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泷冈在今江西永丰县的凤凰山,欧阳修的父亲死后埋葬在这里。本文是欧阳修在他父亲死后六十年所作的墓表。表也是一种碑文,因它树立在墓前的道路(即阡)上,故又称“阡表”。欧阳修在本文中极力称颂他父母生前的美德,以此说明自己能够身居高位,完全是先辈积下的“阴德”所致。同时又以自己能够“光宗耀祖”,来告慰先人在天之灵。这些都是封建时代一般知识分子所特有的思想感情。但文中反复强调慎重处理狱讼,这种见解还是应当肯定的。本文言辞清新质朴,不尚浮华,用具体的事实代替了空泛的溢美之辞。在这类文体的文章中,是别具一格的。
【原文】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耳。’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耶!呜呼,其心厚于仁者耶!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学,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为泰州判官,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泷冈。太夫人姓郑氏,考讳德仪,世为江南名族。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活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禄而养。又十有二年,列官于朝,始得赠封其亲。又十年,修为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留守南京。太夫人以疾终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又八年,修以非才入副枢密,遂参政事。又七年而罢。自登二府,天子推恩,褒其三世。盖自嘉祐以来,逢国大庆,必加宠锡。皇曾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曾祖妣,累封楚国太夫人。皇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祖妣,累封吴国太夫人。皇考崇公,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皇妣,累封越国太夫人。今上初郊,皇考赐爵为崇国公,太夫人进号魏国。
于是小子修泣而言曰:呜呼!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惟我祖考,积善成德,宜享其隆,虽不克有于其躬,而赐爵受封,显荣褒大,实有三朝之锡命。是足以表见于后世,而庇赖其子孙矣。乃列其世谱,具刻于碑。既又载我皇考崇公之遗训,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于修者,并揭于阡,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熙宁三年,岁次庚戌,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日、乙亥;男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知青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京东路安抚使,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修表。
皇考:旧时对亡父的敬称。
崇公:崇国公,欧阳修父亲欧阳观的封号。
卜吉:旧时埋葬死人前用占卜的方法来选择吉祥的墓地。这里指埋葬。
克:能。
表:这里用作动词,修墓表。
太夫人:即国太夫人,欧阳修母亲的封号。宋代按官员的官阶高下,对其曾祖母、祖母和母亲分别授予国太夫人、郡太夫人、郡太君、县太君等封号。
俾:使。
姑:丈夫的母亲,即婆婆。
归:旧称女子出嫁。
适:才。
求其生:这里指设法免除死刑。
恨:遗憾。
矧(shěn):何况。
岁行在戌:木星运行到戌年。岁,岁星,即木星。古人认为木星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特定的星空区域,故把木星运行经过的轨道分为十二等分,并按一定方位配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用以纪年。
