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文

【题解】

诸葛亮在平定南部诸郡,巩固蜀汉政权以后,于建兴五年(227年),率军驻汉中,准备北伐。临行前,他上表(即《前出师表》)给刘禅,要他尊贤远佞。次年又针对朝廷内部有些反对北伐曹魏的意见,再次上表,以坚定刘禅的信心,这就是《后出师表》。

本文指出敌强己弱,不征伐就是“坐而待亡”的形势以后,陈述了乘时伐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接着以六“未解”,进一步论证“和”与“战”、“安”与“危”的辩证关系。最后他虽知成败难以预料,但仍以“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自勉。文章情真词切,激励人心,感染力极强,和前表一起,皆为千古传颂的名篇。

【原文】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尔。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早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料。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汉:指蜀汉。

贼:指曹魏。

王业:这里指复兴汉室、统一中国的事业。

偏安:偏处一方以自安这里指蜀汉仅据益州之地,未能统一。

惟:这里是思量的意思。

北征:指北伐曹魏。

南:指益州南部诸郡。

泸:泸水,即金沙江。

不毛:不长树木和庄稼的地区,即未开发的荒凉地区。

并日而食:两天只吃一天的粮食。

顾:但。

议者:蜀汉朝廷中议论朝政的官吏。

非计:并非上计。

适疲于西: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率军攻祁山(今甘肃礼县东),当时魏属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今甘肃东部一带),叛魏应蜀,关中震动。

又务于东:同年秋,吴将陆逊于石亭(今安徽潜山东北)大败魏将曹休。务:致力。这里指战事。

高帝:汉高祖刘邦(前202年—前195年在位),汉王朝的建立者。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

涉险:历尽艰险。

被创:身受创伤。

良、平:指汉高祖刘邦的著名谋臣张良、陈平。

解:理解。一说解读“懈”。懈怠。

刘繇(yóu):东汉末任扬州(时治所在今安徽合肥市)刺史。

王朗:东汉末,为会稽郡(治所在今浙江绍兴)太守。

江东:指长江中、下游及江南地区。

殊绝:超群绝伦,没有可以相比的。

孙、吴:即孙膑吴起,都是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困于南阳: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在宛城被张绣击败,为流矢所中,操长子曹昂等战死。

南阳,郡名,东汉末,治所在宛城(今河南南阳市)。

险于乌巢: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袁绍运积大量军粮于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时曹军粮少,仅可供一月食用,士卒疲乏,形势危急,准备还军许都(今河南许昌)。后用许攸计,夜袭乌巢,进而在官渡大破绍军,转危为安。

危于祁连:此段史实待考。

逼于黎阳:建安七年(202年),袁绍病死,其子袁谭、袁尚屯黎阳(今河南浚县东)。次年曹操征之,谭、尚固守,连战不下。

几败北山: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操将夏侯渊为刘备所杀,曹操从长安出斜谷,至阳平(今陕西勉县西)北山。刘备凭险拒守,积月不拔,操军多逃亡,引军还长安。

殆死潼关: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西征马超、韩遂于潼关。将渡河,超军突然而至,操急入船,河水急,流四五里,超骑追赶射击,矢下如雨。殆(dài),几乎。

伪:诸葛亮以蜀为正统,故指曹魏为“伪”。

五攻昌霸不下:建安五年(200年),东海昌霸(即昌豨)背叛曹操,依附刘备,曹操屡攻不下。此后,曹操命于禁、夏侯渊并力出击,昌霸降,为于禁所杀。

四越巢湖不成:魏以合肥为重镇,巢湖在合肥东南,与吴接界。曹操屡次从巢湖进攻孙权,多无功而还。

李服图之:建安四年(199年),汉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奉密诏,与将军吴子兰、王服、刘备等谋杀曹操。五年春计谋泄露,董、王等被捕杀。据前人考证,这里的李服当是王服之误。

夏侯败亡:曹操的大将夏侯渊曾留守汉中,为蜀将黄忠击杀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汉中遂为刘备所据。

驽:劣马。比喻才能低下。谦词。

期(jī)年:周年。

赵云:蜀汉名将。

阳群:蜀将,曾任巴西太守。阳群以下的六人事迹不详。

曲长、屯将:都是军官的职衔。曲、屯,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

賨(cóng)、叟(sōu)、青羌(qiāng):都是西南少数民族的名称。这里指当时蜀汉军中少数民族的将士。

败军于楚:指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败于当阳(今属湖北)长坂事。当阳属古楚国地。

