常惭,陕西省郃阳人,少为儒生,二十一岁出家于圆光寺,游历诸方。初止红螺山,次挂锡普陀山法雨寺,居藏经楼,不 出山门二十年,二六时中执持名号,缁素求开示者甚多。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于慈溪之宝庆寺掩关念佛,常尽力救济,赈恤水、旱之灾,设立慈幼院, 讲法于监狱。又因战祸不息,多以杀害生灵,及于民国八年印刻《安士全书》,流通数十万部,德化遍及海内外。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十二月,八十岁 圆寂。所著论、序、记、跋等很多,民国十三年已刊有《印光法师文钞》。其中收有《净土决疑论》《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净土问答》《示净土法门》《念佛三 昧摸象记》等诸篇。其主张以净土法门为佛出世之本怀,此法超一切之禅、教、律,统摄一切之禅、教、律,不离事修而彰心性,上上根者不能踰其阃,下下根者亦 能到其域。特别即今正值末法时代,欲出五浊之世,除净土外,无他法门可依。尽力鼓说净土之要。又净土三经之中《阿弥陀经》为最重要,持名之法下手易而成功 高,而此法门括囊万行,全事即理,全妄即真,现生预入圣流,临终随佛往生,开佛知见,同佛受用。又以持名、观像、观想、实相四种念佛之中,实相念佛是难中 之难,非今日下根之人所能企及,指斥云栖等之说,又有关念佛之记数,从一句到十句以心记之,至十句时再还复最初一句,掐数珠不可至二十、三十。排斥从来之 记数念佛。总之,印光大师为民国以来净土宗第一人,被尊为莲宗第十三祖。

第二节 居士之归向净土

嘉庆以后,居士归向净土者很多,载录于《净土圣贤录续编》《种莲集》《修西闻见录》等书。著书者亦多。就中有周光、路坤、张师诚、朱麟书、胡珽、陈 本仁、真益愿、程兆鸾、郑学川、沈善登杨文会等人为最著名。周光,字西莲,江宁人,至中年食长斋,日诵《金刚般若经》,又课佛号数万声,求生净土。每对 友人,谆谆提倡净土法门。尝重刻云栖之《阿弥陀经疏钞》,流布于江淮之间,又作《净土诗》百余首。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卒。又,路坤,江宁人, 与周光交游,常以净业互相淬砺,自断食肉。其弟亦从化之,刺血写《阿弥陀经》,病中感八梵僧来现,后遂卒。张师诚,字心友,另号兰渚,湖州归安(浙江吴 兴)人,少年登科,后为江苏巡抚,见苏城之人多事杀业,屡出令戒之,于放生河严禁捕鱼。自长斋,潜心净土,号一西居士。嘉庆十九年撰《径中径又径》四卷, 宣扬净土法门,又作净土诗数十首赞咏古德。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乞暇归乡,静居一室,精修净业,次年,六十余岁以卒。《径中径又径》是抄录古德有关 信愿行之语要,分起信法、立愿法、励行法三编。起信法下有醒迷、易行、疑误、辨魔、征验之五门。立愿法下有决定、广度二门。励行法下有精持、兼观、断爱、 饬终、助行之五门。多举事实,缕述其要旨。朱麟书,字文泉,新阳人,年及五十遭危疾,生大怖畏,栖心内典,常赠人劝善之书,劝发信心。当时觉宽退狮林寺住 尊胜庵,由此归依受持五戒,于庵结社,每月一次集会,与诸人共互策励。专讲净土法门,晚年专默持名号,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七十岁而卒。又有陈 锽、徐僖、钱文灿等。锽字西堂,嘉兴石门(浙江崇德)人,就灵鹫义公受五戒,与朱麟书结念佛社,道光二十五年感灵相,五十五岁殁。徐僖字梦白,别号梦莲, 吴庠增广人,年四十余岁,朱麟书赠其《龙舒净土文》,遂归佛乘,茹十斋,立净课,誓生西方,诣尊胜庵归依亮宽,又乞灵鹫义公受菩萨戒。尝著《反本琐言数 则》。又拟永明作禅净四料简偈。道光二十一年,七十二岁卒。钱文灿,字安轩,苏州长洲人,亦就灵鹫义公受菩萨戒。长斋念佛二十余年,尝刊印《念佛警策》, 法施于世。又造西方三圣像供奉于灵鹫及虞山,常作放生、济贫之善行。道光三十年,四十三岁卒。

