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律戒本疏 | 佚名 | 律戒本疏两种各一卷,一,首缺,北周玄觉题记,编号二七八九。二,首缺,西魏昙远题记,编号二七八八。 |
| 律杂抄 | 佚名 | 律杂抄,一卷,首缺,编号二七九〇。 |
| 宗四分比丘随门要略行仪 | 佚名 | 宗四分比丘随门要略行仪,一卷,首缺,编号二七九一。 |
| 三部律抄 | 佚名 | 三部律抄,一卷,首缺,旷许题记,编号二七九三。 |
| 地持义记 | 佚名 | 佛典注疏。作者及原经卷数不详。似为五卷。首残尾存。尾题“《地持义记》卷第四。沙门善意抄写受持流通末代。”是对北凉昙无谶译《菩萨地持经》的疏释。现存残卷自卷七“云何菩萨四无碍慧”疏释至卷八《法方便处菩萨相品第一》末。因卷一佚亡,故科分不清,但释义精辟扼要,研究者或谓作者受真谛译《大乘起信论》影响。据《新编诸宗教藏总录》,隋慧远撰有《地持经义记》十卷,今唯存三卷,已编入日本《卐字续藏》,但与此《义记》不同。历代大藏经未收,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
| 律抄 | 佚名 | 律抄,一卷,首缺,僧[王+延]题记,编号二七九四。 |
| 四部律并论要用抄 | 佚名 | 四部律并论要用抄,一卷,首缺,明润题记,编号二七九五。 |
| 律抄第三卷手决 | 佚名 | 律抄第三卷手决,一卷,首缺,编号二七九六。 |
| 梵网经述记 | 佚名 | 梵网经述记,卷一,首缺,真如题记,编号二七九七。 |
| 本业璎珞经疏 | 佚名 | 本业璎珞经疏,一卷,首尾缺,编号二七九八。 |
| 十地论义疏 | 法上 | 十地论义疏,卷一、三,北周法上撰,卷一首尾缺,卷三首缺,北周智辩题记,佚名题记,编号二七九九。 |
| 因缘心释论开决记 | 佚名 | 因缘心释论开决记,一卷,佚名,尾缺,编号二八一六。 佛典注疏。敦煌遗书藏本。是对龙树撰《因缘心论颂》、《因缘心论释》的注疏。先分四门总述,然后疏释正文。四门为:(1)“明造论之主”,即明龙树造论;(2)“明造论之因”,谓龙树欲使五德弟子明真、俗二谛之理,故造此论;(3)“明所述之论为正量不”,即论述本文所说全都符合佛法真理;(4)“辩论所宗”,谓大乘分“胜义皆空”、“应理圆实”、“法性圆融”三宗,今此论属胜义皆空宗。以下逐句解释《因缘心论释》的原文。本书未为中国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
| 摄大乘讲疏 | 佚名 | 摄大乘论疏,卷五、七,皆首缺,卷五尾题摄大乘疏,卷七尾题摄大乘论义记,编号二八〇五。 |
| 摄大乘论抄 | 佚名 | 摄大乘论抄,一卷,首尾缺,编号二八〇六。 |
| 摄大乘论章 | 佚名 | 摄大乘论章,卷一,首尾缺,编号二八〇七。 |
| 摄大乘义章 | 佚名 | 摄大乘义章,卷四,佚名,编号二八〇九。 |
| 起信论注 | 佚名 | 起信论注,一卷,首尾缺,编号二八一五。 |
| 诸经要钞 | 佚名 | 诸经要抄,一卷,首尾缺,二八一九。佛教著述。作者不详。一卷。敦煌遗书藏本。原卷无标题,现题系据内容所拟。本书罗列了善知识、恶知识、假佛、真佛、法身礼、假三宝、真三宝、假戒、真戒、不净说法、净说法、有诤法、有为法等类别,然后引证二十余种经文论述之。由于本书引用了译于唐开元年间(713—741)的《念诵结护法普通诸部》,而其文字又为《历代法宝记》所引用,故产生年代约为723—779年间。书内引用了《法句经》、《金刚三昧经》、《禅门经》的文字,且有不少禅宗色彩的词句,故研究者认为它与禅宗及《历代法宝记》的作者或有某种关系。本书中国历代大藏经未收,仅存于敦煌遗书中,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
| 菩萨藏修道众经抄 | 佚名 | 菩萨藏修道众经抄,卷十二,首缺,编号二八二〇。 |
| 诸经要略文 | 佚名 | 诸经要略文,一卷,首尾缺,编号二八二一。 |
| 天台分门图 | 佚名 | 天台分门图,一卷,佚名,尾缺,编号二八二四。 |
| 真言要决 | 佚名 | 真言要决,六卷,唐刘仁会述,存卷一、三皆首缺,编号二八二五。 |
| 大乘净土赞 | 佚名 | 大乘净土赞,一卷,佚名,编号二八二八。 |
| 持斋念佛忏悔礼文 | 佚名 | 持斋念佛忏悔礼文,一卷,首尾缺,编号二八二九, |
| 传法宝记 | 佚名 | 禅宗史书。唐代杜朏(生卒年及生平事迹皆不详)撰。一卷。约撰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唐宋以来诸家经录不见著录,后发现于敦煌遗书中。此书以禅宗北宗的观点,记述了另一个禅宗传法世系,即:东魏嵩山少林寺释菩提达磨、北齐嵩山少林寺释惠可、隋皖公山释僧璨、唐双峰山东山寺释道信、唐双峰山东山寺释弘忍、唐嵩山少林寺释法如、唐当阳玉泉寺释神秀。这一传法世系在弘忍和神秀间多出一位法如,是不见于他书记载的;同时,此书所记某些人物的事迹也不为他书所载,从而为研究禅宗史提供了许多新的资料。此书的敦煌写本有三种,分别保存于日本和法国。1943年日人神田喜一郎首次将此书发表于《续禅宗编年史》的附录中。1966年,日人柳田圣山又对此书进行了校订和注释,编入《初期禅宗史的研究》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