拊(fǔ)手:拍手。这里指拍手称快。

东连吴越:指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联合在江东的孙吴,共同打败曹操的事。孙吴版图包括古吴、越两国地。

西取巴蜀: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率军入巴、蜀,十九年(214年)围取成都,益州牧刘璋投降,刘备遂据益州。巴,古代巴国,在今川东、鄂西一带。蜀,古蜀国,在今四川西部。

夏侯授首:指魏将夏侯渊被蜀将黄忠斩于定军山一事。

关羽毁败:关羽,蜀汉名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袭取荆州,遣将击杀关羽及其子关平。

秭(zǐ)归蹉(cuō)跌:刘备因孙权击杀关羽,兴师伐吴,章武二年(222年)至秭归(今属湖北),为吴军所败。蹉跌,失足跌倒,比喻失败。

曹丕称帝: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年),曹操死,其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立,即魏文帝。改年号延康为黄初。

鞠躬:弯腰。这里是对事谨慎勤勉的意思。

【译文】

先帝忧虑蜀汉与魏贼不能两存,汉室的王业不能偏处于一州之地,所以临终时把讨贼的责任托付给我。凭先帝的英明,度量我的才能,固然知道由我伐贼,我的才能薄弱而敌人强大;但不去伐贼,王业也是要灭亡的,与其坐而待毙,何如去讨伐他们呢?因此把这件事托付给我,而毫不怀疑。

我自从受命以来,每天总是睡不安席,食不辨味。考虑到要举行北伐,应该先平定益州南部诸郡。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未开发的不毛之地,两天只吃一天的粮食。我并不是不爱惜自己,但是想到王业不能偏安于蜀地,所以冒着危险和艰难来实行先帝的遗志。但是议论朝政的人却认为北征并非上计。现在魏军既在西方疲于奔命,又在东边进行战争。兵法规定,要趁敌人疲劳的时候去进击,这正是进攻的大好时机。现在我恭敬地把这方面的意见陈述如左:

汉高帝的英明,可与日月相比,他的谋臣知识渊博,计谋深远,但仍然是经历了艰险,身受创伤,才转危为安的。现在陛下比不上高帝,谋臣不如张良、陈平,但是想用长期相持的办法来战胜敌人,安安稳稳地平定天下。这是我不能理解的第一点。

刘繇、王朗,都占据着州郡,他们议论安危,高谈计谋,动不动就引用古代圣贤的话,但是大家满腹疑虑,众人胸中充满疑难,他们今年不打仗,明年也不出征,以致使孙策安然强大起来,吞并了江东地区。这是我不能理解的第二点。

曹操的智谋韬略,超群绝伦,他用兵,好像战国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和吴起一样,但是在南阳遭到围困,在乌巢遇到艰险,在祁连处于危难之中,受逼迫于黎阳,几乎大败于北山之下,在潼关又差一点死掉。曹操经过这许多危险,然后才僭称国号于一时。何况我的才能薄弱,却想不经过危难来平定天下。这是臣所不能理解的第三点。

曹操五次围攻昌霸不下,四次越过巢湖伐吴不成。任用李服,李服图谋杀害他。委任夏侯渊,夏侯渊遭到了败亡。先帝常常称赞曹操很有才干,还经历了这么多的失败,何况臣的才能低劣,怎能保证一定胜利呢?这是我不能理解的第四点。

自从我驻军汉中以来,已经一周年了,这期间就死了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以及曲长、屯将七十多人,都是冲锋陷阵、所向无敌的勇士;还丧失了賨、叟、青羌等族的散骑、武骑共一千多人。这是数十年之内从四面八方聚合起来的精锐部队,并非属于一州所有。若再经过数年,就会损失三分之二。还怎样去对付敌人呢?这是我不能理解的第五点。

现在人民穷困,士兵疲劳,但战争却不可以停息。战争不停息,防守和出击,所消耗的劳力和费用正是相等的。如果不乘机早日出征,却想用一州的地方与敌人长期相持。这是我不能理解的第六点。

难以推测的就是战事。过去,先帝在楚地遭到失败,那时曹操拍手称快,认为天下已定。但是后来先帝东连孙吴,西取巴地、蜀地,兴师北伐,击杀了夏侯渊。这是曹操的失计。看来复兴汉室的事业将要成功了。但是后来孙吴又违背盟约,关羽失败被杀,在秭归又受到挫折,曹丕代汉称帝。一切事情都是这样,是很难预料的。我只有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是顺利,还是困难,那就不是我的聪明才智所能预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