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语中
【题解】
单襄公作为东周王朝的使臣,途经陈国时遭到冷遇,使他深有所感。
他首先列举“陈必亡”的十五条事实,然后引古证今,前后对比,阐述“陈必亡”的原因,指出自取灭亡,绝非偶然。
文中多用偶句,由于有议论穿插其间,也不觉文字滞板。
【原文】
定王使单襄公聘于宋,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也,候不在疆,司空不视涂,泽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积,场功未毕,道无列树,垦田若蓺,膳宰不致饩,司里不授馆,国无寄寓,县无旅舍,民将筑台于夏氏。及陈,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南冠以如夏氏,留宾弗见。
单子归,告王曰:“陈侯不有大咎,国必亡。”王曰:“何故?”对曰:“夫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本见而草木节解,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故先王之教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节解而备藏,陨霜而冬裘具,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故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其时儆曰:‘收而场功,偫而畚挶,营室之中,土功其始。火之初见,期于司里。’此先王之所以不用财贿,而广施德于天下者也。今陈国:火朝觌矣,而道路若塞,野场若弃,泽不陂障,川无舟梁,是废先王之教也。
“周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国有郊牧,疆有寓望,薮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灾也。其余无非谷土,民无悬耜,野无奥草,不夺农时,不蔑民功。有优无匮,有逸无罢;国有班事,县有序民。’今陈国道路不可知,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民罢于逸乐,是弃先王之法制也。
“周之《秩官》有之曰:‘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候人为导,卿出郊劳,门尹除门,宗祝执祀,司里授馆,司徒具徒,司空视涂,司寇诘奸,虞人入材,甸人积薪,火师监燎,水师监濯,膳宰致飧,廪人献饩,司马陈刍,工人展车,百官各以物至,宾入如归。是故大小莫不怀爱。其贵国之宾至,则以班加一等,益虔。至于王使,则皆官正莅事,上卿监之。若王巡守,则君亲监之。’今虽朝也不才,有分族于周,承王命以为过宾于陈,而司事莫至,是蔑先王之官也。
“先王之令有之曰:‘天道赏善而罚淫。故凡我造国,无从匪彝,无即慆淫;各守尔典,以承天休。’今陈侯不念胤续之常,弃其伉俪妃嫔,而帅其卿佐以淫于夏氏,不亦渎姓矣乎?陈,我大姬之后也;弃衮冕而南冠以出,不亦简彝乎?是又犯先王之令也。
“昔先王之教,茂帅其德也,犹恐陨越;若废其教而弃其制,蔑其官而犯其令,将何以守国?居大国之间而无此四者,其能久乎?”
六年,单子如楚。八年,陈侯杀于夏氏。九年,楚子入陈。
定王:周定王,前606年至前586年在位。
单(shàn)襄公:名朝,也称单子,周定王的卿士,“襄”是谥号。
聘:访问,代表本国政府访问友邦。
宋:国名,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境。
陈:国名,在今河南开封市以东,至安徽毫县以北地区,国都宛丘,在今河南省淮阳县。
楚:国名,在今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省境内,国都在郢(今湖北省江陵县北)。
火:古星名,也称大火。即心宿二,属天蝎座。心宿是二十八宿中东方苍龙的第五宿。在立冬节前后,人们可以在早晨看见它。觌(dí):见。
道茀(fú):道路荒芜。
候:候人,主管迎送来往的宾客的小官。
司空:也称司工,掌管土木、水利工程的官。
庾(yǔ):露天积谷。
场:打谷场。
蓺(jí):茅草芽。
饩(xì):粮食或饲料。
司里:主管房屋的官吏。
国:都城。
县:地方行政单位。春秋时,县设在内地。
台:供人远望的高平建筑物。
夏氏:指陈国大夫夏征舒家。夏氏原姓妫,夏征舒之母夏姬是陈灵公的从祖母,陈灵公和孔宁、仪行父与她私通。不久夏征舒杀灵公,自立为陈侯,后又被楚庄王杀死。
南冠:楚冠。
咎(jiù):凶。
辰角:角宿早晨出现。辰,通“晨”。角,角宿。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第一宿,共二星,属室女座。它在寒露节早晨出现。
见:通“现”。
天根:氐宿的别名。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第三宿,共四星,属天秤座。它在寒露节后五日的早晨出现。
本:氐宿别名。
驷:房宿,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第四宿,属天蝎座。霜降节时,它在早晨出现。
陨(yǔn):下落。
夏令:夏代的月令。
而:同“尔”,你,你的。下同。
偫(zhì):备办。
