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

【题解】

这是作者为悼念亡友石延年而作的祭文。石延年,字曼卿,为人倜傥。作文刚健有力,善于写诗,工于书法。曾任太常寺太祝、光禄、大理寺丞、太子中允等官。他与作者交往甚密。在本文中,作者以真挚的感情,低沉的语调,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怀念。

这是一篇韵文,但句式灵活,富于变化,避免了一般祭文的呆板格式。内容不是为死者作生平概括,而是先以身虽亡而名长存来告慰亡友在天之灵,接着渲染了墓地的悲凉景象。满目凄怆,更衬托出作者对死者的哀悼之情。

【原文】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欧阳修,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敭,至于太清,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曰:

呜呼曼卿!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物者,暂聚之形。不与万物共尽,而卓然其不朽者,后世之名。此自古圣贤,莫不皆然。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

呜呼曼卿!吾不见子久矣,犹能仿佛子之平生。其轩昂磊落,突兀峥嵘,而埋藏于地下者,意其不化为朽壤,而为金玉之精。不然,生长松之千尺,产灵芝而九茎。奈何荒烟野蔓,荆棘纵横,风凄露下,走磷飞萤,但见牧童樵叟,歌吟而上下,与夫惊禽骇兽,悲鸣踯躅而咿嘤?今固如此,更千秋而万岁兮,安知其不穴藏狐貉与鼯鼪?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

呜呼曼卿!盛衰之理,吾固知其如此。而感念畴昔,悲凉凄怆,不觉临风而陨涕者,有愧夫太上之忘情。

尚飨!

维:发语词。

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治平是宋英宗的年号(1064年—1067年)。

具官:唐宋以来,在公文函牍等底稿上,常把应写明的官爵品位简写为“具官”。

尚书都省令史:尚书都省,官署名,即尚书省。令史,官名,三省六部及御史台低级事务员。

李敭(yì):事迹不详。

太清:地名,在永城县(今河南商丘东南有永城),石曼卿的故乡。石曼卿死后埋在这里。

清酌庶羞:指祭祀酒食。清酌,一般专指祭祀用酒。庶羞,肴美叫羞,品多叫庶。

奠:置酒食而祭。这里用作名词,祭品。

英:指杰出人物。

灵:神灵。

暂聚之形:古人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气”积聚而成,人体也是这样。形,指人的肉体。

卓然:高超的样子。

简册:指史书。

昭:明亮。

仿佛:依稀想象的意思。

轩昂:仪表英俊非凡。

磊落:心地光明正大。

突兀峥嵘:指人的品质气魄突出不凡。

意:料想。

精:精华,事物中之最佳者。

灵芝而九茎:灵芝,一种稀有的药用菌类植物,古人把它看作瑞草。九茎,指灵芝的茎很多。

奈何:怎么。

走磷:闪动的磷火,俗称“鬼火”。

飞萤:一种尾部能发光的昆虫,俗称“萤火虫”。

踯躅(zhízhú):徘徊不前的样子。

咿嘤(yīyīng):象声词,禽兽鸣叫声。

更(gēng):经历,经过。

狐:狐狸。

貉(háo):形似狐的一种野兽,亦称狗獾。

鼯(wú):形似松鼠,生活在森林里。

鼪(shēng):即黄鼬。按,这四种动物都是昼伏夜出的夜行性动物。

累累(léi):相连不断的样子。城,这里指坟墓。

畴昔:往日。

陨涕:落泪。

太上:最上的人,指圣人。

尚飨(xiǎng):表示希望死者灵魂来享用祭品。旧时祭文常用作结语。尚,表示希望的意思。飨,享用祭品。

【译文】

治平四年七月某日,具官欧阳修,恭敬地委派尚书都省令史李敭来到太清,用清酒和丰盛的佳肴为祭品,在亡友曼卿的墓前奠祭,并作祭文来悼念:

啊!曼卿,你生前是英杰,死后为神灵。和万物有生有死一样,最终又归于消亡的,是暂时存在的躯体。而不与万物一起消亡,却卓然不朽的,是流传后代的名声。这一点,自古以来的圣贤,没有一个不是这样。而记载在史册里的,就像太阳和星星一样明亮。

啊!曼卿,我虽然好久没见到您了,但还能依稀记得您过去的一切。您那英俊的仪表和磊落的胸怀,杰出的品格和不凡的气质,尽管已埋入地下,但料想它不会化为腐朽的泥土,而会变成金玉般的精华。不然的话,就会长成千尺的苍松,或者九茎的灵芝。然而怎么现在却到处是荒凉的烟云,野生的蔓草,荆棘纵横,风雨凄凄,霜露降下,磷火闪动,萤虫飞舞,只见牧童樵夫,歌唱着在你墓前走来走去,还有那些受惊的鸟兽,在凄厉地鸣叫和徘徊?现在就这个样子,再经历千秋万年以后,哪能知道这里不会成为狐貉和鼯鼪的洞穴呢?这一点,自古以来的圣贤,也都是这样的,难道没看见那一片片空旷的荒野和残破的荒坟吗?

啊!曼卿,事物盛衰兴亡的道理,我本来就知道是这样的。然而每当我想起从前的事情,就悲凉凄怆,不由自主地临风洒泪,我惭愧自己不能像圣人那样忘情。

请享用祭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