胡珽,事迹不详。道光之末,撰《净土圣贤录续编》四卷,续补彭希涑之《圣贤录》。立比丘、比丘尼、王臣、居土、杂流、女人、物类之七科,记传清顺治 以后,至道光末年往生者约一百六十名之事迹。其中援引《染香集》《染香续集》《莲藏》《莲宗集要》《往生近验录》等书。前后两录有六百数十名以上,中国往 生传至此,可说已达完成。次有莲归居士陈本仁,编《种莲集》一卷,更述及光绪年间之记事。于东土鸡园偶中又别出《修西闻见录》七卷,集录近代比丘、比丘 尼、居士、善女人及童女等之往生记传。咸丰之初有真益愿,耕塘人,夙研经典,每日课佛号。咸丰三年(公元1858年)于坊间得《劝修净土切要》一卷,咸丰 五年重刻之,此书未明何人之作,谅是出于近代之人。劝人发心念佛,实心念佛,求生净土,正助双修等。书前载有益顺之序。程兆鸾,法名净佛,海陵人,初学 儒,后归佛,于高邮亲炙瑞安,习净土法门,参加永清念佛社精修念佛。安寂后,承命领众,改名智慧道场。净业之外,兼事放生,尝沥血书写大乘经三十二部。光 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六十六岁,撰《莲修起信录》六卷,后于某年而卒。《起信录》,由《莲邦宝训》《往生征信录》《签方》及《厌尘杂著》四篇而 成。《征信录》中略叙当时往生人及彼父母等之事迹。《签方》者拟以四十八愿作四十八签,以示治病之方。《厌尘杂著》者,收录诸表及偈颂等。郑学川,字书 海,又号尤西。扬州江都(江苏江都)人,幼学儒,次问法于红螺山瑞安,博通经典,尤精净土。太平天国之乱后,悲方册藏经之印版荡尽,同治五年(公元 1866年)与许云虚、杨文会及扬州贯如法师等共发愿刻经,乃剃发,号妙空。即创扬州、苏州等五所刻经处,刻板印经书近三千卷。光绪六年(公元1880 年)五十五岁而殁。著作很多,有《莲邦消息》《求生捷径》《西方清净音》《弥陀经论》《华严念佛图》等。《莲邦消息》系同治十年作,分性相光明品乃至身土 圆融品九品,一一列举偈颂,述说其要旨。

沈善登,桐乡人,咸丰末年,由于避地奔走诸处,常念弥陀未尝有舍。光绪三年,当杭州般若庵僧妙然倡刻摩崖大字《阿弥陀经》。依其所请,从次年二月十 五日起书写经文,同时与弟子胡雅澄等创念佛会,精修五十三昼夜,至四月八日刻字完毕,乃展出供养之。又尝撰《报恩论》二卷,收载《净土法门纲宗》《无量寿 经纲宗》《往生正因定论》等十八篇。又另在卷首采录经证十二则、答问二十五则。卷后,上钟子勤夫子书下,有序、赞等十余篇。其主张千经万论,悉以指归净 土;众经之王《华严经》,尚以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况其余无量法门,无不归宿净土。但华藏与极乐同一土,遮那与弥陀同一身,即一切法界皆由众生之心作, 众生之心是,毕竟不离现前介尔之一念。众生心体一切具足,一切现成,于此心中出现弥陀。由此观点,禅教律三者应归宿净土。又以持名为往生之正因,一声佛名 贯摄众善,散心念佛必定往生,指斥定心念佛之说。

杨文会,字仁山,安徽省石埭人,与学川等发起刻经事业,在金陵刻经处,昼则督理工程,夜则诵经念佛,静坐观想。常谓“教宗贤首,行在弥陀”,撰《观 经略论》一卷,又作极乐世界庄严图。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八月,七十五岁以卒。其他又有剡南张渊、正定王耕心等。张渊于同治十三年著《念佛缘起弥陀 观偈直解》一卷,释弥陀观偈。耕心于光绪三十年撰《摩诃阿弥陀经衷论》一卷,科解魏源所编之《摩诃阿弥陀经》,其书末附载《衷论》六篇,论述净土之教旨。

及至近代民国,结社念佛亦兴起各地僧俗间,江西有庐山东林莲社、西林莲社、崇仁莲社,山东有济南女子莲社,浙江有海盐佛学莲社、剡溪总连社,江苏有 无锡开原乡女莲社,扬名乡女莲社、万安市女莲社、北下乡女莲社、天下市女莲社、怀上市女莲社、泰县念佛社、昆山华藏寺四方莲华会等。一时呈现活跃情况。可 惜由于战事频发,多已停废矣。

愿以此功德 平等施一切

同发菩提心 往生安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