畚(běn)挶(jū):用竹、木、铁片等作的盛土和抬土的器具。
营室:室宿,又叫定星。它是北方玄武七宿中的第六宿,二星,属飞马座。夏历十月的黄昏,它运行到天空的正中。古人认为这时可以营造宫室。
鄙食:在郊外路边供饮食的庐舍。
牧:放牧场。
薮(sǒu):洼地。
圃草:茂盛的草。圃,通“甫”,多,大。
灾:指自然灾害。
耜(sì):古代一种与锹相似的农具。
罢(pí):同“疲”。
班事:力役按次序进行。
序民:百姓轮番服役或休息。
功成:指农业的劳动成果。
关尹:古代把守关门的官吏。
行理:又称行李,行人,是主管外交使节朝觐、聘问的官吏。
节:符节,使者用作凭证的信物。
劳:慰劳。
宗祝:宗伯的属官,主管祭祀、祈祷的官吏。
司徒:掌管土地、人口、物产的官。
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的官。
虞人:主管山泽的官吏。
甸人:主管柴火的官吏。
燎:夜间照明的火烛。
水师:主管洗涤的官吏。
飧(sūn):熟食。
廪人:主管粮食的官吏。
司马:这里指主管养马的官吏。
刍(chú):喂牲畜的草料。
工人:也称工师,工正,主管各种手工业的官吏。
虔(qián):恭敬。
莅(lì):莅临。
巡守:天子到诸侯国去巡视。
分族:亲族的分支。
过宾:路过的客人。
天道:天理。
匪彝(yí):不法。匪,通“非”。
慆(tāo)淫:怠惰放荡。
休:吉祥。
胤续:继嗣。
渎(dú)姓:亵渎同姓。
大姬:周武王的长女,嫁给陈的始祖虞胡公为妻,是陈的祖妣。
衮(gǔn)冕:古代君王的礼服和礼帽。
简:简慢。
陨(yǔn)越:坠落。
六年:周定王六年(前601年)。
【译文】
周定王派单襄公访问了宋国,于是向陈国借道,以便到楚国访问。那时已是早晨能见到心星的时节,但在陈国,路上长满了杂草,难以通行,候人不在边境迎宾,司空不巡视道路,湖泊不设堤防,河上不架桥梁,田野有露天堆积的谷物,场院的农事还未结束,路旁没有种植树木,田地里的晚秋作物小得像茅草芽,膳夫不供应食物,里宰不提供客馆,国都没有寄宿的寓所,县城没有旅舍,百姓还要给夏氏修筑楼台。到了陈国都城,陈侯和他的两个大夫孔宁和仪行父戴了楚冠到夏姬家里,丢下客人不见。
单襄公回来报告给周定王说:“陈侯如果没有杀身之祸,国家也一定要灭亡。”周定王说:“这是什么缘故呢?”单襄公回答说:“当角星在早晨出现的时候,雨水便没有了;天根星在早晨出现的时候,水沟中的水便枯竭了;氐星在早晨出现的时候,草木便凋落了;房星在早晨出现的时候,便要下霜了;心星在早晨出现的时候,凉风便预告严寒的到来。所以,先王的教导说:‘没有雨水了,就修理道路;河水枯干了,就造好桥梁;草木凋落了,就储备收藏谷物;下了霜,就置办好冬衣;凉风吹来,就修整城郭房屋。’所以夏代的月令说:‘九月修治道路,十月建成桥梁。’它及时警告人们说:‘结束你的场院的农事,备齐你的盛土和抬土的工具,定星到了天空正中,开始营造房屋;心星刚在早晨出现的时候,就到里宰那里会合。这是先王之所以不花费财物,就能给天下百姓普遍地施与恩德的原因呵!现在在陈国早晨能见到心星了,可是道路好似被堵塞一样,田野的场院好像已被丢弃,湖泊不设堤防,水上没有船只和桥梁,这是废弃先王的教导呵!’
“《周制》有这样的话:‘种植树木,用来标明道路的远近;在郊外沿途设立供应饮食的房屋,接待来往的客人;都城的近郊有牧场;边境有客舍和迎送宾客的人;洼地里长有茂盛的野草;苑囿中有树林和水池;都是用来防备灾害的啊。其余的地方,也没有不种五谷的,百姓不把农具挂起来,田野里没有深草;不耽误农业季节,不浪费农民的劳力;百姓生活富裕而不致困乏,生活安乐而不觉疲劳;都城的劳役有一定的安排,郊县的民工也有轮番服役的规定。’而今,陈国的路程无从计算,田地埋没在乱草中间,谷物成熟却不收获,百姓由于陈侯腐化享乐的行为而疲惫不堪,这是丢掉先王法规制度的表现呵!
“周代的《秩官》有这样的说法:‘具有同等地位的国家的宾客来访,关尹便报告国君,行理拿着符节去迎接他,候人充当向导,卿士到郊外慰劳,门尹扫除门庭,宗伯和大祝陪同宾客到宗庙执行祭仪,里宰安排馆舍,司徒调派仆役,司空视察道路,司寇盘查奸盗,虞人供应木材,甸人积聚柴火,火师监察门庭的火烛,水师监察盥洗事宜,膳夫送上熟食,廪人进献粮食,司马摆出喂牲口的草料,匠人检修客人的车辆,百官各自送来供应的物品。宾客来了,好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宾客不论身份高低,没有哪个不感到怀念和喜欢。如果大国的宾客到来,就依照序列提高一等,更加敬重。若是天子的使臣到来,就派主管部门的长官亲临接待,使上卿监察他们。如果天子来巡视,那么国君便亲自照管接待的事。’现在我虽然没有才能,在周王室里有着亲族关系,秉承天子的命令,作为过路的宾客到了陈国,然而主管宾客的官吏没有谁来照面,这是蔑视先王的官职呵!
“先王的遗训有这样的话:‘天道奖赏善良,惩罚淫邪。所以凡是我们治理国家,不许可非法的事情,不迁就怠惰和淫乱的人;各自遵守自己的常规,承受上天的福佑。’现在陈侯不考虑继嗣的常规,抛弃他的后妃,反而率领他的左右大臣到夏氏那里纵情淫乐,不是亵渎姬姓宗室了吗?陈国是我们大姬的后代呵,陈侯扔下礼服礼冠,反而戴着楚冠出去,不是轻忽正常礼法了吗?这又是违犯先王的命令呵!
“从前,人们对于先王的教导,努力遵循他的意旨去做,还怕坠落跌倒,如果废除他的教导,从而抛弃他的礼制,蔑视他的官职,从而违犯他的命令,将来凭什么保住国家呢?处在大国之间,却没有这四种东西,难道能维持得久吗?”
周定王六年,单襄公去楚国。八年,陈侯被夏征舒杀死。九年,楚庄王攻进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