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陶渊明在本文中借用他人的口吻,以史传的手法为自己作传,叙述自己的性格志向,表现了他不慕荣利、旷达自任、安贫乐道的情趣。文章虽短,意味深长,不加修饰,自然活泼。既吸取了史传文学有叙有议的特点,又加上自己特有的清淡闲远的笔法,使文章的形式与所要表达的思想得到完美的结合。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何许:何处,什么地方。
不求甚解:不刻意寻求深奥的解释。实际上是指不咬文嚼字地穿凿附会。
造:到。
辄:每每。
期:希望。
吝情:拘泥。
环堵:四周的墙壁。
萧然:空空的样子。指穷困无物。
短褐(hè):粗布短衣。
穿:破损。
结:打结,打补丁。
箪(dān):竹制食器。
瓢:饮器。
晏如:安然自得的样子。
自娱:自己使自己欢乐。
赞:史传的一种评论文字的名称。本文是陶渊明用史传体写的,所以用“赞”来对自己作评论。
黔娄:春秋时鲁国的一个不求仕进、独善其身的清高名士。
戚戚:感伤、忧虑的样子。
汲汲:竭力求取的样子。
俦:类。
衔觞(shāng):口含酒杯,指饮酒。觞是古时一种酒杯。
无怀氏、葛天氏:传说中上古时代的氏族首领。据说在他们的时代,风俗淳厚朴实。
【译文】
五柳先生不知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字号。他的宅旁有五棵柳树,因而以此作为他的称号。他悠闲恬静,寡言少语,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但并不过分寻求深奥的解释。每当读到会心得意处,便欢喜得连吃饭都忘记了。他好喝酒,但家里很穷,不能常得到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便摆下酒席去邀请他。他前去饮酒,总要一饮而尽,希望大醉才心满意足。醉后便退出,毫不拘泥于去留。他家中四壁空空,连风雨太阳也遮蔽不住。身上的粗布衣服破烂不堪,常常没有饭吃,但他总是安然自若。他常常写文章自我欣赏,很能表示自己的志向。他忘却那世俗的得失,愿意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赞说:黔娄曾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哀伤,也不为富贵而奔走追求。这话所说的就是像五柳先生这样的人吧?饮酒作诗,使自己的志向常常得到满足快乐,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