要:要旨,关键。
咸平:宋真宗赵恒的年号(998年—1003年)。
道州:州治在今湖南道县。
判官:官名。宋代在各州、府设置,为州、府佐吏;各路经略使、宣抚使、转运使也设判官,职位略低于副使。
泗、绵二州:泗州治所在今安徽泗县。绵州治所在今四川绵阳县。推官:宋代州、府长官的属官,掌管司法。
泰州:治所在今江苏泰县。
沙溪:地名,在今江西永丰县南。
福昌县:今河南宜阳县。
乐安:郡名。郡治在今山东博兴县。
安康:郡名。郡治在今陕西汉阴县。
彭城:郡名。郡治在今江苏徐州市。
夷陵:县名。今湖北宜昌市。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即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这一年,欧阳修中进士,任将仕郎、西京留守推官。
赠封:皇帝对官员本身及其妻室、父母和祖先所赐的官爵;对女性“叙封”简称为“封”,对男性“赠官”简称为“赠”。下文说到欧阳修祖宗三代的官爵都属于赠封。
龙图阁直学士:侍从皇帝的文官。龙图阁,保管皇帝的御书、典籍等物的阁名。设有学士等官。直学士,其品位仅次于学士。
尚书吏部郎中:官名。宋代尚书省吏部设郎中四人掌握官员的任免、赠封等事。留守南京:宋代,西京、南京、北京各置留守一人,以知府兼任。南京为应天府,治所在今河南商丘市。
副枢密:即枢密副使,又称同知枢密院事,是中央军事机关的副长官。
参政事:宋初以资历较浅的官加参知政事衔,为实际上的副宰相,与宰相同议政事。
二府:北宋掌管军事的枢密院和掌管政务的中书省并称二府。
嘉祐:北宋仁宗赵祯的年号(1056年—1063年)。
锡:通“赐”。
府君:旧时子孙对其祖先的敬称。
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这里都是褒赠之官。光禄大夫,宋代为文职阶官称号,是散官。加金章紫绶者为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太师,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之一,宋代无实职,加太师衔,只表示恩宠。班次在金紫光禄大夫之上。中书令,这里也是赠官,一般授于有特殊资望者,但也常加于武官。
妣(bǐ):对去世的母亲的尊称。
尚书令:宋代无实职,为赠官,班次在太师之上。
今上:指当时在位的宋神宗赵顼(xū)(1068年—1085年在位)。
郊:郊祀,皇帝祭天大典,常在这时对臣下加官赠封。宋神宗初次郊祀的时间是熙宁元年(1068年)十一月丁亥日。
躬:亲身。
实:事实上。
三朝:指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
锡命:指皇帝封赠的诏书。
熙宁:宋神宗的年号(1068年—1077年)。熙宁三年(1070年)是庚戌年。
辛酉朔:辛酉这一天是四月初一。
乙亥:四月十五日。
推诚、保德、崇仁、翊(yì)戴:这些都是宋代赐给皇子、皇亲及臣僚的褒奖之词。
观文殿学士:宋代官制,宰相免职以后授观文殿大学士。欧阳修曾任副宰相(参知政事),故授观文殿大学士。
特进:宋代文散官的第二阶,正二品。
行:兼。宋制,以高职兼较低职称“行某官”。
兵部:尚书省六部之一,掌管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务。
尚书:六部的首长。
知青州军州事:宋代派朝臣管理州一级地方行政,带“权知某州军州事”衔,兼管军事,简称“知州”。青州,州治在今山东益都县。
内劝农使:宋代为州官的兼职,掌管农事。
京东路:宋地方分区名称。辖境相当于今山东东南部和河南、江苏部分地区。
安抚使:官名,宋代为一路的军政长官,有节制兵马、赏罚官吏等权力。
上柱国:宋代勋官十二级中最高一级。
开国公:宋代封爵十二等的第六等。
食邑:享用封地的租税。下句的“食实封”,是实际封给的食邑。宋制,食邑从一万户至二百户,食实封从一千户至一百户,有时可以特加。又宋代封爵的食邑和实封只是名义上的荣誉,实际上并不按这个数字给俸禄。
【译文】
唉!我的父亲崇国公,埋葬在泷冈六十年以后,他的儿子欧阳修才能在墓道上修建墓表。不是我敢于延缓,而是有所等待。
