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

【题解】

这是韩愈写给陈京的信。陈京,字庆复,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由考功员外郎升为给事中(当时门下省的要职,主管驳正政令的得失),所以称陈给事。信中回顾和反省了与陈给事之间一段不愉快的交往,委婉地表示了对陈给事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希望陈给事重新了解自己、恢复友谊的心情。

书信在叙述上运用对比和转折的手法,波澜层叠,姿态横生,委婉地倾诉出复杂的感情,表现了较高的写作技巧。

【原文】

愈再拜:愈之获见于阁下有年矣。始者亦尝辱一言之誉。贫贱也,衣食于奔走,不得朝夕继见。其后阁下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愈也道不加修,而文日益有名。夫道不加修,则贤者不与;文日益有名,则同进者忌。始之以日隔之疏,加之以不专之望,以不与者之心,而听忌者之说。由是阁下之庭,无愈之迹矣。

去年春,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温乎其容,若加其新也;属乎其言,若闵其穷也。退而喜也,以告于人。其后如东京取妻子,又不得朝夕继见。及其还也,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邈乎其容,若不察其愚也;悄乎其言,若不接其情也。退而惧也,不敢复进。

今则释然悟,翻然悔曰: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不敏之诛,无所逃避。不敢遂进,辄自疏其所以,并献近所为《复志赋》以下十首,为一卷,卷有标轴。《送孟郊序》一首,生纸写,不加装饰,皆有揩字注字处。急于自解而谢,不能俟更写。阁下取其意,而略其礼可也。愈恐惧再拜。

阁下:对对方的尊称。

誉:称誉,赞赏。

衣食于奔走:“奔走于衣食”的倒装。

伺候:等候,这里是“依附”的意思。

门墙:旧时指师长之门。

进:增加。

道:道德、品行。

进谒:前去拜见。

左右:旧时书信中称对方,不直称其人,而称他的左右执事人以表示尊敬。

加:附于……之上,这里是对待的意思。

新:新交。

属:连续不断,这里形容话很多,很热情。

东京:这里指今河南洛阳。

妻子:指妻子和儿女。

邈:远。这里形容脸上表情冷漠。

愚:谦词,指自己的心怀。

敏:敏捷,聪敏。

诛:责备。

遂:就,立刻。

疏:分条陈述

标轴:古书用纸或帛做成卷子,中心有轴,所以一卷就叫一轴。标轴即是卷轴上作的标记。

孟郊:字东野。唐代诗人,韩愈的朋友。

生纸:未经煮捶或涂蜡的纸。唐代书写分熟纸与生纸。生纸用于丧事和作草稿用。韩愈为了急于自解谢罪,所以不暇选择熟纸重写。

揩:涂抹。

注:添加。

俟(sì):等待。

【译文】

韩愈再拜:我为您所结交已经多年了。开始时也曾承蒙您的夸奖,但我由于贫贱,为衣食奔走,所以不能朝夕领受您的教诲。其后您的地位越来越尊贵,依附在您门下的人一天天地增多。地位越尊贵,那么贫贱的人就被日益疏远;求做门生的人一天比一天增多,那么您喜欢的人多了,而对旧友的情意也就不专了。我在道德修养方面没有加强,而在文章上却日益有了名气。在道德修养方面没有加强,那么贤人就不屑于同我交往;文章日益有名气,那么与我一同上进的人便产生妒忌。起初,您我由于经常不见而疏远,以后又加上我对您疏远朋友的不满,而您又怀着不愿与人交往的心情,又听信妒忌者的闲话。因此,阁下的门庭就不再有韩愈的足迹了。

去年春天,我也曾去拜访过您一次。您面色温和,好像接待初次见面的朋友;言语殷切热情,像是同情我落魄失意的处境。从您那儿出来,心里很高兴,并把这事告诉了别人。那以后,我往东京接取家眷,又不能朝夕与您相见。等到回来,又一次去拜访您。您表情冷漠,像是不体察我的衷怀;沉默寡语,像是不理会我的情意。离开您后,感到非常不安,不敢再去见您了。

现在我才恍然醒悟,翻然懊悔到:您那种冷漠的表情,全是因为我不能常常来看您而生气;您那种沉默不语的神态,就表示出这种意思。对我生性愚钝的责怪,我是不能逃避的。现在,我不敢立刻就去见您,陈述事情的缘由,并献上新近所作的《复志赋》以下十篇文章,作为一卷,卷上都有标记;《送孟郊序》一篇,用生纸写成,没加装饰,都有涂改添字的地方。因为急于表白自己的心迹和向您谢罪,所以等不及重新誊写清楚。希望您接受我的情意而原谅我在礼节上的不周。我恐惧不安,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