我很不幸,生年四岁,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立誓守节,家境贫困,靠自己的力量生活,抚养我,教育我,使我长大成人。母亲告诉我说:“你的父亲做官,廉洁而好施舍,喜欢接待宾客,虽然他的俸禄微薄,却常常不使它有剩余。说:‘不要因为金钱使我受累’。所以他去世的时候,没有留下一间瓦屋,一垄土地,使我们有所依赖,以维持生活,我依靠什么能自守呢?我对你父亲,略知一些事情,因此寄希望在你的身上。我自从出嫁到你们家来,没有赶上侍奉我的婆婆,但是我知道你父亲能奉养父母。你失去了父亲,年纪还小,我不能知道你将来就一定能够有所作为,但是知道你父亲一定会有后继人。我刚来你们家的时候,你父亲服完母丧刚过一年。每逢年节祭祀,他一定流着泪说:‘祭祀再丰盛,也不如在世时微薄的奉养。’偶尔进用酒食,也流着泪说:‘过去常常匮乏,现在生活富裕了,可是又怎么能奉养父母呢!’我起初看见一两次,以为刚刚服完母丧才有这种表示。可是从那以后,却常常是这样,直到他去世一直如此。我虽然没赶上侍奉婆婆,可是从这里知道你父亲是能奉养父母的。你父亲做官的时候,曾经在夜里点着蜡烛批阅官府文书,屡次停下来叹息。我问他,他便说:‘这是死罪的案子,我想为他寻求一条活路,却找不到。’我说:‘可以寻求活路吗?’他说:‘为他寻求活路而得不到,那么,被判处死刑的人和我就都没有遗恨了。何况去寻求而有得到活路的呢?由于有的确实得到了活路,所以我知道不为他们寻求活路而被处死的那些人是有遗恨的。经常为死囚寻求活路,尚且还会有不适当地被处死的,更何况世上的官吏还常常为犯人寻求应该处死的理由呢?’说完,回过头来看到乳母抱着你站在身旁,就指着你叹息道:‘算命先生说,我当岁星行经戌年时就会死去,假使像他说的那样,我来不及看到儿子长大成人了,将来要把我的这些话告诉他。’他平常教导别人的子弟,也常用这些话,我听熟了,所以能详细地告诉你。他在外面办的事情,我无法知道;他在家中,没有一点矜持文饰的表现,他所做的是这样,确实是发自内心的啊!唉,他的心比仁人的心还厚道啊!这就是我知道你父亲必将有后代的根据。你一定要努力按他的话去做。奉养双亲不一定要很丰厚,关键在有孝心;自己做的事虽然不能对所有的人都有益处,但关键在内心要有深厚的仁爱性情。我不能有什么来教导你,这是你父亲的心愿。”我流着眼泪记下了这些话,从不敢遗忘。
先父从小就死了父亲,经过努力学习,于咸平三年考中进士,先后做过道州判官、泗州和绵州的推官,又做过泰州判官,享年五十九岁,葬在沙溪的泷冈。母亲姓郑,她的父亲名德仪,世代为江南有名的家族。母亲恭谨俭朴仁爱而且知礼,最初封为福昌县太君,又进封为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从家境贫寒时,就以节俭治家,后来也常常不让用度超过那时。她说:“我儿不能苟且投合于世人,平时节俭是为了将来生活于患难之中。”后来我被贬为夷陵县令,母亲谈笑自如,说:“你家本来就是贫贱的,我在这种境况下生活,由来已久了。你能安于这种生活,我也就安心了。”
从先父死后二十年,我才得到官禄奉养母亲。又过了十二年,到朝廷上做官,才得以赠封亲属。又过十年,我任龙图阁直学士、尚书省吏部郎中,留守南京。母亲因病死在官舍,享年七十二岁。又过了八年,我以不胜任的才能进入枢密院,任枢密副使,于是为参知政事。又过七年,免去官职。自从进入二府为官,天子推行恩德,褒奖我家三代。自从嘉祐以来,每逢国家大庆,必定加给尊贵荣耀的封赏。曾祖父,连续受赐至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曾祖母,连续受封至楚国太夫人。祖父,连续受赐至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祖母,连续受封至吴国太夫人。父亲崇国公,连续受赐至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母亲,连续受赐至越国太夫人。当今皇帝初次郊祀时,赐子父亲崇国公爵位,母亲进封号为魏国太夫人。
于是我流着泪说:唉!行善没有不得到报答的,只是时间的早晚有不同,这是常理。我的祖先积累善行,成就仁德,应该享受这种优厚的报答,虽然他们在世时没能得到,但是赐予爵位,封给官职,显赫荣耀,褒扬光大,实际有仁宗、英宗、神宗三朝颁赐的诏命。这就足以刻在墓表上,显耀于后世,荫庇他们的子孙了。于是排列世系家谱,刻在碑上。然后又把我父亲的遗训和母亲用来教导并且期待我的话,一并刻在墓表上,使人们知道我的德行浅薄,才能有限,只是由于生逢其时,才窃居了高位;但是能侥幸保全大节,不使他的先祖受辱,这是有来由的。
熙宁三年,岁次庚戌,四月初一辛酉日,十五乙亥日,子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观文殿学士,特进,兼兵部尚书,权知青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任京东路安抚使,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修谨立。